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风患者便秘的预防性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素琴 《光明中医》2010,25(6):1094-1095
<正>便秘是中风患者常见并发症,临床有40%~65.38%的中风患者可伴有便秘的症状[1],长期卧床的中风偏瘫患者发生便秘的比例高达90%以上[2]。便秘是大便秘结不通,排便间隔时间延长,粪质干燥坚  相似文献   

2.
张兆蓬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2):134-134
中风患者长期卧床,胃肠蠕动减弱,加之饮食和排便习惯的改变,常引起便秘.便秘致腑气不通,浊气不降,气机不畅,对患者各种功能恢复不利,甚至导致病情恶化.中风患者由于大便秘结而过分用力排便,使腹腔压力增高,心脏收缩加强,血压升高,很容易诱发再次中风或加重原有病情.因此,对于中风后便秘应予高度重视,本文从中医病机角度阐释便秘对中风患者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中风又名卒中,中风发生的主要因素在于患者平素气血亏虚,与心、肝、肾三腑,阴阳失调加之忧思恼怒、或饮酒饱食、或房室劳累、或外邪侵袭等诱因。中风后便秘患者多因素体气虚不能推动大便而出,大便在大肠日久则干燥难解。如长期误入攻下,伤及脾胃则气更虚,气虚则水湿停滞郁而生热,湿热内生,则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上下不通,便秘更重。总之,中风后便秘的病因病机是以气虚为其根本。  相似文献   

4.
中风后便秘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风是我国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之一,饮食结构的改变,社会压力的增加及运动量的减少,中风的发病率越来越趋向年青化.中风患者的恢复期常伴发便秘,便秘是指粪便在肠内停留时间过长,导致大便次数减少,大便干结如羊屎或团块状,排便困难并非大便干结,临床上一般认为2天以上无排便,提示便秘存在.这不仅影响了中风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由于便秘腑气不降通,将会影响其它症状的治疗,因此,对于中风患者的便秘的调护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中风(急性脑血管病变)后由于意识障碍、饮食减少、卧床调治,加之原发病或基础病等因素,使机体气血虚弱,脏腑功能低下,肠道传导无力,导致大便排泄受阻,从而出现便秘等症状。便秘后既可以影响脏腑功能,加重病情;还可因腑气不通,气机逆乱,上攻心胸;加之用力排便时,增加心脏负担,痹阻心脏血脉,可诱发胸痹心痛,甚至猝死[1]。  相似文献   

6.
一般资料 2003年9月~2006年9月,在我科住院的中风便秘患者78例,其中男38例,女40例。46例突发中风住院后即出现大便不通,32例在住院后3~5天内大便1次后,出现大便不通,病程5~15天,平均9天。  相似文献   

7.
中风患者大便秘结不通者十有八九,作者根据中风病机,结合临床实践和中医辨证,将下法运用于中风症各期出现的便秘,对缩短病程、提高疗效、促进肢体功能的康复,确为有效。  相似文献   

8.
<正>便秘是指粪便在肠内滞留过久,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而不畅的病症。老年性便秘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其病程长,难以彻底治愈,影响老年人的生活,甚至诱发多种并发症或加重某些原发病,给患者造成一定的痛苦。老年性便秘,在中医学中称之为"老人秘"、"后不利"、"大便  相似文献   

9.
<正>中风后便秘是指患者在中风后出现的排便困难或排便障碍,是临床常见的中风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减少,间隔时间延长,或大便正常,但粪质干燥,排出困难;或粪质不干,排出不畅。可伴见腹胀,腹痛,食欲减退,嗳气反胃,大便带血等症。1病因病机中风后便秘属于中医学"便秘"的范畴。便秘是中医的一个病症,指大肠传导功能失常,导致大便秘结,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便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  相似文献   

10.
便秘是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欲便而艰涩不畅的一种病症。便秘可是暂时性的,也可是长期的,通常长期便秘我们也称之为慢性便秘,其发病可以是由急性便秘长期不愈转化而来,亦可以是在发病初起即为慢性便秘,后者于慢性疾病所致的便秘中多见。  相似文献   

11.
王贞芳 《光明中医》2014,(8):1698-1699
功能性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而不畅,甚至需要其它辅助或泻剂维持排便的病证。严重便秘将会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某些脏腑的器质性病变,加重其它疾病,甚至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温针灸治疗功能性便秘具有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便秘是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欲便而艰涩不畅的一种病症,便秘可是暂时性的,也可是长期的,通常长期便秘我们也称之为慢性便秘。其发病可以是由急性便秘长期不愈转化而来,亦可以是在发病初起即为慢性便秘,后者于慢性疾病所致的便秘中多见。RomeⅡ有关便  相似文献   

13.
便秘是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欲大便而艰涩不畅的一种病症。人们在经历夏季的炎热之后,身体各组织均感水分不足,入秋后一遇风凉,易干燥伤津,引起口舌少津,咽干唇裂、鼻腔出血、皮肤瘙痒、大便不畅等一系列症状,便秘患者入秋后更会加重病情。笔者推荐几款易于家庭操作的防治便秘食疗方法,患者可针对各自的症状对照选用。  相似文献   

14.
<正>便秘是急性期中风患者非常常见的并发症。其原因主要见于以下几点:1中风患者以中老年人多见,中医理论认为,年过半百,肝肾渐亏,阴液不足,肠道失于濡润,加之中风后患者或燥热内结,或气阴耗伤,致腑气不通,从而形成便秘。2中风患者多有肢体瘫痪,从而活动不能或者活动量明显减少,致胃肠道蠕动功能明显下降,形成便秘。3中风患者多饮食多要求为流质、半流质,高热量及优质蛋白,饮食中纤维食物少,而致便秘。4中风患者感觉、反应迟  相似文献   

15.
通下法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理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血管意外发病急聚 ,变化多端 ,病势凶险 ,急性期临床上除出现神经系统功能异常外 ,常有不同程度的腹部胀满 ,大便秘结等腑气不通的表现 ,尤其是出血性脑中风最为常见。笔者认为 ,根据中医“急则治其标”的原则 ,出血性脑中风急性期应用通下法 ,能够迅速扭转病势 ,对降低中风患者的致死率、致残率以及尽快康复都有积极的作用。1 大便秘结是脑出血急性期最常见的症状脑出血患者素体阳亢 ,肝肾阴亏 ,津液不足 ,肠道失润 ,形成津亏便秘 ;火热炽盛 ,灼津伤液而致热结便秘 ;气机逆乱 ,升降失常 ,脏腑功能失调 ,肠胃传化失司 ,腑气不通而形成气…  相似文献   

16.
刘海银  闫志茹  郑俊杰 《光明中医》2013,28(6):1262-1263
便秘即大便秘结不通,指排便间隔时间延长,或虽不延长而排便困难者。便秘多由大肠积热、气滞、寒凝或阴阳气血虚,使大肠的传导功能失常所致,其发生率为2%~28%。便秘日久会使患者失眠多梦、抑郁、易怒、心理障碍等。我科根据中医理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便秘,取得良好效果,现将便秘的辨证施护要点介绍如下。1辨证分型及护理原则1.1津液不足型主证:大便秘结、结块或团,便色褐  相似文献   

17.
<正>便秘是中风后患者出现的一个常见病症,又是引起中风,再中风的一个危险因素。由于长期卧床,胃肠蠕动减弱,加之饮食和排便习惯的改变,导致患者气血虚弱,况且中风患者多为老年人,老年人多气血亏虚,胃肠燥热,津液不足,易致便秘,故中风后便秘以虚秘为主,便秘带来的危害不仅仅是便秘本身,排便时用力可能引起急性心肌梗塞或颅内压升高,导致新的脑血管意外发生,便秘对患者的预后也有着负面影响。因此,中风后保持大便通畅对于中风的恢复至关  相似文献   

18.
中风是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舌喁斜;或不经昏仆,仅以半身不遂,口舌喁斜,言语不利,偏身麻木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症。中风后便秘是中风后最常见的消化道症状之一,表现为大便秘结不通,便质过硬,排便时间延长,或虽有便意但排便困难,在不用通便药时,完全排空粪便的次数显著减少等。  相似文献   

19.
便秘是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欲大便而艰涩不通的一种病症。长期便秘体内槽粕不得排出,毒素吸收,引起多种疾病,也是结肠癌症的重要诱因。现将本人用增液汤加大黄治疗26例便秘总结下:  相似文献   

20.
贾一波 《光明中医》2010,25(9):1677-1677
<正>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间隔时间延长,有便意而排便困难。多因饮酒、过食辛辣厚味,或者热病伤津,或忧愁思虑,或久坐少动,或身体虚弱,气血亏虚而发病。临床表现为大便干燥,排便困难,或时有便意,大便虽不干燥,但排出困难。便秘日久常伴有腹胀、头痛、头晕、纳呆、失眠等症状,严重者往往发生痔疮、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