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β-磷酸三钙(β-Tricalcium phospate,β-TCP)人工骨伤椎植骨成形联合后外侧融合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3例手术资料,观察伤椎相对高度、Cobb角的变化,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评价。结果随访伤椎相对高度、Cobb角及神经功能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β-TCP人工骨伤椎植骨联合后外侧融合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21例接受手术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患者进行术前、术后相应的护理。结果 21例患者术后随访6~9个月,患者均能恢复简单的日常生活,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完善细致的护理计划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异形钢板内固定+β-磷酸三钙(β-TCP)人工骨植骨术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术后康复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43足)跟骨粉碎性骨折手术患者的护理资料.结果:本组36例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6~25个月,平均10个月,足部功能评估:优30足,良9足,可4足,优良率达90.1%,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加强跟骨粉碎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护理,有利于足部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早期行后路AF系统内固定治疗的围术期护理方法. 方法:对34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于早期(6h以内)行后路AF系统内固定治疗,围术期给予精心护理,并充分体现医护配合. 结果:34例患者顺利出院,无并发症发生,随访1~12个月,均恢复不同程度的日常工作,影像学检查无断钉及固定物松动现象. 结论: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早期行后路AF系统内固定治疗,加强围术期护理及监测,并给予恰当的心理护理和康复指导,可有效提高治愈率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后路AF系统内固定加人工骨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2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行AF系统内固定后行横突、关节突植人工骨植骨治疗。结果:经10个月~6 a随访,椎体前缘平均高度由术前48%恢复到术后91%,植骨融合率96.8%。结论:AF系统内固定加人工骨植骨是一种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刘雪芬  朱文雄 《护理研究》2009,23(34):3159-3160
[目的]探讨侧前路减压固定加钛网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椎骨明显占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围术期的护理.[方法]回顾及分析采用侧前路减压固定加钛网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16例椎管明显占位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病人围术期的护理经验.[结果]1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个月~32个月.手术后胸腰椎生理曲度恢复满意,平均Cobb's角及平均椎管狭窄指数得到明显改善,神经功能恢复(Frankel分级) 提高1级~3 级.[结论]加强围术期护理与指导对于侧前路减压固定加钛网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椎骨明显占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可降低并发症及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刘雪芬  朱文雄 《护理研究》2009,(12):3159-3160
[目的]探讨侧前路减压固定加钛网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椎骨明显占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围术期的护理。[方法]回顾及分析采用侧前路减压固定加钛网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16例椎管明显占位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病人围术期的护理经验。[结果]1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个月~32个月。手术后胸腰椎生理曲度恢复满意,平均Cobb’s角及平均椎管狭窄指数得到明显改善,神经功能恢复(Frankel分级)提高1级~3级。[结论]加强围术期护理与指导对于侧前路减压固定加钛网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椎骨明显占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可降低并发症及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合并脊髓神经损伤的效果。方法:自1998~2006年以来我院采用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合并脊髓神经损伤病人24例。结果:24例随访6个月~6年,不完全截瘫患者术后大部分恢复良好,4例全瘫患者,2例有1~2级恢复。结论胸腰椎骨折早期手术,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坚强的内固定,疗效显著。术前、术后正确处理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合并脊髓神经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早期行后路AF系统内固定治疗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34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于早期(6h以内)行后路AF系统内固定治疗,围术期给予精心护理,并充分体现医护配合。结果:34例患者顺利出院,无并发症发生,随访1~12个月,均恢复不同程度的日常工作,影像学检查无断钉及固定物松动现象。结论: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早期行后路AF系统内固定治疗,加强围术期护理及监测,并给予恰当的心理护理和康复指导,可有效提高治愈率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行GSS型椎弓内固定手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21例胸腰椎段爆裂性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早期行后路切开复位GSS型椎弓内固定术,围手术期给予精心护理,加强支持治疗和并发症处理。结果:21例患者术后出院随访2—6个月,患者均能恢复简单的日常工作。影像学示无1例断钉、内固定松动现象发生。结论:加强围术期护理,同时注意心理护理,术后监测及康复指导,可提高手术成功率,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行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加植骨融合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对6例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行椎弓根内固定加植骨融合治疗,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床上排便练习,术后密切观察脊髓神经功能恢复及切口渗血渗液情况,并进行正确体位护理和康复教育指导。结果:随访3个月到2年,所有患者腰腿痛缓解,未发生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结论:手术前后精心护理及康复指导,能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结合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2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采用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结合椎弓根固定进行治疗,术后观察伤椎高度恢复、Cobb角、骨折愈合情况及并发症。结果 32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2~36个月。全部伤椎均骨性愈合,椎体高度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Cobb角改善,1例发生内固定断裂。结论经椎弓根固定结合伤椎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经椎弓根自体骨植骨后路固定的疗效.方法:35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采用伤椎经椎弓根自体骨植骨后路固定治疗,了解神经功能变化,X线测定术前和术后Cobb角、伤椎前后缘压缩率以及CT测定椎管狭窄的变化.结果:35例患者术后随访4~40个月,平均21个月.神经功能明显改善.术后椎体高度丢失少,术后Cobb角、伤椎前后缘压缩率以及椎管狭窄变化较术前明显改善,与术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伤椎自体骨植骨和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有效恢复前柱稳定性,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后路手术固定植骨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破性骨折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采用后路减压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36例,围手术期给予精心护理,并定期随访并评定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手术经过顺利,术后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及Cobbs'角较手术前明显恢复(P<0.01).随访8~26个月,患者均能下地行走,X线摄片显示36例均骨性融合.围手术期病情稳定,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后路减压、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能有效恢复椎体高度、生理弯曲及神经功能.围术期相关护理及健康教育能够保证该项技术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植骨加Z-plate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严重爆裂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0-2003年36例前路减压、植骨加内固定术治疗的胸、腰椎严重爆裂性骨折患者的术后疗效及随访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影像学检查除2例有轻度脊柱侧弯外,其余均见脊柱序列和椎管矢径恢复正常。36例患者33例获3~29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7、6个月),平均融合时间3.5个月。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良好,随访时后凸矫正度无明显丢失。【结论】前路减压、植骨加Z-plate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严重爆裂性骨折具有良好的减压、复位及固定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人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手术策略。方法 11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11个椎体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透视下经皮椎体穿刺并注入骨水泥成形,术后腰痛缓解程度根据VAS评分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发生感染、脊髓压迫和肺栓塞等并发症,术后8小时内腰痛得到不同程度缓解;术后随访12~18个月,VAS评分降至0~2.0分。结论只要有充分的术前准备和良好的技术,PVP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安全可行,止痛效果良好,能有效稳定伤椎,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胸、腰椎结核患者行病灶清除一期植骨治疗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46例胸、腰椎结核患者行病灶彻底清除后一期植骨治疗,术前进行心理护理、有效的抗结核药物治疗、营养支持、体位训练;术后做好生命体征监测、引流管护理、并发症护理、功能锻炼.结果:随访13~101个月,46例胸、腰椎结核患者44例治愈,2例复发.结论:病灶清除一期植骨治疗胸、腰椎结核效果满意,及时有效的护理和准确的病情观察对保证手术成功及术后恢复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护理。 方法 2010 年1月至2012 年12 月我院对46例胸腰椎单节段椎体爆裂性骨折进行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治疗的患者,术前给予心理、体位护理及充分的术前准备, 术后做好体位护理、生命体征监测、引流管护理、疼痛护理、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的观察以及做好并发症的预防。 结果 平均随访18个月 (12~24个月)。所有骨折椎体愈合,无后凸畸形。41例无神经损伤患者能够早期下地活动;5例截瘫患者神经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按Frankel分级, 3例C级患者中有1例恢复到D级,1例恢复到C级,1例恢复到E级;2例D级患者中均恢复到E级。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术后并发症。结论 采用经伤椎椎弓根螺钉短节段固定是一种维持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复位的有效方法,能够使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便于护理人员的围术期护理, 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了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9):3748-3749
总结27例椎弓根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护理方法。合理措施包括: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准备、体位护理、术后病情观察、饮食护理、预防并发症及指导早期功能锻炼、进行出院指导。本组27例患者治疗转归:术后随访3~12月,均无术后并发症发生。10~12个月再次住院行内固定取出术2例,术后痊愈出院。达到了重新行走,生活及工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病人的围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对24例接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手术病人的术前、术后实施相应的护理.[结果]病人手术后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围术期的病人术前完善各项准备;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正确的体位护理,严密观察脊髓神经功能变化,做好引流管护理,重视健康宣教及出院指导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