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摘 要:[目的] 探讨小细胞肺癌(SCLC)组织中CD151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免疫组化SP法检测82例SCLC组织与20例癌旁组织中CD151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SCLC组织中CD151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肺组织(χ2=22.274,P=0.034)。CD151蛋白表达与SCLC患者年龄、性别、是否吸烟等无明显相关性(P>0.05),局限期与广泛期的阳性表达率之间没有明显差异(χ2=0.113,P=0.737),但局限期与广泛期SCLC组织中CD151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癌旁组织(χ2分别为11.123、14.391,P分别为0.001、0.000)。CD151阴性表达的患者1年生存率明显高于阳性表达者(χ2=5.637,P=0.018)。Kaplan-Meier分析提示CD151阴性表达者生存期显著高于阳性表达者(χ2=20.584,P=0.000)。[结论] CD151的阳性表达可能与SCLC的发生及早期转移有关;CD151的检测可用于对SCLC患者生存时间的评估,可能会成为预估其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丁矢  郭玉凤  杜维 《肿瘤学杂志》2015,21(7):577-580
摘 要:[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GSK3β和CyclinD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胃组织芯片中(包括48例胃癌和对应正常胃组织及24例癌旁组织)GSK3β和CyclinD1蛋白的表达。[结果] GSK3β和CyclinD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35.4%和45.8%;GSK3β在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胃组织和癌旁组织(P<0.05),并与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CyclinD1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则明显高于正常胃组织和癌旁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0.664,P<0.05);CyclinD1的表达则与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GSK3β与CyclinD1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性(r=-0.331,P<0.05)。[结论] GSK3β和CyclinD1在胃癌的进展、分化、浸润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是判断胃癌生物学行为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Livin和Smac蛋白在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乳腺癌患者43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Livin及Smac在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应用χ2检验、K-M法分析临床特征及生存情况。结果 Livin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9.1%,癌旁组织中表达率为4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mac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4.4%,癌旁组织中表达率为93.0%,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Livin和Smac蛋白的表达均与乳腺癌的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P<0.05),并且乳腺癌组织中Livin与Smac的表达情况呈负相关(P<0.05)。此外,Livin阴性组与阳性组中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66.7%和23.5%,Livin阴性组比阳性组无病生存期有所延长(P<0.05),而Smac阴性组与阳性组的无病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ivin、Smac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提示可能有某种负反馈机制在调节这两者的表达。另外,Livin阴性组患者的5年无病生存期有所延长,提示该蛋白或可作为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指标,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摘 要:[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中核仁纺缍体相关蛋白1(nucleolus spinosa-related protein 1,NuSAP1)的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100例乳腺癌组织(浸润性导管癌)及其配对的癌旁组织(距离肿瘤边缘>3cm)中NuSAP1、Hedgehog信号通路相关蛋白(Smo和Gli-1)表达水平。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影响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NuSAP1高表达率为65%(65/100),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18%(18/100)(χ2=45.945,P<0.001)。NuSAP1高表达组中WHO分级Ⅲ级、TNM Ⅲ期、腋窝淋巴结转移率均高于低表达组(P<0.05)。WHO分级Ⅲ级(OR=1.689,95%CI:1.240~3.333)、TNM Ⅲ期(OR=1.543,95%CI:1.345~3.602)、三阴性乳腺癌(OR=2.786,95%CI:1.764~4.002)和NuSAP1高表达(OR=2.507,95%CI:1.684~3.971)是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NuSAP1表达水平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呈正相关(r=0.561,P<0.001)。NuSAP1表达与Smo、Gli-1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748和0.528,P均<0.001)。[结论] NuSAP1可能通过激活Hedgehog信号通路参与腋窝淋巴结的转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类固醇受体辅助活化因子SRC-1和SRC-3在乳腺癌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3例乳腺浸润性癌、23例癌旁原位癌成分、9例癌旁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及1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SRC-1和SRC-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乳腺癌组织中SRC-1和SRC-3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原位癌、不典型增生和正常乳腺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81、10.065,P〈0.05);且在不同组织间SRC-1和SRC-3蛋白表达强度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5.731、5.646,PO.05),但雌激素受体(ER)阳性组SRC-1和SRC-3蛋白阳性表达高于ER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17,P〈0.05;χ^2=12.675,P〈0.01),且在乳腺癌组织中SRC-1和SRC-3表达与ER表达呈正相关(r=0.322,P〈0.05;r=0.455,P〈0.01)。[结论]SRC-1和SRC-3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田延锋  刘擘  李芳 《肿瘤学杂志》2016,22(6):457-461
摘 要:[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蛋白(HIF-1α)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乳腺癌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56例女性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的癌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癌组织中HIF-1α蛋白的表达状况,分析HIF-1α蛋白表达与各临床特征以及乳腺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HIF-1α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73.2%)及高表达率(41.1%)均明显高于乳腺良性肿瘤组织(P<0.05)。HIF-1α蛋白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病理学分期及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乳腺癌组织中HIF-1α高表达病例5年存活率为29.2%,明显低于HIF-1α低表达病例(81.2%)(P=0.000)。HIF-1α蛋白与Her-2蛋白同时阳性组的患者预后最差(P<0.0001)。 [结论] 乳腺癌组织中HIF-1α的高表达与预后差、生存期短有关,HIF-1α的高表达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有助于判断肿瘤的侵袭性和转移能力。HIF-1α蛋白与Her-2蛋白均为乳腺癌的影响因素,在乳腺癌的进展中可能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摘 要:[目的] 分析乳腺癌患者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表达及其与超声征象的相关性。[方法] 以208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肿块的超声征象,探测肿块血流情况,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得所有石蜡组织标本中PEDF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不同血流分级组和不同超声征象组PEDF表达阳性率的差异。[结果] 导管上皮增生性疾病中PEDF蛋白阳性表达率(55.00%)显著高于乳腺癌患者(29.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黏液癌+浸润性筛状癌PEDF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6.86%、47.37%和57.14%,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彩色多普勒血流分级0级、Ⅰ级、Ⅱ级、Ⅲ级PEDF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6.88%、31.82%、31.48%、13.95%,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直径≤2cm的病灶中PEDF蛋白表达阳性率(44.63%)显著高于肿瘤直径>2cm者(14.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DF在乳腺癌患者中表达明显下降,浸润性导管癌患者PEDF表达阳性率最低,PEDF表达与超声可见的宏观影像表现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葡萄糖转运蛋白1(Gult-1)在子宫颈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预后分析.方法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Gult-1在子宫颈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在癌旁组织、子宫颈腺癌组织中,Gult-l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22%(1/45)、58.67%(44/75),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23,P=0.00);Gult-1的阳性表达率与患者年龄、组织学分类及浸润深度无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Gult-1的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直径、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Gult-1蛋白阳性表达患者生存率低于阴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4.27,P=0.04).结论 子宫颈腺癌组织中Gult-1的过表达预示癌组织分化低、淋巴结转移可能性大及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9.
王晓磊  寇书诚  周斌杰 《肿瘤学杂志》2020,26(12):1086-1089
摘 要:[目的] 探讨跨膜丝氨酸蛋白酶4(transmembrane protease serine 4,TMPRSS4)和E-钙黏蛋白(E-cadherin,E-cad)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手术切除的结直肠腺癌标本105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MPRSS4与E-cad的表达,分析两者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TMPRSS4在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19%(59/105)和21.90%(23/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93,P<0.05);E-cad在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8.57%(30/105)和85.71%(89/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50,P<0.05)。TMPRSS4在Ⅲ+Ⅳ期组、有淋巴结转移组中的阳性率高于Ⅰ+Ⅱ期组(P=0.035)、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9);E-cad在 Ⅲ+Ⅳ期组、有淋巴结转移组中的阳性率低于Ⅰ+Ⅱ期(P=0.001)、无淋巴结转移组(P=0.001);两者表达均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组织学分期无关(P>0.05)。结直肠癌中TMPRSS4与E-cad表达呈负相关(r= -0.33,P=0.01)。TMPRSS4高表达组及E-cad低表达组5年生存率低(P<0.05)。[结论] 结直肠癌中TMPRSS4表达上调、E-cad表达下调,两者可能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
徐绮腻  王鸿彪 《肿瘤学杂志》2018,24(10):977-980
摘 要:[目的] 探索CENP-F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分析其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ENP-F在186例食管鳞癌组织标本及癌旁正常组织的表达水平,分析CENP-F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Kaplan-Meier法比较生存时间,Cox回归模型进行预后分析。[结果] CENP-F在食管鳞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4%(90/186)和0.54% (1/186)(χ2=115.23,P<0.01)。CENP-F表达水平与T分期(χ2=7.69,P<0.01)、病理分期(χ2=6.24,P<0.01)有关;与年龄(χ2=2.93,P=0.08)、性别(χ2=0.008,P=0.93)、淋巴结转移(χ2=1.34,P=2.24)、分化程度(χ2=1.37,P=0.50)无关。CENP-F表达阳性和阴性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9个月和14个月(χ2=57.57,P<0.01)。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均显示CENP-F蛋白是不良预后因素。[结论] CENP-F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高表达,且提示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