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分析比较2012年和2010年宁波市企业退休职工体检结果,了解企业退休职工健康状况。方法结合性别、年龄分析2012年体检的5475名企业退休人员体检数据,并与2010年体检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共有5332名对象(97.39%)检出疾病或异常,人均患病(异常)为7.27种。检出疾病前8位为白内障(检出率63.14%)、血脂异常(58.21%)、咽炎(57.35%)、心电图异常(39.60%)、高血压(37.32%)、鼻炎(26.03%)、肝囊肿(21.70%)和脂肪肝(20.75%)。前4种及鼻炎、肝囊肿、尿路感染、肾囊肿、妇科疾病检出率明显高于2010年,脂肪肝及肾结石低于2010年。血脂异常、咽炎、鼻炎和尿路感染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心电图异常、高血压、肝囊肿、糖尿病、肾囊肿、血糖受损和肾结石男性高于女性。随年龄增长检出率升高的疾病有白内障、心电图异常、高血压、肝囊肿、肾囊肿、糖尿病、血糖受损和胆结石,其中肝囊肿主要在男性中有增加趋势,糖尿病主要在女性中有增加趋势;血脂异常在女性中有随年龄增加趋势。咽炎、尿路感染和妇科疾病有随年龄增长降低趋势。结论宁波市企业退休职工绝大多数存在较多健康问题,多数疾病检出率较2010年有上升,需要加强针对性的健康管理和干预。  相似文献   

2.
某大学教职工脂肪肝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郅淑棉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7):1139-1139,1141
目的:为了解高校教职工脂肪肝患病情况,以便更好地开展高校脂肪肝的预防保健工作。方法:对河南大学教职工进行健康体检,收集体检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027名教职工脂肪肝的检出率为10.41%,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男女检出率差异显著,男性有低龄化发病趋势,脂肪肝与代谢综合症及相关疾病关系密切。结论:河南大学教职工脂肪肝患病率偏高,应加强对高校教职工健康理念及生活习惯的干预,预防脂肪肝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高校教职工的身体健康状况,寻找危害高校教职工身体健康的高危因素,为高校预防保健工作提供依据,从而进行有效防范。方法对某高校教职工2006年、2008年、2010年体检结果汇总分析。结果该高校教职工三年各种疾病检出率为71.00%~81.12%。前七种疾病依次为高脂血症、脂肪肝、心电图异常、胆囊炎/胆石症、尿十项异常、高血压、高血糖等。其中高脂血症、脂肪肝、心电图异常、高血压、高尿酸血症、高血糖、乙肝病毒携带、肝功能异常的检出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胆囊炎/胆石症、肾结石的检出率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体检有利于疾病的早期发现,该校教职工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该充分重视并积极预防和治疗发病率高的疾病,为提高教职工的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很有必要加强学校卫生宣教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教职工的健康状况,为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对1178名教职工进行全面的体检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体检异常者1086例,检出率为92.19%。体检异常类共46种,前10位顺位是:高脂血症、脂肪肝、肝囊肿、高血压、心电图异常、血小板减少、高尿酸血症、胆结石、糖尿病、HBsAg阳性。男性前5位是: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脂肪肝、心电图异常、高血压;女性前5位是:高脂血症、宫颈炎、肝囊肿、脂肪肝、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血压、心电图异常、血小板减少、高尿酸血症、糖尿病的检出率男性高于女性(P〈0.05)。结论我校教职工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定期组织全面的体检,加强对教职工的健康教育,提高教职工的自我保健意识,是预防疾病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治疗疾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高校教职工健康现况,为防治疾病和提高教职工保健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将2009年上海海事大学1097名在职教职工健康体检资料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高校教职工检出率最高的前3位疾病依次为高脂血症、脂肪肝、高尿酸血症,检出率依次为40.84%,23.11%,14.19%,且男性检出率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校教职工代谢性疾病检出率高,应加强教职工,尤其是男性教职工的疾病预防教育。  相似文献   

6.
某高职学院教职工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高职学院教职工的健康状况,为做好教职工的医疗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成都航空技术学院741名教职工的健康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居于前5位的疾病是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高粘血症、超重,检出率分别为30.77%、27.80%、14.17%、13.09%、13.09%;在统计的10种主要疾病或异常中,退休教职工检出率均高于在职教职工(p〈0.05)。在职职工的高血脂、脂肪肝、高血压、高尿酸、高粘血症的检出率男性高于女性(p〈0.05);退休教职工的高粘血症、脂肪肝、肝囊肿、肾囊肿、心电图异常的检出率男性高于女性(p〈0.05)。结论高职学院教职工身体状况不容乐观,应启动实施人才健康工程,加强健康教育,改善不良生活习惯,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解哈尔滨医科大学在校教职工身体健康状况,分析影响健康状况及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维护和促进教职工身心健康。方法对我校2006年至2008年体检的教职工2504人的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受检者中健康状况非正常的男性占为82.61%,女性占67.07%;消化系统、循环系统、代谢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检出率较高,其检出率分别为:36.86%、27.91%、27.04%、24.28%。这4个系统的疾病多袁现为脂肪肝、高血脂、心电异常、高血压、前列腺肥大、子宫肌瘤、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结论在职教职工总体健康水平不高,女性健康状况好于男性,消化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对教职工的身体健康状况危害最大。影响教职工健康的主要病症为脂肪肝、高血脂、高血压、心电异常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我校教职工的健康状况及动态变化,及时发现疾病及危险因素,为防病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近3次教职工体检结果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2003年、2005年、2007年检出异常项目数分别为62、86、103项,检出率分别为74.44%、78.04%、87.08%,2007年检出率高于2005年和2003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近3次体检中检出率较高的异常项目或疾病为高血脂、脂肪肝、心电图异常、高血压。结论我校教职工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生活方式病逐渐增多,并呈逐渐增加趋势。防病主要在于改变生活方式、健康教育、定期体检。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高校离退休教职工身体健康状况。方法对2010年-2012年湖南城市学院离退休教职工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离退休教职工检出率排在前10位的疾病依次是脑动脉硬化、高血压、血脂异常、脂肪肝、慢性阻塞性肺病、糖尿病、胆囊炎、肾结石、肾囊肿、肝囊肿;居前4位疾病的检出率在性别及年龄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校离退休教职工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检出疾病多为慢性病,应加强对离退休教职工的健康教育,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体检结果及其相关因素,提出健康护理干预的措施,切实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防治知识和水平。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3年5月来我院进行高血压体检的老年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体检后的结果进行分析,提出科学合理的健康干预措施。结果:老年患者的年龄越大,高血压的检出率越高,男性老年患者的高血压检出率90.2%明显高于女性患者36.2%,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不断加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干预,不断提高患者的生活与生存质量,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及其并发症的出现,改善患者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高校女教职工健康状况,做好疾病的预防。方法对2008年我校401名女教职工的健康体检和妇科疾病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妇科疾病的检出率分剐为17.21%、21.95%、5.74%、41.15%,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中老年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B超异常的检出率高于青年组,心电图异常老年组高于中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院女教职工代谢相关性疾病和妇科疾病不容乐观,对她们进行定期体检和健康指导是女教职工保健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高校教职工身体健康状况,为高校教职工个性化健康指导提供依据。方法对某高校4711名教职工健康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体检发现异常指标或查出疾病者4433例,占参检总数的94.1%;278人体检结果未见明显异常,占5.9%。检出率居前10位的异常或疾病依次为脂肪肝、心电图异常、高脂血症、高血压、高尿酸血症、高血糖、胆囊息肉、胆囊结石、肾结石。男性在脂肪肝、高脂血症、高血压、高尿酸血症、高血糖及肾结石中的检出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校教职工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尤其是男性教职工,应加强教职工的健康管理,提高其自我保健意识,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分析教职工的体检资料,了解教职工的健康状况,为开展健康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参加内蒙古农业大学医院健康体检的1 473名在职教职工的体检资料,并对体检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教职工检出率居前3位的主要疾病或异常指标依次为高血脂、脂肪肝、超质量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48.27%,41.82%和32.79%。男性教职工高血脂、脂肪肝、超质量和肥胖、高血压、异常心电图、胆囊壁粗糙、胆囊结石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教职工高血脂、脂肪肝、超质量和肥胖、异常心电图、高血压、高血糖、胆囊结石的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校教职工的健康状况与职业特点、精神心理因素、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应加强健康教育和定期体检,以增强教职工的自我保健意识,预防慢性病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某高校教职工血压、血糖、血脂的变化情况,为制定相应的健康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05年和2014年某高校参加体检的教职工作为对象,重点对健康体检结果中的血压、血糖、血脂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4年高血脂和高血压检出率分别为43.19%和22.08%,明显高于2005年的14.41%和9.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5年和2014年高血糖检出率无明显差异。结论高校教职工血压、血糖、血脂情况不容乐观,尤其是高血压和高血脂发病呈年轻化趋势,检出率高于社会平均水平,应加强健康教育,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将健康风险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某校教职工身体健康状况,找出影响教职工健康的主要问题。[方法]对2010年537名教职工体检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受检者体检异常总检出率79.89%。检出率较高的前10种疾病依次为:高血脂26.44%、心电图异常14.15%、高血压11.73%、脂肪肝11.17%、高尿酸血症8.75%、高血糖5.77%、胆结石4.47%、泌尿系感染4.47%、胆囊息肉2.23%、肾囊肿2.23%。随年龄增大体检异常检出率升高。[结论]该校教职工健康状况欠佳,检出病种较多,应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指导,提高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2007年某高等专科学校教职工体检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掌握某高等专科学校教职工的健康状况,以便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方法对413名教职工的正常体检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检出异常者239人,检出率为57.9%,检出疾病20余种。位居前3位的疾病为高血脂、脂肪肝和心电图异常,检出率依次为28.8%、27.4%和11.4%,其中高血脂、脂肪肝男性高于女性,心电图异常老年组高于中青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该校教职工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定期体检非常必要,同时应加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相似文献   

17.
1979例石家庄市机关干部B超普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B型超声仪对脂肪肝、肝囊肿等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1979例市直机关健康体检者的B超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79例体检者的脂肪肝检出率为33.00%;肝囊肿检出率为3.89%;胆囊息肉的检出率为2.22%;肾囊肿的检出率为2.02%。结论:B超检查可及时发现脂肪肝、肝囊肿等无明显症状的疾病并为及时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机关工作人员的健康情况,为制定合理的健康保健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390名某机关工作人员的健康体检结果进行整理分析。结果疾病或健康指标异常总检出率73.85%,其中男女疾病检出率为80.78%和60.74%,男性疾病检出率显著高于女性,两者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主要疾病谱依次为:血脂异常、肥胖症、高尿酸血症、脂肪肝、高血压。随着年龄增加疾病检出率显著增加(P〈0.005)。结论针对影响机关干部身体健康的危险因素提出干预和预防措施,对一些慢性疾病给予针对性治疗,以提高机关工作人员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袁琳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8):1395-1396
目的:了解高校女教职工中妇科病检出率、主要病种及相关因素。方法:对该院教职工进行妇科病普查。结果:常见妇科病检出率为47.56%。呈增加趋势,宫颈炎、阴道炎、盆腔炎是危害妇女健康的主要疾病,患病率分别为12.4%、7.39%、5.54%,以24-45岁组患病率最高。结论:定期普查,采用多学科协作群防群治是提高妇女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该校教职工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脂肪肝的患病情况,并为高校预防保健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和方向。方法对常州工学院2012—2013年1020名在职教职工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脂肪肝的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校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脂肪肝的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2013年的检出率明显高于2012年,而脂肪肝检出率为4项检查中最高,并且呈年轻化趋势,检出率在40~49岁最高,高血糖在4项检测结果中检出率最低,高血压检出率在40~50岁阶段开始增多。结论该校教职工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有针对性对各个年龄段高校教职工的宣教,提升他们对疾病的认识度,进行个性化的干预措施,提高教职工的健康素养,降低慢性病患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