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对1991年1月至1996年12月湛江口岸进口食品卫生监督检验结果统计分析。6年间共查验进口食品1218批,5391508.881吨,其中不合格食品92批,123692.077吨,占总重量的2.29%。针对湛江口岸进口食品以粮食为主,运输方式以海运为主的情况,为确保进口食品卫生安全,建议建立现场卫生监督、开展后续管理与实验室检验相结合的卫生监督管理机制。提出采用HACCP方式管理进口原粮接运过程。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东莞口岸1990年10月至1997年12月进口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情况统计分析。8年来共进口食品11671批次,总重量为197184.9吨;其中检出不合格进口食品33批次、96.65吨,占总重量的0.049%。根据东莞口岸进口食品以原料及半成品为主、运输方式以车运为主;小批量、多品种,但按类别划分高度集中在3~4个主要类别的现状,加强后续管理,监管“来料加工”。产品的返销;并就近年来东莞口岸进口食品由原料及半成品向贸易食品转移的新情况,建议东莞进口食品卫生监督检验工作的重点相应向贸易和市场进口食品转移。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了图们口岸1992年~1993年进口食品2019批次,进口食品以水产品为主,占95.39%,其中又以冷冻水产品为主,进口时间以7~9月份为高峰。发现不合格食品40批次,并做了妥善处理,食品进口后迟报、漏报现象严重,作者提出了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1995~1996年经洋浦口岸进口食品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两年间共从3个国家进口食品3种40批,92661.003吨,均符合我国食品卫生标准。其中食用油类为主要进口食品,占进口食品总量的98.14%,在食用油类中,又以精炼食用棕榈油为主,占进口食品总量的94.07%,主要来自马来西亚,占进口食品总量的53.64%,这些构成洋浦口岸进口食品的主要特点。加强对食用油类的卫生监督管理是洋浦局进口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的重点,务必严格依法把关,确保国家的经济利益和人民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5.
依据《食品卫生法》对长沙口岸地区1993-1995年进口食品的卫生监督管理情况进行了分析。三年共查出不合格食品6批,重量为12.808吨,占总重量的1.37%。同时对易漏报漏检的进口食品如包装材料、机械设备进行了分析,并对今后如何加强内陆口岸进口食品卫生监督管理,提高和改进工作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本文作者对汕头口岸1992~1993年的进口食品中不合格食品的项目、产地进行了分析,结果与深圳和拱北口岸的资料一致。食品添加剂不符合我国规定的问题非常严重,三个口岸添加剂指标不合格项次分别占总不合格项次的65.0%、54.6%、92.0%,合成色素和糖精钠的超标尤为严重,某些食品的添加剂超标率达100%。提议应加强进口食品中添加剂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我国添加剂的测定方法和卫生标准,在充分调查和论证的基础上对进口某些风味食品的卫生标准做适当修改。  相似文献   

7.
章主要论述蛇口口岸1992年1月至1993年12月进口食品的主要卫生学问题及其处理原则。两年间共检查进口食口2498批,总重量为981944.473t。经卫生监督检验,发现有卫生学问题的进口食品共3004.58t,占总重量的0.36%。因此,加强进口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掌握锦渡口岸进口食品不合格情况,为加强卫生监督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3年l~6月从锦渡口岸入境的进口食品不合格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3年l~6月进口食品总批次为7171批,总重量为96767吨,货值8284万美元。查出不合格进口食品852批,不合格原因主要是中标签不合格,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色素超标及感官检查不合格。结论 加强中标签观场查验工作,加强二氧化硫及人工色素的检测工作,重视关检合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掌握深圳口岸进出口食品的卫生状况。[方法]对2000年1~6月份深圳口岸进出口食品监督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检验法定检验样品7579份,检出不合格样品108份,不合格率为1.42%。普通食品类不合格率(6.7%)高于水产品类不合格率(0.03%);进口食品不合格率(7.75%)高于出口食品不合格率(0.34%)。进口甲鱼O139霍乱弧菌检出率为20%(2/10)。法定检验不合格率较高的食品是蜜饯类、糖果类、饮料类,不合格项目主要为色素、糖精钠;其次为细菌总数、苯甲酸。[结论]应继续加强进出口食品监督检验工作,尤其要加强对进口食品的监督及进口水产品霍乱弧菌的监督监测,防止霍乱弧菌传入;重点加强主要不合格项目、主要不合格食品类别的监督检验。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了图们口岸1983~1989年进口食品的卫生质量和卫生监督情况。60个品种总合格率为98.5%,粮食类合格率高于水产类合格率,各类卫生指标中发现问题多的是感官指标(占71.6%),对258批不合格食品分别进行退货和改做他用等卫生处理。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1991~1993年从汕头口岸进口的9389宗食品的卫生监督管理情况进行分析,其中发现有卫生问题的661宗,共8781.1吨,分别占总宗数的7.04%及总重量的1.94%;进口食品具有品种杂、批次多、数量少的特点,并对进口食品卫生监督工作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汕头口岸进口食品中合成色素检验情况,从1997年7月~1998年11月共检验样品780份,其中381份含合成色素,占48.8%。22份不合格,不合格率为2.8%。对此进行了讨论,并对不合格食品作着重分析。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了肇庆口岸1991-1993年的进口食品情况;三年从23个国家和地区共进口食品20种867批、75649.318吨,其中不合格食品有10种54批,5708.83吨,均依法采取了措施.  相似文献   

14.
1995~1998年秦皇岛口岸共进口大麦35艘次,计86.3万吨。经理化检验,共检出杀螟硫磷超标大麦1.998万吨,占进口量的2.3%。依据《食品卫生法》对超标大麦进行了相应的处理.既严格执法,又维护了货主的利益。  相似文献   

15.
张敏  徐雁 《现代预防医学》1995,22(4):230-231
本文统计分析了新沂市1982 ̄1994年食品卫生监测资料。结果表明:食品标化合格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采样合格率与送样合格率有显著差别;合格率最高的食品是熟啤酒,最低的是熟制制品,分别为97.62%和47.22%;食品不合格以细菌指标不合格为主,其次是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居第三位,分别占64.6%、19.2%和16.2%,但不同种类食品三者所占比例各异。  相似文献   

16.
黑河口岸1986—1995年入出境货物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河口岸1986~1995年进出境货物l975896.70吨。其中进口货物l531010.49吨,出口货物444886.21吨,实施卫生处理的货物13l115.07吨,占进口货物的8.6%。进口食品占进口货物的6.4%。调查结果显示。今后应加强进口货物的卫生监督管理和进口食品卫生监督检验工作。  相似文献   

17.
食用棕榈油是以棕榈树的果实为原料生产的食用植物油。由于我国的地理气候不适宜油棕榈树的生长,食用棕榈油靠进口。由于食用棕榈油价格低,产量大,作为食用油脂在食品加工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自上世纪 80年代以来,我国食用棕榈油的进口量一直呈增长的趋势, 2000年 1月至2004年 10月全国进口食用棕榈油 1 121 11万吨,其中广州口岸进口量为 189 1万吨,占全国进口总量的 16 87%,价值达7 75亿美元(见表 1)。我国使用的食用棕榈油、氢化棕榈油、棕榈硬脂等绝大部分是从原产地马来西亚通过远洋货运散装进口的。2000年以来,广州口岸共检测 1…  相似文献   

18.
收集分析了1995年11月至1996年6月各地报告给国家进口食品卫生监督检验中心(广州)的资料,对124宗不合格进口食品的种类、检出原因、食品来源地等情况进行分析。指出不合格进口食品以糖、油、水产品和粮食类为多。其原因主要是添加剂或食品成分、含量、包装等不符合国家标准,建议应加强进口食品资料的综合分析利用。以便有的放矢做好进口食品卫生监督与卫生检验。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掌握进口食品中合成色素的基本情况。[方法] 对1996年~1999年深圳各口岸抽检的进口食品2912份进行了合成色素的检测分析。[结果] 有453份不合格,占14.9%。不合格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999年最高达21.7%,其中以蜜饯、糖果不合格率最高,1999年糖果达30.6%,1998年蜜饯达32.8%。糖果的送检批次最多,为1371份。[结论] 应采用HACCP、HPLC等先进的检验方法提高进口食品检验技术水平,为入世做好充分的准备。  相似文献   

20.
1991~1994上半年由龙口口岸进口的食品共6类,33批次,计29191.379吨,其中发现不合格的3批次16.936吨,现将卫生监督及卫生检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