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Th1/Th2型细胞因子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发病及发病时间、次数的相关性。方法治疗组为150例URSA患者,给予主动免疫疗法治疗。对照组为100例正常早期妊娠要求人工流产妇女。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治疗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外周血清中IFN-γ、IL-4水平及IFN-γ/IL-4比值。结果治疗组治疗前IFN-γ、IL-4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IL-4、IFN-γ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IL-4水平升高,IFN-γ水平下降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RSA妇女反复流产次数与IFN-γ/IL-4水平无关(P>0.05),流产时间与IFN-γ/IL-4水平有关(P<0.05)。结论正常妊娠表现为一种特殊的Th2现象,当Th1型细胞因子过度表达,Th2型细胞因子处于抑制状态时,将导致流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Th1/Th2型细胞因子、M-CSF(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封闭抗体检查在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中的价值。方法临床资料采集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妇产科诊治的80例URSA患者(设观察组),另选取我院80例正常妊娠女性(设正常妊娠组),对两组Th1/Th2型细胞因子、M-CSF、封闭抗体进行检测,比较两组检测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URSA的TNF-α(27.69±8.96)pg/m L、INF-γ(28.16±5.25)pg/mL、IL-2(25.76±8.56)pg/m L均高于正常妊娠组、治疗后正常妊娠水平,IL-4(2.19±0.86)pg/m L、IL-6(4.09±1.14)pg/mL、IL-10(1.35±0.33)pg/mL及M-CSF(89.77±8.68)pg/mL均低于正常妊娠组、治疗后正常妊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前BA阳性率11.25%比正常妊娠组85.0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URSA的BA阳性率52.50%低于正常妊娠组85.00%、治疗后正常妊娠8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Th1/Th2型细胞因子、M-CSF、封闭抗体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存在密切联系,其中Th1细胞因子表达高,Th2细胞因子及M-CSF表达性低,封闭抗体阳性率低时,易引起流产。  相似文献   

3.
苑建房 《河北医药》2012,34(8):1133-1135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急性肺损伤患者Th1/Th2细胞因子比率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肺损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乌司他丁组,每组30例,同时选择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进行ApacheⅡ评分、PO2/FiO2监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Th1类细胞因子(IFN-γ)和Th2类细胞因子(IL-4)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常规组和乌司他丁组血清IFN-γ、IFN-γ/IL-4明显升高(P<0.05),而IL-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组治疗后比较,乌司他丁组治疗后患者血清IFN-γ、IFN-γ/IL-4明显下降(P<0.05),IL-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肺损伤患者Th1/Th2类细胞因子失衡,乌司他丁可以调节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恢复Th1/Th2类细胞因子的平衡,发挥肺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药房》2017,(32):4520-4523
目的:探讨复方益母草膏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对药物流产后患者血清孕酮、辅助性T细胞(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7月我院产科门诊行药物流产的22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109例)和观察组(119例)。对照组患者在药物流产致胎囊排除后给予头孢呋辛酯片0.25 g,po,bid,连续服用6 d抗感染+屈螺酮炔雌醇片1片,po,qd,连续服用21 d为1个周期,间隔8 d后开始第2个服药周期,共给药3个周期。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益母草膏10 g,po,bid,7 d为1个疗程,连续给药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血清孕酮、Th1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2(IL-2)]和Th2细胞因子(IL-4、IL-6、IL-10)水平,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孕酮、Th1/Th2细胞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孕酮、TNF-α、IL-2和IL-6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IL-4、IL-10水平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FN-γ水平均显著降低,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复方益母草膏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可调节药物流产后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维持Th1/Th2细胞因子的动态平衡,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1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CD_4~+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水平变化,探讨患者Th1/Th2细胞因子的平衡状态及其在1型糖尿病中的作用。方法对49例1型糖尿病患者和30例健康时照组外周血用刺激物刺激细胞,增加细胞内细胞因子的表达,再加入荧光标记的特异性抗细胞因子单克隆抗体,特异性抗原抗体结合,以流式细胞仪分析特异性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结果1型糖尿病患者Th1型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2(IL-2)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h2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水平较正常时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型糖尿病患者Th1/Th2平衡失调,Th1型反应模式处于优势状态,Th2型反应模式处于弱势状态。Th1/ Th2平衡向Th1方向漂移。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川芎嗪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 选择50例轻中度PIH患者,予以川芎嗪120mg静滴10天(川芎嗪治疗组),另取正常妊娠对照组50例.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川芎嗪治疗组治疗前后患者培养上清单个核细胞(PBMC)中白介素-4(IL-4)和γ-干扰素(IFN-γ)含量的变化,正常妊娠对照组只测定1次.结果 与正常妊娠对照组相比较,川芎嗪治疗组患者外周血培养上清PBMC中IL-4水平下降,而IFN-γ水平上升(均P<0.05).经过川芎嗪治疗10天后,患者外周血培养上清PBMC中IL-4水平上升,而IFN-?水平下降(均P<0.05).结论 PIH患者存在Th1/Th2细胞因子的比例失衡.川芎嗪治疗PIH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强Th2介导的细胞免疫,抑制Th1介导的体液免疫,纠正Th1/Th2细胞因子比例失衡.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急性肺损伤患者Th1/Th2细胞因子比率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择急性肺损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乌司他丁组,每组30例,同时选择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进行Apache Ⅱ评分、PO2/FiO2 监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Th1类细胞因子(IFN-γ)和Th2类细胞因子(IL-4)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常规组和乌司他丁组血清IFN-γ、IFN-γ/ IL-4明显升高(P<0.05),而IL-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组治疗后比较,乌司他丁组治疗后患者血清IFN-γ、IFN-γ/ IL-4明显下降(P<0.05),IL-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肺损伤患者Th1/Th2类细胞因子失衡,乌司他丁可以调节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恢复Th1/Th2类细胞因子的平衡,发挥肺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89例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IRH/IRP)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的变化状况,观察骨髓细胞活化状态,探讨IRH/IRP的免疫相关机制。方法 ELISA方法检测IRH/IRP患者外周血清IL-2、IL-4、IL-6和IFN-γ的含量,分析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间细胞因子含量的差异,并对患者组Th1类细胞因子与Th2类细胞因子变化的相关性和升高率以及骨髓细胞免疫活化状况与细胞因子变化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89例患者血清IL-4、IL-6和IFN-γ呈现不同程度明显升高(P<0.01),其中IFN-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38.75±3.67)pg/ml和(8.69±1.68)pg/ml。患者Th1活化相关细胞因子的升高率与Th2活化相关细胞因子的升高率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IFN-γ的变化与IRH/IRP者细胞免疫活化密切相关,IL-4和IL-6可能参与与IRH/IRP体液免疫的活化,感染等可加重多重免疫活化,细胞因子含量和骨髓细胞免疫状况的监测有助于IRH/IRP的诊断并有利于评价患者的免疫机能状态。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复发性流产患者Th1/Th2型细胞因子的表达。方法:将某院2017年10月~2019年10月共60例复发性流产患者纳入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正常分娩者60例作为对照组A,选取同期正常非孕者60例作为对照组B,分别检测3组研究对象的Th1型细胞因子和Th2型细胞因子。结果:研究组IL-2、IFN-α、IFN-γ均高于对照组A和对照组B(P<0.05),IL-4、IL-10均低于对照组A和对照组B(P<0.05);对照组A和对照组B各项指标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复发性流产患者Th1型细胞因子有明显上升,Th2型细胞因子有明显下降,分析免疫平衡失调可能是导致复发性流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晚期大肠癌手术后进行奥沙利铂联合方案化疗对患者外周血T辅助淋巴细胞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运用ELISA法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晚期大肠癌手术后化疗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白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4(IL-4)、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及Th1/Th2比值并进行比较。结果晚期大肠癌手术后患者第1、2次化疗结束时外周血IL-2、IFN-γ、TNF-α、IL-4、IL-6及IL-10外周血浓度与化疗前及对照组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Th1/Th2比值较化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3次化疗开始前及第3次化疗结束后IL-2、IFN-γ、TNF-α外周血浓度与化疗前比较显著升高(P<0.05),Th1/Th2比值较化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晚期大肠癌手术后化疗第1、2次结束时,Th1、Th2表达被抑制,机体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能力下降;化疗间歇期及机体耐受力增强后Th1类细胞因子逐渐升高,Th1/Th2比值趋向于正常,肿瘤免疫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人工授精妊娠期孕酮(P)、γ-干扰素(IFN-γ)水平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因不孕症行468个人工授精治疗周期患者,术后口服地屈孕酮予以黄体支持,对妊娠的54例患者观察P、IFN-γ水平.结果 正常妊娠组P与IFN-γ水平呈负相关(r=-0.576,P<0.05).生化妊娠组第9天开始P水平下降,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19,P<0.05).流产组P水平从第16天开始下降,与正常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63、19.315,均P<0.05).与正常妊娠组比较,流产组及生化妊娠组的IFN-γ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 使用黄体支持方法提高体内P水平对预防生化妊娠和自然流产有着积极的作用,人工授精后监测P、IFN-γ的水平,可以预测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孟鲁司特钠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Th1/Th2细胞平衡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分别测定3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毛支组)口服孟鲁司特钠片治疗前后及10例门诊健康体检婴幼儿(对照组)血清白介素(IL)-4及γ-干扰素(IFN-γ)水平.结果 毛支组患儿治疗前血清IL-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FN-γ水平与对照组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IL-4水平及IL-4/IFN-γ比值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IFN-γ水平与治疗前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Th1/Th2细胞处于失衡状态,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钠可明显调节毛细支气管炎患儿Th1/Th2细胞失衡,预防喘息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检测白塞病(B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泌白细胞介素-10(IL-10)、γ-干扰素(IFN-γ)水平,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与BD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45例BD患者和20名健康志愿者PBMC培养上清IL-10和IFN-γ水平。结果①BD活动组PBMC自分泌IL-10水平明显升高,与非活动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活动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②PBMC分泌IFN-γ水平3组(BD活动组、非活动组、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D患者PBMC分泌IL-10水平明显升高,增高程度与病情活动性相关,IFN-γ分泌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PBMC分泌IL-10水平对BD诊断和病情活动性检测均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孕康糖浆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进行治疗的复发性流产患者94例,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别分为对照组(47例)和治疗组(47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地屈孕酮片,10 m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孕康糖浆,20 m L/次,3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和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差异。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和妊娠成功率分别为80.85%和74.47%,均分别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5.74%和93.62%,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干扰素-γ(IFN-γ)水平均显著降低,而诱骗受体3(Dc R3)和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水平均明显升高,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上述血清细胞因子指标改善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康糖浆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复发性流产可有效提高妊娠率和改善机体细胞因子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IL-4、IL-10和IFN-γ与支气管哮喘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收集于2008年6月至2009年1月期间在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就诊的哮喘患儿纳入哮喘组,哮喘诊断全部符合2003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修订的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共计47例。同时选取性别和年龄与哮喘组匹配的51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收集外周静脉血,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测定二组血清IL-4、IL-10、IFN-γ浓度,比较二组之间血清IL-4、IL-10、IFN-γ浓度的差异。结果①哮喘组血清IL-4浓度(346.74±82.92)pg/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99.87±59.25)pg/ml(P〈0.01);②哮喘组血清IL-10浓度(86.38±58.58)pg/ml与正常对照组(98.77±37.05)pg/ml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哮喘组血清IFN-γ浓度(94.51±22.92pg/ml)低于正常对照组(110.75±47.11)pg/ml(P〈0.05)。结论①Th2类细胞因子IL-4在哮喘患儿血清中浓度升高,而Th1类细胞因子IFN-γ浓度下降,哮喘患儿存在Th1/Th2细胞免疫失衡;②血清IL-4、IFN-γ浓度检测可以作为儿童哮喘的辅助诊断手段,同时本研究为使用抗IL-4制剂、补充IFN-γ等免疫学方法治疗哮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大鼠在吗啡依赖、自然戒断和使用戒毒药玄夏治疗时Th1/Th2相关细胞因子IFN-γ、IL-2、IL-4和IL-6进行测定,以了解戒毒药玄夏对大鼠体内Th1/Th2平衡的影响。方法:成年♂SD大鼠24只,随机分配到正常对照组、吗啡依赖组、自然戒断组和玄夏治疗组,每组6只。正常对照组每日两次sc生理盐水。余3组每日sc吗啡,共8d,建立吗啡依赖模型。玄夏治疗组于给吗啡的d4起每日ig玄夏,正常对照组和吗啡依赖组于最后一次sc吗啡后取脾脏,自然戒断组和玄夏治疗组于停吗啡72h后取脾脏,制备脾细胞悬液,加入Con A后置CO2细胞培养箱中培养48h后,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细胞培养液中IFN-γ、IL-2、IL-4和IL-64种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脾细胞培养液中,IFN-γ、IL-2和IL-6 3种细胞因子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吗啡依赖组大鼠Th1型因子IFN-γ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IL-2的水平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h2型因子IL-6水平则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自然戒断组,IFN-γ的水平较吗啡依赖组有所下降,但仍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IL-2的水平进一步升高,与吗啡依赖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IL-6的水平较吗啡依赖组稍有增加。玄夏治疗组,IFN-γ水平较吗啡依赖组低,而且明显低于自然戒断组,与正常对照组的水平相似;IL-2水平较自然戒断组和吗啡依赖组低,接近正常对照组;IL-6的水平则显著低于自然戒断组(P<0.05)。结论:大鼠使用玄夏后,Th1型细胞因子IFN-γ和IL-2能恢复到正常水平,提示玄夏能抑制大鼠吗啡依赖时增强的Th1型免疫应答,对Th1/Th2平衡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银连祛风汤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对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Th1/Th2)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银连祛风汤组和地氯雷他啶分散片组,各46例,分别用上述药物治疗,疗程均为8周,观察临床疗效和复发率。另选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Th1、Th2细胞因子IFN-γ、IL-2、IL-4的表达水平。结果:银连祛风汤组有效率89.13%(41/46)与地氯雷他啶分散片组的有效率80.43%(37/4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银连祛风汤组复发率14.63%(6/41),低于地氯雷他啶分散片组的35.14%(13/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IFN-γ、IL-2、IL-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明显升高IFN-γ、IL-2水平,降低IL-4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银连祛风汤组升高IFN-γ、IL-2水平、降低IL-4水平更明显,与地氯雷他啶分散片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or P<0.01)。结论:银连祛风汤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显著,可能是通过纠正失衡的Th1/Th2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发挥了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特应性皮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Th1、Th2免疫偏移的相关性,以期对特应性皮炎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收集2006年9月至2011年9月年于我院就诊的特应性皮炎患者80例,收集同期健康志愿者80例最为对照,采用EASI对患者严重程度进行评分;采集患者血液标本,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IFN-γ、IL-2、IL-4、IL-5、IL-31的表达。比较特应性皮炎患者与健康志愿者体内不同细胞因子的表达,并对细胞因子与EASI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AD患者IFN-γ、IL-2等Th1细胞因子的表达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IL-4、IL-5、IL-31等Th2细胞因子的表达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AD患者IL-4、IL-5、IL-31的表达与EASI均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 AD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Th1/Th2免疫偏移,纠正此免疫偏移状态,有望成为AD治疗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胃癌患者血清白介素-4(IL-4)和干扰素-γ(IFN-γ)含量的变化,以探讨胃癌患者Th1/Th2免疫漂移状态。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21例胃癌患者和17例浅表性胃炎患者血清IL-4及IFN-γ的含量。结果 2组患者血清IL-4及IFN-γ含量分别为(4.83±1.95)pg/ml和(309.74±101.9)pg/ml,浅表性胃炎患者血清IL-4及IFN-γ含量分别为(4.78±2.03)pg/ml和(316.78±100.02)pg/ml,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胃癌患者系统性免疫无明显的Th1/Th2漂移现象。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匹多莫德和脾氨肽对反复呼吸道感染(RRI)患儿的临床症状及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RRI患儿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脾氨肽和匹多莫德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上清液单核细胞的IL-4、IFN-γ水平,治疗期间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次数和临床症状(发热、咳嗽、扁桃体肿大和肺内啰音)持续时间以及治疗结束时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儿治疗期间MPP次数显著降低(P<0.01),临床症状持续时间显著缩短(P<0.01),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此外,治疗后两组患儿的的IL-4、IFN-γ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匹多莫德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疗效优于脾氨肽,可能与调节Th1/Th2细胞因子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