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护理质量是护理工作的永恒主题与护理管理的核心。为了落实“以病人为中心、提高护理管理质量”,逐步实现护理质量零缺陷的目标。我院在实行持续质量改进的同时,更加重视细节质量,积极探索改进护理管理模式,引进“互动管理”理念,吸收各级护理人员参与护理管理活动,实行全方位、全过程质量控制,实施“互动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和护理品质^[1]。  相似文献   

2.
负萍  尹照华  刘虹 《武警医学》2000,11(11):684-685
新形势下加强医院护理质量管理,是适应国家医疗制度改革,提高医院医疗护理水平与医疗保障社会化接轨的根本要求。目前,各部队医院在护理人员缺额、聘用人员有限补充、超负荷运转的情况下,医疗护理质量管理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也有一些制约和影响护理质量的问题亟待解决。1 目前护理质量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11 护理质量管理机制运行不顺畅 其一,护理部作为护理质量管理的职能部门,在有的部队医院与医务处平等设置,有的医院则隶属于医务处管理,这样往往出现管理上的“瓶颈”,出现问题推诿扯皮的多,管理活动中“三不管”的空间大。其二,…  相似文献   

3.
回顾性分析“一站式”复合手术室的护理管理,并进行经验总结.“一站式”复合手术室成功实施管理重点,在于复合手术室设置、术中护理配合及专业护理人才培养,旨在构建灵活的护理人力资源弹性配备机制及专业护理人员“小轮转”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一站式”复合手术是治疗复杂疾病的微创方法,科学的护理管理是“一站式”复合手术成功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4.
护理规章制度"六字"管理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顺秋 《西南军医》2006,8(4):83-84
护理规章制度是护理工作的行为准则,也是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出“六字”管理法,即勤、严、深、先、帮、公。  相似文献   

5.
运用人本管理思想提高医院护理管理水平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医院护理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医院管理的整体效应,护理管理者要使有限的管理要素发挥最大的效能,最根本的是要把人本管理理念融入现代护理管理中,重视人的因素,承认人的价值和主体地位,一切管理活动均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个人潜能、做好人的工作为本。我院在管理实践中引进人本管理思想,倡导“患者第一、员工第一”的管理服务方式,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6.
护理管理中应转变的几种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力  刘先娥 《武警医学》2003,14(8):508-509
观念的形成是一种文化与知识的积淀 ,是一种日积月累的思想深邃。对于管理者而言 ,适应新形势、树立新观念不是任务 ,而是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1 从“重事不重人”向“以人为本”的观念转变 1.1 护士是护理管理的主体 在传统的管理中存在“重事不重人”的现象 ,如 :关心护士把工作做出什么效果 ,做到什么程度 ,而对护士在工作过程中的心态与思维不去关心。在“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指导下 ,用什么样的管理手段来满足护士不断增长的个人发展需要 ,满足社会及患者不断增长的保健需求是新的医疗护理模式中必须解决的问题。管理者为护理人员…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家法制建设的不断健全[1 ] ,随着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实施 ,患者的法律意识及维权意识的增强 ,护理纠纷亦在不断上升。护理纠纷扰乱了正常的护理工作秩序 ,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精力将困扰着护理事业发展 ,使护士的身心健康受到巨大的损害。护理纠纷的发生与管理存在着必然的密不可分的联系[2 ] 。1 常见护理纠纷的原因1 .1 轻视医德医风教育 :医德医风教育是防范护理纠纷的重要条件 ,目前主要问题是认识模糊 ,只满足于会背会说“八不准”、“七知道” ,缺乏深层次的理解和渗透。1 .2 查对制度不落实…  相似文献   

8.
目前军队医院护理队伍的人员构成已不同以往,聘用护士正成为护理人员的主体,对聘用护士的护理质量的管理,已是举足轻重的核心工作。在护理管理中如何应用“以人为本”的理念,对护士长的临床护理质量管理已是一个新的挑战。我科在此方面的做法和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9.
发热门诊的护理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红  王丽君  杨玉凤 《武警医学》2003,14(9):568-569
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 (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SARS)的暴发 ,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 ,北京市各医院也相继成立了发热门诊。依据北京市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发热门诊管理的规定》中明确要求作到 :“三避免”、“三合格”。即 :避免普通发热患者与“非典”患者交叉感染 ,避免昏迷患者的相互感染 ,避免“非典”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感染 :硬件 (隔离条件 )合格 ,软件 (医护人员 )合格 ,工作流程合格的标准。我院自 2 0 0 3年 3月 11日成立发热门诊以来 ,共接收发热患者共计 2 0 0 0余人 ,无 1例感染。现将做法报告如下。1 人员的管理1 1…  相似文献   

10.
荆建伟 《航空军医》2005,33(3):122-123
基层部队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少,病种复杂,急诊抢救手段欠缺,经验不足。急症病人的抢救是生命攸关的,救护人员必须争分夺秒,稍有延误即可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基层部队医疗机构急诊室必须提高工作效率,实施规范化管理,以达到及时救护的要求。近几年,我们通过实际工作,对急诊护理规范化管理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实践。1 建立合理的药械布局急诊室接诊的多是突发性的急症病人或危、重病人,一切医疗护理过程均以“急”为中心,所以药械  相似文献   

11.
系统化整体护理是近年推行的一种护理模式,是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临床护理业务和护理管理的各个环节系统化。系统化整体护理在我院通过“模式病房”的实践,已取得初步成效,不仅适应了时代的需要,病人的期盼,也深化了护理改革,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我院为落实空军《进一步加强医院、疗养院临床护理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精神,在护理人员中加强职业道德培养,鼓励她们敬业、奉献,同时也为她们排忧解难,在树立护士整体形象中已初见成效。近两年来,评出“优秀护士长”3名、“优秀护士”16名,1名护士长被评为兰空“医德医风先进个人”,2名护士荣获“空军优秀护士”的光荣称号。6名护士荣立三等功,其中2名在“静脉输液”擂台赛上获得第一名,受到重奖,在军内外产生了轰动  相似文献   

13.
1997年,上海市卫生局结合行业作风评议,制订了护理质量的考核方案,组织专家对全市68所区县以上医院(含部队医院)的护理质量进行督查。对此我院也相应成立护理质量督查小组,对本院的护理质量进行对照检查和规范管理。明确了护理质量的标准及评价方法,促进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工作。进一步提高了以护士长管理、消毒隔离、基础护理和护理技术操作为主要内容的护理质量,护理  相似文献   

14.
部队因战备、飞行训练等原因不能住院体检,称“非住院体检”。这种体检方式的管理具有特点。我院1999年6月~2000年6月进行了3批飞行员108人次的非住院改装体检。针对体检人员多、时间紧的特点,我们从加强前期准备、合理安排体检程  相似文献   

15.
刘惠  晏红 《西南军医》2006,8(5):122-123
我院是地处西南边疆的一所“三级甲等”部队医院。近几年军队医院缩编,大量聘用人员充实医院建设,她们已经成为医院护理队伍的主力军,加强人性化管理,满足她们的需要,调动她们的积极性和工作主动性、创造性,塑造主人翁思想,是今后长期的系统工程。通过识人、用人、育人、留人,认识她们的价值,挖掘她们的潜力,实现人力资源效率最大化,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是护理管理者的重要职责,本文结合护理管理工作体会,对军队医院人性化护理管理问题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浅谈以人为本 人本管理的护理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正飞 《西南军医》2008,10(3):176-177
随着现代医学的科学的发展,如何发挥人的作用已受到了重视。在医院里不同专业人员担负着不同角色的工作位置和工作内容。每个人用不同专长和不同能力以自己的创造性劳动对社会作出贡献,他们之间需要进行相互沟通、协调、合作和分工。如何使每个人发挥积极性而提高工作效率,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就要抓好人员的管理。目前,由于我国卫生制度的改革和医疗保险的实施,使医疗机构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医院在人员管理中应掌握医院的管理模式和对各级人员的需要相一致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胡素平  邸红军  侯亚红  居健 《武警医学》2007,18(11):871-872
4年多来,通过“军字一号”工程在我院的顺利运行,我们感到它在护理管理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显现。下面就“军字一号”工程在护理管理方面的应用谈谈我们的体会。  相似文献   

18.
我院于1999-01在临床科室护士站开展了总后卫生部在军队医院推行的计算机网络“军字一号工程”,使办公护士由过去的手工转抄医嘱,改为计算机录入、打印,并从病人信息、医疗收费、药品管理三方面进行微机化管理。通过1年来的运行,网络系统稳定、可靠、方便、快捷,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规范了医疗工作,对促进护理管理信息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我科护士工作站微机运行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孟艳秋  孟刚  李坪恋 《西南军医》2009,11(3):548-549
随着医学知识的普及和法律建设的不断完善,公民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同时医院处于市场经济大潮中,决定了医护人员与患者的关系是服务与被服务关系。在医院就医过程中,患者的期望值增高,护士不到位的服务或不规范的护理,容易使患者产生不满情绪,加之现在社会上一些“医闹”的蓄意滋事,均可使一件看似不起眼的护理事件演变成为一场重大的护患纠纷。如何规避护理风险,消除护患纠纷隐患,笔者认为,找出护理安全隐患,加强护理质量管理是势在必行的。  相似文献   

20.
罗静 《西南国防医药》2012,22(8):885-886
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最大限度地防止护理纠纷、差错及事故的发生,是当今摆在护理管理者面前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我院于2010年开展“优质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以来,将护理安全放在首位,实施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提高了护理质量,促进了护患关系和谐,减少了不良事件的发生。1优质护理服务中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1.1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执行不完善由于临床护理工作繁忙,时间紧张,使得某些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的落实流于形式,容易疏忽大意导致差错事故的发生。如:忙碌中未能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造成加错药的几率增加;违反消毒隔离、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导致院内感染率增加。1.2护理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淡薄护士在学校所受的教育和在职继续教育中缺乏法律知识教育,在临床工作中只重视解决患者健康问题,而忽略了法律问题。在进行治疗操作前,未履行告知义务,巡视病房不及时,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患者的病情变化,引发病人和家属不信任,从而引起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