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比较Pilon骨折延期手术治疗和传统早期手术治疗效果,并分析Pilon骨折延期手术术后感染病原菌。方法分析2011年1月-2016年2月医院收治278例Pilon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延期手术治疗137例患者为观察组,给予早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141例患者为对照组。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术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优良率89.1%,高于对照组7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4.8%,低于对照组4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共分离出13株病原菌,革兰阳性菌9株占69.23%,革兰阴性菌4株占30.77%,观察组患者术后感染病原菌主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为主。结论分步延期手术较内固定术治疗效果较好,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术中给予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药物可以有效减少术后感染。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综合抗感染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7年5月医院接收治疗的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分析患者术后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性,对照组采用抗菌药物治疗,试验组采用综合措施治疗(抗菌药物治疗+清创冲洗引流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共培养出111株细菌,对照组患者共培养出216株细菌,试验组患者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为青霉素的耐药性最高,其次分别为氨苄西林、氯霉素、红霉素及妥布霉素,但试验组耐药性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住院时间、病原菌清除时间、渗液消失时间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创面I期愈合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感染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折内固定术后早期感染病原菌较多,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广谱抗菌药物应谨慎使用,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使用综合措施治疗对预后抗感染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3.
梅昆三 《健康必读》2008,7(7):85-85
目的探索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本组52例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临床资料及治疗经过。结果52例术后感染病例,经局部及全身综合治疗,12例取出内固定物,余40例保留内固定物骨折顺利愈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病原菌分布以及感染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6月在医院接受内侧锁定板固定术治疗的胫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35例并发术后感染的患者列为感染组,随机选取40例同期接受治疗但未发生感染的患者为未感染组;另纳入50例同期在医院接受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析感染组病原菌分布及患者的预后。结果 35例感染组患者中分离致病菌51株,其中革兰阳性菌35株,占68.63%,革兰阴性菌13株,占25.49%;感染组患者中位感染时间为2周,其中有28例接受再次手术治疗;感染组患者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降钙素原(PCT)水平均显著高于未感染组及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高龄、合并糖尿病及开放性骨折是导致内固定术后并发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导致约80%患者再手术,同时导致全身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外科治疗方案在胫骨平台骨折不愈并发慢性感染患者中的疗效,为提升胫骨平台骨折不愈并发慢性感染患者临床疗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医院骨科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不愈并发慢性感染患者154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7例,对照组给予锁定钢板内固定,研究组给予髓内钉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治疗情况,术后并发症,膝关节功能及骨痂生长情况,统计术前病原菌的分布和术后感染病原菌的分布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感染,关节伸直受限,断针,骨不连的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分离培养出病原菌86株,革兰阳性菌占58.4%,革兰阴性菌占37.1%,真菌4.5%,研究组分离出病原菌89株,革兰阳性菌占61.6%,革兰阴性菌占34.9%,真菌3.5%;治疗后对照组分离培养出13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占61.5%,革兰阳性菌占30.8%,真菌7.7%,研究组分离出病原菌3株,革兰阴性菌66.7%,真菌33.3%;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和骨痂生长评分均有明显提升,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功能和骨痂生长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锁定钢板内固定相比,髓内钉内固定可以有效地提升胫骨平台骨折不愈合并发慢性感染的患者的总体疗效,降低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组合式外固定器结合闭式灌洗治疗下肢长骨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后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在2009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下肢长骨骨折,经过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后发生术后感染的患者共35例,将其中进行组合式外固定器结合闭式灌洗治疗下肢长骨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后感染的患者22例作为观察组,将进行单边外固定架结合单纯清创治疗下肢长骨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后感染的患者13例作为对照组,研究组合式外固定器结合闭式灌洗治疗下肢长骨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后感染的临床疗效。结果患者骨折愈合率观察组为90.9%、对照组为69.2%,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感染治愈率观察组为95.5%、对照组为76.9%,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组合式外固定器结合闭式灌洗治疗下肢长骨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后感染,临床效果显著,不仅可有效控制髓腔感染,还能促进骨折愈合,更好地恢复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7.
《临床医学工程》2017,(8):1105-1106
目的观察单侧与双侧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90例,按照不同的术式分为两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双侧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单侧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观察组的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单侧钢板内固定术相比,双侧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更显著,有利于促进关节功能恢复,缩短骨折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开放性胫骨骨折创面感染患者病原学分布特点及骨折愈合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2014年10月-2017年5月开放性胫骨骨折创面感染患者87例,取所有患者切口渗出物进行病原菌培养与鉴定,并根据患者状况给予对应内固定术治疗,于6个月后进行随访。统计并分析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87例骨折创面感染患者切口渗出物共检出病原菌127株,以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分别占28.35%(36/127)、15.75%(20/127)、14.17%(18/127);87例患者术后6个月共愈合64例,愈合率为73.56%(64/87),单因素分析结果:致伤原因、骨折分型、受伤至治疗时间、软组织修复时机、是否应用VSD为骨折愈合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软组织二期修复、高能量致伤、骨折分型较高及受伤至治疗时间>6h为影响开放性胫骨骨折愈合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创面感染病原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影响开放性胫骨骨折愈合的影响因素为软组织二期修复、高能量致伤、骨折分型较高及受伤至治疗时间>6h,临床应针对影响因素及早实施对应干预措施,降低骨折延迟愈合及骨折不愈合发生风险,促使患者及早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股骨开放性骨折内固定(OFFIF)术后早期感染保留内固定物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6月-2011年10月股骨开放性骨折行OFFIF术后发生早期感染的患者24例,在未改变内固定的前提下进行清创、冲洗引流及抗感染治疗。结果 16例患者拔管后伤口愈合出院,4例患者行二次清创、冲洗引流后伤口愈合出院,2例患者行3次清创、冲洗引流后伤口愈合出院,仅有2例患者伤口未能及时愈合,在积极换药和中药口服1个月后伤口愈合;随访5个月3年,平均10.5个月;24例患者中,20例伤口完全愈合未复发,愈合率为83.3%。结论 OFFIF术后早期感染在保留内固定物的前提下,进行清创、冲洗引流及抗感染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临床医学工程》2016,(11):1517-1518
目的观察可吸收螺钉治疗小儿肱骨外髁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82例肱骨外髁骨折患儿,按照患儿骨折间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克氏针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观察组予以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后骨折愈合情况和肢体功能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的骨折愈合率为97.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0%(P<0.05);观察组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肢体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肱骨外髁骨折患儿采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能够明显提升患儿骨折愈合率,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促进患儿肢体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