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骨折是老年人的常见疾病,严重危害老年人的健康和生命,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然而,一部分老年人骨折是可以预防的,即使发生骨折,如果能够及时正确处理,可以减少并发症及降低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人群的老龄化,骨质疏松症逐渐增多,其引起的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及粗隆部骨折直接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本研究意为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预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的常见骨折类型,占全身骨折的1%~2%,占髋部骨折的35%,由于老人生理机制衰退,有各种原发疾病,采用长期卧床的保守治疗会产生诸多并发症,影响生活质量,严重者危及生命。对于老年人骨折治疗的关键是让其及早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减少因骨折的疼痛、功能障碍而引起的骨折外并发症。随着内固定技术及围手术期治疗技术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侯平  冯应树 《中国医师杂志》2003,5(11):1523-1523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最常见的一种骨折。社会的老龄化使这类病人不断增多,严重威胁着老年人晚年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我院从1986年至今,采用人工股骨头或人工全髋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42例,本文就此作一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5.
摔倒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原因。据报道,30%的65岁以上老年人每年至少摔倒1次.随着年龄的增长,摔倒的概率会逐渐增加.80岁以上的老年人摔倒的年发生率高达50%,其中5%~10%的摔倒可导致骨折,摔倒引起的骨折会给老年人的生活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由于股骨颈骨折愈合率低,且长期卧床会产生一系列并发症,轻则降低生活质量,重则危及生命,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以恢复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是比较理想的选择。良好的护理是提高手术质量、减少并发症,尽快使患者康复的关键措施。笔者所在医院1998年2月至2008年10月共收治60岁以上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316例,其中102例行手术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甘素琴 《中国卫生产业》2013,(24):190-190,192
骨折风险因子评估工具FRAX(Fracture Risk Assessment Tool)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一种骨折风险的评估工具,其评估结果可以为临床医生更早期的发现骨折高危人群提供科学依据,并及时采取有效的骨折防治措施,减少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提高这类人群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杨敏 《现代保健》2011,(8):72-73
髋部骨折已成为影响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是导致老年人行动障碍的首要原因。对老年人髋部骨折的治疗越来越倾向于手术治疗,但由于髋部手术较为复杂,每一个环节的疏忽都会影响到手术的进展,甚至直接导致整个手术的失败,从而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每逢冬季,天冷地滑.老年人骨折发生率便会高于其他季节。调查发现,老年人在冬季骨折的发生率比其他季节要高出24%.最易发生骨折的部位有椎体、股骨颈、桡骨远端、肱骨近端处。老人一旦骨折,生活质量会大大降低,恢复起来也会比年轻人更慢一些。发生骨折的老人中约70%患有骨质疏松.因此预防骨质疏松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0.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骨科患者常见的疾病,患者因骨质疏松受到轻微的扭转暴力等因素都可以导致骨折,所以股骨粗隆间骨折多发生于老年人,骨折后由于老年人脏器功能衰退,卧床后生活质量发生改变,所以老年人发生骨折后容易并发心脑血管意外,肺部感染等疾病,甚至发生生命危险。近年来多主张用内固定疗法,特别对年龄较高,不能耐受长期卧床的病人更为适用,所以做好术后护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手术治疗老年人踝关节骨折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对37例70岁及以上踝关节骨折患者行手术治疗(35例ORIF,2例外固定架),术后患肢不负重6~8周,必要时给予小腿石膏托外固定.结果 89%患者一期伤口愈合无并发症;84%患者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不影响生活质量.结论 老年患者踝关节骨折手术可安全地进行.  相似文献   

12.
陈星 《现代保健》2011,(3):73-74
目的 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通过对35例老年人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股骨颈骨折的最佳治疗方案.结果 35例经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均获成功,随访半年,其中优21例,良11例,差3例,优良率为92%.结论 人工股骨头置换对股骨颈骨折具有良好治疗效果,能尽快恢复其正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常见部位骨折的性别、年龄、致伤原因,以预防老年骨折的发生。方法用构成百分比法对老年常见部位骨折病例的性别、年龄和致伤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本组常见部位骨折中,以跌倒为主要致伤原因,61岁以上占33.17%,50岁以上年龄组占63.69%,并且以老年女性患者高于老年男性患者。随年龄增长比例增加。结论针对老年人因骨质疏松易发骨折,应加强预防。可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减少骨折的发生,减轻社会和家庭负担。  相似文献   

14.
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股骨颈骨折多见于老年人,伤前可有全身疾病,骨折后由于解剖特点,骨折不愈合和股骨头坏死发生率较高.为提高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回顾性分析2000-02/2008-02收治70岁以上并施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者3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疾病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股骨颈骨折在老年疾病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据统计,其发病率为老年人骨折总发病率的68.41%,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而部分患者在伤前即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伤后卧床容易出现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等多种并发症。对于术前、术后早期对病人进行康复训练显得尤为重要。我院对25例股骨颈骨折的病人,进行系统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护理方法及康复指导。方法对我科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91例股骨颈骨折的老年患者进行完整、细致的护理和康复指导。结果患者均康复出院,未有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13.7±2.1)d。出院后随访3-6个月,72例骨折愈合或基本愈合,疼痛消失,生活能够自理。结论加强对老年人的各项护理和康复指导,可在减轻患者痛苦的同时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促进患者康复,提高其生命和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骨创伤治疗仪对老年人骨折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老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100例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治疗组10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骨创伤治疗仪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骨折处疼痛减轻、肿胀消退、骨折愈合,及同一时内骨质疏松等效果。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在减轻疼痛,加快肿胀消退,促进骨折愈合,预防骨质疏松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创伤治疗仪在老年人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为使疼痛减轻快,肿胀消退明显,加速骨折愈合,骨质疏松发生率降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常常听到老年人跌跤的消息。跌跤的老年人轻则疼痛几天,重则反复痛几年,甚至引起骨折、心肌梗死等,因跌跤而导致死亡者亦时有所闻。在美国,外伤是年过65岁老年人死亡的第六原因,而这些外伤又多与跌跤有关。故慎防老年人跌跤的确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它直接影响到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跌跤绝大多数都是由环境因素造成的,但老年人自身的生理特点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3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对〉60岁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132例实施手术治疗。结果:120例平均随访1年以上,疼痛消失,功能满意,恢复生活自理能力者93例,占78%;恢复部分生活能力者18例,占15%;仍有疼痛,不能下地活动与生活自理者9例,占7.5%。结论:手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满意,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刘姿含 《健康生活》2014,(10):25-25
生活中,经常看到一些老年人弯腰驼背,身高越来越矮;人过60岁磕磕碰碰就骨折;有的老年人用力咳嗽,可能"咳"断几根肋骨……这都是骨质疏松症给老年人带来的麻烦。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为特征,以致骨的脆性增高而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骨病。体内降钙素、雌激素、甲状旁腺素等调节紊乱而导致的骨代谢异常是其发病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