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患者的高危因素、治疗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对40例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收治住院产妇8466例,其中前置胎盘40例,发生率0.47%,有人工流产或宫腔操作史者26例(占65.00哟,产时产后出血量200~1600ml,无1例发生晚期产后出血,手术后按时拆线出院。围产儿中体重〈2500g12例(占30.00%),2500g28例(占70.00%),新生儿窒息者15例(占37.50%),围产儿死亡2例,病死率5.00%,均为早产儿。结论:前置胎盘威胁孕产妇生命及新生儿健康,应提高诊断水平,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积极预防前置胎盘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前置胎盘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发生的因素及其对母儿的影响,加强对前置胎盘的临床认识和护理。方法对我院1994-2005年间收治的251例前置胎盘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前置胎盘病例在同期孕产妇中发生率是0.60%(251/41664)。(2)正常对照病例的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前置胎盘病例(P<0.05)。结论预防前置胎盘的发生是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高危妊娠因素变化趋势,总结重度高危妊娠产妇的管理经验,为进一步降低高危妊娠发生率制定具体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有效降低孕产妇、围产儿的死亡率及病残儿出生率。方法按照湖南省高危妊娠评分标准,对怀化市第三人民医院2009年10月至2010年9月住院的437例高危评分20分以上的孕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分以上高危孕产妇发生率为37.83%,高危妊娠单因素前10位依次为:胎膜早破、早产、胎儿宫内窘迫、疤痕子宫、羊水过少、妊娠高血压疾病、流产≥2次、前置胎盘、年龄≥35岁、体重≥70kg。年龄最大的44岁,最小的20岁。农村233例,城市204例。顺产130例,剖宫产307例。结论做好高危妊娠的专案管理,特别是加强高危评分20分以上的高危孕产妇的监护,对提高高危因素的分析及处理能力有积极作用,并能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围产儿死亡率及病残儿出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妊娠合并前置胎盘的护理措施进行探讨,降低出血发生率,提高围产儿生存率。方法:对3年来收住我院的79例前置胎盘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产科医护人员积极的配合、规范的治疗及精心的护理,对孕周≤37周者采用期待疗法,无1例孕产妇死亡,围产儿存活率98.35%。结论:在保证孕妇安全的前提下,采用期待疗法及适时行剖宫产术,提高了围产儿的存活率,保证了母婴的生命安全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35岁以上妇女妊娠及其对分娩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5月-2012年10月分娩的35岁以上的孕妇116例和非高龄组224例(20~29岁),分娩方式,妊娠合并症及新生儿结局的差异。结果高龄组的剖宫产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产,前置胎盘等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高龄组,但新生儿体重,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率无明显差异性。结论虽然高龄孕妇的妊娠合并症及剖宫产率明显增加,但围产儿结局不受母体年龄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再次剖宫产术24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对再次妊娠后分娩及手术的风险程度。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43例再次剖宫产术中所见及妊娠结局。结果:111例(占45.67%)存在着粘连;术中发生大出血36例(占14.8%);前置胎盘、胎盘植入24例(占9.87%);早产发生率、围产儿病死率、新生儿窒息率较高。结论:剖宫产术增加了孕产妇及围产儿的安全性,其术后的长期效果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7.
前置胎盘是妊娠晚期阴道流血常见的原因之一,危及母婴生命。我院近10年诊治前置胎盘患者61例,现总结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0年中我院产科住院孕产妇共5972例,前置胎盘占61例,发生率为1·02%。年龄22~45岁,平均年龄25·7±4·73岁。孕周为31~41周。前置胎盘患者中,有流产病史49例,占80·33%,流产次数超过3次以上为29例,占47·54%。分娩次数1次以上为31例,占50·82%1·2临床表现56例患者表现为无痛性阴道流血,占91·80%;11例患者出现胎位异常,占18·03%。中央性前置胎盘8例,占13·11%;部分性前置胎盘22例,占36·07%;边缘性前置胎盘…  相似文献   

8.
前置胎盘的诊断及处理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妇产科(110023)刘凤云前置胎盘是妊娠晚期出血常见原因之一,发生率约为0.5%~1.8%,可危及孕产妇及围产儿生命。故在临床上应引起高度的重视。1病因与分类前置胎盘的发病可能与多次流产、刮宫或子宫内膜炎症、手...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产科急危重病例救治过程及母婴结局的分析,提高救治意识和技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围产儿死亡率。方法:对2002年1月~2008年12月在上海市长宁区中心医院就诊的64例产科急危重症孕产妇的一般情况、产前检查、分娩方式、抢救过程、围产儿结局及孕产妇结局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危重孕产妇共64例,占同期分娩数的0.38%(64/16743),其中初产妇12例(18.75%),经产妇52例(81.25%);有正规产前检查8例(12.50%),无产前检查56例(87.50%);前五位疾病依次为子痫及子痫前期重度、产后出血、前置胎盘出血、子宫破裂、胎盘早剥大出血,分别占32.81%、20.31%、12.50%、10.94%、6.25%。有51例在医院分娩,围产儿死亡率18.75%,其中新生儿死亡3例(4.69%),死产4例(6.25%),死胎5例(7.81%);3例孕产妇死亡,其中产后大出血1例、子宫破裂合并羊水栓塞1例,脑干出血1例。结论:产科急危重病直接威胁孕产妇及围产儿生命,加强流动人口孕产妇管理,提高危重症救治的及时性和救治能力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刘艺 《中国卫生产业》2014,(19):104-105
目的比较分析凶险型前置胎盘发生的高危因素,探讨凶险型前置胎盘对孕产妇的危害性。方法比较分析44例凶险型前置胎盘及90例前置胎盘的临床资料。结果①凶险组年龄在30岁以上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1),凶险组孕次在3次及以上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②胎盘植入及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子宫切除率凶险组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孕妇年龄,孕次均为凶险型前置胎盘发病的高危因素之一。其危害性见于易并发胎盘植入,产后出血率及产后出血量明显增加,子宫切除率增加。故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1.
前置胎盘属常见高危产科疾病,国内文献报道发生率为1:55~1:120。其产前,产时及产后出血是围产期死亡的主要原因。本文从临床角度对前置胎盘出血进行分析,以求在诊断及处理上总结经验,降低围产期死亡率。 资料来源与分析 1981年 1月~1990年12月,十年间我院收治前置胎盘307例,围产儿312例。孕产妇死亡率 651.47/10 万(2/307),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前置胎盘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00年7月~2010年6月98例前置胎盘患者及同期98例胎盘位置正常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前置胎盘患者中有高龄、人工流产、经产及剖宫产史者占78.6%,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6.3%;79.6%(78/98)前置胎盘患者期待治疗,平均延长孕龄(20.4±10.3)d.前置胎盘组剖宫产率(93.9%)高于对照组(21.4%).结论 高龄、人工流产、经产、剖宫产史等是前置胎盘的高危因素;期待治疗可延长孕周,提高围产儿存活率;剖宫产是前置胎盘终止妊娠主要的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13.
再次剖宫产7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再次剖宫产手术对产妇及围产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对74例再次剖宫产的手术指征、术中所见及妊娠结局进行分析。结果:再次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子宫破裂、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盘植入发生率均较第一次剖宫产高.围产儿发生死胎、早产、新生儿窒息率也增加。结论:应严把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减少孕产妇分娩风险及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疤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的妊娠结局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吕述彦  曹继蕴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8):3944-3946
目的:探讨有剖宫产史患者再次妊娠并发前置胎盘时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9月~2007年9月在我院终止妊娠的前置胎盘85例,既往有剖宫产史23例,其中合并植入性前置胎盘5例;无剖宫产史62例,合并胎盘植入1例。结果:疤痕子宫组中发生产后出血20例,非疤痕子宫组中发生产后出血50例。共有8例行子宫切除,无孕产妇死亡。结论:剖宫产增加了前置胎盘、胎盘植入的发生率;胎盘形成异常是导致产科子宫切除的重要原因,降低剖宫产率是减少前置胎盘及胎盘植入、减少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的重要手段;产前早期诊断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白丽华 《中国保健》2008,16(5):177-178
目的:为了探讨前置胎盘的有效治疗方法,总结分析对61例前置胎盘的诊治情况和疗效.方法:对61例前置胎盘患者根据病情分别采用了期待疗法、宫颈环扎术、剖宫产及经阴道分娩等处理方法.结果:婴儿生存率100%,其中苍白窒息3例,青紫窒息6例,围产儿死亡率1.64%,孕产妇死亡率为0,产后出血22例,发生率36.1%.结论:前置胎盘必须早诊断、早治疗,处理原则是止血补血和预防感染期待疗法、宫颈环扎术、剖宫产及经阴道分娩等都是有效方法,应根据阴道出血量、有无休克、妊娠周数、产次、胎位、胎儿是否存活、是否临产决定如何治疗.  相似文献   

16.
前置胎盘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期待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前置胎盘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期待疗法对围产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1992年1月-2002年12月收治的226例前置胎盘患者的病史采集及住院观察。结果 收治住院孕产妇总数为17610例,其中前置胎盘226例,其发生比例为1.28%;胎盘异常85例,占前置胎盘分娩总数的40.86%;流、引产次数与妊娠次数越多,前置胎盘发生率越高;通过期待疗法,尽量延长孕龄,降低了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结论 预防前置胎盘的发生从根本上就应减少宫腔手术史;前置胎盘在无明显大出血及并发症情况下,能尽量期待至37周以上再予以分娩为佳.  相似文献   

17.
劳建英 《现代保健》2011,(24):104-105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前置胎盘期待疗法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近两年来笔者所在医院住院分娩的前置胎盘期待疗法病例59例实施的综合护理干预与2年前护理方法作比较。结果干预组产后出血少、孕周延长、产褥感染少、新生儿体量增加、Apger改善、RDS下降,患者及家属满意度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前置胎盘的发生,加强前置胎盘的护理,是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对妊娠晚期出血性前置胎盘患者,通过做好心理护理、加强临床观察、保证孕妇休息、增加营养等手段,降低因前置胎盘所造成的孕产妇和围产儿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前置胎盘是妊娠晚期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为妊娠期的严重并发症[1],正确处理前置胎盘是提高母儿预后的关键. 对象与方法 1.对象: 2004年5月1日~2010年5月1日本院住院分娩产妇前置胎盘患者87例,年龄21~45岁,平均年龄(31.3±2.1)岁;初产妇占26.4 %(23/87),经产妇占73.6 %(64/87);孕次0~2次,平均孕次(1.5±0.3)次.有剖宫产史者占47.1 %(41/87),人工流产史占48.3 %(42/87),前置胎盘史占3.4 %(3/87).  相似文献   

20.
双胎妊娠136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董婕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8):1064-1065
双胎妊娠属高危妊娠,其孕期并发症、低体重儿发生率和围产儿死亡率明显高于单胎妊娠。积极做好孕产妇保健和管理,防治并发症,降低围产儿死亡率,仍为产科重要课题。本文将我院近3年来136例双胎妊娠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0年1月~2002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双胎妊娠136例,占同期分娩产妇的1·24%。孕妇年龄19~35岁,平均25·6岁;初产妇113例,经产妇23例;孕周29 4~40周,平均孕周36 1周。1·2主要并发症。其中有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者53例,包括妊娠期高血压疾病25例,占18·38%;早产63例,占46·32%;前置胎盘14例,占10·29%;妊娠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