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Ⅰ区伸指肌腱损伤在手外科中较为常见,由于伸指肌腱解剖结构复杂,且损伤情况不同,其处理方法也有多种.作者自1993年以来,处理Ⅰ区伸指肌腱损伤26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创伤造成的指伸肌腱Ⅰ区损伤并不少见,其治疗方法各种各样,可保守或手术治疗,效果也各有参差.近年来各医院多应用微型锚钉重建指伸肌腱止点技术进行指伸肌键Ⅰ区损伤的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自2005年7月-2011年5月,笔者采用祛风通络汤配合锚钉重建指伸肌腱止点3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本组32例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16~62岁;其中食指15例,中指3例,环指2例,小指12例;病史最短1小时,最长3个月;开放8例,闭合24例.入院时患指指伸肌健Ⅰ区非骨性损伤,肌腱止点撕脱性损伤或距止点1cm以内的肌键断裂.  相似文献   

3.
自1991年以来,我们采用手术修复与橡皮筋外固定的方法治疗指屈或伸肌腱损伤43例,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43例,男31例,女12例;年龄17~56岁,平均32岁。其中开放性损伤39例78根肌腱,闭合性损伤4例9根肌腱;离断伤84根肌腱...  相似文献   

4.
指伸肌腱修复术后早期控制下活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伸肌腱修复术后制动所引起的并发症,如:肌腱粘连、关节挛缩等较常见。我科于2002年-2005年对10例21条指伸肌腱损伤中尉得进行了早期控制下活动,对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起到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指伸肌腱中央束止点损伤的修复方法。方法:回顾我院对5例伸肌腱中央束止点撕脱伤患者用指骨开槽钻孔法行中央束止点重建的手术治疗,分析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术后患指伸展位外固定3周,6周拔出克氏针开始功能锻炼。随访时间0.5~2年,患指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此手术方式修复重建新鲜的伸肌腱中央束损伤是较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中医治疗外伤性伸指肌腱滑脱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08年11月-2010年5月间治疗的伸指肌腱(外伤性)患者中选择13例实施中医治疗,给予按摩、敷药、熏洗以及外固定.评价治疗后患指的力度及活动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的患指都基本恢复了正常力度的背伸功能,其中有4例患者在治疗后初期感觉力度减小,但后期恢复良好;所有患者的患指都可以自然的运用于生活和工作;经1年以上时间的随访统计,无1例患者出现再次滑脱.结论:为外伤性伸指肌腱滑脱患者实施中医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闭合复位,使患指的力度尽可能的恢复到肌腱滑脱以前.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应用微型锚钉修复伸肌腱止点处断裂与传统的经皮下隧道钢丝加压捆绑缝合修复术式术后伸肌腱断端肌腱粘连程度的对比,证实微型锚钉在预防或减少肌腱粘连中的优越性。方法将100例手外伤手指伸肌腱止点断裂的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A组为实验组,应用微型锚钉修复伸肌腱止点处断裂,B组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术式经皮下隧道钢丝捆绑修复。2组患者术后2,4,6个月行患指伸肌腱损伤处高频超声检查,对比肌腱断端愈合后在皮下的滑动度及超声回声特点,比较两种手术方案术后肌腱粘连程度。结果应用微型锚钉修复伸肌腱止点断裂术后伸肌腱止点处肌腱滑动度明显大于传统术式,回声探测肌腱厚度明显小于传统的经皮下隧道钢丝加压捆绑缝合修复术式,肌腱粘连的程度明显弱于传统术式。结论微型锚钉修复伸肌腱止点处断裂能够有效地预防及减少肌腱粘连的程度,明显改善伸肌腱功能,可以显著提高患指术后的屈伸活动功能,是一种有效的、可行的术式,较传统术式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手指伸指肌腱离断在临床上较常见,多因间接暴力损伤所致,可出现肿痛,活动受限,锤状指畸形等症状。许多患者因各种原因未能及时就诊,致使损伤转为陈旧性,肌腱回缩、粘连。二期就诊,带来许多治疗与康复的问题,笔者采集2011年2月至2013年3月6例伸指肌腱陈旧性离断患者,应用微型可吸收锚钉手术治疗,结合术后中药熏蒸,功能锻炼,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锤状指即手指末节伸肌腱止点断裂,指深屈肌腱牵拉末节指骨屈曲呈锤状。多为戳伤致远侧指间关节突然屈曲而撕脱伸肌腱附着点,亦可因局部暴力或刀刃切割伤所致,部分患者伴有远节指骨背侧撕脱骨折,如大骨块撕脱和关节囊、韧带损伤可致指间关节脱位。由于损伤类型及程度不同,因此,治疗方式也有所不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才能取得满意的功能恢复。现将近年来我院综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介绍指屈肌腱损伤修复述后早期控制性活动预防粘连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09年12月73例182指屈指肌腱损伤修复术后病患将患肢放于石膏托或支具内,用胶布固定患指每日被动活动或用Klinert橡皮条让病人主动伸,被动屈曲患指,并定期调整腕,掌指关节的屈曲度,并在3周后让患指完全自由活动,2月后加入阻抗性训练.结果:后期共随访到59例134指,随访时间为2个月-1年2月,平均4个月.按TAM评定标准:优34例82指,良17例31指,中5例11指,差3例10指.优良率84.3%,其中1例患者近节指间关节僵硬.结论:指屈肌腱损伤修复术后早期采取正确、适当的控制性活动可有效地预防粘连.  相似文献   

11.
我院自 1995~ 1999年治疗桡侧伸腕肌腱周围炎 8例 ,效果良好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8例均为男性 ,发病年龄为青壮年 ,均为重体力劳动者 ,发病急 ,症状为前臂下段背侧桡侧腕伸肌腱走行处肿胀 ,灼热 ,主动伸腕疼痛加重 ,局部压痛、腕关节活动受限、嘱病人主动屈伸腕关节时可触及肿胀处有“捻发感”。2 治疗方法  损伤急性期避免理筋手法 ,腕关节功能位固定1~ 2周 ,待肿胀消退后 ,可行轻手法推拿同时应用祛瘀消肿、舒筋止痛中药 :海桐皮、乳香、没药、威灵仙各 10 g ,当归、花椒、川芎、红花、甘草、防风、白芷各 5g ,水煎 ,…  相似文献   

12.
指伸肌腱修复术后并发症以肌腱粘连、关节挛缩等最为常见。2005—2006年,我们对20例48条指伸肌腱修复术后第6周开始常规行手法配合中药熏洗,防治术后肌腱粘连,效果满意,总结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20例,男17例,女3例;年龄16~45岁;切割伤19例,挤压伤1例,均为急诊手术一期修复。按5区分类法:Ⅲ区5例11条肌腱,Ⅳ区6例13条肌腱,Ⅴ区9例23条肌腱。全部患者均手术后6 w解除支具、石膏固定后,开始手法治疗,并配合中药熏洗。2治疗方法①手法。第一步:患者端坐,患肢平放治疗台上,术者用拇指沿手背、腕部向肘部按揉,对损伤区域按揉力度要轻,时间5 m in。第二步:接上势,术者沿肘部背侧至腕部施滚法治疗,损伤区域力量减轻,对手掌不能平置桌面的患者,置小枕于掌根下,并逐渐减小垫枕高度至手掌完全贴于桌面,施法要圆润、柔和,有渗透力,时间约10 m in。第三步:接上势,以“MaitLand”关节松动法,行腕掌关节、掌骨间关节、掌根关节、拇指掌腕关节、指间关节松动术,对合并骨折部位禁用本法,施法时注意损伤区域的保护,配合捻法、撸法、牵指法,行患手、患腕关节活动,时间约10 m in。第四步:患肢平放治疗台上,...  相似文献   

13.
张斌 《中医正骨》2010,22(4):64-64,67
指伸肌腱在末节指骨背侧的部分由两侧束汇集而成,形成伸肌腱I区,此区域的伸肌腱断裂或肌腱止点处指骨部分撕脱导致末节手指伸直不能呈现屈曲畸形,由于终腱的解剖连续性中断远侧指间关节屈曲,远侧指间关节丧失了主动伸展功能形成锤状指。2005年6月至2008年6月,我们采用微型骨锚重建修复指伸肌腱治疗陈旧性锤状指1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石黎 《中医正骨》2005,17(3):29-29
自1996~2000年,我们收治56例因外伤致手部末节伸肌腱断裂(锤状指)屈肌腱腱鞘急性损伤和屈肌腱腱鞘损伤晚期出现弓弦指的患者,采用髂胫束移植修复末节伸肌腱、修复腱鞘和腱鞘重建,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笔者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采取中药配合改良掌长肌腱修复拇长伸肌腱末端缺损并重建伸肌腱止点19例,共25指,获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本组病例19例25指,男11例,女8例;其中男  相似文献   

16.
戴朝富 《浙江中医杂志》2010,45(12):903-903
桡侧腕伸肌腱周围炎是由于前臂桡侧伸肌腱交叉运动,相互摩擦,损伤肌腱及其周围组织而引起的肌腱周围炎症。因在病变部位可出现捻发音,又称为捻发音肌腱周围炎。近3年来,笔者采用针刀疗法配合温和灸治疗桡侧腕伸肌腱周围炎69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自 1995~ 1998年 5月 ,作者采用细克氏针背伸位固定的方法治疗锤状指 2 7例 ,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共 2 7例 ,其中男 19例 ,女 8例。年龄 13~ 15岁 ,平均 2 9.5岁。开放性损伤 5例 ,新鲜闭合性损伤 19例 ,陈旧性损伤 3例。治疗方法 开放性损伤均先行彻底清创 ,然后将患指用克氏针背伸位 10°固定。具体方法是选直径 1.0 mm克氏针自指腹近背侧处进针达骨皮质后 ,将患指背伸 10°继续进针直至克氏针超过近位指间关节为止 ,最后重建伸肌腱止点缝合伤口。对于新鲜闭合性伸肌腱止点损伤则采取单纯克氏针背伸位固定患指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介绍一种改良设计的重建伸肌腱止点的手术方法,同时评估该手术方法治疗锤状指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新鲜或陈旧性锤状指患者,通过改良手术切口,应用远指间关节背侧弧形切口,切取掌长肌腱腱片组织,并经过改良骨隧道进行掌长肌移植、修复指伸肌腱止点,尽可能地从解剖及生物力学方面将指伸肌腱止点接近解剖重建恢复到原始状态。结果:术后29例伤口I期愈合,1例由于指背皮肤严重损伤,术后发生肌腱外露,采用皮瓣进行修复后伤口愈合。术后随访4 ~ 21个月,30例患者锤状指畸形矫正,患指活动无疼痛。按照国际通用评价手指功能活动的Dargan功能评定法标准评定:优25例,良4例,差1例;优良率96.7 %。结论:该改良手术方法治疗锤状指畸形具有患者损伤小、恢复时间短、畸形复发率低、并发症少、手术适应证广泛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金属夹板治疗新鲜锤状指1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红伟 《中医正骨》1999,11(4):28-28
锤状指是伸指肌腱在末节指骨背侧基底断裂或从止点处连同一小骨片撕脱,手指末节不能主动背伸所致。临床上较为常见,多为闭合性损伤。自1994年2月~1996年6月,我们采用饮料盒制成的金属夹板外固定治疗新鲜型锤状指12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手部肌腱损伤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 2002年 1月~ 2004年 6月共收治手部肌腱损伤患者 170例,均获得较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70例患者中屈肌腱损伤 84例,伸肌健损伤 86例; 9~ 16岁 18例, 16~ 50岁 120例, 50岁以上 32例;其中工人 120例,学生或无业者 50例;创口均为 1期缝合,术后均予以外固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