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评价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手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复杂性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患者143例162眼接受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手术治疗。主要结果包括术后视力和并发症。 结果:术后随访时间平均26.2 mo。主要病因包括视网膜脱离、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疾病等。术后1,6,12,18,24mo 与术前比较视力提高≥2行分别为86眼(53.1%)、89眼(54.9%)、87眼(53.7%)、93眼(57.2%)和101眼(62.3%)。 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手术治疗复杂性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手术。  相似文献   

2.
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视网膜静脉周围炎伴玻璃体出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视网膜静脉周围炎伴玻璃体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9年3月至2002年9月经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的视网膜静脉周围炎伴玻璃体出血患者13例18只眼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期为7个月~4年,平均23个月。18只眼视网膜均在位,16只眼(88.9%)视力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视力≥0.3者11只眼(71%),最好视力为1.0。术后玻璃体再出血2例,经药物治疗后出血吸收。无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发生。结论:玻璃体切割术是治疗视网膜静脉周围炎伴玻璃体出血的有效方法,可明显改善患者视力;结合术中及术后激光光凝治疗,可有效预防玻璃体再出血及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科确诊的PDR合并白内障的56例(63眼)患者行玻璃体切割合并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手术,观察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及相关并发症。结果术后7天最佳矫正视力:51眼(80.9%)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7眼(11.1%)视力无变化,5眼(7.9%)视力有所下降。术后随访2~24个月,末次随访时最佳矫正视力:53眼(84.1%)术后视力提高,6眼(9.5%)视力不变,4眼(6.3%)视力下降。术后主要并发症包括高眼压、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腔再出血、晶体后囊混浊和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术后视力恢复不佳主要与糖尿病黄斑病变以及患者血糖控制不佳肾功能异常有关。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的玻璃体手术中,同期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的效果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合并有白内障的玻璃体视网膜病变30例(30眼)。实行玻璃体切除联合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术后视力改善情况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随访3~24个月,25眼(83.33%)术后均有不同程度视力改善,视力不变者3眼,视力下降者2眼。影响视力提高的主要原因为不同类型的黄斑病变。并发症主要有角膜水肿、一过性高眼压、术后炎症反应、后囊浑浊,均可治愈。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玻璃体切除联合术治疗合并不同程度白内障的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它有利于患者视力改善,避免玻璃体切除术后并发白内障再次手术。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手术不会明显增加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玻璃体切割联合白内障手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敬远  刘瑶  吴晓艳 《眼科新进展》2012,32(5):491-492,496
目的观察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及硅油填充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将63例(67眼)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剥膜、眼内激光、硅油填充或气体填充等,术后随访3~18个月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单纯玻璃体视网膜手术23眼,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25眼,术中注入硅油37眼。术后矫正视力不同程度改善52眼,11眼不变,4眼下降。术中眼内出血5眼;术后玻璃体积血2眼,视网膜上出血2眼,一过性高眼压14眼,继发性青光眼2眼,白内障加重或形成13眼,后发性白内障形成6眼。结论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剥膜、眼内激光、硅油填充或气体填充等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安全有效,联合手术可避免再次行白内障手术,减少视网膜脱离、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研究手术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AMD)伴玻璃体积血、出血性视网膜脱离的价值及疗效.方法 对28只眼湿性AMD伴玻璃体积血及黄斑下视网膜出血患者:其中12只眼单纯行闭合式玻璃体切除术;16只眼行玻璃体切除联合视网膜切开视网膜下积血冲洗+黄斑下脉络膜新生血管膜取出术(联合术).观察比较手术前与手术3个月后的视力和眼底情况,随访时间3~12个月.结果 手术3个月后22只眼视力不同程度提高占78.6%(22/28);14只眼视力≥0.02占50.0%(14/28);7只眼视力≥0.05占25.0%(7/28).12只眼单纯玻璃体切除术5只眼视网膜下出血吸收,7只眼出血未全吸收或出现视网下再出血.首选行单纯玻璃体切除手术眼随访中有5只眼玻璃体再出血而行联合手术.16只眼联合术视网膜下出血全部吸收.结论 玻璃体切除手术可使AMD玻璃体积血的清除获得很好效果;湿性 AMD伴玻璃体积血及出血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效果不好;玻璃体切除联合手术也不能较好提高术眼视力,但可减少玻璃体积血的再发生.  相似文献   

7.
Liu DC  Wu H  Guo L 《中华眼科杂志》2007,43(4):346-349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术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患者自愿原则,将53例(57只眼)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Ⅵ期患者分成联合手术组和玻璃体手术组。联合手术组33例(33只眼),单纯玻璃体手术组20例(24只眼)。联合手术组进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硅油填充、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折叠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单纯玻璃体手术组进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及硅油填充。对两组术后视网膜复位情况和并发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联合手术组视网膜完全复位29只眼,视网膜复位率为87.9%;单纯玻璃体手术组视网膜完全复位20只眼,视网膜复位率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6)。联合手术组发生虹膜新生血管1只眼(3.0%),单纯玻璃体手术组发生虹膜新生血管2只眼(8.3%)。均发生在视网膜未复位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5)。结论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安全有效,联合手术可避免再次行白内障手术。  相似文献   

8.
卢秀珍  毕宏生  王兴荣  崔彦  张建华 《眼科》2001,10(3):167-169
目的:探讨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术治疗复杂眼球穿通伤伴眼内异物的疗效。方法:应用玻璃体切割术、眼内异物取出术、外伤性白内障摘除术、眼内光凝、眼内充填术,部分病例结合巩膜外加压术等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复杂眼球穿通伤伴眼内异物41只眼。结果:41只眼异物均一次手术取出,术后视力高于术前者36只眼(87.80%),等于术前者4只眼(9.76%),下降者1只眼(2.44%)。3个月至3年随访期间,无一便发生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结论:复杂眼于穿通伤伴眼内异物常导致眼内多种组织的严重损伤。玻璃体切割、异物取出等联合手术是准确、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挽救患者一定视功能。  相似文献   

9.
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手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合并白内障的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3例(26眼)。行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视力改善程度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随访7—24个月,平均12.8个月。术后矫正视力较术前提高者20眼(76.92%);视力不变者5眼(19.23%);视力下降者1眼(3.85%)。术中未见严重并发症。术后主要并发症有角膜上皮水肿7眼(26.92%),前房炎性反应6眼(23.08%),玻璃体再积血3眼(11.54%),复发性视网膜脱离2眼(7.69%),后发性白内障8眼(30.77%),术后虹膜后粘连4眼(15.38%)。术后15眼需补充眼内激光光凝。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使大多数患眼视力改善,并发症少,手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后多次手术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3a来因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切割术后需要再次手术的患者。结果:患者189眼术后需要再次进行手术的为24例26眼(占总观察眼数13.8%)。分别是:玻璃体再积血3眼,前房积血1眼,视网膜脱离11眼(占总观察眼数5.8%,占再手术眼42.3%,其中3眼合并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白内障6眼(占总观察眼数3.2%),单纯硅油取出5眼。189眼中有6眼发生了新生血管性青光眼(3.2%),6眼均为玻璃体晶状体联合手术或玻璃体切割术后又摘除白内障病例。2次手术19眼,3次或以上手术7眼(其中5眼合并视网膜脱离)。结论:发生视网膜脱离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后需要多次手术的主要原因;也占据需要3次或以上手术的主要部分。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发生值得重视,出现视网膜脱离时要提高警惕,需要摘除晶状体时必须慎重。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