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篮球运动员膝关节损伤调查及力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参加大学生篮球联赛的部分高校篮球代表队运动员膝关节患病情况、揭示篮球运动员膝关节损伤的内在机制,为篮球训练、教学、比赛中运动损伤的治疗与康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武汉6所高校,18支男队,6支女队,共计420名运动员(男330人,女90人,年龄18~26岁,平均21岁)从运动生物力学角度对其膝关节损伤的几种常见类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总患病人数200人,总患病率为47.6%;急性损伤44人(21.9%);慢性损伤156人(78.1%),为篮球运动员膝关节损伤的主要类型。结论:膝关节损伤主要与其运动生物力学特点、运动性疲劳以及运动员选材有关,科学的训练与选材能有效减少篮球运动员膝关节损伤。  相似文献   

2.
高校篮球运动员的运动创伤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参加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部分高校篮球代表队运动队员运动创伤患病情况,分析高校业余篮球训练致伤的主要原因。方法:采用现场访问法和问卷调查法对位于国内东、西、南、北区域的9所高校,8支男队,6支女队,共计149名运动员(男90名,女59名,年龄16~25岁,平均20岁)进行运动损伤的系统调查。结果:总患病人数51名,总患病率为34.2%;急性损伤37名(73%);慢性损伤14名(27%);关节囊及韧带扭伤患病率为8.1%,为发生损伤性质的主要特点;膝部患病例次为34.6%,为损伤的主要部位。结论:下肢伤是高校篮球运动员受伤的主要部位,关节囊及韧带扭伤为发生运动损伤性质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3.
高校篮球运动员的运动创伤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唐建倦 《中国临床康复》2004,8(18):3612-3613
目的:调查参加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部分高校篮球代表队运动队员运动创伤患病情况,分析高校业余篮球训练致伤的主要原因。方法:采用现场访问法和问卷调查法对位于国内东、西、南、北区域的9所高校,8支男队,6支女队,共计149名运动员(男90名,女59名,年龄16~25岁,平均20岁)进行运动损伤的系统调查。结果:总患病人数51名,总患病率为34.2%;急性损伤37名(73%);慢性损伤14名(27%);关节囊及韧带扭伤患病率为8.1%,为发生损伤性质的主要特点;膝部患病例次为34.6%,为损伤的主要部位。结论:下肢伤是高校篮球运动员受伤的主要部位,关节囊及韧带扭伤为发生运动损伤性质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青少年业余篮球运动员膝关节损伤的情况,分析其损伤原因。方法:调查于2003-03/12进行,对河北省中学十二支篮球传统项目学校及市内体校教练员和参加训练的运动员采用发放调查表的方法进行调查。结果:共发放调查表430份,其中运动员400份,回收378份,教练员30份,回收28份。在被调查的人员中膝关节损伤98人,54人在康复治疗中,44人中断训练、比赛。膝关节损伤的种类主要是内外韧带损伤、髌骨损伤,分别占33%和31%;其次是半月板损伤,占18%;胫骨结节、髌腱、滑囊损伤的比例较小,分别占8%,6%,4%。损伤的原因主要有:突然起跳、落地,过度劳累、顶撞,急剧扭转,超负荷曲伸和外力等。造成膝关节损伤的因素包括内因和外因两大方面,内因主要有运动员本身的素质、自我保护意识和膝关节本身的特殊结构及教练员的重视程度;外因主要有训练方法不合理、比赛中的意外冲撞场、地条件差及运动时运动员身体失去平衡等。结论:膝关节损伤影响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成才和运动成绩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及自我保护意识不足及训练方法不合理、比赛中场地条件差是造成损伤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膝关节运动创伤是篮球运动中比较常见的损伤。及时地诊断与治疗对于延长运动员的运动寿命有十分重要的关系。现以浙江省少年体校男(女)篮球队运动员为样本进行膝关节运动创伤的调查,并提出相应的治疗与康复对策。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浙江省少年体校男、女篮球运动员共33例,其中男性运动员20例,女性运动员13例,年龄在13~18岁,平均年龄15.5岁,篮球专项训练年限3~4年,平均训练年限3.5年。1.2 方法对33例青少年篮球男、女运动员膝关节进行检查,进行损伤类型的统计分析,并提出相应康复对策。2 结果膝关节损伤类型如下:膑腱…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青少年业余篮球运动员膝关节损伤的情况,分析其损伤原因。方法:调查于2003—03/12进行,对河北省中学十二支篮球传统项目学校及市内体校教练员和参加训练的运动员采用发放调查表的方法进行调查。结果:共发放调查表430份,其中运动员400份,回收378份,教练员30份,回收28份。在被调查的人员中膝关节损伤98人,54人在康复治疗中,44人中断训练、比赛。膝关节损伤的种类主要是内外韧带损伤、髌骨损伤,分别占33%和31%;其次是半月板损伤,占18%;胫骨结节、髌腱、滑囊损伤的比例较小,分别占8%,6%,4%。损伤的原因主要有:突然起跳、落地,过度劳累、顶撞,急剧扭转,超负荷曲伸和外力等。造成膝关节损伤的因素包括内因和外因两大方面,内因主要有运动员本身的素质、自我保护意识和膝关节本身的特殊结构及教练员的重视程度;外因主要有训练方法不合理、比赛中的意外冲撞场、地条件差及运动时运动员身体失去平衡等。结论:膝关节损伤影响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成才和运动成绩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及自我保护意识不足及训练方法不合理、比赛中场地条件差是造成损伤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女子橄榄球运动员损伤的发生部位、种类及损伤对训练的影响进行调查分析。方法:选择2005-08参加2005年"骏马杯"全国橄榄球冠军赛的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沈阳体育学院、辽宁师范大学4支女子球队的50名队员,年龄(20±1)岁,训练时间(14.5±1.5)个月。纳入对象均对调查项目知情同意。结合运动医学临床检查,详细询问运动员现有和既往损伤史,包括部位、种类、损伤对训练的影响。结果:女子橄榄球运动员50人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损伤部位:以手指损伤最为常见,其次为膝关节损伤,再次为踝关节,分别占各部位损伤的25.8%,14.2%,10.1%。②损伤种类:以挫伤最为常见,其次为擦伤,再次为各种形式的撞击伤,分别占总损伤人次的35.6%,19.5%和14.2%。发生损伤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有效的保护和技术动作不正确。③损伤对训练的影响:运动员在损伤后选择停训的23人(46%)。结论:由于橄榄球运动的项目特点,运动员损伤部位以手指和膝关节损伤为主,损伤种类以挫伤和擦伤为主,但损伤未对训练造成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山东省大学生篮球运动员在训练比赛中造成损伤的发生率及损伤部位、性质、原因,损伤后的处理办法。方法:于2005-12-15,以参加第十二届山东省的14所高校学籍1~4年的在校男、女篮球运动员260人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与实地访问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主要调查内容为篮球运动员的损伤原因、性质、易损部位等。结果:共发放问卷260份,回收有效问卷228份。①在调查的228人(男120人,女108人)中,有许多人不同程度的多次损伤,总的损伤次数为629人次,其中男子385人次,女子244人次,男子高于女子(P<0.05)。损伤主要发生在一、二、三年级。②男子损伤部位主要是距小腿关节损伤69.1%,其次是膝关节和手指挫伤,为62.5%和54.1%;女子损伤部位主要是手指关节挫伤(69.4%),其次是距小腿关节和膝关节(62.5%、39.8%)。这些位置的损伤与篮球运动技术密切相关,呈正相关(男:r=0.721,女:r=0.621,P均<0.01)。③损伤性质为慢性损伤略多于急性性损伤(53.1%,46.9%),而急性损伤以挫伤、关节韧带扭伤肌肉拉伤者居多;慢性损伤以髌骨软骨软化症、髌腱腱围炎、半月板损伤、腰肌劳损为多,尤其以腰肌劳损和髌骨劳损发生率为高,分别是34.0%,26.0%。④损伤主要原因有:疲劳(男子占36.7%、女子占22.2%);准备活动不充分(男子占28.3%、女子占38.0%);场地器材不良(男子占20%、女子占18.5%);精力不集中(男子占13.3%、女子占13.9%)。⑤在急性损伤后采取现场采取冷敷与处理的男运动员占损伤运动员的67.0%,而女运动员只占25.9%。结论:①运动损伤的发生率在大一、二、三年级较大。②男子损伤率高于女子。③手指挫伤,距小腿关节、膝关节是发生运动损伤的主要部位。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问卷调查法和三维运动生物力学分析法,分析国家优秀女子铁饼运动员旋转开始阶段膝关节急性损伤的原因。方法:2004-06发放调查问卷28份,调查28名优秀女子铁饼运动员(国家健将级14名,二级14名)膝关节损伤构成比。2005-03采用近景动态立体摄影的测量方法,用两台有电子快门的进口松下摄像机,对运动员现场比赛、训练进行定点拍摄,拍摄频率为50Hz。再采用爱捷运动录像快速反馈分析系统,进行图像采样和数据计算,获取生物力学指标。重点分析女子铁饼运动员旋转开始阶段膝关节可能出现的运动损伤及其呈现的生物力学特点,包括右脚离着地瞬间至左脚离地瞬间右膝角和左膝角等指标。结果:28份问卷全部收回,有效率100%。①膝关节损伤构成比:国家健将组运动员依次是髌骨软骨病29%、内侧副韧带损伤18%、半月板损伤17%,国家二级运动员依次为髌骨软骨病25%、内侧副韧带损伤21%、半月板损伤15%。②从右脚离着地瞬间至左脚离地瞬间的过程中,国家健将级运动员右膝角由115°升为120°,增加了15°,左膝角由98°升为131°,增加了33°;二级运动员右膝角由105°升为119°,增加了14°,左膝角由98°升为132°,增加了34°,两组运动员右膝角及左膝角变化幅度相差不大。结论:旋转开始阶段,运动员膝关节易发生左膝内侧副韧带损伤和膝内侧半月板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横断面问卷调查女子标枪运动员膝关节损伤情况,生物力学分析法分析其最后用力阶段标枪出手瞬间膝关节运动损伤的数据变化及其相关原因。方法:2004-05/12发放调查问卷36份,调查36名国家级、健将级女子标枪运动员膝关节损伤构成比。2005-05采用近景动态立体摄影的测量方法,用两台有电子快门的进口松下摄像机,对运动员现场比赛、训练进行定点拍摄,拍摄频率为50Hz。再采用爱捷运动录像快速反馈分析系统,进行图像采样和数据计算,获取生物力学指标。重点分析最后用力阶段标枪出手瞬间可能出现的运动损伤及其呈现的生物力学特点。结果:36份问卷全部收回,问卷填写完整有效。①36名优秀女子标枪运动员膝关节损伤发生率为41%,损伤原因中因负荷安排量和强度不合理占37.8%,疲劳状态下投枪占31.1%,因技术错误占9.3%,准备活动不充分占8.5%,意外占6.4%,其他占7.9%。②膝关节损伤构成比依次是半月板损伤51%、髌骨劳损28%、外侧副韧带损伤8%、内侧副韧带损伤8%、其他5%。③最后用力阶段膝关节的生物力学指标:出手瞬间平均左膝角为(165±7)°,平均左膝水平速度为(-0.20±0.34)m/s。结论:①国家优秀女子标枪运动员在最后用力阶段标枪出手瞬间,左腿强直蹬伸可能是造成左膝关节外侧半月板损伤的重要因素。②投掷标枪需要速度力量,由于膝关节经常过分伸屈,髌骨软骨与股骨长期反复撞击或肌肉反复牵扯,通常导致髌骨劳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