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体外反搏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体外反搏治疗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结果经治疗一疗程后体外反搏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33%,两组治疗效果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体外反搏联合天麻素注射液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症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天麻素联合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IBV)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50例采用天麻素联合丁咯地尔注射液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天麻素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治疗7 d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血流动力学及脑血流速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对照组总有效率76%。两组治疗后症状、血流动力学变化、脑血流速度均有改善,但治疗组的疗效、血流动力学、脑血流速度改善更为明显,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麻素联合丁咯地尔治疗IBV能更好的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及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3.
刘光勇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13):106-106
目的:观察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稚-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8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用天麻素注射液静滴,对照组用血栓通注射液静滴,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70%(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天麻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确切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天麻素注射液与倍他司汀配伍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治疗组给予天麻素注射液配伍倍他司汀静脉滴注,对照组仅用倍他司汀静脉滴注,每天1次,持续14d。分别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检测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24h内起效18例,而对照组仅有6例,两组患者起效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改善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天麻素注射液配伍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其疗效优于单用倍他司汀。  相似文献   

5.
盛力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5(12):1056-1057,1063
目的观察定眩活血汤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予以定眩活血汤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56例单用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3%,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在增加脑血流速度、降低血黏度等指标方面均有效(P0.05或P0.01),但治疗组对上述各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定眩活血汤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能明显提高治疗眩晕症状的疗效,降低全血黏度及纤维蛋白原,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循环,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天麻素联合凯时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治疗组给予天麻素联合凯时静滴,对照组仅予凯时静滴,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评定两组的临床疗效,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的椎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均显著增高,而观察组的平均血流速度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优,同时,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0.5%高于对照组的73.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过程中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天麻素联合凯时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疗效确切,患者耐受良好,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天麻素联合丁咯地尔治疗中老年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确诊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分别在静滴天麻素基础上联合丁咯地尔低分子右旋糖酐。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3.5%,对照组有效率7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麻素联合丁咯地尔治疗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天麻素、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将72例确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6例,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天麻素、倍他司汀,对照组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进行临床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4%,对照组总有率75.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0.01)。结论:天麻素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确切,令人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盐酸丁咯地尔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确诊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给予盐酸丁咯地尔和天麻素注射液,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联合654-2.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盐酸丁咯地尔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天麻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4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天麻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黄芪注射液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治疗组是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联合使用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结果天麻素注射液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人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方志坚 《中外医疗》2008,27(16):7-8
目的 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土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采用灯互细辛注射液和对照组56例,采用倍他司汀注射液治疗.治疗15d后观察两组病例的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血液流变学和脑血流速度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71%,两组比较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病例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明显改善,治疗组增加椎动脉和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组部分"血瘀"症状的改善和降低血黏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 灯盏细辛注射液能扩张脑土管、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血拈度、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为临床治疗椎基序动脉供血不足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2.
徐霞 《基层医学论坛》2012,(31):4141-4142
目的观察天麻素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87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2例,治疗组给予天麻素注射液600 mg,丹参注射液20 mL静滴,每日1次,14 d 1个疗程;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20 mL生理盐水250 mL静滴,每日1次,14 d 1个疗程。观察治疗后2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1.1%,高于对照组的73.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过程中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天麻素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天麻素注射液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治疗的疗效。方法收集2005年1月~2006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148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7%和82.5%(P〈0.05)。结论天麻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确切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天麻素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椎基底动脉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治疗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和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天麻素注射液静滴和补阳还五汤加成内服,疗程结束后对比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TCD检查结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4%,对照组有效率74.1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该疗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5.
《中医学报》2013,(9):1421-1422
目的:观察电针风池穴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双侧风池穴联合天麻素注射液。对照组采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天麻素注射液,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改善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经治疗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中医证候积分、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的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电针风池穴可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文献引用:周晓卿,赵丽洁,姚黄,等.电针刺风池穴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3,28(9):1421-1422.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脉络宁注射液联合葛根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疗效,明确葛根素注射液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中的药效及临床应用。方法:将112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葛根素注射液联合脉络宁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采用曲克芦丁注射液联合脉络宁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两者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4%,对照组总有效率80.4%,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葛根素注射液联合脉络宁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显著,适宜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天麻素联合舒血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12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4例,给予天麻素0.6g,1次/d静滴联合舒血宁10 mL,1次/d静滴。对照组62例,给予天麻素0.6 g,1次/d静滴。两组患者均用药7 d,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发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3%,观察组总有效率75.8%。两组对比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比积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麻素联合舒血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与评价天麻素注射液治疗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眩晕疗效。方法将明确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5%葡萄糖250ml+川芎嗪注射液240mg静滴1次/d,10d为1疗程;治疗组应用5%葡萄糖250ml+天麻素注射液0.5g联合5%GS250ml+川芎嗪注射液240mg静滴1次/d,10d为1疗程。观察2组患者经治疗后眩晕总有效率。结果对照组显效21例,有效10例,无效9例,对照组总有效率77.5%(31/40);治疗组显效32例,有效7例,无效1例,治疗组总有效率97.5%(39/4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麻素注射液治疗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显著,是临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理想药物,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付志民  梁星  赵长青 《中外医疗》2010,29(9):122-122
目的观察倍他司订与丁咯地尔联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以倍他司订注射液联合丁咯地尔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以舒血宁注射液治疗。7d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7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4%,对照组总有效率77%,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倍他司订注射液与丁咯地尔注射液联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显著,起效快。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天麻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门诊患者随机分为天麻素治疗组和复方丹参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以天麻素注射液颈椎横突孔穴位注射联合氟桂利嗪。对照组以复方丹参16ml静滴。结果治疗组治愈率65%,总有效率90.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6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