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从口腔健康和全身健康两方面阐述重度牙周炎的多学科联合治疗的意义。方法:利用病例报告1例重度慢性周牙炎伴错(牙合)畸形的患者和1例慢性广泛型重度牙周炎伴2型糖尿病的患者的多学科联合治疗。结果:1例重度慢性周炎伴错(牙合)畸形的患者通过在牙周系统治疗的基础上,通过牙周、牙体牙髓、正畸等多学科的综合治疗有效恢复患者的美观和功能,并保持疗效长期稳定;1例慢性广泛型重度牙周炎伴2型糖尿病的患者经过完善细致的牙周基础治疗不仅可以控制牙周炎症,改善牙周的各项临床指标,同时可以降低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从而达到牙周炎和糖尿病的双向改善。结论:重度牙周炎多学科联合治疗的目的即是控制菌斑、消除炎症,终止疾病发展,恢复和重建患牙的功能与美学,维持长期疗效、防止复发,对一些无望保留的患牙,通过牙周再生性手术并联合正畸、修复等治疗手段改变患牙的预后;伴有全身疾病的重度牙周炎在多学科治疗中同时还应积极配合内科医生进行全身疾病的治疗和监控。对于慢性重度牙周炎,基础治疗后还需要定期的牙周维护治疗,如果无患者自身良好而有效的菌斑控制,多学科联合治疗可能会全盘皆输。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锥形束CT(CBCT)评价慢性牙周炎牙周基础治疗前后牙槽骨的改变.方法 选择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30例,对牙周基础治疗前、后上颌前磨牙牙槽骨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及拍摄CBCT片,利用CBCT随机软件测量牙槽骨高度和相对骨密度变化.结果 重度慢性牙周炎基础治疗后,患者牙周袋探诊深度、附着丧失明显好转,较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槽骨密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槽骨吸收程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阅片者之间对牙槽骨密度及牙槽骨吸收状况的测量,一致性检测结果显示组内相关系数大于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BCT可用于重度慢性牙周炎牙周基础治疗前、后牙槽骨状态的评价,定点方法具有可行性和可重复性.  相似文献   

3.
慢性牙周炎在我国有较高的发病率,因早期症状不明显往往被患者忽视,很多患者就诊时牙齿已松动、移位或脱落,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菌斑、牙石是慢性牙周炎的主要致病因素,经过系统的牙周综合治疗,有效控制牙菌斑形成,许多患牙可以保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口腔内科对一例重度慢性牙周炎伴药物性牙龈增生并有前牙移位的患者进行了牙周综合治疗,经4年纵向观察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牙周炎患者经过彻底完善的系统治疗,再加上细致的牙周维护,可以获得牙周组织长久的健康,而健康的牙周组织是修复、正畸和种植治疗成功的基础.本文就一例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系统治疗做一报告.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牙髓源性牙周牙髓联合病变与重度慢性牙周炎患牙牙周袋内牙龈卟啉单胞菌的数量差异,为临床诊断牙髓源性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牙髓源性牙周牙髓联合病变、重度慢性牙周炎牙周袋内的龈下菌斑及正常人群龈沟液标本,应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数量.结果 3组标本中Pg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牙髓源性牙周牙髓联合病变中Pg数量显著性低于重度慢性牙周炎患牙(P<0.01),与正常人群Pg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牙髓源性牙周牙髓联合病变中Pg数量低于重度慢性牙周炎患牙,与正常人龈沟液内的水平一致,Pg数量有可能作为鉴别牙髓源性与牙周源性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牙周炎患者经过彻底完善的系统治疗,再加上细致的牙周维护,可以获得牙周组织长久的健康,而健康的牙周组织是修复、正畸和种植治疗成功的基础.本文就一例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系统治疗做一报告.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与牙周健康人群牙周治疗前后唾液中总抗氧化水平(total antioxidant sta-tus TAS)和过氧化物岐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的变化,评估这两项指标作为牙周炎诊断及治疗评价的可行性。方法:根据重度慢性牙周炎诊断标准选择15例患者作为实验组,选择牙周健康者15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病例分别进行牙周治疗,并提取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1月、3月唾液,进行TAS和SOD检测,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牙周治疗后TAS明显降低,随时间延长略有回升并保持恒定。对照组TAS治疗术后立即降低,但随时间延长很快升高。两组SOD活性在牙周治疗后均显著降低,3个月后则明显升高,显示了相似的变化。但实验组在各个时间点上所检测的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TAS明显高于牙周健康人群,SOD活性则明显低于牙周健康人群,提示这两项指标可以作为牙周炎诊断指标及治疗效果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8.
1993年11月至1994年6月,手术治疗牙周炎380例,男175例,女205例,年龄20~59岁。广泛性中度牙周炎186例,广泛性重度牙周炎164例,有牙周脓肿形成者30例。手术以前,先进行抗炎治疗和牙周洁治,固定松动的牙齿,治疗龋病及其并发症。 施行龈翻瓣手术,清除牙周病变组织,使创面清洁以后,植入林可霉素羟基磷灰石糊剂,严密缝合切口,  相似文献   

9.
牙周炎患者经过彻底完善的系统治疗,再加上细致的牙周维护,可以获得牙周组织长久的健康,而健康的牙周组织是修复、正畸和种植治疗成功的基础.本文就一例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系统治疗做一报告.  相似文献   

10.
追踪1例慢性牙周炎伴右上侧切牙畸形根面沟病变的发生、发展以及对牙周非手术治疗、定期维护治疗反应的转归过程.6年前初诊为轻度慢性牙周炎,给予常规牙周基础治疗并维护1次;2年后复诊时牙周破坏显著加重,上下磨牙区出现深牙周袋同时伴右上侧切牙畸形根面沟周围骨质重度破坏至根尖区,再次对全口牙周袋进行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期间完成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牙周基础治疗联合牙松动固定和维护治疗,对慢性重度牙周炎松动下前牙的治疗效果。方法15例慢性重度牙周炎患者,每例患者选出1~2颗松动Ⅱ度以上的下颌切牙,共20颗。按牙周基础治疗、树脂夹板牙周固定、牙周袋深部刮治、维护治疗的顺序进行治疗。治疗后3、6、12个月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观察患牙龈沟出血指数、探诊深度、附着丧失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均感觉咬合功能得到提升。3、6、12个月复查,患牙出血指数、探诊深度、牙周附着水平较基线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慢性重度牙周炎松动前牙经非手术治疗,症状缓解,外观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在进行牙周干预治疗前、后,多因素分级系统BODE指数分级人数分布的变化,探讨牙周干预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预后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87名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牙周炎患者,分为干预组43例,对照组44例;干预组进行牙周干预治疗,对照组仅进行口腔卫生宣教;2组分别记录基线及受试1年后出血指数、牙周附着丧失及BODE指数分级情况。结果干预组牙周治疗后出血指数、牙周附着丧失与基线及对照组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牙周干预治疗后BODE分级人数分布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牙周干预治疗可促进患者的口腔卫生及牙周健康状况,可改善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牙周炎患者的预后,牙周干预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牙周非手术治疗对伴牙周炎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及糖化白蛋白的影响.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伴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32例,于牙周治疗前、后一个月分别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糖化白蛋白(FA)、甘油三酯(TG)水平、牙周指数.结果 经牙周治疗后,伴重度牙周炎的2型糖尿病患者除TG水平外,血清IL-6阳性百分率(P<0.05)、FA水平(P<0.001)有明显下降;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AL)治疗后均较基线明显下降(P<0.001).结论 非手术牙周治疗可能降低糖尿病牙周炎患者外周血循环IL-6水平,糖化白蛋白水平、牙周状况也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4.
宦泓  吴燕平  程玉叶 《口腔医学》2010,30(12):760-762
目的 观察并评价套筒冠式夹板固定慢性重度牙周炎松动牙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慢性重度牙周炎患者16例(93颗),在完善的牙周基础治疗(1例手术治疗)后,采用套筒冠式夹板固定松动牙,经2年追踪观察,观察牙龈状况,牙周袋深度,牙齿松动度,骨密度变化,询问并纪录患者的主观感受。结果 16例患者,第1年的成功率93.55%,第2年的成功率为90.32%。结论 慢性重度牙周炎,经牙周序列治疗并结合套筒冠式牙周夹板固定松动牙,可提高牙周病的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牙周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8月--2015年6月在我院牙周科就诊的健康对照组30例,轻度、中度、重度牙周炎患者各30例,抽取空腹外周静脉血,离心、分离上清液,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CGRP浓度.慢性牙周炎患者轻度、中度、重度3组分别于基础治疗后3个月再次检测CGRP浓度.采用SPSS 2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ELISA检测结果显示,健康组静脉血中CGRP的含量显著高于牙周炎患者.随着牙周炎炎症程度加重,静脉血中CGRP的含量依次降低,重度牙周炎患者的含量最低,差异显著(P<0.01);轻度、中度、重度牙周炎患者基础治疗3个月后,血清中CGRP含量相比同组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牙周炎患者组间CGRP含量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静脉血中CGRP的含量与慢性牙周炎存在相关性,其含量随慢性牙周炎逐渐加重而降低,推测CGRP可能参与慢性牙周炎的发生、发展过程.慢性牙周炎治疗后血清中CGRP含量明显增加,CGRP可作为慢性牙周炎患者治疗效果的临床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6.
慢性牙周炎不仅可以导致牙周支持组织的破坏和丧失,还与多种全身系统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有关.慢性肾病是一种破坏肾功能的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的全身性疾病.近年来大量研究显示,慢性牙周炎与慢性肾病可能具有相关关系,通过治疗牙周炎有可能改善肾功能.本文就慢性牙周炎与慢性肾病相关性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牙周治疗对慢性肾病的影响以...  相似文献   

17.
牙周组织病     
IL-10mRNA及其蛋白在慢性牙周炎牙龈组织中的表达;派丽奥软膏辅助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观察;金属烤瓷联冠固定夹板治疗重度牙周病的疗效;牙周基础治疗对药物性牙龈增生疗效的纵向观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牙周骨丧失程度的临床研究;牙龈卟啉单胞菌与龈沟液中自细胞介素8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Ⅱ度及以上松动前牙经过临床牙周基础治疗及牙周维护治疗后临床转归情况。方法纳入57例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Ⅱ度松动牙118颗,Ⅲ度松动牙23颗。对患者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及牙周维护治疗,分别对患者初诊时(T0)、基础治疗一个月(T1)、基础治疗后2年(T2)不同时间点松动牙齿的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探诊出血(bleeding of probe,BOP),牙龈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SBI)和牙齿松动度(tooth mobility,TM)等临床指标进行记录统计。结果经过牙周基础治疗及牙周维护治疗,所有松动牙齿的临床指标:PD,BOP,SBI,TM,均有明显改善(P<0.05);在2年的观察期内,Ⅱ度松动牙的留存率为95.7%,Ⅲ度松动牙的留存率为39.1%。结论重度慢性牙周炎的重度松动患牙经过系统性牙周治疗后,其相关检查指标均出现改善,95%以上的Ⅱ度松动牙可以得到保留;即使是Ⅲ度松动牙也值得尝试。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与牙周炎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糖尿病与牙周炎关系密切,糖尿病患者伴发重度牙周炎的风险比非糖尿病患者增高2~3倍,而牙周慢性炎症又会促进患者血糖升高。二者有共同的遗传学基础,糖尿病还通过对牙周菌群、中性粒细胞功能、炎症反应强度、胶原代谢及组织愈合能力的影响促进牙周炎的发生。本文探讨了糖尿病和牙周炎的相互影响及糖尿病患者的牙周治疗有关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与牙周炎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糖尿病与牙周炎关系密切,糖尿病患者伴发重度牙周炎的风险比非糖尿病患者增高2 ̄3倍,而牙周慢性炎症又会促进患者血糖升高。二者有共同的遗传学基础,糖尿病还通过对牙周菌群、中性粒细胞功能,炎症反应强度,胶原代谢及组织愈合能力的影响促进牙周炎的发生。本文探讨了糖尿病和牙周炎的相互影响及糖尿病患者的牙周治疗有关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