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痤疮又名“粉刺”,俗称“青春痘”,是一种青春期常见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因皮脂腺管于毛孔的堵塞,致使皮脂外流不畅所致。痤疮好发于颜面、胸背,以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为主要表现,甚至进一步发展形成瘢痕,影响患者的容貌。因而,患者对痤疮极为苦闷,求治心切,常胡乱用药或采取不恰当的措施,常常达不到满意的疗效,以致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敏感、自闭、自信心下降、影响社交和择业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2.
正重度痤疮是指有粉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囊肿或瘢痕样皮损的慢性炎症性毛囊皮脂腺疾病。其病程长,炎症程度深,易留色素沉着或瘢痕。中医称痤疮为"肺风粉刺",将重度痤疮多归为痰瘀结聚证或湿毒凝聚证等,本病皮疹颜色暗红,以结节、脓肿、囊肿、疤痕为主,或见窦道,经久难愈[1],易留瘢痕,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3.
<正>痤疮是常见、多发的损容性皮肤病,临床表现以好发于面部的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及瘢痕等多形性皮损为特点[1]。重度痤疮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好发于青少年[2-3]。目前治疗痤疮主要有内治(药物调理)和外治(药物外敷、物理疗法)。粉刺针挑治痤疮是目前被广泛采用的物理疗法,但粉刺针挑治只对粉刺和成熟脓疱有显著效果,而对于炎性丘疹、结节及瘢痕却无明显效果。毫针是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路涛 《中医药信息》1999,16(2):8-11
痤疮是一种毛囊与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因其初起损害多有粉刺,所以本病又称为粉刺。本病主要发生于青年男女,一般到成年或中年后逐渐减少或自愈。但部分患者会因病情较重,即使愈后也会留下瘢痕。中医称本病为“粉刺”、“肺风粉刺”。近年来,许多临床工作者利用...  相似文献   

5.
正痤疮是常见于青春期男女的一种毛囊和皮脂腺慢性炎症,常发于颜面、胸、背部。临床以粉刺、丘疹、脓包、囊肿等为主要症状,治疗不当可遗留萎缩性或增生性瘢痕,严重影响患者外貌,给其造成巨大心理压力。笔者跟随导师采用背俞穴拔罐放血法治疗面部痤疮患者1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般资料15例痤疮患者为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门诊  相似文献   

6.
赵园园  陈鸿芳 《陕西中医》2007,28(1):127-128
痤疮俗称“青春痘”,因好发于青年,又称青年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颜面、胸背等处,以黑头或白头粉刺、炎性丘疹、继发脓疱或结节、囊肿及瘢痕为特征。祖国医学称之为“肺风粉刺”。多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肺胃积热,复感毒邪而发病。  相似文献   

7.
寻常痤疮是青少年常见皮肤疾病,好发于面颊部位,临床主要表现为粉刺、丘疹,严重时可出现结节、脓包、囊肿和瘢痕等皮损,该病易迁延或反复发作,若处理不当,将会造成皮肤粗糙、毛孔粗大、永久性瘢痕等,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1].治疗以溶解角质、去脂、抑菌和抗炎等为基本治疗原则,包括口服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及外用维A酸类药...  相似文献   

8.
痤疮(Acne)是一种毛囊与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青年男女的面部及胸背部,以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瘢痕等为主要损害,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一般到成年或中年后逐渐减少或自愈。但部分患者病情较重,或即使愈后也会留下瘢痕,不利于患者身心健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压力加大和环境污染加剧等,本病发病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其发病因素主要与内分泌失调、毛囊皮脂腺导管异常角化、微生物感染炎症及宿主的免疫反应等有关。  相似文献   

9.
正痤疮好发于颜面部,为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学称之为"粉刺"、"酒刺",本病各年龄段人群均可患病,但以青少年发病率较高,皮疹包括丘疹、黑头粉刺、脓疱、结节、囊肿及瘢痕等多种形态,具有一定的损容性,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现就中西医治疗痤疮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流行病学有国外调查研究[1]显示痤疮患病率为82.9%,青春期  相似文献   

10.
中药消痤霜合面膜治疗寻常痤疮62例双城市骨伤科医院李德来哈尔滨市汽轮机厂职工医院刘玉双关键词中药面膜痤疮治疗面部寻常性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好发于青春期青年,中医称之为“粉刺”或“肺风粉刺”。常规治疗病程长,疗效慢,有的愈后易留色素沉着及...  相似文献   

11.
魏品康从肝脾论治痤疮经验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痤疮是发生于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属于中医学“粉刺”范畴。临床表现为粉刺、丘疹、结节、囊肿及瘢痕等皮损,若处理失当,可毁损患者容貌。中医认为,粉刺属肺,肺主皮毛,临床多从肺论治。上海市名老中医魏品康教授从医40余年,对痤疮的病因病机有独特见解,临证从肝脾论治,疗效显著。笔者有幸师从于侧,受益匪浅,现将魏师治疗痤疮经验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2.
痤疮是一种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临床上以粉刺、浅表脓疱、炎性丘疹、结节、囊肿、瘢痕及黑色素沉积为主要表现,多见于面、胸及背部等皮脂腺丰富部位,好发于青春期,因此也称为"青春痘"[1],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工作及学习压力增加,患病人数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而且发病年龄向儿童和中年两级发展[2]。痤疮严重影响患者的容貌及身心健康,痤疮的治疗周期长,迁延难愈,易反复发作,中医治疗痤疮历史悠久,  相似文献   

13.
中药药膜外敷治疗痤疮12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药膜外敷治疗痤疮125例贵州省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550005)熊节光姚美芬杨士俊关键词:痤疮/外治法敷贴疗法药膜/治疗应用痤疮俗称“米疮”,祖国医学称之为“面疮”或“粉刺”,是青少年常见的一种慢性皮肤病。好发于面部,有时上胸及背部亦可发生。患者...  相似文献   

14.
痤疮中西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痤疮是一种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发病率高。多发于头面部,颈部、前胸、后背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可表现为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及瘢痕等皮损。尤其重型痤疮易形成瘢痕。因此,患痤疮后,会严重影响人的美貌,有时还会对患者的情绪和行为方式有一定的影响[1]。对痤疮  相似文献   

15.
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中、重度痤疮是痤疮中较严重者,常以结节、囊肿为主要皮损,病程迁延,较难治愈,愈后易留下瘢痕,故此型痤疮患者常十分痛苦,临床中须加以重视。中医称其为“粉刺”,认为本病形成与肺胃湿热关系密切,笔者采用涤痰清热法加高频电针物理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痤疮是常见皮肤病之一,主要表现为对称性粉刺、丘疹、结节囊肿及萎缩性或增生性瘢痕等。赵立新采用铺棉灸结合针刺治疗痤疮效果显著,为痤疮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痤疮验案3则     
周宝宽  周探 《河南中医》2013,33(8):1351-1352
痤疮又称青年痤疮,是一种由多因素导致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以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等多种类型的皮疹为特征.好发于颜面,多发于青春期男女,常伴有皮脂溢出.中医学称本病为"粉刺"或"肺风粉刺".痤疮易留瘢痕,有损容倾向,既要及时有效治疗,又要尽可能减少或消除瘢痕.痤疮内治、外治均可,其遗留瘢痕多靠外治.笔者自拟诸方,内外兼治,疗效理想,尤其对瘢痕有良效.现举验案3则如下. 1肺经风热,热毒蕴结肌肤案 巴某,女,21岁,2010年4月8日初诊.主诉:面超粉刺、脓疱2a.现病史:2 a前面部起少许粉刺,能挤出白色分泌物,外涂氯柳酊缓解,不久,粉刺再起,面积扩大,粉刺感染形成脓疱,反复出现,已留有瘢痕,现来求治.  相似文献   

18.
痤疮是皮肤科的常见疾病,好发于青少年,但目前在临床上中年女性痤疮的发病率却在不断增多。临床表现为白头和黑头粉刺、丘疹、脓疱、结节以及囊肿。部分患者愈后留下色素沉着、萎缩或增生性瘢痕。这种瘢痕将长期存在,严重影响患者的外貌和心理健康。我们自2002年起,应用我院自制中药痤疮合剂对35~45岁的98例女性痤疮患者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导如下。1一般资料98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均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有关痤疮的诊断标准。好发于颜面、上胸、背部、皮脂分泌较多处,对称分布。皮疹为多种损害,有粉刺(黑头、白头)、毛…  相似文献   

19.
痤疮是临床常见皮肤疾病,多发病于青年油脂分泌相对旺盛的人群,主要表现为脓疱、粉刺及丘疹等,如果患者不注意日常饮食或用手挤压皮疹等则会遗留难以愈合的瘢痕,甚至有损容风险[1].因痤疮多发生于面部,严重者会遗留瘢痕,尤其是顽固性痤疮,易反复发作,影响患者美观和身心健康,令患者产生不良情绪,甚至会形成心理障碍,影响其正常生活...  相似文献   

20.
痤疮又名“粉刺”或称“肺风粉刺”好发于面部或胸背部皮脂发达部位 ,多见于青少年 ,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 ,因皮脂分泌过多 ,再继发细菌感染而致。其反复发作 ,迁延难愈 ,甚至遗留瘢痕 ,影响美观而令患者痛苦。针灸治疗痤疮的报道较多 ,疗效显著。现就近 10年的临床治疗情况综述如下。1 毫针法燕金芳[1] 针刺印堂、太阳、承浆、风池、人迎、水突、天容穴治疗痤疮患者 36例 ,每日 1次 ,10次为 1疗程 ,结果 1~ 3个疗程 ,治愈 30例 ,占 83.3% ;总有效率为 97.2 %。李红芹等[2 ] 治疗 4 4例 ,取双侧风门、肺俞、人迎、足三里 ,其中风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