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对变异性心绞痛的临床特征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将本院85例变异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3例)与对照组(42例),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5~5.0mg,晨服1次。对照组采用硝酸异山梨酯5~10mg,3次/d,两组给药疗程均为2~4周,且所有患者给药前14d停用其他抗心绞痛药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超声心电图SV、CO、EF、FS、HR等左心室收缩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变异性心绞痛患者采用钙通道阻滞剂治疗临床疗效显著,预后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
俞正衡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581-582
目的探讨奥美沙坦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8月至2011年5月来我院就诊治疗的12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单盲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单纯的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治疗组则采用奥美沙坦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总共治疗6周,治疗过程中观察记录奥美沙坦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及其副作用,并在6周治疗后进行疗效对比做出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患者的血压均有所下降,治疗组总有效率92.2%,对照组总有效率83.3%,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沙坦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显著,用药安全,是一种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的原发性高血压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高血压使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选取同期同类型患者30例作为研究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率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为(96.7%),对照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为83.3%;两组数据存在差异(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高血压患者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方法,效果显著,值得患者信赖,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并探讨左旋氨氯地平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方法:观察患者在使用左旋氨氯地平后的临床变化。分为以下几组:第一,对5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对治疗前后一氧化氮(NO)及血浆内皮素(ET)的指标波动进行观察及记录。第二,对左旋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对照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进行临床观察。观察组采用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采用氨氯地平治疗。第三,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研究左旋氨氯地平对治疗心绞痛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结果:①抗动脉粥样硬化组:患者的高血压症状明显减轻,ET显著下降,NO显著上升。②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组:两组心率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左旋氨氯地平组只有l例头痛,氨氯地平组2例头痛。③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8%。经比较,两者的差异明显(P<0.05)。结论:①左旋氨氯地平可以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还可避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②左旋氨氯地平是平稳降压,右旋氨氯地平可致不良反应的发生且无降压作用。③左旋氨氯地平能够有效改善左室收缩功能,从而缓解心绞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三二〇一医院收治的慢性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2.5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复方丹参滴丸,10丸/次,3次/d。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心电图疗效,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9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5.00%、9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心绞痛持续时间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床症状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临床症状,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氨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就治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8例,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氟地平口服药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缬沙坦口服药物治疗,并对两纽患者治疗后降压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治疗纽临床降压效果均比对照组好(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1.18%,用对照组总有效率70.59%,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药物治疗优于单纯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药物,疗效显著,副作用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39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120例和观察组119例,治疗组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单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进行治疗,后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观察组总有效率83.2%,两组患者对比,治疗组明显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9, P<0.01)。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效果好,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8.
《临床医药实践》2016,(1):73-75
目的:针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替米沙坦两种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并比较二者成本,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将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组(60例)和替米沙坦组(60例),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替米沙坦组给予替米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0%,替米沙坦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7%,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组成本效果比为1.42,替米沙坦组成本效果比为3.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替米沙坦治疗原发型高血压都能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但是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的成本效果低于替米沙坦,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贝那普利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2008年 10月 ~2012年 10月间本院收治的 4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各 210例,治疗组采用贝那普利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治疗,观察组单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进行治疗,后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 94.8%,观察组有效率为 76.7%,两组患者对比,治疗组明显优于观察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贝那普利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柏传林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2):47-47,50
目的:探讨变异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5年5月~2009年11月收治的经明确确诊的变异性心绞痛患者4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超声心动图对变异性心绞痛的诊断和疗效判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长效制剂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总有效率为9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钙通道阻滞剂对有冠状动脉痉挛的心绞痛疗效明显,是有效的治疗手段,预后总体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12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84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92例患者,分别命名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试验组92例患者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进行治疗,对对照组92例患者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6%,对照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4.8%。试验组发生不良反应率为5.5%,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率为13.2%。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较少,临床用药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4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单纯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血压变化情况。结果经药物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0%,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3.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压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的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见效快、降压持久。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医药科学》2017,(16):35-37
目的探究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硝苯地平治疗继发性高血压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继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一组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组(B组)服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另外一组为硝苯地平组(X组)口服硝苯地平。观察并记录患者的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变化以及临床实际疗效。结果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明显(P<0.05),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比较治疗后总有效率,B组患者明显优于X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B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X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对继发性高血压进行治疗过程中,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硝苯地平均可起到一定的降压效果,但是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的治疗效果相对较好,安全性更高,患者用药不良反应相对较少,临床应当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马娜 《天津药学》2010,22(4):29-30
目的:探讨左旋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并左室肥厚(LVH)患者临床效果。方法:将58例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室肥厚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28例。两组均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5 mg,1次/d,治疗组联合贝那普利10 mg,1次/d。治疗32周,观察降压疗效和左室肥大改善情况。结果:两组均能有效降低血压,逆转左室肥厚,改善左心功能。治疗组降压总有效率96.7%,对照组89.3%,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左室心肌重量指数(LVM I)、左室射血分数(EF)及左室舒张早期充盈峰值流速与心房收缩期充盈峰值流速之比(E/A)均较对照组改善显著,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室肥厚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单用左旋氨氯地平,可作为治疗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的一线用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洛丁新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的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老年性高血压患者200例,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00例,研究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洛丁新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独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舒张压与收缩压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患者的舒张压与收缩压比较无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舒张压与收缩压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的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79.0%(P<0.05).结论 通过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洛丁新联合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改善患者的舒张压与收缩压,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将13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缬沙坦治疗。8周为一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降压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血压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临床总有效率观察组93.8%,显著高于对照组73.8%(x2=9.59,P〈0.01)。结论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盐酸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降压效果。方法将确诊的门诊9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盐酸贝那普利治疗),对照组45例(盐酸贝那普利治疗),8周后统计降压效果。结果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盐酸贝那普利组在降压效果方面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较对照组少。结论盐酸贝那普利和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降压效果较好,能明显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改善心率,总体有效率达到95.5%,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坎地沙坦酯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将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患者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坎地沙坦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观察比较两组的血压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血压均有下降,观察组有效率为95.0%(38/40),对照组有效率为80.0%(32/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坎地沙坦酯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应用能有效降低血压,无明显不良反应.降压效果明显优于单用左旋氨氯地平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氢氯噻嗪治疗中、重度老年高血压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将我院2014年2月~2015年3月105例中、重度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52例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53例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效果以及血压改善幅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57%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观察组治疗后降低血压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氢氯噻嗪,通过舒张血管平滑肌,增加Na+的排泄,治疗中、重度老年高血压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马好斌 《安徽医药》2014,18(2):347-348
目的比较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氯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成本与效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将该院于2012年2月—10月收治的102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2例患者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50例患者给予氯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1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00%,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成本效果比为2.07,对照组成本效果比为4.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敏感度分析结果为1.86,对照组为3.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氯沙坦治疗原发型高血压都能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但是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的成本效果优于氯沙坦,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