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B超用于胸腔积液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0例胸腔积液患者,上述患者中大量胸腔积液患者共60例,中等量胸腔积液共55例,少量胸腔积液共45例,包裹性胸腔积液共40例。本组所选患者均行B超胸腔积液检查和X线下胸腔积液检查。记录B超检查下大量胸腔积液、中等量胸腔积液、少量胸腔积液和包裹性胸腔积液例数;记录X线检查下的大量胸腔积液、中等量胸腔积液、少量胸腔积液和包裹性胸腔积液例数。结果B超检查下大量胸腔积液符合率为100%;中等量胸腔积液符合率为100%;少量胸腔积液符合率为97.8%;包裹性胸腔积液例数符合率为97.5%。X线检查下大量胸腔积液符合率为100%;中等量胸腔积液符合率为100%;少量胸腔积液符合率为66.7%;包裹性胸腔积液符合率为60.0%。B超在少量胸腔积液、包裹性胸腔积液诊断符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超可用于少量胸腔积液和包裹性胸腔积液检查,优于x线检查,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胸腔积液在临床上非常多见,实时B超引导下胸腔积液穿刺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广泛,且成功率高。我院自1997年至今利用超声对251例患者进行B超定位穿刺治疗,现仅总结部分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导6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并腹膜后脓肿及胸腔积液,由于脓肿位置深在,脓肿形成早期,B超探及困难,穿刺不易找到脓腔;加之病人胸腔积液,伴有胸痛,胸闷、气促,以及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因此易误诊或延误诊断。在诊治中,病人出现高热不退,腹胀、腰痛等应想到腹膜后脓肿的可能。B超和腹部CT检查可进一步明确诊断。对于胸腔积液,少量者可让其自行吸收,中等量以上者,应穿刺抽吸,以解除对肺的压迫,改善呼吸状况。  相似文献   

4.
B型超声不仅能诊断胸腔是否积液;还可以判定积液量;是否包裹以及为临床提供穿刺部位,而且可以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同时观查治疗过程中病情的发展变化以及x线不易发现的少量胸腔积液材料与方法资料:我院1988年3月至1991年3月共检查胸腔积液108例,男76例,女32例。年龄70岁至14岁,门诊72例,住院36例。仪器:EUB—26型B超显像仪,荷兰百大塔1100型扇形太线阵形B超显像仪,擦头频率均为3.  相似文献   

5.
周海依 《中国当代医药》2013,20(8):193-194,196
目的探讨各种辅助检查对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诊断与分析。方法对本院2009年9月~2011年3月经临床影像学、病理学和实验室手段(如B超、X线胸片、组织学培养、胸部CT等)确诊的恶性胸腔积液8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恶性胸腔积液者的胸腔积液中CEA、CA125、CA153、CA199四项肿瘤标志物平均水平均高于0.01;胸腔积液CEA/血CEA比率均大于1.0;纤支镜确诊率为66.7%;胸腔积液脱落细胞检查确诊率为76.4%;胸膜活检确诊率为84.7%;淋巴结活检确诊率为100.0%。结论对胸腔积液CEA/血CEA比率、B超、X线胸片、胸部CT等提示恶性胸腔积液者,应作纤支镜、胸膜活检、胸腔积液脱落细胞检查,对伴淋巴结肿大者行淋巴结活检确诊;对某些不明原因难治型恶性胸腔积液,进行酶学检查和肿瘤标志物的检查也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B超在胸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胸腔积液患者共200例,其中大量积液共60例,中等量积液共55例,少量积液共45例,包裹性积液共40例.其中左侧胸腔积液患者共70例,右侧胸腔积液患者共118例,双侧胸腔积液患者共12例.本组所选200例患者均行B超检查及胸部X线检查.结果 本组200例患者,采用B超检查确诊为胸腔积液共199例,确诊率为99.5%;200例患者均采用X线检查,169例患者确诊,确诊率为84.5%.B超检查胸腔积液确诊率显著高于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超用于胸腔积液特别是少量积液检查诊断价值优于X线检查,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7.
李雨  蒋加雁  卢岚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23):3261-3262
目的 观察复杂性胸腔积液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注入尿激酶治疗后的疗效. 方法 对25例复杂性胸腔积液采用B超定位穿刺点,穿刺后将胸液尽量引出,并记录引流量,0.9%氯化钠溶液洗净胸腔,注入10万μ尿激酶(UK),使患者变换体位,以达到使药液在胸腔内充分发挥作用的目的 ,24 h后再次重复引流操作,每周2~3次,定期复查胸片和B超,注意在用药前后检查患者的凝血功能,以及有无并发症的产生.1个半月后检查患者肺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 25例患者在用药24 h后积液的引流量明显增多,单纯引流与注药后引流相比积液完全吸收所需时间明显缩短.且无并发症. 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注入尿激酶可明显改善复杂性胸腔积液患者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胸腔积液的超声探查分析山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030001)杨梦玲太原市中医研究所王安娜我院采用B型超声诊断胸腔积液并定位穿刺,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总结分析我院在B超检查中发现胸腔积液的53例患者。其中确诊为结核性胸...  相似文献   

9.
王娟 《现代临床医学》2002,28(4):198-198
超声引导下对胸腔积液患者进行穿刺定位 ,准确指导临床进行穿刺抽液 ,液体送化验或病检 ,对胸腔积液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有重要价值。1 资料与方法我院B超室于 1999年 3月至 2 0 0 1年 9月行B超定位胸腔积液穿刺术 78例 ,其中男 4 3例 ,女 35例 ,年龄 2 5~ 6 1岁 ,平均 4 1岁。左侧胸腔积液 38例 ,右侧胸腔积液 2 8例 ,双侧胸腔积液 12例。积液量 >10 0 0mL 12 5例 ,2 0 0~ 10 0 0mL 31例 ,<2 0 0mL 16例。仪器使用德国Donier黑白超声仪 ,探头频率 3 5MHz。患者背向检查者 ,背部充分暴露 ,用探头从第 7肋至第 10肋 ,后正中线至腋前…  相似文献   

10.
王志松 《淮海医药》2008,26(4):336-336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的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160例胸腔积液病例的临床与超声检查资料进行系统的回顾性分析,并按声像图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其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结果胸腔积液按声像图特征可分为黏连型胸腔积液、非黏连型胸腔积液两类,结合临床或超声引导下介入穿刺抽液进行细胞学、生化免疫学检查,大部分可明确病因。结论超声对胸腔积液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B型超声诊断胸腔积液的价值浅析龙海市第二医院B超室郑惠敏胸腔积液已往诊断常依据X线检查,但仍有漏诊,如在小量积液或有胸膜增厚时,X线检查仅表现肋膈角模糊或呈现一片阴影,无法作出诊断或鉴别诊断。笔者进行临床随访,认为B超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胸腔积液检查、定...  相似文献   

12.
B超引导下胸腔穿刺治疗小儿包裹性胸腔积液:附2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自1989年~1996年共收治胸膜炎53例,其中包裹性胸腔积液26例在B超引导下穿刺放液治疗,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仪器及方法 采用日本岛津SDL-300型超声仪,配有中央穿刺型探头,穿刺针用7号长针,先用普通探头检查,以确定积液的量及进针部位,然后患儿取坐位,常规消毒铺无菌巾,然后换无菌中央穿刺型探头,穿刺点行局麻后通过超声影像下监视进针方向及深度,将针尖引导进入积液区,再拔出针芯。按上针管抽吸积液,完后胸腔注入丁胺卡那霉素,积液行常规及细菌培养检查。 2 临床资料 本组26例患儿中男11例,女15例;年龄:1 1/2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超声与X线在胸腔积液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胸腔积液患者66例采用X线与B超2种显像方法进行检查,X线检查方法为站立后前位、侧位、斜位、仰卧位等多体位透视或摄片,超声探头频率为33.5 MHz,常规沿肋间多切面多方位进行探查。结果本组66例胸腔积液患者,均进行X线及超声诊断,并同时进行胸部穿刺。X线未能正确诊断16例,漏诊率占24.24%,超声正确诊断100%。其中癌性积液20例,X线漏诊6例。结论超声可作为胸腔积液的首选检查方法,它具有简便、准确性高、安全和可重复检查,对人体的损害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曹培明  严晓峰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3):3499-3500
目的:探讨结核性胸腔积液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我科2004~2006年收治的64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B超提示液性暗区<1.5cm未定位抽胸水,予抗结核药物治疗,治疗后2~4周胸水基本吸收。7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B超提示液性暗区在1.5~3cm予胸穿针穿刺抽液,并予抗结核药物治疗,平均2周后胸水基本吸收。40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B超提示液性暗区>3cm予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引流胸水,并予抗结核药物治疗。平均3~5天胸水基本吸收后拔管。8例结核包裹性胸腔积液伴胸膜明显增厚患者予胸穿针每次抽液后注入尿激酶10万U,并予抗结核及支持对症治疗,胸膜粘连明显减轻。4例胸水反复出现,予胸膜粘连术后胸水不再产生。结论:根据胸腔积液程度分别采用药物治疗,胸穿针穿刺抽液,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引流胸水,胸腔内注入尿激酶,B超引导下抽液及胸膜粘连术,均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李应群  彭元中 《贵州医药》1997,21(5):293-294
本文报导6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并腹膜后脓肿及胸腔积液,由于脓肿位置深在,脓肿形成早期,B超探及困难,穿刺不易找到脓腔,加之病人胸腔积液,伴有胸痛,胸闷、气促,以及不同和蔼的呼吸困难,因此易误诊或延误诊断。在诊治中,病人出现高热不退,腹胀、腰痛等应想到腹膜后脓肿的可能。B超和腹部CT检查可进一步明确诊断。对于胸腔积液,少量才可让其自行吸收,中等量以上者,应穿刺抽吸,以解除对肺的压迫,改善呼吸状况。  相似文献   

16.
姜海波  李猛  贺亮 《医药论坛杂志》2004,25(24):63-63,65
胸腔积液是临床常见的疾病,虽然B超及CT等先进的影像设备可以有助于明确诊断。但很多情况下患者往往通过胸部透视或摄胸部X线片检查首先发现。因此传统X线检查对胸腔积液的影像诊断仍具有重要意义,对指导临床进一步分析病因及指导治疗有较高的实用价值。现将我院1999~2002年临床及X线资料完整的95例胸腔积液患者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谢延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4):514-514
目的:为了提高对胸腔积液的诊断水平;方法:对132例胸腔积液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胸腔积液以结核性胸膜炎最常见,占59.1%,其次为恶性肿瘤18、9%,心源性(充血性心衰)8.3%。结核性胸膜炎好发于中青年,平均49.8岁,恶性肿瘤多见于老年,平均63.8岁。结论:临床应根据患者症状、体征、X线、胸部B超、胸水等检查可明确胸腔积液的原因,其治疗应以病因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18.
胸腔积液分为良性和恶性胸腔积液,对于中等量以上的胸腔积液的处理,临床上常用的方法是胸腔穿刺抽液,但常规穿刺抽液的方法有许多不足,需要反复多次穿刺给患者带来痛苦、多次穿刺易造成气胸、不能充分抽尽胸腔积液等。我们采用深静脉导管植入胸腔治疗良恶性胸腔积液,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王秀霞  吴凤霞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5):1543-1543
恶生胸腔积液是癌症患者晚期的常见并发症及主要致死因素之一。以往多采用反复胸腔穿刺抽水后注入化疗药物治疗,但此方法因多次穿刺,痛苦大,患者不易接受。生物化疗,即将传统的化疗与免疫生物调节剂联合应用的一种方法[1]。2000年3月~2002年3月,我科对2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plcc)进行胸腔留置,引流胸水后注入生物化疗药物,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置管生物化疗中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38~70岁。所有病例均经B超或X线胸片检查,均为大量胸腔积液;胸水细胞学检查均查到癌细胞。…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临床应用隧道式胸腔细管引流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我院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纽,隧道式胸腔细管引流组(52例)行隧道式胸腔细管引流治疗,间断胸腔穿刺抽液组(48例)行胸腔穿刺治疗,随访3个月,对2组患者症状缓解情况、住院次数、生存率等进行比较。结果隧道式胸腔细管引流组在胸穿次数、胸水B型超声定住次数、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日等较间断胸腔穿刺抽液组明显减少(P〈0.05),在胸水缓解率、自发性胸膜固定率、生存率等方面较间断抽液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隧道式胸腔细管引流是一种能够减轻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临床症状的有效方法,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