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评价阴式子宫全切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并掌握其手术要点及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阳光医院子宫行经阴式子宫全切术(TVH)62例(阴式组)及同期经开腹子宫全切术(TAH)65例(开腹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阴式组无中转开腹,无术中损伤、术后感染,术后恢复快。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小于开腹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阴式组损伤小,恢复快,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张连民  赵旭 《现代保健》2010,(11):34-35
目的探讨传统开腹子宫全切术(TTAH)、改良开腹子宫全切术(MTAH)和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TLH)在大子宫切除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大子宫切除的临床病例记录,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抗生素使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比较各组术中和术后情况。结果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TLH大于TTAH和MTAH组(P〈0.05)。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天数TTAH大于MTAH和TLH组(P〈0.05)。住院费用TLH〉TTAH〉MTAH组(P〈0.05),抗生素使用时间TTAH组稍长(P〈0.05),其他两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三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大于12孕周的子宫三种手术方式各有优势,且不可互相替代,结合患者情况,医院的医疗条件和技术水平等综合考虑,尽量选择微创和经济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分析阴式子宫全切术与开腹子宫全切术的疗效。方法:选取了2009年2月到2012年9月我院妇科收治的实施子宫全切除手术的患者共122例,其中采用阴式子宫全切术的72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开腹子宫全切术的5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手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等临床指标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手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上均少于对照组,同时在术后疼痛分级比较中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式子宫全切术实施过程中,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对患者的创伤小,可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黄东静 《中国卫生产业》2014,(13):19+21-19,21
目的分析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与腹式子宫全切术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子宫良性病变行子宫全切术,患者82例,根据患者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行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对照组采用腹式子宫全切术,比较两组术中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抗生素使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P〈0.05);术后疼痛轻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术后并发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用于子宫全切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阴道子宫全切术(trans—vaginalhysterectory,TVH)和经腹子宫全切术(traditionaltotalabdominohysterectomy,TIAH)及其改良后经腹子宫全切术(modifiedtotalabdominohysterectomy,MTAH)在大子宫切除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大子宫切除的临床病例记录,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抗生素使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比较各组术中和术后情况。结果肛门排气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rrVH〈MTAH〈TYAH组(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三者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大于12孕周的子宫三种手术方式各有优势,且不可互相替代,结合患者情况,医院的医疗条件和技术水平等综合考虑,尽量选择微创和经济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周青 《现代保健》2012,(28):151-152
目的:对比分析阴式子宫全切术与开腹子宫全切术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在笔者所在科行子宫全切除术的1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接受阴式子宫全切术的75例患者定义为观察组,将接受开腹子宫全切术的53例患者定义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发热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分级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抑郁评分、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腹子宫全切术相比,阴式子宫全切术对患者创伤更小,更适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与开腹子宫全切术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程度.方法选择因良性病变需行子宫全切术的患者60例中,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组30例,开腹子宫全切术组30例.测定两组术前、术后1d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数,术前1d和术后1、4d外周血Th1细胞因子(IL-2)、Th2细胞因子(IL-4)水平.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病率等指标分析.结果①开腹组术后1d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数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腹腔镜组升高不明显.②腹腔镜组术后IL-4较术前无明显升高(P>0.05),而开腹组术后IL-4明显升高(P<0.05),组间比较P<0.05.两组术后1d IL-2均明显降低,但术后4d腹腔镜组逐渐恢复,而开腹组仍明显低于术前,组间比较P<0.01.③与开腹相比,腹腔镜组术中出血少、术后排气早、术后病率低.结论腹腔镜子宫全切术与开腹子宫全切术比较,创伤轻,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小.  相似文献   

8.
王静 《现代保健》2011,(14):56-57
目的分析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除术(Laparoseopic—AssistedVaginalHysterectomy,LAVH)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于笔者所在医院行子宫全切除术的患者120例,其中,行LAVH手术82例,阴式子宫全切术(V晤nalTotalHysterectomy,TVH)38例,比较两组手术的各项指标,如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发热率、肛门排气时间、需镇痛比例及住院时间等。结果LAVH组的术中出血量少,术后镇痛比例及平均住院时间均较1vH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LAVH扩大了TvH手术适应证,降低了TVH手术难度,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讨论并对比腹腔镜(TLH)与开腹子宫切除术(TAH)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近几年我院进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治疗的患者50例(腹腔镜组),同时随机选取同时期的经过传统开腹子宫切除术治疗的患者50例(传统开腹组)。对所有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状况。结果:经对比分析发现,腹腔镜组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传统开腹组少,并且腹腔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较传统开腹组短,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与传统开腹子宫切除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手术出血量少和恢复快等优势,但手术难度和复杂度高,故其操作对临床医生要求更高。所以腹腔镜子宫切除术还不能完全取代传统子宫切除术在一些妇科疾病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病情和要求进行性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非脱垂子宫阴式和腹式全切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08年12月在我院妇产科住院的非脱垂子宫患者。其中行阴式子宫全切术31例为实验组,以30例行常规腹式子宫全切术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平均住院天数等方面进行前瞻性研究。结果阴式组的手术时间、术后病率、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明显少于腹式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阴式组的术中出血量和腹式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非脱垂子宫行阴式全切术优于行腹式全切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子宫腺肌症阴式子宫全切与开腹子宫全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2年6月无生殖道脱垂的子宫腺肌症患者而又有子宫切除指征患者120例,1组采用阴式子宫全切,2组采用开腹子宫全切,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和并发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住院天数、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体温正常时间、使用镇疼药物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腺肌症阴式子宫全切总体治疗效果好于开腹子宫全切,可以作为子宫腺肌症子宫全切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开腹子宫全切术与阴式子宫全切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本院在2010年8月~2011年8月期间治疗的20例传统开腹子宫全切术的子宫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阴式子宫全切术作对比,该组20人我们称为观察组,另外的阴式子宫全切术资料来源于25例成功案例,其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停留尿管时间、术后腹痛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20例阴式子宫全切术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96分钟,出血量188ml,术后住院10天左右,开腹式手术虽然恢复得慢,但视野暴露好,且没有限制,不需要考虑是否有盆腔粘连等特殊情况.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腹子宫全切术与阴式子宫全切术相比,使用时间长,术后并发症也高于腹式,住院时间相对长,但是,这种传统式手术相对阴式手术来说,不用考虑不宜因素,而且,手术视野暴露良好,便于操作,手术者可以非常容易掌握手术的基本情况好效果,如果是没有生育要求,不太在乎疤痕,可以选择这种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畀位囊肿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113例和同期开腹手术治疗8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资料,分析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及术后住院时间,并对术后盆腔粘连、妊娠及复发情况进行随访。结果2组年龄、腹部手术史、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肛门排气早,住院时间短,术后镇痛药使用率及术后病率低,与开腹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随访两年,术后复发率腹腔镜组为21.4%,开腹组为21.3%;不孕症患者术后妊娠率腹腔镜组为38.1%,开腹组为35.7%,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盆腔粘连发生率低于开腹组。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具有开腹手术相同的疗效且具有创伤少、恢复快,盆腔粘连发生率低等优点,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和评价腹腔镜联合阴式子宫全切术(LAVH)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26例子宫良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3例,试验组采用腹腔镜联合阴式子宫全切术(LAVH),对照组采用开腹子宫全切术(TAH),比较两组患者手术评价指标(手术失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止痛药使用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阴道残端感染、术后尿失禁、血栓性静脉炎及胃肠功能失调)情况。结果:试验组手术失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止痛药使用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远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阴道残端感染、术后尿失禁、血栓性静脉炎及胃肠功能失调并发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阴式子宫全切术治疗子宫良性疾病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及美观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的疗效。方法 2009年2月-2011年2月冷水江市人民医院行子宫全切术治疗80例患者,其中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LAVH)组40例,传统阴式子宫切除术(TVH)组4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病率等。结果与TVH组相比,LAVH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VH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病率均显著优于TV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具有安全有效,创伤小、恢复快和术后病率低的优势,优于传统阴式子宫切除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子宫良性病变患者进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与传统开腹子宫全切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行手术治疗的子宫良性病变患者14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71例。给予开腹组患者传统开腹子宫全切术进行治疗,给予腹腔镜组患者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术中治疗情况、术后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并比较。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首次排气时间、术后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开腹组患者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较开腹组患者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腹腔镜组患者发生率5.6%较开腹组患者发生率24.0%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评分各项,腹腔镜组患者均较开腹组患者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采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对子宫良性病变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较传统开腹子宫全切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更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且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LAVH)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2年7月期间住院准备行全子宫切除患者100例,分成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LAVH)组50例,传统经腹全子宫切除术(TAH)组50例,比较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排尿时间、术后使用抗生素、术后发热切口疼痛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LAVH组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排尿时间、术后使用抗生素、术后发热切口疼痛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THA组(P〈0.05)。结论LAVH因有清晰的视野,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同时可避免阴道内手术时不能全面探查盆腔情况的局限性,手术安全性高,出血少,病人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良性卵巢囊肿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良性卵巢囊肿患者87例腹腔镜手术(腹腔镜组)及42例开腹手术(开腹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开腹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良性卵巢囊肿具有创伤少、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免气单孔腹腔镜在子宫全切术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将64例行无气腹腔镜子宫全切及双侧输卵管切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2例,行单孔免气腹腔镜子宫全切术及双侧输卵管切除术,B组32例,行常规4孔免气腹腔镜子宫全切术及双侧输卵管切除术,观察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等结果。结果 3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改多孔孔或中转开腹。从术中情况来看,免气单孔腹腔镜较免气多孔腹腔镜平均手术时间稍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免气单孔腹腔镜进行子宫及双侧输卵管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子宫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早期子宫恶性肿瘤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采取腹腔镜下行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LRH)治疗,对照组采取开腹行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279.3±123.5)mL、(35.6±12.3)h、(11.6±4.8)d,对照组分别为(503.5±189.6)mL、(67.3±18.6)h、(15.9±5.1)d;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导尿管拔除时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子宫恶性肿瘤创伤小、患者痛苦小、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