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 毫秒
1.
目的:观察自拟方治疗脾肾阳虚、瘀水互结型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脾肾阳虚、瘀水互结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泼尼松1mg·kg^-1·d^-1,晨起顿服,12周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自拟方肾康1号。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0%,对照组55.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期间仅1例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可明显改善肾功能,疗效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术后无复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药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介入术后无复流的临床疗效。方法 介入术后无复流的ACS患者36例,随机分为替罗非班治疗组(n=20)和对照组(n=16),两组在常规应用低分子肝素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替罗非班持续输入48h,观察用药后两组心电图、血小板聚集率、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及冠脉造影(CAG)前向血流的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心电图ST段明显改善,缺血损伤导联减少(P〈0.05),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降低(P〈0.05),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显著下降(P〈0.05),CAG前向血流TIMI分级明显提高(P〈0.05)。结论 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药替罗非班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加强微血管灌注,从而明显改善ACS介入术后无复流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辨证施治中药汤剂治疗急性脑梗死36例,与单用西医常规治疗36例对比;按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评价其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97.2%,对照组总有效率80.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降低病残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早期应用辛伐他汀对血脂、缺血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57例ACS患者被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n=28)和辛伐他汀治疗组(n=29)观察用药前后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血脂无显著变化(P〉0.05)。与常规治疗相比,辛伐他汀治疗组用药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ACS早期应用辛伐他汀可明显降低缺血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两组均以两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6%,对照组总有效率65.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可改善心、肺功能,疗效显著,无明显毒副作用,值的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两组均以两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6%,对照组总有效率65.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可改善心、肺功能,疗效显著,无明显毒副作用,值的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张磊  李浩 《华西医学》2014,(1):8-10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速效救心丸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ACS患者随机选取97例后随机分为治疗组(氯吡格雷联合速效救心丸组,48例)和对照组(氯吡格雷组,49例),以1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心绞痛发作频率、ST段位移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1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1.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ST段位移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ST段位移变化优于对照组。结论氯吡格雷与速效救心丸联用治疗ACS比单用氯吡格雷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桃红四物汤加味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改善心绞痛症状及心电图方面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生脉活血方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疗效。方法选择在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住院治疗的ACS患者6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生脉活血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B型脑钠肽(B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脉活血方可提高ACS的临床疗效,而且BNP水平降低表明其可改善患者心功能及短期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对血脂和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 将确诊的69例ACS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他汀治疗组36例,常规治疗对照组33例。治疗组患者在发病48h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晚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口服,连用12周,随访一年。观察两组住院期间及随访期间调脂疗效、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用阿托伐他汀治疗12周后与治疗前相比TG、TC.LDL-C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脂无显著差异(P〉0.05)。住院及随访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ACS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可减少住院期和随访期心血管事件发生,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12.
13.
乔薇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0):908-910
目的了解斜视手术不同切口的效果。方法采用4种结膜切口方式,观察临床效果。结果通过50例58只眼手术,不同术式各有利弊。结论根据临床需求选择合适的切口,才能利于视功能恢复并达到美容目的。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余惠芬 《护理研究》2008,22(19):1704-1704
腹腔穿刺是一项常规的无菌技术,常由医生进行穿刺,护士配合医生完成.常规方法是穿刺成功后用灭菌的50 mL注射器连接乳胶管进行抽吸,并记录引流量.现介绍一种简易放腹水装置,经临床使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20.
胡君  姜丽莉  龚小玲  邓燕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3):2158-2160
目的探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的护理方法。方法将464例早产儿按就诊体重分为三组:〈2500g168例,2500-3500g132例,〉3500g164例;按使用硫酸阿托品眼膏的不同浓度分为四组:0.25%硫酸阿托品158例,0.5%硫酸阿托品112例,0.75%硫酸阿托品91例,1%硫酸阿托品103例。观察各组患儿在随机使用药物时有无不良反应,在筛查中做好护理。结果同组体重患儿在不同浓度硫酸阿托品眼膏的使用中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同浓度的硫酸阿托品眼膏在不同体重分组的患儿使用中不良反应差异也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硫酸阿托品眼膏在早产儿散瞳应用中是安全的。充分散瞳,认真做好筛查护理,可以为筛查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的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