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4 毫秒
1.
目的:探讨行为干预对肝硬化健康相关行为影响。方法:选择2005年8月至2007年1月住院的肝硬化患者200例,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认知、心理、行为干预。在入院后72 h内及住院治疗2周后发放一般情况问卷调查表及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结果:干预后SAS、SDS减分值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1),患者10项健康行为干预后比干预前有明显提高(P<0.01),危险行为干预后比干预前有明显降低(P<0.01)。结论:行为干预可有效促进患者的健康行为,帮助患者改变危险行为。  相似文献   

2.
产科护士行为对产妇母乳喂养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护士行为对产妇母乳喂养行为有重要影响。方法对入院护士分管的60例患者进行问卷跟踪调查,并对反馈意见进行评估统计。结果孕产妇随机抽取6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母乳喂养率,患者满意率,新生儿平均增加体质量低于实验组(P〉0.05)。而平均住院日、子宫收缩平均恢复天数、月经平均恢复天数高于实验组(P〉0.05)。母乳喂养宣教次数,心理护理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产科护士行为影响产妇的母乳喂养知识的掌握和贯彻实施,通过产科护士行为对产妇母乳喂养的认识和实施达到正性影响,以便推广母乳喂养知识,增加母乳喂养覆盖率,促进产妇身体恢复,保证婴幼儿营养,促进产妇母乳喂养行为。  相似文献   

3.
心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其中以冠心病而死亡的占其死亡总数的50%左右。目前,冠心病的发病率在40岁以上的人群中占4%~7%,且呈不断上升趋势,这引起了世界卫生组织(WHO)及各国的广泛关注。健康相关行为可分为促进健康的行为(健康行为)和危害健康的行为(危害行为)两种。为了观察行为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相关行为的影响,我们对本科室的(170)例患者进行了行为干预,从而出现了干预前后冠心病忠者的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结果有显著性,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护理教师行为与护生的护士行为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在校护理专业本科护生对教师行为的评价,及教师行为与护生的护士行为相关性的分析,为教学管理部门更好地评价护理教师行为提供依据,同时为教师个人提供努力的方向。[方法]应用调查研究的方法,对我院护理专业62名即将实习的本科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27项教师行为中,护生对满意教师的行为评价得分在4分以上的比例为9259%,与不满意教师的评价结果(25.93%)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Pearson相关分析,在27项教师行为中,护生对满意和不满意教师行为与护士行为相关性的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数目分别为17项和18项。[结论]教学管理部门除加强对护理专业教师队伍学历等专业知识方面的建设外,应进一步规范教师行为,以利于护生良好护士行为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儿童焦虑障碍的行为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门诊儿童焦虑障碍的临床资料,了解儿童焦虑障碍的行为特征。方法:对2002-07/2003-06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门诊就诊的患儿30例(焦虑组)和选取同龄、同年健康儿童30例(对照组),采用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量表(SCARED)及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进行评估。结果:焦虑组SCARED各因子评分和量表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lt;0.001);学龄期患儿(7~11岁,n=8)与青少年患儿(12~16岁,n=22)SCARED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gt;0.05);焦虑组CBCL中活动情况评分低于对照组,攻击性行为、社交问题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结论:儿童焦虑障碍能致使儿童出现很多行为问题方面的表现,是影响儿童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应积极给予治疗。  相似文献   

6.
护士行为和患者健康促进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护士行为和患者健康促进行为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描述性相关性研究,用护士关怀行为评估量表和健康生活方式量表对5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关怀行为评估量表得分最高的为满足基本需要,较低的为满足精神需求和营造支持保护性外部环境;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得分较高的为药物治疗依从性、健康责任和营养,较低的为运动和锻炼、态度。护士关怀行为评估量表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评分存在相关性(r=0.542,P0.01)。结论护士行为和患者健康促进行为存在中等程度的正相关。从各方面加强护士的行为对患者健康促进行为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周林娥 《全科护理》2011,(2):106-107
[目的]探讨健康干预对农村糖尿病病人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154例农村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同时对两组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在此基础上仅对观察组进行健康行为干预。[结果]1年后,观察组病人的遵医行为明显改善、血糖控制稳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康行为干预能够有效提高病人的遵医行为,并能有效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8.
熊艳 《现代护理》2007,13(2):357-358
目的 观察行为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3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目标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建立目标人群管理档案,进行目标人群健康行为干预,比较教育前后相关行为的改变。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项健康行为和8项危险健康行为有明显改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通过行为干预,有效地使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完全遵从医嘱合理用药,完全依从健康行为,从而减少危险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行为护理干预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患病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5年4月连续收治的符合诊断标准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入组时应用IBQ量表进行初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制订并实施个体化行为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护理,并于入组12个月后再次测评。结果观察组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身体疼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总体健康评分在行为护理干预后有显著改善,改善值优于对照组( P<0.05或P<0.01)。结论行为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患病行为。  相似文献   

10.
赵敏王兆新  王玉君 《现代护理》2005,11(19):1600-1601
目的通过对食管癌病人术前健康相关行为实施心理行为干预,使病人改变危险行为,采纳健康行为,提高病人对手术的耐受力.方法对50例食管癌手术病人实施心理行为干预,通过心理行为干预,观察受试对象干预前后健康行为和危险行为的改变.结果干预后完全从医行为明显提高,不完全从医行为明显降低,采纳健康行为者明显增多,具有危险行为者明显降低(P<0.01).结论对食管癌病人术前健康相关行为进行心理行为干预,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1.
孙晓  施雁 《护理学报》2013,(7):8-11
目的分析护士不良事件的报告态度、行为意向及行为.方法采用中文版临床不良事件报告量表对上海市3所三级医院和2所二级医院的453名临床一线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报告态度各维度得分最高为对责备文化的感知,最低为对报告系统本身的感知.对“临床场景”,报告意向介于“可能”与“极其可能”之间的护士数占91.6%;今后报告不良事件的可能性介于“可能”与“极其可能”之间的护士数占77.0%.既往亲眼目睹或亲身经历过不良事件的护士人数占52.1%,其中对不良事件采取上报行为的护士数占64.0%.结论护士不良事件报告态度和行为意向较为积极,但尚存在漏报、瞒报现象,还有待从构建非惩罚、和谐的团队文化氛围,提高护士认知度和对报告益处的感知,完善报告系统自身建设等方面加以改善.  相似文献   

12.
方春霞  费静霞  蔡燕 《护理研究》2012,26(32):3020-3021
[目的]以行为活动评定量表(BARS)为依据,探讨精神科实施行为管理方式的临床标准。[方法]将新入院1个月内219例精神病病人行为障碍进行BARS量表评定,统计不同行为管理方式实施情况,并分析不同行为管理方式的相关性。[结果]新入院病人出现行为障碍时行为管理方式以保护性约束和肌肉注射镇静剂为主,BARS评分与行为管理方式显著相关(r=0.562,P<0.001)。[结论]以BARS量表评分为依据,可帮助医护人员选择行为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3.
广西桂林市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高危行为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振开  文小青  陈伟  蒋巍  周云 《疾病监测》2010,25(3):213-215
目的了解广西桂林市男男性行为(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人群艾滋病高危行为特征、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及艾滋病/性病感染状况。方法2008年1-5月在桂林市区MSM聚集的酒吧、活动场所开展调查,由调查员在调查对象知情并同意的情况下对315名MSM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并采集静脉血样进行HIV、梅毒和丙型肝炎的检测。结果315名MSM的平均年龄(28.28±8.6)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69.84%;总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30.16%。被调查者调查前6个月有65.08%的人与男性发生过肛交性行为,平均性伴数为(3.16±1.56)个,最多达到22个,每次都使用安全套占15.12%,其中6.31%通过付费方式得到男性性服务,有3.07%为得到钱向男性提供性服务;有18.10%的MSM与女性发生过性关系,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占1.79%。对315例MSM人群进行检测,HIV抗体阳性者5例,阳性率为1.59%;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阳性8例,阳性率为2.54%;丙型肝炎抗体阳性1例,阳性率为0.32%。结论桂林市MSM人群艾滋病/性病感染率较高,高危行为较普遍,艾滋病相关知识认知程度较低,应尽早对该人群实施有效的行为干预措施,遏制艾滋病在MSM人群中的传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在校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对教师行为的评价,同时进行教师行为与护生护士行为的相关性分析,为教学管理部门更好地评价护理教师行为提供依据,为教师个人提供努力的方向。方法 应用调查研究的方法,对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高职护理专业随机抽取的136名即将实习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在27项教师行为中,高职护生对满意和不满意的教师行为与护士行为的相关性分析具有显著性意义的数目分别为18项和20项;在27项教师行为中,护生对满意和不满意教师的行为评价得分在4分以上的比例分别为96.30%和3.70%,2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护理教育中除加强对护理专业教师队伍学历等专业知识方面的建设外,应进一步规范教师行为,以利于学生良好护士行为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行为干预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健康相关行为的影响.方法对12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行为干预,并在行为干预前后应用健康相关行为问卷表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观察其健康相关行为改变情况.结果对照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的10项健康行为及危险行为,均p<0.01,差异有高度显著性意义.结论有效的行为干预不仅可减少患者的危险行为,而且可帮助患者建立健康行为.  相似文献   

16.
A型行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遵医行为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了解A型行为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为采取促进患者遵医行为的护理对策提供依据 ,以提高疗效。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及A型行为评定量表进行测试。结果 高血压病患者A型行为占 6 2 .5 % ,A型行为高血压组不完全遵医行为及自动减药、自动停药、自动换药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A型行为高血压组 (P <0 0 5 )。结论 高血压患者不遵医行为与其性格类型密切相关 ,针对A型行为特点采取相应措施可帮助患者实现治疗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士感知护士长多元化领导行为对其行为目标达成度的影响。方法运用护士长多元化领导行为量表和护士行为目标达成度量表对3所三级甲等医院496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长变革型领导风格均分为(2.46±0.64)分;护士长交易型领导风格均分为(2.51±0.67)分;护士行为目标达成度均分为(4.01±0.92)分;护士的职称、护龄、感知护士长多元化领导行为中"个性化关怀"和"权变奖赏"两个维度为行为目标达成度的主要影响因素(P<0.01或P<0.05)。结论护士长应当采取多元化的领导行为进行护理管理,最大程度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8.
吴越  杨国平  汤莉  顾君 《中国康复》2011,18(6):462-463
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干预辅助治疗痴呆并发行为和精神症状(BPSD)的效果。方法:60例BPSD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口服利培酮和脑复康药物治疗。研究组同时辅助心理行为干预治疗。包括记忆、文体活动及ADL训练、行为矫正等。于治疗前后采用痴呆病理行为评定量表(BEHAVE—AD)、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及ADL能力量表(ADL)评定2组患者的痴呆程度、行为症状及ADL。结果:治疗6周后,2组BEHAVE-AD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1),2组间比较,研究组下降更明显(P〈0.05)。MMSE评分研究组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提高,ADL评分明显下降(均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结论:心理行为干预辅助治疗BPSD患者,可有效改善其认知,提高残存记忆功能和ADL能力。  相似文献   

19.
护理教师行为与护生的护士行为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在校护理专业本科护生对教师行为的评价,及教师行为与护生的护士行为相关性的分析,为教学管理部门更好地评价护理教师行为提供依据,同时为教师个人提供努力的方向。方法应用调查研究的方法,对我院护理专业62名即将实习的本科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27项教师行为中,护生对满意教师的行为评价得分在4分以上的比例为92.59%,与不满意教师的评价结果(25.93%)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Pearson相关分析,在27项教师行为中,护生对满意和不满意教师行为与护士行为相关性的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数目分别为17项和18项。结论教学管理部门除加强对护理专业教师队伍学历等专业知识方面的建设外,应进一步规范教师行为,以利于护生良好护士行为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在儿童阶段,通常可以见到他们的重复行为。而重复也是强迫症的特征之一,二是否有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