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耳穴结合拔罐艾灸治疗痛经6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灿根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8):1342-1343
我院针灸科自1990年以来在门诊用耳穴结合穴位拔罐艾灸治疗痛经6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68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原发性痛经36例,继发性痛经32例;大部分为中青年妇女;年龄最大50岁,最小16岁,其中16~25岁20例,26~30岁12例,31~35岁10例,36~40岁16例,41~50岁10例;病程最长30年,最短2年;经痛属虚者22例,属实者16例,属虚寒者16例,属实热者14例.  相似文献   

2.
正笔者采用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35例,并与单纯中成药治疗进行了对比观察,取得显著疗效,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以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就诊的72例原发性痛经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单盲法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对照组34例。其中,治疗组年龄14~29岁,平均年龄17.7±4.68岁;痛经积分11.9±3.15分。对照组年龄16~30岁,平均19.1±4.89岁;痛经积  相似文献   

3.
<正> 笔者自1978年至1984年,以疏肝活血温经法为主治疗痛经108例,疗效较为满意。现小结如下。一般资料年龄:14—20岁50例,21—30岁48例,31—45岁10例,已婚者48例,末婚者60例;病程在3个月至一年以内者50例,1至5年以上者46例,包括原发性痛经、继发性痛经、蜕膜性痛经三种类型。治疗方法基本方:柴胡6克,香附、当归、五灵脂、桃仁、艾叶各9克,泽兰、丹参各15克,益母草24克,小茴香12克,白芍4.5克。兼肝肾亏损者去五灵脂、桃仁,加山茱萸、淮山药、阿胶;兼脾胃虚弱者加党参、白术、黄芪;兼郁久化热者去小茴香、艾  相似文献   

4.
<正>痛经系指妇女在经期或经期前后出现小腹痉挛性疼痛,并有全身不适,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痛经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痛经是青春期妇女最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发病率为30%~50%。2003年3月—2009年6月笔者共诊治原发性痛经患者4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46例均为未婚女性,年龄16~26岁;病程  相似文献   

5.
笔者从1987年1月至1988年12月,在门诊用四逆散合失笑散为主治疗原发性痛经80例,疗效满意,总结如下。临床资料 80例中,年龄最小的13岁,最大的40岁;20岁以下者20例,21~30岁者35例,31~40岁者25例;未婚56例,已婚24例。腹痛时间发于经前者10例,经期者32例,经后者3例,经前至经期者31例,经前至经后者4例。病程1~5年35例,6~10年28例,11~15年10例,16年以上7例。根据行经腹痛的程度和临床表现,将痛经分为轻、中、重三度(以卫生部药政局《中药治疗痛经的临床研究指导性原则》为标准)。  相似文献   

6.
痛经汤治疗原发性痛经59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年1月~2004年12月,笔者自拟痛经汤治疗原发性痛经59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59例均为门诊患者,年龄13.5~25.5岁,平均18岁;病程6个月~12年,平均3.5年;重度痛经5例,中度痛经35例,轻度痛经19例。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及《实用中西医结合妇科学》  相似文献   

7.
中药配合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7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燕 《光明中医》2009,24(1):52-52
目的:探讨中药配合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口服中药配合针灸治疗.结果:治愈31例,占43.1%;好转36例,占50%;总有效率93.1%.结论:中药配合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痛经6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痛经是妇科门诊常见病之一。痛经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绝大多数为原发性 ,多见于 14岁左右初潮的女孩和年轻妇女。我们自 1997年 8月以来对 60例痛经患者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滴治疗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1997年 8月~ 2 0 0 0年 9月 ,共治疗原发性痛经60例。病例均符合《妇产科学》痛经诊断标准[1] ,将患者随机分为 3组进行对比分析。 ( 1)对症治疗 (对照 )组 15例 ,年龄 12岁~ 34岁 ,平均 2 2 11岁±6 52岁 ,病程 2月~ 3年 ;( 2 )脉络宁治疗组 2 0例 ,年龄 14岁~ 36岁 ,平均 2 2 50岁± 6…  相似文献   

9.
宓伟毅 《浙江中医杂志》2012,47(10):729-730
痛经为妇科常见疾病之一,原发性痛经占痛经的90%以上[1],多见于青春期女性及青年妇女.近年来,笔者采用自拟二乌蠲痛饮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54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门诊病人104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4例,年龄15~32岁,平均年龄19.18±3.61岁;病程6个月~8年,平均4.54±1.54年.对照组50例,年龄13~34岁,平均年龄19.16±3.87岁;病程1~10年,平均4.51±1.38年.两组在年龄、病程无明显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0.
膈下逐瘀汤加减配合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84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0-2006年,我们采用膈下逐瘀汤加减配合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84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84例均为本院针灸科门诊患者,年龄13~31岁,平均20.8岁;未婚63例,已婚未育21例;  相似文献   

11.
笔者 1995年 1月~ 2004年 12月采用自拟调经止痛汤治疗原发性痛经 5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耳穴皮内针与药物治疗痛经疗效对比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丁敏  邱玉霞 《中国针灸》1998,18(12):729-730
痛经是妇科最常见病症之一,它是伴随月经而出现的周期性腹痛,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两种。我们自1994年以来采用耳穴皮内针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48例,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患者78例,年龄最小14岁,最大38岁,其中14~20岁者37例,21~30岁者34例,31~38岁者7例;病程最短者半年,最长者13年。行经疼痛时间最短者1天,最长者5天。1.2 病例分型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实施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分为5型,其中气血瘀滞型28例,寒湿凝滞型21例,肝郁湿热型14例,气血亏虚型9例,肝肾亏损型6例。2 治疗…  相似文献   

13.
痛经一证是妇女常见病、多发病,尤多见于未婚未育女青年,可严重影响工作学习。笔者十多年来运用自拟“金乌附四物汤”治疗痛经证,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欢迎验证。1 临床资料 痛经病例98例。其中未婚65例,已婚33例;年龄在13~20岁者46人,21~30岁者39人,31岁以上者13人;原发性痛经75例,继发性痛经23例。气滞血瘀型89例,寒湿凝滞型9例,以上两型兼气血亏虚者16例,兼肝肾不足者11例。2 治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自拟生化消痛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08年01月—2011年01月确诊为原发性痛经68例患者给予生化消痛汤口服治疗;3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结果:痊愈39例,好转2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2.6%。结论:自拟生化消痛汤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5.
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我科就诊的痛经患者40例均指导行自我按摩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40例患者中年龄最小的16岁,最大的40岁病程最长的10年,最短的2月。40例患者均符合原发性痛经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6.
痛经胶囊治疗痛经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痛经是妇科常见病之一 ,呈周期性发作 ,临床疗效不理想 ,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多年来 ,我们通过临床观察 ,认为痛经的发病类型以气滞血瘀和寒湿凝滞两型最为常见 ,据此研制出痛经胶囊。从 1991~ 1996年 ,我们对痛经胶囊进行了临床观察 ,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15 0例中 ,随机分为治疗组 112例 ,对照组 38例。治疗组 112例中 ,气滞血瘀型 5 4例 ,寒湿凝滞型 5 8例 ;年龄16~ 2 3岁 81例 ,2 4~ 30岁 2 2例 ,31~ 42岁 9例 ;学生 6 5例 ,占比例最高 ;病程 3~ 2 2年 ;原发性痛经 83例 ,继发性痛经 2 9例。对照组 38例中 ,气滞血瘀…  相似文献   

17.
四物汤加减治疗痛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笔者采用四物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54例,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54例痛经患者,未婚36例,已婚18例;年龄最小14岁,最大36岁;病程1~8年;轻度26例,中度22例,重度6例.均经妇科检查及B超等检查排外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子宫肿瘤及内生殖器异常等器质性病变.  相似文献   

18.
痛经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有的患者因此影响工作、学习、生活。本人自2 004年用自拟归月痛经汤治疗痛经,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2例痛经患者中,发病年龄16岁~30岁76例,30~43岁26例;原发性痛经64例,继发性痛经48例;有生育史者42例;病程短者3个月,长者8年;有子宫内膜  相似文献   

19.
<正>疼痛医学中奇神经节阻滞多用于治疗痛经及盆骶部疼痛,笔者采用针刺奇神经节治疗36例原发性痛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36例均为2020年6月至2020年11月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的原发性痛经患者,年龄最小21岁,最大36岁,平均(27±4)岁;  相似文献   

20.
王文慧  赵洪波 《河北中医》2012,34(4):529-530
2003-01-2011-09,我们运用痛经宁汤治疗原发性痛经60例,并与月月舒痛经宝颗粒治疗6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全部120例均为我院中医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年龄11 ~20岁36例,20~29岁24例;病程2个月~5年28例,6~10年21例,> 10年11例.对照组60例,年龄11 ~20岁38例,20~29岁22例;病程2个月~5年31例,6年~10年19例,>10年10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