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7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尿酸和C反应蛋白(CRP)浓度变化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将211例冠心病患者和72例非冠心病对照者的临床资料、公认的冠心病危险因素、血清尿酸和hs-CRP水平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冠心病各组UA、hs-CRP水平明显高于CG组(P均<0.01),AMI组UA水平明显低于SCHD组及UAP组(P均<0.01),AMI组hs-CRP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均<0.01),UAP组hs-CRP明显高于SCHD组和CG组(P均<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UA和hs-CRP水平较非冠心病者明显升高,高UA血症、高hs-CRP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血尿酸水平增高可能促发炎性反应、急性心肌梗死时CRP水平增高的同时伴有UA水平的降低。  相似文献   

2.
宋红云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3):129-130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尿酸(UA)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50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30例,另选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血清CRP与UA,并进行比较。结果 AMI、UAP组CRP及UA较对照组均明显增高(P<0.05)。AMI组患者CRP明显高于UAP组患者(P<0.05)。结论血清CRP及UA水平是ACS的敏感指标,可作为冠心病危险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66例冠心病患者和对照组30例血清CRP含量。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其中陈旧性心肌梗死(O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升高尤为明显。结论CRP不仅与冠心病发生有关,而且与冠心病的心脏事件发生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金属蛋白酶-9(MM P-9)联合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0例ACS患者和4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血清MM P-9和CRP的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ACS患者血清MM P-9和CRP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ACS患者中血清MM P-9和CRP水平急性心肌梗死(AM I)组高于不稳定性心绞痛(UA)组(P<0.05)。结论:ACS患者血清MM P-9和CRP水平明显升高,两者测定可以作为评估ACS病情严重程度的敏感指标,是ACS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其检测对ACS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及血脂等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RA患者的发生机制与心血管病(CHD)的关系。方法将111例RA患者根据是否合并CHD分为RA组61例和RA合并CHD组50例,另选择健康对照1组55例、2组50例。检测并比较4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CRP水平。结果 RA合并CHD组与RA组和对照组比较,TG、LDL-C水平较高,HDL-C水平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G、LDL-C是RA发生AS的危险因素,而AS又可使单纯RA合并CHD,从而使病情加重。  相似文献   

6.
田维舟 《贵州医药》2003,27(6):491-492
目的研究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与冠心病(Coranary heart disease,CHD)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11例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 CAG),同时测定血浆Fg和血清CRP。结果123例冠心病患者的Fg和CRP明显高于88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P<0.05);在不同狭窄支数亚组中,Fg和CRP水平与病变支数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浆Fg和CRP水平明显升高,说明Fg和CRP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药物对冠心病(CHD)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浓度的影响。方法对不同类型的冠心病进行研究,分别使用免疫比浊法与免疫抑制法对3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P组)、3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P组)以及2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组)的CRP、cTnI、CK以及CK-MB等心肌标志物水平加以测定,另外选择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CRP在对照组、SAP组、UAP组以及AMI组水平分别为(2.21±0.65)mg.L-1、(4.31±1.12)mg.L-1、(8.28±1.38)mg.L-1以及(18.12±3.59)mg.L-1,CRP水平在上述4组的变化呈明显增大的发展趋势,即对照组与其他3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UAP组与SAP组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AMI组与UAP组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cTnI水平仅在AMI组与UAP组明显升高,CK与CK-MB水平仅在AMI组明显升高。CHD患者服用欣康片、复方丹参滴丸不会影响CHD患者血清中的CRP浓度(P>0.05),但是服用阿司匹林则会明显降低CRP的浓度(P<0.05)。结论 CRP水平与冠心病病变程度有密切的相关性,但是也需要考虑到药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11  
目的 检测冠心病 (CHD)患者血清C 反应蛋白 (CRP)水平 ,对炎性反应与CHD发生与发展的相关性作初步探讨。方法 据病史将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 (AMI)、不稳定心绞痛 (UA)和稳定型心绞痛 (EA)三组 ,测其血清CRP值及EA组发生急性冠脉事件后CRP的变化。结果 AMI组、UA组与EA组比较其CRP均值及异常率差异均非常显著 (P <0 .0 1) ,EA组发生急性冠脉事件后 ,其CRP值明显升高。结论 CRP水平与CHD的发生与发展有高度相关性 ,检测CHD患者的CRP水平 ,可筛选高危人群 ,积极进行预防 ,减少急性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和尿酸与冠心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程多智  康敏  毛达勇  张吉才 《河北医药》2011,33(12):1791-1792
目的探讨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尿酸(UA)水平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检测44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CHD患者(冠心病组)和68例正常对照者(对照组)的血浆Hs-CRP和UA水平及相关血脂成份。结果CHD组血浆Hs—CRP、UA、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变量回归分析显示CHD的发病与TC、TG、HDL-C、LDL—C有关(P〈0.05)。结论血浆Hs—CRP和高UA血症常和cHD的危险因子并存,并非是CHD的独立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脂蛋白(a)、C-反应蛋白和胆红素检验在冠心病患者诊治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120例确诊为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与120例体检的健康成人进行对比,观察两组和不同类型冠心病的脂蛋白(a)、C-反应蛋白和胆红素差异。结果观察组的Lp(a)和CRP明显高于对照组,胆红素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OMI组和SAP组的Lp(a)、CRP值较观察组平均值低,较接近对照组;而UAP组和AMI组较观察组平均值高(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的Lp(a)、CRP会升高,胆红素浓度会降低,提示我们在对冠心病的治疗中,需要重视降低脂蛋白(a),减少炎症的发生,适当增加抗氧化剂,从而抑制动脉粥样性硬化,减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赵伟  张宏  于佩  夏建华  郭艳  王家弛 《天津医药》2002,30(8):469-47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尿酸水平(UA)的变化及与冠心病(CHD)的相关性。方法:检测186例T2DM患者的血UA、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Alc(HbAlc)、体重指数(BMI)及血压。按性别分2组,再按是否合并CHD分4个亚组,并设正常对照组120例。结果:T2DM男性和女性血UA均增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T2DM合并CHD组血UA升高,与非CHD组比较,女性有显著性差异(P<0.01),男性则无差异(P>0.05)。结论:T2DM男性和女性血UA均增高,T2DM女性血UA增高与CHD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检测冠心病(CHD)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SAA)及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探讨其在CHD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 检测2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25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30例稳定性心绞痛(SA)、30例健康者血清SAA、IL-6、TNF-α和hs-CRP水平.结果 CHD患者血清SAA、IL-6、TNF-α和hs-CRP水平均较对照组高(P<0.01);并呈AMI> UA> SA的趋势(P<0.05和0.01),且在冠脉单支病变、双支病变、三支病变者逐渐增高(P<0.01);SAA与IL-6、TNF-α和hs-CRP水平显著相关(P<0.01).结论 SAA、IL-6、TNF-α和hs-CRP可能参与了CHD的发病过程,可作为CHD病情观察的指标,以预防CHD急性冠脉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冠心病患者主要生化指标及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洪凤芹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12):2131-2132
目的探讨血尿酸(uA)、血脂(TC、TG、LDL-C、HDL—C)、c-反应蛋白(CRP)及胆红素(TBIL、BIL、DBIL)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选择396例CHD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39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uA、TC、TG、LDL.C、HDL—C、CRP、TBIL、BIL及DBIL水平。结果观察组UA、TC、TG、LDL-C及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与冠心病病变程度呈正相关;HDL-C、TBIL、及BI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与冠心病病变程度呈负相关。结论c:反应蛋白、尿酸、血脂及胆红素等实验室指标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应该重视冠心病相关危险因素,早期干预,做到早期预防及治疗。  相似文献   

14.
扈友庄  杨彬  刘东彪  冯德辉 《医药导报》2004,23(11):0809-0811
目的: 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1(sICAM 1)和C 反应蛋白(CRP)的水平与正常人的差异,及其在丹参注射液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将64例U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常规治疗组)31例及治疗组(丹参注射液治疗组)33例,对照组1采用常规治疗即吸氧,镇静,阿司匹林100 mg,qd;美托洛尔12.5~25 mg,每天2或3次。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参注射液30 mL加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qd。两组疗程均为14 d。通过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清sICAM 1和CRP水平的变化,并与对照组2(正常对照组)22例对比分析。观察两组疗效。结果:UAP患者血清sICAM 1和CRP水平较对照组2明显升高(均为P<0.01),对照组1及治疗组治疗后sICAM 1及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为P<0.01),且治疗组下降幅度显著较对照组1大(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1临床疗效更显著(P<0.05),但心电图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CRP、sICAM 1可能参与了冠心病(CHD)的发病过程,血清sICAM 1的检测有助于临床病情分析,丹参注射液能显著降低UAP患者血清sICAM 1和CRP水平,与常规西药联合治疗冠心病疗效更好,从而降低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张星星  葛超 《安徽医药》2017,21(7):1213-1214
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活动期病人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活动期UC病人180例为观察组,根据Truelove-Witts评分标准进行病情分级,同期选取对照组180例,对比两组PCT、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白细胞计数(WBC)水平的差异.结果 活动期UC病人PCT、CRP、ESR、WB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重度UC病人PCT、CRP、ESR、WBC水平显著高于轻、中度UC病人(P<0.01).UC病人PCT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1),PCT的ROC曲线下面积(AUC)高于WBC,但低于CRP、ESR(P<0.01).结论 血清PCT水平能够预测UC病情严重程度,与CRP、ESR、WBC均有良好的相关性,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和白细胞介素-10(IL-10)在冠心病(CHD)患者中的检测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经冠脉造影检查确诊的CHD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42例,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38例。同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上述对象血清hs-CRP、HCY和IL-10水平。结果 CHD患者血清hs-CRP和HCY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IL-10水平较对照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S和SAP患者血清hs-CRP和HCY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ACS患者血清IL-10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SAP患者血清IL-10水平较对照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S患者血清hs-CRP和HCY水平较SAP患者显著增高,而IL-10水平则较SAP患者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血清hs-CRP、HCY和IL-10水平与CHD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对评估CHD病情,尤其对急性冠脉事件的预防、控制具有重要的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阿司匹林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老年冠心病患者(CHD)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应用不同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后其血清CRP水平的变化。方法将9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阿司匹林100mg/d组(CHD1组)、150mg/d组(CHD2组)、200mg/d(CHD3组),另设正常对照组(对照组),每组均为30例。测定对照组及90例冠心病患者应用阿司匹林治疗前和治疗后12周时的血清CRP水平。结果CHD组的CR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CH)2组、CHD3组经阿司匹林治疗后血清CRP水平较CHD1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CRP水平升高,阿司匹林干预治疗可降低冠心病患者血清CRP水平,提示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与炎症有关,而阿司匹林可呈剂量相关地通过抗炎作用抑制其进展,效应以150mg以上为佳。  相似文献   

18.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体内P-选择素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P-选择素在不稳定性心绞痛(UA)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与脂质代谢、氧化应激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病例组冠心病(CHD)患者68例,包括稳定性心绞痛(SA)患者20例,UA患者48例,对照组正常人20例,分别测定血浆和血小板内P-选择素含量以及血脂(血清TC、TG、LDL-C、HDL-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同时分析P-选择素与血脂、脂质过氧化物的相关性.结果 UA患者血浆及血小板内P-选择素含量均显著高于SA患者和正常对照者(均P<0.01),而SA患者血浆及血小板内P-选择素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P-选择素与血小板P-选择素、TG、LDL-C、MDA水平成明显正相关(均P<0.01),而与SOD水平成明显负相关(P<0.01).结论 UA患者体内P-选择素含量明显升高,提示血小板活性增强,其原理可能与脂质代谢紊乱以及氧化应激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尿酸(UA)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34例冠心病患者(试验组)和128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分别进行UA及HS-CRP的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冠心病患者UA及HS-CRP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冠心病患者UA及HS-CRP水平明显升高,联合检测UA及HS-CRP对冠心病的诊断、治疗和判断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浓度的变化,分析探讨炎症与原发性高血压病之间的关系及加重炎症反应的相关因素.方法 检测12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与60例正常血压受试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浓度;同时检测高血压病组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BG)、尿酸(UA)、体重指数(BMI),依据有无合并上述检测参数任何一项升高者将该组再分为有合并症和无合并症两个亚组.结果 高血压病无合并症组CR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血压组(P<0.01);同级血压水平高血压病有合并症组CRP水平显著高于无合并症组(P<0.01);CRP与TC、TG、FBG、UA、BMI均呈显著正相关(P均<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中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明显升高,提示存在炎症反应,两者之间可能是互相影响与作用的关系,TC、TG、FBC、UA、BMI均是加重炎症反应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