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探讨运用心理行为干预对改善癌症患者心理和躯体功能方面的效果。了解癌症患者心理需求状况,为完善癌症患者心理护理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自制调查表对长征医院闸北分院癌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180例手术、化疗等癌症患者随机进入干预组或护理研究组,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问卷,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2次测查(手术或化疗)。结果:组间比较:各项情绪指标和大多数生活质量指标以及总体情况和总体生活质量指标,在干预后的效果更加明显。结论:癌症患者实施恰当的心理行为干预,在临床是可行的、有效的,患者在住院期间存在不同程度的身心健康问题和各种心理需求,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不同的文化程度极其病情及时恰当地做好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期整体针刺疗法结合现代康复技术对脑中风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康复作用。方法:将140例急性脑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针灸配合现代康复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现代康复治疗,治疗前、后3个月采用Berg平衡量表和Fud—Meyer躯体能力评定量表中平衡项目量表评定患者平衡功能。结果:治疗组两种康复评定疗效均比对照组明显提高(均P〈0.05)。结论:根据Bnlnnstrom偏瘫恢复的六阶段理论采取的分期整体针刺疗法结合现代康复技术治疗脑中风平衡功能障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应根据不同健康教育需求,对肺癌患者家属制定合理的健康教育内容,包括心理调试教育,一般化疗知识教育,肺癌预防知识教育等方面的教育,帮助病人达到最佳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干预治疗在工伤患者致残后中的作用。方法:将130例由社会保障经办机构确认的工伤患者分为干预组(在康复治疗的同时进行心理干预治疗)和对照组(接受单纯康复治疗)。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进行评分,出院后进行随诊半年,用量表评定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纽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袁、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的评分均有较大改善(P〈0.05)。结论:越早进行心理干预,对患者的全面康复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孕产妇痔疮患者对进行健康教育的需求内容、需求方式及需求程度。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对128例孕产妇痔疮患者进行健康需求调查。结果:91%以上孕产妇患者希望获得的知识有痔疮的病因及加重因素、患痔疮后如何治疗、怎样预防、孕产妇的分娩方式等;孕产妇最愿意接受的健康方式有上网及与医护人员交谈等。结论:医护人员应根据孕产妇痔疮患者的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地做好健康教育工作,为孕产妇的身心健康及宝宝的安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护理、排痰护理、呼吸护理等护理措施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心理情绪的影响。方法: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同时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给予心理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护理、排痰护理、呼吸护理等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2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干预后均降低(P〈0.05),干预组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心理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护理、排痰护理、呼吸护理等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改善患者情绪。  相似文献   

7.
癌症患者焦虑情绪及其与中医证型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癌症患者焦虑情绪的发生情况及其与中医证型的关系,并观察焦虑情绪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用HAMA及SAS两种方法对78例癌症患者进行分析,观察4种中医证型中焦虑情绪的发生情况,同时检测血液免疫指标。结果:两种方法对癌症患者焦虑情绪的诊断符合率为76.16%:近半数癌症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气机郁滞型患者比其他中医证型患者更多出现焦虑情绪(P〈0.05);伴有焦虑情绪患者的免疫指标中CD3、CD4明显低于无焦虑情绪的患者(P〈0.01,P〈0.05)。结论:焦虑情绪在癌症惠者中的发生占有一定比例.并且焦虑心理与气机郁滞型癌症患者之间有密切关系.焦虑情绪可进一步抑制患者免疫功能.不利于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和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基层二级医院聘用护士的心理需求,提出管理对策。方法:自行设计聘用护士心理需求调查表,对衢州市235名聘用护士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AS8.0统计软件、Excel2001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及排序。结果:聘用护士的心理需求前3位条目为需要学习新知识、需要上级领导关心、需要减低工作压力,心理需求程度呈递减趋势。结论:重视聘用护士的心理需求,制定相应的管理对策,对稳定聘用护士队伍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农村老年居民慢性病中医保健知识的了解和需求情况进行调查,探讨如何更好地为农村老年居民提供中医保健健康知识。方法:选取599名农村老年居民和590名城镇老年居民,对其慢性病中医防治知识的需求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农村老年居民中不了解中医保健知识的人数最多,有395名,占总数的65.94%;认为中医保健知识效果不好的317人,占52.92%;亲戚、朋友是获取中医保健知识的最主要渠道,占28.21%;农村老年居民关于膳食指导、生活起居知识、情志调节知识、中医用药指导、中医常用适宜技术和常见疾病康复等常见慢性的中医防治知识需求得分明显低于城镇老年居民(P〈0.05)。结论:农村老年居民对慢性病中医防治知识需求度较低,对中医保健知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颈椎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路径组和对照组,每组备40例,路径组按健康教育路径表内容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方式,比较2组患者住院期间满意度和健康教育知识达标率。结果:路径组在健康教育达标率,患者满意度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临床路径对颈椎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以使患者更好地掌握健康教育知识,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可调动护理人员的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11.
的:初步建立慢性盆腔炎(CPID)功能量表(Functional for Chronical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FS—CPID)。方法:在国外相关量表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制订FS—CPID。采用访谈式测评101例CPID患者,并对其中20例进行重复测评。用SPSSl0.0进行量表的信度、效度检验。结果:FS—CPID包括生理功能状态、社会功能和心理功能3个方面内容,共14个条目。FS—CPID的3个构想维度及总量表的克朗巴赫系数分别为0.699、O.820、0.894、0.908;再测信度分别为0.8603、0.6932、0.7932、0.8237:结构效度的因子分析显示提取的公因子与3个构想维度相吻合。结论:’FS—CPID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可作为独立的测量工具,量化CPID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颈椎病患者心理状态及康复需求,探索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颈椎病康复运作模式。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袁(SCL-90),及自行设计的颈椎病患者康复需求调查袁,对符合颈椎病诊断标准的67例患者,分别进行心理状态评定及康复需求调查。结果:颈椎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低于常模,在SCL-90躯体化、人际敏感、焦虑、及精神病性等项因子分高于常模。且差异显著(P〈0.01或0.05)。同时颈椎病患者多数没有得到及时指导督促,疾病反复发作。结论:应重视患者的心理问题,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与干预,同时应进一步满足颈椎病患者康复需求,尝试联合社康共同维护颈椎病康复状态的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在永久起搏器植入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设计健康教育路径表,严格按照路径进行健康教育.为保证健康教育的实用性、合理性、有效性,征求了专科医师意见,并结合患者对健康知识的需求,制定了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的健康教育路径.内容包括:健康教育时间、教育内容、实施时间、签名.教育方式由管床护士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或需求进行评估后,而采取合适的方法(口头、书面、多媒体)给予宣教.评价:管床护士根据健康教育路径表制定的时间评价,护理组长不定期进行评价,护士长在患者出院前1~2天进行全面的评价. 结果:患者能全面掌握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的健康教育内容,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提升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论:健康教育路径是实施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李洪立 《四川中医》2009,(9):109-111
目的:探讨中风偏瘫的针刺治疗最佳方案。观察分期针刺法对中风所致偏瘫的康复作用。方法:将80例中风患者随即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30例,根据患者病程的长短,分为不同时期,采用不同针刺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6.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分期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应对方式对癌症放疗患者心理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应对方式在癌症放疗患者心理康复中的意义,以利于制定更加合理的心理干预计划。方法应用焦虑自评表(SAS)及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对264例癌症放疗患者进行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调查。结果癌症放疗患者的焦虑情绪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0.01),相关分析显示,焦虑与面对、回避呈负相关,与屈服未见相关。结论不同的应对方式对癌症放疗患者的焦虑情绪有不同的影响,合理应对方式有利于减轻心理障碍,提高生活质量和心理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晚期癌症患者疼痛的评估及社会心理状况的研究,给予癌症疼痛患者规范化治疗及护理,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以缓解患者的痛苦。方法:通过对28例晚期癌症患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及自编心理健康影响因素,调查表测查癌症患者的心理状况问题。结果:晚期癌症患者出现抑郁、焦虑、绝望和敌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前列腺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行为干预;12周为1疗程。于入组时,12周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健康善调查问卷(SF-36)对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评定。结果:12周末试验组SAS和SDS评分比入组时均显著降低[分别为(35.25±9.36)分,(46.71±8.52)分;(40.28士7.15)分,(47.83土10.01)分](P〈0.01)。试验组患者治疗前后SF-36各分量表值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表值比较除SF-项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理行为干预有助于改善前列腺炎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影响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其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本研究采用《癌症治疗功能评价系统普适量表》对癌症患者进行相关影响因素调查,并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临床分期、婚姻状况、月收入、文化程度是本组癌症患者的相关影响因素(t=45.12、31.45、27.23、43.24,P均〈O.05)。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与经济状况、文化程度呈正相关,与婚姻状况、I临床分期呈负相关。干预组的生存质量明显好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2.16,P〈O.05)。结论: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与经济状况、文化程度呈正相关,与婚姻状况、临床分期呈负相关,针对这些因素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对慢性乙肝伴随抑郁症患者的影响.方法:利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慢性乙肝患者的郁患程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能够减轻慢性乙肝患者的抑郁情绪.结论:临床医疗护理工作应该重视慢性乙肝患者的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使慢性乙肝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和生命质量,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糖尿病病人对饮食健康教育与咨询方式的需求与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39例糖尿病病人对饮食健康教育需求进行调查。结果糖尿病病人饮食健康教育与咨询方式的需求不同,住院期间最受欢迎的健康教育方式是医护讲解,出院时则希望以发放专用健康知识小册子的方式进行健康咨询;糖尿病病人对健康教育内容的需求程度普遍较高。结论加强饮食健康教育力度,重视教育形式,根据不同文化层次患者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可使糖尿病者饮食健康知识水平得到提高,疾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