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胃肠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保守治疗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广花 《西南军医》2010,12(3):431-433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我院2001~2009年诊治的22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 22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均发生在术后10d内,经保守治疗均痊愈,平均治愈时间14d。结论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有其特殊性,应早期正确诊断,行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处理方法。方法分析38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结果。结果38例均经胃肠减压,应用激素和生长抑素,肠外营养等支持疗法,平均治愈时间为13.5 d,无一例再手术。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生在术后5~9 d,可表现为典型的肠梗阻体征,多由小肠无菌性炎症广泛肠粘连引起,多数病例采用非手术疗法可治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慢性HBV感染者剖宫产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相关因素及非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慢性HBV感染者剖宫产术后发生早期炎性肠梗阻8例临床资料,并选取慢性HBV感染者同期剖宫产40例作为对照,分析其相关因素及非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慢性HBV感染孕妇剖宫产术后肠梗阻发生率为1.4‰,采用非手术治疗后治愈;既往腹部手术史是慢性HBV感染者剖宫产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单一危险因素,孕次、产次、孕周、胎儿体重、产后出血量、剖宫产手术时间、术后镇痛不增加肠梗阻的危险。结论 既往腹部手术史是慢性HBV感染者剖宫产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危险因素,非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处理方法。方法:分析30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结果:30例均经胃肠减压,应用生长抑素,肠外营养支持等治疗,平均治愈时间14d;无一例再手术。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生在术后5~7d;可表现为典型的肠梗阻体征,多由小肠无菌性炎症致广泛肠粘连引起,多数病例采用保守疗法可治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阑尾炎穿孔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加用大承气汤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对照组采用禁食,持续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补充人血白蛋白;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应用质子泵抑制剂及生长抑素;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广谱抗生素。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大承气汤通过胃管注入或保留灌肠。结果治疗组20例,治愈17例,占85%;显效2例,占10%;有效1例,占5%。对照组18例,治愈8例,占44.44%;显效3例,占16.67%;有效4例,占22.22%;无效3例,占16.67%,其中2例中转手术而愈。总有效率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阑尾炎穿孔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中,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加用大承气汤在增强调整胃肠道的运动,缩短炎性肠梗阻恢复时间,解除肠梗阻方面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进一步探讨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64例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经胃肠减压,抗感染,营养支持及激素等综合治疗后治愈,平均治愈时间为12.5d。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生在术后2周内,临床上有典型的肠梗阻症状和体征,多为小肠炎性水肿粘连所致,保守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I)的临床特点及处理要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6例患者通过禁食、胃肠减压、静脉高营养支持、生长抑素抑制消化液分泌、抗感染、中医疗法等多种治疗方式对EPII的治疗效果。结果26例患者经保守治疗,治愈24例,治愈患者中有2例中转手术治疗,其中1例经二次手术后出现肠瘘,无效2例,平均治愈时间(16±2)天。结论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生在术后2周内,保守治疗疗效肯定,是治疗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特点及诊断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17例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结果。结果16例经过胃肠减压,完全胃肠外营养等非手术治疗痊愈出院,1例手术后并发肠瘘,转外院治疗3月后痊愈。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表现具有其特殊性,充分认识,完善检查可以提高对其的诊断,治疗以非手术治疗为主,手术往往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Earlypostoperativeinflammatoryileus,EPⅡ )发生在腹部手术后早期 ,指由于腹部手术创伤或腹腔内炎症等原因导致肠壁水肿和渗出 ,形成的一种机械性和动力性同时存在的粘连性肠梗阻。 1998年 7月~ 2 0 0 1年 3月我院共收治EPⅡ 18例 ,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 1 一般资料 男 12例 ,女 6例。年龄 2 0~ 71岁 ,平均 4 9岁。肠梗阻前施行手术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 5例 ,阑尾周围脓肿切开引流术 4例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 4例 ,结肠癌复发行第 3…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特点,诊断及治疗原则。方法:对1988年5月~2004年5月问收治的30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治疗9例,术后症状完全缓解3例,术后并发肠瘘4例、短肠综合症2例,死亡3例,保守治疗21例,除1例转院外,均完全缓解,平均治疗时间20.5d。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与腹腔内感染、手术创伤、炎性渗出、粘连有关。其特点为:①多发生在术后2周内,肠蠕动曾一度恢复;②腹胀为主,腹痛较轻;③因肠袢相互粘着,极少发生绞窄;④保守治疗大多有效。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首选保守治疗。慎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在腹腔镜治疗婴幼儿急性阑尾炎的临床价值与诊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6月符合纳入研究条件的116例婴幼儿急性阑尾炎(2~6岁)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行腹腔镜阑尾切除(LA)手术。结果:116例患儿全部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病例,无阑尾动脉出血、腹腔残余脓肿及粘连性肠梗阻的病例。手术时间(20±7.3)min,术中出血量为(5±1.6)mL,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2±1.8)d,术后住院时间(5±1.1)d。术后腹胀4例,切口感染1例,3——6天处理后恢复良好;随访中术后无粘连性肠梗阻的病例。结论:熟练掌握观察炎性改变后阑尾的超声影像技巧,联合腹腔镜治疗婴幼儿急性阑尾炎具有安全性高,可行性强,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远期疗效显著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高原地区小儿急性阑尾炎的诊治经验。方法:对高原地区54例经手术确诊的小儿急性阑尾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纯性阑尾炎5例,化脓性阑尾炎20例,坏疽性阑尾炎12例,阑尾穿孔17例。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4例,腹腔脓肿3例,不完全性肠梗阻2例,均经治疗痊愈出院。结论:高原地区环境缺氧,小儿急性阑尾炎进展快,为降低并发症及改善预后,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及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非常重要;对诊断不甚明确者应密切观察,随时做好手术准备;对酷似阑尾炎的病例,应注意诊断和鉴别诊断,尽量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3.
高志成  廖培雷 《西南军医》2010,12(6):1077-1078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我院2004年1月-2010年1月经手术治疗的76例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6例中治愈75例,死亡1例.术后切口感染、电解质紊乱、肺部感染等并发症高达9.0%~10.0%.结论 老年人对急诊胆囊手术一般都能耐受,早期手术及积极防治术后并发症可降老年 急性胆囊炎 右肝萎缩 胆囊异位 手术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探讨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治疗。方法:回顾分析40例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资料与治疗。结果:本组40例,保守治疗7例(17.5%),手术治疗33例(82.5%),均行阑尾切除术,腹腔严重感染的放置引流。术后切口感染5例。先兆流产2例,均治愈出院。结论:妊娠各期急性阑尾炎均应早期确诊及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5.
肠梗阻是腹部术后常见并发症,其中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约占术后肠梗阻的20%,处理不当会引起多发肠瘘、重症感染等并发症。1995~2002年,我们诊治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6例。  相似文献   

16.
肠梗阻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但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往往不被人们所认识,这类肠梗阻有其特殊性,处理方法和其它肠梗阻有明显不同,因此,提高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认识,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可减少患者的痛苦和某些严重并发症。我院2001年7月~2008年5月共收治15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要点。方法分析107例65岁以上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诊治过程。结果老年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基本与青壮年相同,但合并症和术后并发症多,阑尾坏疽和穿孔发生率高。结论对老年急性阑尾炎应以手术治疗为主,重视对合并病的处理,积极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以期降低死亡率和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的I陆床特点,为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的正确诊治提供正确决策。方法回顾分析近5年来收治的60岁以上的老年人急性阑尾炎4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除阑尾周围脓肿的5例采取保守治愈外,其余40例采用手术治疗。行手术治疗的40例,治愈36例,自行出院1例,病死3例;术后发生并发症19例,其中3例因为延误诊断,至病情恶化而最终行剖腹探查仅做单纯腹腔引流术,术后均病死于因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症。结论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多不典型,且病情复杂而发展迅速,阑尾穿孔率高,病死率高,又由于老年人急性阑尾炎极易误诊和误治,因此,对具有手术适应证的病人,尽早施行手术探查是老年人急性阑尾炎正确诊治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9.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发生在腹部手术后早期,是近年来逐渐被重视的腹部外科手术并发症之一。2004年3月至2008年6月我科收治30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现结合本组资料的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在急性肠梗阻的诊治过程中小肠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急性肠梗阻117例回顾性分析,总结小肠肿瘤所致急性肠梗阻诊治特点。结果:117例急性肠梗阻,明确原发性小肠肿瘤所致肠梗阻4例,均行手术,手术顺利,术后恢复好。结论:急性肠梗阻患者,特别是老年无手术史小肠梗阻者要谨慎小肠肿瘤。小肠肿瘤性急性肠梗阻术前多不能明确病变部位和性质,往往在手术探查时明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