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梁丰  王爱玲 《安徽医药》2018,22(7):1282-1285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其冠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5年6月至2017年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45例确诊为AMI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血尿酸水平把患者分为血尿酸正常组(188例)和血尿酸增高组(57例),根据患者冠脉病变支数和冠脉狭窄程度(Gensini)积分评价其冠脉病变的范围及程度,比较两组的一般临床资料,分析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其冠脉病变的范围及程度的相关性,并使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AMI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 血尿酸增高组与血尿酸正常组在高血压患病率、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尿酸增高组PCI术后慢血流的发生率(29.8%)大于正常组(10.1%)(P<0.05),冠脉病变三支组血尿酸水平三支组的血尿酸水平(364.18-±71.58) μmol·L-1高于双支组(337.62±89.60) μmol·L-及单支组(311.02±79.65)μmol·L-1,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于冠脉病变双支组及单支组,冠脉病变双支组血尿酸水平高于单支组(P<0.05);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高血压、糖尿病、TC、LDL-C、血尿酸水平与Gensini积分有关(r分别为0.401、0.275、0.416、0.396、0.450,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LDL-C、血尿酸水平为冠脉狭窄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所建立的多元回归方程为:Y(Gensini积分)=16.9 +0.14×高血压+0.12×LDL-C(mmol·L-1)+0.42×血尿酸(μmol·L-1).结论 AMI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存在相关,因此冠心病患者血尿酸水平的监测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评估及冠心病的防治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夏光伟  朱伟  张海峰 《中国医药》2008,3(3):151-152
目的阐明血尿酸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和范围的相关性,探讨血尿酸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将25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分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冠心病组根据性别分为男性冠心病组、女性冠心病组。冠心病组根据冠脉病变程度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等亚组进行对比研究。测定血尿酸、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及血糖水平,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冠心病组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三支病变组显著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性别分组后,女性冠心病患者亚组血尿酸水平比较中,三支病变组显著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结论血尿酸水平升高是冠心病发病的一个相关因素,但不是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年龄小于50岁患者的血尿酸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收集近3年间经冠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患者与非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血尿酸、血糖、血脂、体重指数、冠脉造影结果等,分析两组之间血尿酸水平;多元回归方法分析血尿酸与冠心病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组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P=0.003)。冠心病双支和多支病变的患者血尿酸水平均高于明显单支病变(P〈0.05;P〈0.01)。多元组步回归分析证实在调整了其他危险因素外,血尿酸与冠心病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P=0.005)。结论血尿酸升高是50岁以下冠心病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血尿酸合并代谢综合征对老年人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4例冠脉造影的老年患者血尿酸水平以及其他代谢异常对冠状动脉的影响,分析其意义.结果 冠心病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血尿酸显著增高,但按冠脉病变的支数分组后,多支病变组血尿酸水平高于单支病变组,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随着冠脉病变SYNTAX评分的增高血尿酸水平也增高,且高危病变组血尿酸显著高于低危病变组.结论高尿酸血症是冠心病的一个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病变支数相关,对冠状动脉严重程度的预测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清尿酸水平与不同方法评价的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对心血管内科住院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515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按照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冠脉造影结果正常组,冠心病组分别按照SYNTAX评分等级及冠脉病变血管支数评价病变程度,分别分析比较冠脉造影结果正常组与不同病变程度组的尿酸水平的差异.结果 血尿酸水平冠心病组(347.23±88.10)μmol/L,正常组(359.99±100.79)μmol/L,两组间的血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SYNTAX评分和冠脉病变血管支数作为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标准而进行的分析,结果显示①以SYNTAX评分值作为标准分组,高危组(399.42±128.48)μmol/L均高于正常组的(347.23±88.10)μmol/L、低危组的(348.39±80.16)μ mol/L、中危组的(399.42±128.48)μ mol/L(P<0.05);而造影结果正常组、低危组、中危组间的血尿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以冠脉病变血管支数作为标准分组,造影结果正常组(347.23±88.10)μmol/L、单支组(342.79±89.38)μmol/L、两支组(368.49±98.72)μmol/L、多支组(364.01±108.35)μmol/L,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冠心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冠脉SYNTAX评分高于正常尿酸水平冠心病患者,血尿酸独立地影响冠心病患者的冠脉病变严重程度,而单纯按照冠脉病变支数评价,未能发现血尿酸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之间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疆喀什地区维吾尔族人群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06年1月~2010年9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的维吾尔族冠心病(CHD)患者525例;对照组582例,为同期入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阴性或其他检查排除冠心病者。对所有纳入对象测定禁食12h后静脉血清尿酸值及其他生物化学指标,并结合冠脉造影情况,探讨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及冠脉狭窄程度的关系。结果 CHD组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1%,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尿酸水平(346.45±102.41)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312.18±101.26)μmol/L(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了年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传统危险因素作用后发现,高尿酸血症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1.837,95%CI:1.181~3.415;P<0.05)。CHD组不同冠脉病变支数亚组之间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及血尿酸水平比较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人群高尿酸血症是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但血尿酸水平与冠脉狭窄程度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尿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稳定性的相关性。方法 454例患者中将经冠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主要血管或分支狭窄≥50%者294例纳入观察组,狭窄<50%者160例纳入对照组。观察组按临床类型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冠脉综合征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多支病变组,并行Gensini评分。比较血尿酸、血糖、血脂、肝肾功等生化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HDL水平低于对照组,LDL水平高于对照组;冠心病双支及多支病变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单支病变和对照组;急性冠脉综合征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冠心病患者Gensini评分与血尿酸水平呈线性正相关,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尿酸对于冠心病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尿酸水平增高可能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稳定性密切相关,早期干预升高的血尿酸有可能延缓冠心病的发展并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8.
李晶晶  陆江辉 《淮海医药》2004,22(6):469-470
目的 研究血尿酸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 6 1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 (诊断 )为冠心病患者分为多支病变 (3支及以上、冠脉狭窄≥ 5 0 % )组和单支、两支病变 (任何 1支或 2支冠脉直径狭窄≥ 5 0 % )组 ,以尿酸酶法检测其血尿酸值及其它生物化学指标 ,分析血尿酸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两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组血清尿酸水平显著高于单支、两支病变组 (P<0 .0 1 ) ,血清尿酸水平和冠脉病变支数呈显著相关性。结论 血清尿酸水平与冠脉病变支数显著相关 ,血尿酸升高将可能加重冠状动脉病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与血尿酸之间的关系。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把研究对象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分别通过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两组的血尿酸值,冠心病组又根据冠状动脉狭窄的支数分为1、2、3支病变,分别对三组患者进行尿素的方差分析。结果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组血尿酸值为(302.18±75.17)μmol/L,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274.46±72.945)μmol/L,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8);1、2、3支病变的尿酸的方差分析显示,三组之间并无明显差异。结论血尿酸增高与是否患冠心病(CHD)相关,而与冠心病组的血管狭窄支数无明显相关,血尿酸增高可能是CHD发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和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0.
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关系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及程度之间的关系,为临床早期病情评估及治疗决策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129例患者依据病变范围分为冠脉0支病变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3支或3支以上);依据病变程度分为冠脉正常组、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完全闭塞组,分别统计每组患者血尿酸水平,并做统计学分析及前瞻性研究。结果血尿酸水平:冠脉0支病变组(330±70)μmol/L、单支病变组(370±60)μmol/L、双支病变组(470±70)μmol/L、多支病变组(490±50)μmol/L;冠脉正常组(330±70)μmol/L、轻度狭窄组(370±50)μmol/L、中度狭窄组(470±40)μmol/L、重度狭窄组(490±50)μmol/L、完全闭塞组(450±60)μmol/L,即随冠状动脉病变范围扩大或和狭窄程度增加,血尿酸水平逐渐升高(P<0.05)。结论血尿酸水平高低可作为临床观察和评定冠脉病变发展(病变范围或和狭窄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尿酸(SUA)和C-反应蛋白(CRP)与冠脉病变程度及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 根据冠脉造影(CAG)结果将178例老年患者分为2组,冠心痛组116例和非冠心病组(对照组)62例,其中冠心病组又分为3个亚组:单支病变组(SV组,37例)、双支病变组(DV组,41例)、多支病变组(MV组,38例),分别测定血清TBil、SUA和CRP水平,并分析它们与冠脉病变程度及斑块稳定性的关系.结果 冠心病组SUA和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冠心痛组血清TBil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冠心病各亚组之间比较显示,SUA和CRP水平越高,冠脉病变越严重,而血清TBil水平越低,冠脉病变越严重(P<0.05);SUA和CRP均随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增高,与之呈正相关;TBil水平随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加重而降低,与之呈负相关(P<0.05);与病变稳定组比较,病变不稳定组CRP明显升高,TBil明显降低(P<0.05),而SUA无差异性(P>0.05).结论 SUA和CRP水平的升高及TBil含量的降低与冠心病的发生和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高SUA、CRP及低TBil可能是冠脉病变严重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尿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108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患者52例,为冠心病组;56例确诊为未合并冠心病患者,为非冠心病组;根据冠状动脉受累情况,分为1支、2支、3支病变组,并测定血尿酸(SUA)水平。结果冠心病组尿酸水平高于非冠心病组。结论血清尿酸水平是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郭倩玉  卢成志  夏大胜  陈欣 《天津医药》2012,40(10):1002-1004
目的:探讨老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尿酸(SUA)水平与ACS临床类型、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72例≥75岁的ACS患者,按照临床类型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组151例,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组25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组96例,比较3组的SUA水平;比较冠脉造影确定的单支病变、双支病变、三支病变组间的SUA水平;将SUA和血脂、空腹血糖(FPG)、血肌酐(Cr)、白细胞(WBC)水平行相关分析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组、NSTEMI组及STEMI组SUA水平、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组间SUA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UA水平与三酰甘油(TG)、Cr、WBC呈正相关(P<0.01),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负相关(P<0.01).Cr和WBC是影响血清SUA的因素.结论:老龄ACS患者SUA水平和ACS的临床类型及病变冠脉支数可能无关,血清Cr和WBC是SUA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Serum uric acid and risk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Many large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confirmed a positive association between raised serum uric acid (SUA) levels and risk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among hypertensive patients and those with established CHD, stroke, diabetes and heart failure. There is much controversy concerning the role of SUA a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CHD as SUA is related to many of the established risk factors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cluding hypertension, dyslipidaemia, obesity and pre-existing disease. The epidemiological evidence suggests that SUA is an independent predictor of CVD in subjects with hypertension and established vascular disease but not in healthy subjects. This evidence suggests that the influence of SUA on CHD is explained by the secondary association of SUA with other established etiological risk factors (hypertension, dyslipidaemia, hyperinsulinaemia, obesity and pre-existing disease). There is no evidence so far to indicate that lowering SUA levels with drug treatment has a beneficial effect on CVD outcome. In summary, there is little support for an independent causal role for SUA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D. However, SUA may provide useful prognostic information in subjects with hypertension and vascular disease.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血尿酸(UA)水平与冠心病(CAD)的发生及其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251例分为CAD组148例和非CAD组103例,以发生病变的血管支数反映冠心病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A、B、C、D4组,分别对应冠状动脉正常、1支、2支、3支病变,比较各组间尿酸水平.根据尿酸水平按四分位数将患者分为第1~4组.结果:(1)CAD组血尿酸水平高于非CAD组(P<0.01),Logistic多因素同归分析显示年龄、天冬氨酸转氨酶、尿酸水平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2)尿酸水平与冠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rn=0.229,P<0.01),其中女性组尿酸水平与冠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rn=0.317,P< 0.01),而男性组无此相关性(rs=-0.36,P=0.671).(3)血尿酸水平第3、第4四分位的CAD患病率明显高于第1、第2四分位(P<0.01).结论:血清尿酸水平与冠心病的患病率有关,且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血尿酸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162例和非冠心病患者82例;冠心病组又分为单支病变组41例,双支病变组53例,三支病变组68例,分别测定血尿酸(SUA)水平,同时记录性别、年龄、高血压史、吸烟史、糖尿病史等冠心病相关因素。结果冠心病组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P<0.05)。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血尿酸水平呈递增趋势,各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尿酸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胆红素及尿酸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184例冠心病患者,应用颈动脉超声技术检查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根据IMT值分为斑块组82例(IMT≥1.3 mm)和非斑块组102例(IMT<1.3 mm),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高血压史、吸烟史等一般情况,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尿酸等实验室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结果:冠心病患者颈动脉斑块组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低于非斑块组,血尿酸水平高于非斑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示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与颈动脉斑块呈负相关,尿酸水平与颈动脉斑块呈正相关,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间接胆红素、尿酸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冠心病患者多伴有血清胆红素及尿酸的异常,干预二者的生成,可以早期预防冠心病患者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替格瑞洛治疗后血尿酸(SUA)变化及其对炎症因子的影响,并与氯吡格雷比较,探讨替格瑞洛抗炎效应。方法:行PCI术后ACS患者162例,随机均分为氯吡格雷对照组和替格瑞洛治疗组(每组各81例),每组均连续用药3个月,比较分析2组治疗前后SUA、炎症因子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水平;与基线SUA水平比较,根据治疗后SUA变化,2组再各分为SUA升高组和SUA降低组,分析SUA与炎症因子相关性及SUA变化对炎症因子的影响。结果:氯吡格雷对照组治疗前后SUA水平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替格瑞洛治疗组的SUA水平较基线显著增高(P<0.05);两组炎症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与氯吡格雷对照组相比,替格瑞洛治疗组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更显著(P<0.05);氯吡格雷对照组中SUA升高组与SUA降低组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替格瑞洛治疗组治疗后,SUA与炎症因子显著正性相关,SUA升高组炎症因子水平均较SUA降低组显著增高(P<0.05)。结论: PCI术后ACS患者替格瑞洛治疗后SUA增高明显,高水平SUA可能促进炎症因子产生,但其炎症因子水平改善作用比氯吡格雷更显著,提示替格瑞洛较氯吡格雷的抗炎作用明显增强,高水平SUA对炎症因子的影响可能不足以抵消其本身较强的抗炎效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清尿酸水平与高血压及冠心病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临床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其中高血压合并冠心病30例,冠心病60例,健康体检者100例,测定以上人员血尿酸水平,并对比分析。结果高血压并冠心病组及冠心病组血清尿酸水平明显升高,与高血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血压组、冠心病组血尿酸水平与健康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尿酸水平与高血压及冠心病的发生密切相关,高尿酸血症可能是致高血压、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