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3 毫秒
1.
用注射器抽吸安瓿中药液是临床护士使用最多的操作方法,抽吸药液过程中持安瓿和注射器方法直接影响配药速度和配药安全。护士在配制药液过程中,如果抽吸药液方法不当,很容易造成药液的污染。近年来,国内同行为避免药液污染,对抽吸药液时注射器握持手法,进行了广泛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监测配药护士不同的手卫生状况对配药注射器细菌污染情况的影响,为加强配药护士手卫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对照实验研究方法,选取某院配药护士手卫生及不同时段的配药注射器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实验组护士进行手卫生干预,观察两组配药注射器细菌污染情况.结果 两组护士手卫生样本不合格率、配药注射器污染率、使用中的配药注射器检出细菌起始时间等各项观察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通过进行手卫生干预,可明显控制配药护士的手对配药注射器的污染.配药注射器使用时限以不超过3 h为宜.  相似文献   

3.
现有的医用注射器 ,在使用过程中 ,特别是抽吸量大 ,配制多种药液时 (比如配静脉点滴青霉素等 )稍有操作不慎 ,就会污染注射器活塞裸露部分 ,致污染药液 ,增加院内感染因素 ,如果工作人员按教科书所规定的抽吸药液方法操作 ,使用时相当不方便 ,影响工作效率。防污染医用注射器 ,它仍具有现有注射器的功能和特征 ,区别处主要是在注射器外壁上套接有和在注射器管尾部上粘接有能包覆注射器活塞可露出部分的软套 ,这样 ,既方便了工作人员操作 ,极大提高工作效率 ,又使病人得到安全 ,高质量的治疗 ,另一方面 ,配药时 ,可减少使用注射器的数量 ,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一次性分装袋式输液器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应用一次性分装袋式输液器和应用一次性普通输液器的300例输液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150)与对照组(n=150)。实验组应用一次性分装袋式输液器的方法输液;对照组仅应用一次性普通输液器的方法输液,观察两组输液器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临床应用效果及患者满意度方面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结论应用一次性分装袋式输液器节时省力、降耗,可有效提高护理工作质效及患者满意度,降低医疗风险及减少护理纠纷,有效防范医疗事故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加药法对全封闭式静脉输液输液管内液体滴空程度的影响,为临床加药提供指导。方法 60例251袋使用非聚氯乙烯(PVC)软包装输液袋进行全封闭式静脉输液的患者以简单随机的方式分为3组。A组加药方法为常规抽取药液,排尽注射器内空气,加入药液后拔除注射器,B组加入药液后在拔除注射器前先回抽出与加入药液量等量的空气,C组加入药液后在拔除注射器前回抽空气时使输液袋与注射器垂直或与加要台倾斜45°以上,边回抽边退出注射器针头,尽量抽尽输液袋内空气,比较其对输液管内液体滴空的程度。结果 3组加药法对全封闭式静脉输液输液管内液体滴空程度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药后尽量回抽输液袋内空气的加药方法能有效减少及减轻静脉输液过程中输液管内液体滴空的程度。  相似文献   

6.
<正>注射用硫酸头孢匹罗在临床上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抗生素,但在配药过程中易发生化学反应,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氨气等气体,致使瓶内压力大于外界大气压,当注射器抽吸药液时瓶内过大的压力易使针柄脱出针管,药液也易从进针处喷出,造成药液的污染和浪费,给药物配制带来一些不便。当然,把针栓和针管分离可以使瓶内压力与外界大气压平衡,但此法易造成污染。在此介绍一点配药小技巧:首先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下手术治疗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例患者被随机分为实验组(n=100)和对照组(n=100),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实验组给予电视胸腔镜下手术治疗。结果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75min,实验组为45min,对照组术中出血200~250mL,实验组为100~150mL。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并发症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胸腔镜诊治胸部疾病是安全、有效、微创的手术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2月104例小儿静脉输液患儿根据数字表法分组(各5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风险管理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家长满意度、护理人员风险管理意识、风险防范质量、风险处理能力,比较反复穿刺、液体渗出率、针头脱落等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风险管理组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风险管理组护理人员风险管理意识、风险防范质量、风险处理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风险管理组反复穿刺、液体渗出率、针头脱落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风险管理意识、风险防范质量、风险处理能力,减少输液过程不良事件发生,提高家长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自制便携式转运急救箱在急诊科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某院急诊科需院内转运危重症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按危重患者转运操作流程实施转运,对照组(n=100)使用传统转运前临时准备急救药械方法,实验组(n=100)使用自制便携式转运急救箱用于转运,比较两组转运过程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转运前药械准备时间、接收科室满意度、患者家属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自制便携式转运急救箱用于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可减少转运过程不良事件发生率、药械准备时间,提高满意度,提高转运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制作高性能的软包装输液灌装设备以满足制剂生产的需要。方法:以单片微机为控制系统,用称量液体重量的方法,实现输液软包装袋的定量控制。结果:用称重的方法,实现输液软包装袋的定量控制。结果:用称重的方法控制输液的定量灌装,在实际使用中有很多优点,如输液泵压力大小对定量没有影响,处理器材方便,传感器不和药液直接接触,减少了药液被污染的机会等。结论:称重式软包装灌装机是一种实用的制药设备。  相似文献   

11.
吴红专 《中国药房》2012,(25):2396-2398
目的:为提高药学服务质量和患者取药满意度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配药流程进行改进,并对2010年2月(改进前)、3月(改进后)到药房取完药的患者或患者家属发放自制满意度调查表,每天分发10张,每月各10d,各100名患者,了解其对门诊西药房配药流程改进后在配药流程、等候时间、用药交代、药师态度、取药环境5个方面的满意度,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改进前患者的满意度分别为82%、80%、88%、89%、80%,改进后患者的满意度分别为95%、93%、94%、93%、86%。但改进后选择不满意的患者仍有一定比例,原因包括患者、医院、社会舆论、药师等方面。结论:我院门诊西药房配药流程改进后患者的满意度均有提高,但仍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临床护理保护的运用和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笔者曾工作的医院呼吸内科护理人员60例进行分析,随机分成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护理人员全部进行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护理工作人员则采用临床护理保护,对比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纽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护理人员护理满意度为96.7%,仅有l例不满意,对照组护理人员护理满意度为80%,有6例护理不满意,两组护理人员护理满意度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护理人员职业风险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人员职业风险发生率,P〈0.05。结论临床护理保护能够明显减少呼吸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各种护理风险,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是一种良好的呼吸内科护理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配药环节的安全管理。方法:我院于2019年6—7月实施安全管理,2019年1—5月作为对照组,2019年8—12月作为观察组,对比配药情况、错误情况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月均配药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加、调配时间显著缩短、配药质量显著提高(P<0.05);配药错误率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1.20%VS5.00%)(P<0.05);服务满意度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95.24%VS78.57%)(P<0.05)。结论:加强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配药环节的管理,可显著提高配药的质量和效率,减少错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问题管理模式在15年资护士技能培训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15年资护士技能培训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15年护理人员(267人)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15年护理人员(267人)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15年护理人员(306人)为实验组,采用问题模式。结果比较两组的临床技能考核、患者满意度提名结果等,上述指标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结果优于对照组。结论采取问题管理模式的技能培训对提高15年护理人员(306人)为实验组,采用问题模式。结果比较两组的临床技能考核、患者满意度提名结果等,上述指标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结果优于对照组。结论采取问题管理模式的技能培训对提高15年资护士技能水平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持续质量改进(CQI)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管理中具体应用与实施效果。方法选取188例静脉留置针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本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的患者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留置针穿刺成功率、护理人员理论知识掌握情况、患者满意度与不良反应。结果在留置针穿刺成功率、护理人员理论知识掌握情况与患者满意度方面,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在不良反应方面,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管理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临床效果明显,不仅有效的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同时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患者满意度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杨娟 《临床医药实践》2013,22(8):615-617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4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7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HAD)评分及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护理后焦虑及抑郁情绪均少于对照组,实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能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减轻不良情绪,利于疾病恢复。  相似文献   

17.
为了能够严格遵守医嘱给药,提高小儿用药剂量的准确性,做到安全用药,现介绍几种配制方法以提高用药精确性,提高工作效率.一般临床肌肉或静脉给药的剂型有粉剂类和水剂类.针对这两种剂型介绍配制方法.粉剂类:将所配药物用溶媒稀释至规格剂量的倍数,便于计算和抽吸所需剂量,既准确又节约时间.水剂类:一般法:对于所配药物品种单一,可选择合适的注射器抽吸即可.加倍稀释法:如所配药物用最小规格的注射器也难于准确抽吸时,需采用加倍稀释法,经过换算,直至能准确抽吸所需剂量.混合法:对于所配药物品种多于一种,既不能仅用小规格注射器抽吸,又不能用大规格注射器准确抽吸,为了不浪费材料,需采用混合法即加倍稀释法和一般法联合,才能准确抽吸所需剂量.只有做到按医嘱准确用药,才能起到安全有效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卧床患者应用改良式气圈便器的效果。方法将90例卧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5例使用改良式气圈便器,对照组45例使用普通便盆进行床上大小便。结果实验组在预防皮肤损伤,减少床单污染、减轻疼痛以及患者使用舒适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改良式气圈便器可明显降低卧床不起患者的便秘、排尿困难、压疮的发生率,显著提高患者舒适度及满意度,减少床单污染,明显减轻了患者家属及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对子宫肌瘤围手术期患者的临床影响。方法:按照入院顺序奇偶法将我院2013-02~2015-06收治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实验组(n=40)及对照组(n=40),分别施以针对性护理以及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疼痛评分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术后1d及3d的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85.00%(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有助于减低子宫肌瘤围手术期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缓解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舌癌联合根治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择112例本院自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舌癌患者,所有患者均实施根治术治疗,在此基础上,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6)、实验组(n=56),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分析两组并发症发生率、负面心理、护理满意度。结果并发症发生率、负面心理对比显示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对比显示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舌癌患者根治术治疗过程中,实施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既可改善患者负面心理、减少并发症发生概率,又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