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连接管串联方式输液过程中液体电解质浓度及张力的变化。方法将5%葡萄糖注射液500ml、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及含10%氯化钾注射液30ml的液体(0.9%氯化钠注射液250m1),采用连接管串联模拟静脉输液行实验,测定不同时段滴注液体中Na^+、K^+、CI^-浓度并计算液体张力。结果各瓶液体随输注时间推移逐渐混合,液体电解质浓度及液体张力随之增高。结论使用连接管串联静脉输液可导致液体电解质浓度及张力变化,需根据病情、药物性质选用连接管。  相似文献   

2.
含钾注射液中加入氯化钠对病人疼痛及电解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将600例静脉输注氯化钾溶液且感觉局部疼痛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对照组采用减慢滴速的方法缓解疼痛,观察组在含钾溶液内加入5%氯化钠注射液20 ml(1.0g),观察两组局部疼痛的变化及观察组输液前后电解质浓度变化.结果观察组疼痛消失280例,对照组疼痛消失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组输液前后电解质浓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提示在含钾注射液中加入适宜氯化钠可缓解病人局部疼痛.  相似文献   

3.
静脉输液港穿刺座冲洗量的体外实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港穿刺座冲洗量.方法在静脉输液港输完250 ml脂肪乳后,用10 ml注射器抽吸0.9%氯化钠溶液进行脉冲式冲管, 观察冲洗液量及输液港内脂肪乳的残留量.结果冲洗到5 ml后输液港的穿刺座和导管清亮.结论用静脉输液港输注脂肪乳后或者输入2种不相容药物中间必须用0.9%氯化钠溶液10 ml进行脉冲式冲管,以冲净输液港内的残留物,保证永久性导管的通畅.  相似文献   

4.
易敏 《护理学杂志》2008,23(16):10-11
目的 探讨安全、合理的静脉输液巡视时间,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方法 将240例骨折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20例,两组均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加丹红注射液30 ml静脉滴注治疗,均调节输液滴数为60 gtt/min,每5分钟巡视1次,观察组输液滴速下降时,调整为60 gtt,/min,对照组不作调整;记录两组的输液时间和输液滴速.结果 观察组输液速度显著快于对照组、输液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同时间段两组输液滴速比较,除第1次外,其余时间段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 对外科骨折、无心肺损伤和疾患的患者输入一般液体治疗时,输液的前1个小时内每30分钟巡视1次,尔后每15分钟巡视1次,既可保证液体匀速进入,又能减轻护理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采用不同溶剂输液对其血糖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身前后配对设计,对172例T2DM患者在5 d的观察期内予等剂量疏血通输液治疗,第2、3天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为溶剂,第4、5天以加入4 U胰岛素的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为溶剂.结果 输液开始时患者血糖均有升高,输液结束随即缓慢下降,其中输注0.9%氯化钠注射液者血糖下降更快,下降幅度更大,输液结束时及结束2 h采用不同溶剂输液患者组间血糖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T2DM患者(合并高血压、肾功能减退者除外)行输液治疗时应选择0.9%氯化钠注射液作为溶剂,以避免医源性高血糖.  相似文献   

6.
一、围手术期葡萄糖和电解质输液的循证背景 术后葡萄糖和电解质输液一般是指经外周静脉途径输注葡萄糖、电解质液体,为患者提供一定的能量底物,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随着手术的适应范围扩大,麻醉、手术技术的提高,围手术期合理的葡萄糖和电解质输液治疗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外科患者术前及经历复杂外科手术后常伴随体液量的快速变化而需要在对葡萄糖和电解质输液治疗进行不断的评估和修正.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时排除输液管中空气的有效方法.方法将输液过程中发生空气故障的450例患者随机分成A、B、C组各150例.A组在未关闭输液管下端情况下由下至上挤压、弹击输液管;B组先用输液夹夹闭输液器后再于输液器下端由下至上挤压、弹击输液管;C组先用止血钳夹紧输液管下端,再向输液管内注入0.9%氯化钠注射液5 ml.观察三组发生静脉回血及阻塞的情况.结果C组回血、阻塞发生率均为0,回血发生率显著低于A、B组(均P<0.01),阻塞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封管注射法在排除空气故障的同时,可有效防止静脉回血及阻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静脉输注 0 .9%氯化钠注射液 10 0ml加炎琥宁 6 0 0mg后 ,更换 0 .9%氯化钠注射液 10 0ml加维西粉剂 3g后 ,茂菲氏滴管内出现白色絮状物 ,随后输液管被堵塞。此后笔者采用炎琥宁输毕用 0 .9%氯化钠注射液 5 0ml冲管后接输维西溶液的程序 ,未再发生上述现象。提示炎琥宁与维西粉剂存在配伍禁忌 ,输液操作中应避免这两种药物直接作用产生混浊沉淀现象。炎琥宁与维西粉剂存在配伍禁忌@赖丽芳$江西省人民医院干部病房!江西南昌330006 @李静懿$江西省人民医院干部病房!江西南昌330006…  相似文献   

9.
张艳 《护理学杂志》2007,22(1):14-14
临床工作中,我们观察到,当连续静脉输入注射用安灭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与长春西汀时,输液管中液体呈乳白色,更换输液管后液体澄清,患者未发生输液不良反应。对此现象笔者进行了实验观察,按照临床实际应用方法配制:将注射用安灭菌2.4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中,将长春西汀30m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  相似文献   

10.
危重病患者常常需要补液治疗,且危重病患者存在的应激状态,使机体糖代谢发生改变,存在胰岛素抵抗.传统的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在危重病患者使用中存在着许多缺陷,如高血糖等.混合糖电解质注射液是由葡萄糖、果糖、木糖醇及电解质按一定比例配制的复方营养型输液,我们对2007年12月至2008年3月本院ICU收治的需补液治疗的60例危重病患者中使用混合糖电解质注射液,观察其在血糖控制及电解质代谢方面变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