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3):5292-5293
目的探究腰-硬联合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在妇产科腹腔镜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9月收治的74例妇产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观察组实行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血流动力学指标、清醒时间和麻醉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清醒时间、麻醉的效果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应用腰硬联合麻醉,临床效果较佳,值得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2.
薛建军  杨仲新 《华西医学》2010,(12):2256-2257
目的总结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腰-硬联合麻醉对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05年1月2008年12月180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全麻,试验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结果试验组麻醉诱导时间、手术时间、麻药总用量及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麻醉前比较,试验组气腹后5min的pH值、PETCO2、呼吸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气腹后30min的pH值、PETCO2显著低于对照组,放气后5min的pH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操作简便,麻醉诱导时间短,平面扩散广,镇痛完善,肌松效果好,减少了麻醉、手术、气腹等造成的不良影响,适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但麻醉平面不宜高于胸5水平,以保持正常吸气功能完善。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2,(2):252-254
目的 探究妇产科腹腔镜手术中腰-硬联合麻醉复合静脉全麻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20年5月于南阳市卧龙区妇幼保健院行妇产科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气管插管全麻,观察组患者采取腰-硬联合麻醉复合静脉全麻。比较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术后恢复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免疫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组术中血流动力学较平稳,平均动脉压(MAP)波动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清醒时间、清醒质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血清IgM、IgG和C3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妇产科腹腔镜手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复合静脉全麻更有利于血流动力学的稳定,麻醉效果好,能有效提高患者术后清醒质量,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且并发症少,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居二云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10):1686-1686
将我院2009年9月~2011年9月收治的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全麻,试验组患者采用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在全麻前、气管插管后、气腹建立后及苏醒拔管后HR、DBP、SBP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具有明显的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是目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一种有效的麻醉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剂量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对剖宫产孕妇血流动力学及麻醉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来该院自愿行剖宫产手术的124例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两组产妇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采用1.0mL 1%罗哌卡因联合10μg芬太尼进行麻醉,对照组采用1.5mL 1%罗哌卡因进行麻醉,比较血流动力学指标及麻醉质量。结果麻醉后5、10min,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下降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心率上升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最大感觉阻滞平面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最大运动阻滞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罗哌卡因腰-硬联合有利于稳定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提高麻醉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比较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对髋关节置换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40例2016年9月-2018年7月到我院骨科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本次研究,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了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比较其组间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相比全身麻醉,麻醉效果显著,稳定血流动力学,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麻醉安全性高,证实了腰硬联合麻醉是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老年患者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的麻醉效果及血流动力学参数改变.方法:69例择期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行腰-硬联合麻醉,观察阻滞平面和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结果:麻醉效果均满意,麻醉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有良好的麻醉效果及较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状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胶体液与晶体液预扩容对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从2014年2月到2015年2月入院手术的60例剖宫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观察组患者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应用胶体液预扩容,对照组患者在腰麻联合麻醉下应用晶体液预扩容。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后收缩压(SBP)均降低,观察组患者SBP降幅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整个麻醉过程中,观察组患者心率变化情况较小,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麻醉后5 min内心率较基础值显著增高,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比应用两种液体预扩容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患者的麻醉后血流动力学水平变化情况,应用胶体液可明显降低由于麻醉对患者血流动力学水平的影响,低血压等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剖宫产产妇应用小剂量盐酸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9例剖宫产产妇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采用大剂量(15 mg)盐酸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45例给予小剂量(10 mg)盐酸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对比两组产妇的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变化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麻醉后麻醉起效时间及肌松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麻醉持续时间及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产妇手术前后心率、血氧饱和度及平均动脉压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产妇变化明显(P0.05),观察组产妇术后心率低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4.44%)低于对照组(20.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小剂量盐酸罗哌卡因能够显著降低对剖宫产产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麻醉效果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子宫切除应用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的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子宫切除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指标、麻醉前后血压、心率以、血氧饱和度、麻醉效果和肌肉松弛情况的比较中,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子宫切除手术中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方式,这样的方式针对患者的效果强,且麻醉效果和肌肉松弛的效果可达到较为满意的程度,这样的方式可在医学临床中做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7例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施行全身麻醉,观察组54例给予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后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血流动力学及认知功能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呼吸恢复、睁眼、拔管、定向力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麻醉后24 h 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T2、T3时心率、平均血压、血氧饱和度变化幅度均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7.41%)低于对照组(22.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认知功能影响小,能够提升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安全性较高,更适用于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2):2644-2645
目的探析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对腹部手术患者核心体温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来本院进行诊治的开腹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采用全麻。监测患者麻醉前、麻醉后、半小时后、45 min、60 min、75 min和手术完成即刻体温,以及完全清醒状态寒战发生的时间、级别、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麻醉后核心体温下降速度较缓,术前与术前体温存在差异。对照组核心体温在麻醉后40 min最低,10 min后术前与术后体温差异显著。寒战发生级别与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寒战持续时间小于试验组(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和全麻均使核心体温下降,但全麻下降时间更短,下降温度更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在腹股沟疝腹腔镜手术治疗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需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80例,其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应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4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麻醉效果。结果 1观察组患者Ramsay评分为I级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而II~IV级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清醒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联合麻醉对腹腔镜手术腹股沟疝患者麻醉效果好,起效时间短,术后清醒快,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腰硬联合麻醉与静脉复合气管插管全麻在老年人工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6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每组30例。A组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进行手术,B组在静脉复合气管插管全麻下进行手术。比较两组手术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围手术期各时点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A组麻醉起效时间、运动阻滞恢复时间、苏醒时间、麻醉药物剂量、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与静脉复合气管插管全麻均可用于老年人工关节置换手术麻醉中,效果良好,但腰硬联合麻醉起效更快,完全阻滞时间更短,术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更低,可作为老年患者人工关节置换术首选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小剂量布比卡因腰硬膜联合麻醉用于老年患者下肢骨折手术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期收治行手术治疗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腰硬联合麻醉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小剂量布比卡因硬膜外麻醉,而腰硬联合麻醉组患者采用小剂量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优良率,麻醉起效时间,麻醉药物使用量及麻醉前后血压指标变换情况等。结果对照组和腰硬联合麻醉组患者麻醉优良率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腰硬联合麻醉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及麻醉药物用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对照组和腰硬联合麻醉组患者麻醉后血压指标均显著下降,且腰硬联合麻醉组患者血压下降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患者下肢骨折手术效果确切,且相较于硬膜外麻醉可有效缩短起效时间,减少麻醉药物用量,对循环系统干扰较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不同体位的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在老年患者全髋置换术中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将择期行全髋置换术的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卧位组(P组)和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坐位组(S组),每组40例进行手术。P组于蛛网膜下腔在卧位时给予0.5%布比卡因10 mg,S组则在坐位时给予同样剂量并保持此体位1 min。观察两组麻醉阻滞平面及麻醉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S组平均动脉压(MAP)在各时点较P组明显增高,两组心率变化无明显差异,S组血流动力学较P组稳定。两组阻滞平面在给药后20 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时采取坐位对于老年患者全髋置换术血流动力学影响更小,更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前后两种导尿时机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及置入尿管一次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在腰硬联合麻醉前后两种状态下实施导尿术,记录其血流动力学各项数据及一次成功例数,对比分析其变化。结果:实验组于置尿管时血压和心率变化与导尿前2min相比无统计学差异,而对照组与导尿前2min相比血压和心率有明显升高(P<0.05)。实验组一次置尿管成功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后行导尿术可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并可提高一次置尿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罗哌卡因等比重腰-硬联合麻醉用于75岁以上老年患者下肢骨科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随机将50例ASAⅡ~Ⅲ级接受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分为硬膜外(CEA)组(n=25),腰-硬联合(CSEA)组(n=25),观察各组感觉阻滞完善时间、麻醉效果、镇痛效果、血流动力学及不良反应。结果 CSEA组比CEA组起效快,肌肉松弛和平面控制好,阻滞完善(P<0.01)。CSEA组比CEA组循环稳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等比重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高龄患者下肢骨科手术具有起效迅速、麻醉效果满意和血流动力学稳定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腰硬阻滞麻醉对股骨转子间骨折(IFF)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IFF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行内固定手术治疗,对照组实施腰硬阻滞麻醉,基于此观察组加用右美托咪定。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血氧饱和度(SaO)]、认知功能、应激反应指标及药物安全性。结果两组麻醉前血流动力学指标、术前认知功能评分、应激反应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后10 min、手术结束时、术后1 h等不同时间血流动力学均出现波动,但观察组波动幅度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后10 min、手术结束时、术后1 h应激反应指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24 h、术后72 h、术后1周认知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1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FF患者采用Dex联合腰硬阻滞麻醉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应激反应,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少,对认知功能影响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腰-硬联合麻醉、全身麻醉对下肢骨折手术老年患者认知功能与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下肢骨折的老年患者分为全麻组和腰-硬联合组,每组50例。全麻组给予全身麻醉,腰-硬联合组给予腰-硬联合麻醉。比较2组麻醉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患者认知功能的变化。结果腰-硬联合组麻醉后12、24 h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高于全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腰-硬联合组T4、T5时谵妄诊断用量表(CAM)评分低于全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组T2、T3时平均动脉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组在T2、T3时心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老年患者选择腰-硬联合麻醉,可以减少对中枢神经功能的损伤,进而避免引起患者认知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