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提高羊水栓塞抢救成功率新的技术。方法将2002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的4例羊水栓塞患者作为对照组;2007年1月-2011年12月采用新急救技术抢救的5例羊水栓塞患者作为研究组。结果对照组2例患者死亡,抢救成功率50%;研究组5例患者治愈。抢救成功率100%。结论新急救技术可以提高羊水栓塞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研究羊水栓塞的发生原因以及救治处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09年3月到2012年6月作者收治的出现羊水栓塞患者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活胎治疗手术当中出现羊水栓塞的发生率为1.26%。引发原因:剖腹产手术21例;羊膜腔穿刺手术2例;中孕钳夹手术4例;顺产以后2例,第一产程1例。26例经过手术治疗治愈,4例死亡,死亡率10%。围生期胎儿死亡1例。结论严格按照剖腹产手术指征,科学合理采用催产素,使其羊水栓塞得以减少。  相似文献   

3.
羊水栓塞的诊断与抢救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羊水栓塞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方法。方法:对羊水栓塞7例诊断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羊水栓塞,有5例抢救成功,与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有关。结论:羊水栓塞抢救成功关键在于早诊断,早处理,早用肝素,早切除子宫,同时要寻求多科合作。  相似文献   

4.
羊水栓塞(amniotic fluid embolism,AFE)是产科少见而凶险的并发症,发生率(4~6)/10万.但产妇病死率高达80%以上。随着羊水栓塞病理生理研究的进展治疗方法不断改进.抢救存活病例在增多。本文对大同地区在11年中遇到的16例羊水栓塞患者进行总结分析。找出羊水栓塞的诱因,探讨其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杨光英  汪晓刚 《江西医药》2013,48(6):539-541
目的探讨肝素在羊水栓塞早期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2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23例羊水栓塞患者应用肝素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应用肝素治疗的23例羊水栓塞患者抢救成功22例,1例死亡。结论羊水栓塞患者早期应用肝素治疗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羊水栓塞(AFE)的发病原因,诊断依据及抢救措施,为临床有效救治羊水栓塞患者提供依据。方法抽取本院自2003年1月~2013年1月发生羊水栓塞患者1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羊水栓塞患者成功抢救9例,死亡2例。结论早发现、早诊断是抢救的关键,及时去除病因,快速有效补充血容量,尽早使用小剂量肝素,及时切除子宫是羊水栓塞抢救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14例羊水栓塞患者的临床处理分析,总结羊水栓塞临床特点和防治措施。方法 200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羊水栓塞14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羊水栓塞可能诱因高龄初产、胎膜早破、羊水污染以及产时干预使用缩宫素或米索前列醇引产造成宫缩过强等。结论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合理使用催产素以减少羊水栓塞。重视羊水栓塞的早发现、早治疗,及时去除病因,可达到降低发病率和提高抢救成功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羊水栓塞症是由于大量羊水进入母体循环,在血管内形成栓塞致产妇突然死亡的严重产科并发症。我科自1974年1月—1978年12月共分娩9,125例,其中产后出血者123例发生羊水栓塞症者2例。  相似文献   

9.
羊水栓塞7例抢救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羊水栓塞及早诊断和及早处理的方法。方法:对7例羊水栓塞诊断抢救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4例抢救成功,认为与羊水栓塞的诊断时间和及早正确处理有关。其中2例在剖宫手术中发现,立即抢救成功;1例发生在死胎自然分娩后经抢救成功;另3例抢救失败死亡。结论:羊水栓塞抢救成功关键与羊水中有形成分进入母循环的量和诊断处理早晚有关。  相似文献   

10.
张小梅  刘光鉴 《云南医药》1995,16(4):285-286
剖腹产术中并发羊水栓塞10例分析张小梅,刘光鉴,陈燕,曾素贞羊水栓塞是产科的严重并发症,起病急骤,病情凶险,严重威胁产妇的生命。我院麻醉科曾参加抢救剖腹产术中并发羊水栓塞10例,治愈8例,死亡2例,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年龄均在22~36岁之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孕产妇在待产、分娩及剖宫产过程中抢救、控制及预防羊水栓塞的有关问题。方法对2006年10月至2012年9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5例羊水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总结出治疗、护理及预防措施。结果 5例羊水栓塞患者得到及时抢救,降低了孕产妇的病死率。结论羊水栓塞作为妇产科急重症,关系到母婴安全,护理人员在预防和治疗孕产妇羊水栓塞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羊水栓寒抢救的临床护理路径.方法 回顾性分析5年16例羊水栓塞抢救的护理干预措施,总结及时有效的护理经验,形成规范的临床路径.结果 本组16例羊水栓塞产妇中,治愈5例,死亡11例,结论 及时规范的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羊水栓塞治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并研究羊水栓塞导致孕妇死亡的相关因素和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08年7月至2018年6月在我市收治的128例羊水栓塞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调查羊水栓塞死亡孕妇的发生率,同时对羊水栓塞导致孕妇死亡的病理诊断状况进行评价,总结孕妇出现羊水栓塞的临床症状、发生时间地点、产科等相关因素和评审结果。结果本研究128例羊水栓塞孕妇发生羊水栓塞死亡的10例(占7.81%)。评价所有孕妇分娩地点:市级医院1例,基层医院4例,非正规医疗场所6例;10例孕妇当中,经产妇7例,初产妇3例;所有研究对象均在临产以后出现羊水栓塞;本研究临床诊断8例为羊水栓塞;血液涂片和尸检诊断各1例;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分析,不可避免死亡病例为4例,可避免或建立条件可避免死亡病例6例;症状发生到死亡的时间为1 h内病例1例,1~2 h 4例,2~4 h 3例,超过4 h的2例;采用米索前列醇进行干预的3例,人工破膜干预1例,不合理使用缩宫素5例,经产钳助产1例。结论临床强化对于孕产妇早期症状的监测,防止缩宫素滥用,提升基层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诊断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羊水栓塞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探讨围术期羊水栓塞的发生原因及诊治措施,提高对羊水栓塞的诊断、预防及抢救水平。方法收集1995年5月-2011年8月围术期羊水栓塞患者1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羊水栓塞患者中,进入手术室尚未进行麻醉出现羊水栓塞的患者2例,剖宫产术中出现羊水栓塞的患者9例。有胸闷、呼吸困难、呛咳等肺动脉高压症状者6例,确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者5例,经抢救治疗后,6例症状缓解,4例切口及阴道出血不止,行子宫全切除或次全切除术。抢救无效死亡1例,抢救治愈10例,死亡率9.09%。结论及时、正确的诊断,并采取合理、有效的抢救措施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羊水栓塞的抢救措施及护理体会。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来我院妇产科救治的羊水栓塞的患者10例,对此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实施的抢救措施及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出临床上对于羊水栓塞的患者应采取的应对措施。结果经过医师及护士积极的抢救所有患者所有患者均抢救有效,痊愈后出院。结论及时早期的发现羊水栓塞、抢救时医师以及护士熟练的操作以及密切的配合对于羊水栓塞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探讨羊水栓塞的预防措施和临床护理观察。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0例羊水栓塞病理进行分析,根据患者自身病历、身体状况来综合分析,找出羊水栓塞的护理方式和预防措施。结果:有24例患者在足月的妊娠期出现了羊水栓塞,其中16例阴道分娩,剖宫产有8例,全子宫切除有6例,第二产程发生羊水栓塞4例,发生妊娠中期有4例。结论:羊水栓塞对孕妇的生命危害比较大,应该及时进行抢救,加强重视程度,尽量进行自然分娩。  相似文献   

17.
罗顺英  左娟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0):314-315
目的探讨羊水栓塞合并DIC患者35例护理特点。方法对本院在2003年2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羊水栓塞并发DIC患者共1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本组10例中1例产妇死亡,病死率为10%,其他2例行子宫切除后,7例行保守治疗(抗休克、纠正凝血功能障碍、吸氧支持治疗等)后均痊愈。结论羊水栓塞合并DIC疾病凶险,病死率高,在护理工作中,应充分认识羊水栓塞的临床表现,应严密观察产妇病情,积极配合医师做好诊断和治疗工作,提高羊水栓塞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羊水栓塞的诱发因素及其临床诊断和处理方法。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0年3月间分娩孕产妇羊水栓塞患者中5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羊水栓塞死亡已经成为分娩孕产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羊水栓塞发病的诱因主要有催产素的不当使用、胎膜早破、孕产妇宫缩过强或者急产等。结论及早诊断、尽早治疗、第一时间去除病因是对羊水栓塞实施成功抢救的关键,适当地实施子宫切除手术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抢救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9.
丁秋叶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0):2808-2809
近10年来,我院共收治羊水栓塞9例,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1994年1月~2004年12月,共收治孕产妇25539例,其中羊水栓塞9例(外院转入2例),羊水栓塞发生率约为3.5/万,经产妇多于初产妇。年龄最小为24岁,最大36,平均年龄为30岁;孕周最少为15 6周,最多41 3周。产妇存  相似文献   

20.
周容 《哈尔滨医药》2016,(3):293-294
羊水栓塞是指分娩过程中羊水进入母体血液循环过程中引起急性肺栓塞、过敏性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IC )肾衰竭或猝死的严重分娩并发症[1]。羊水栓塞的发病率为4~6/10万,是极其严重的、威胁母婴安全的产科并发症,病情凶险,发生于足月妊娠,产妇死亡率超过80%。也可发生于早孕大月份钳剖术时,其病情缓和,极少造成产妇死亡。近年研究认为,羊水栓塞主要是过敏反应,建议命名为“妊娠过敏反应综合征”[2]。2015年4月我院收治1例前置胎盘孕妇,术中发生羊水栓塞,经积极治疗和护理后治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