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精神科的应用及其对基础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之前2010年9月-2011年9月期间550例住院患者的护理工作情况设为对照组,为以病种相应的常规护理措施;选取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之后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期间558例住院患者护理工作情况设为观察组,予以系统的“优质护理服务”管理措施。比较两组基础护理评分,包括护理技术、护士态度、病房环境、感染控制、护理文书以及护理缺陷事件发生率、健康知识知晓率、患者(家属)满意度。结果:除感染控制指标外,观察组护理技术、护士态度、病房环境、护理文书以及基础护理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护理缺陷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健康知识知晓率、患者(家属)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精神科病房住院患者中通过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有效提高了病房基础护理工作质量,降低了护理缺陷事件的发生率,也进一步融洽了护患关系,取得了良好的护理实施效果,是值得开拓的一种护理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管理模式对精神科病房中的应用,探讨更好的护理管理方法。方法:为2013年1~12月在我院精神科男一病区住院的患者,1~6月实施普通护理管理,6~12月实施精细化护理管理,比较精细化管理前后的护理质量、护理过程中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经过精细化管理后,护理质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患者满意度较精细化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实施精细化管理,不仅可以提高患者家属的满意度、改善护理质量,还能降低精神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分析在普外科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普外科患者100例应用单双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为50例,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管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管理基础上实施风险管理,对两组患者风险预防质量、评估质量、处理质量以及风险事件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进行相应统计并做比较。结果 :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风险预防质量、评估质量、处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各项数据进行相应比较,差异明显,纳入统计学范畴有意义P 0.05.结论 :对普外科住院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有效降低护理过程中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减少护士和患者的情况,充分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和一般外科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精神科开放式病房实施访谈的效果. 方法 对2007年1月~2008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精神病患者和家属实施护士访谈,访谈由护士专人分组负责,在患者和家属入院时、住院期间、出院前进行访谈.结果 访谈开展前后患者和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和健康知识知晓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护士访谈工作的开展,深化整体护理,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使精神病患者和家属获得良好的身心护理.  相似文献   

5.
刘琼  吕天花 《现代保健》2014,(26):80-82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肝胆科病房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6月本院肝胆科病房收治的24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观察组给予护理风险管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住院天数(8.18±3.15)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4.30±3.16)d,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2.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17%,患者及家属满意度95.83%(115/1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67%(74/1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管理在肝胆科病房护理管理中具有较好的效果,能提高护理质量,增强护士服务意识和风险意识,能够有效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和护患纠纷的发生,确实保障护理工作及患者的安全,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王永梅 《现代养生》2014,(22):179-179
目的:对应用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对住院接受治疗的精神科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8例住院接受治疗的精神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4例。采用常规精神科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家属对精神科疾病治疗过程中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对住院接受治疗的精神科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对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104例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生活质量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时、出院1个月后的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7%,低于对照组的23.1%(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可明显缩短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升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精神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标准化管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间诊治的306例精神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的132例患者在实施护理过程中没有进行护理风险管理;观察组的174例患者在实施护理过程中根据护理风险的存在原因进行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护患纠纷投诉率以及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等等。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护患纠纷投诉率以及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整个医疗过程的满意度,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以及对护理质量的控制评分均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精神科护理过程中进行全面的风险防范管理,能够明显的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同时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也明显提升,进而提升整个护理过程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并探讨护理干预对精神病患者跌倒的干预价值。方法:于2013年1月~2015年12月,选取该阶段内我院精神科病区住院部收治的400例精神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采取数字随机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2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细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意外跌倒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意外跌倒发生率为5.5%,较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观察组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97.5%,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更高(P<0.05)。结论:在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实施细节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跌倒的发生,改善患者的住院期间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风险管理在精神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2月收治的150例精神病患者为对照组,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15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安全时间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33%,对照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8.00%,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8.00%,对照组的护理总满意度为85.33%,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精神科患者护理工作中采用风险管理,可以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和研究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病房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我们选取2012年9月—2014年3月神经内科患者11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8例)与观察组(5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护理风险管理,将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的护理缺陷与差错发生情况、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缺陷与差错发生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神经内科病房管理中,能够有效减少或避免风险事件发生,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以获得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对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儿科病房护理安全管理与防范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至我院儿科住院治疗的小儿患者8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0例,对照组我们予以传统的儿科护理模式,而观察组我门则予以加用安全防范措施的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在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分的差异.结果:采用加用安全防范措施的观察组在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分上的数据为3.20%、91.24±2.13、89.72±2.51.而对照组在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分的12.8%、82.31±2.43、76.43±2.12.观察组在各项指标的上的表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加强对护理风险的防范可降低不良时间的发生,减少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儿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精细化管理在精神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180例精神科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用精细化管理模式前为对照组(90)例,采用精细化管理模式后为实验组(9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家属护理满意度及临床护理质量评分情况.结果:采用精细化管理模式后的护理质量评分(98.89±12.69)分显著高于开展前(86.82±15.62)分,前后比较差异显著,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精细化管理模式后家属满意度(98.8%)显著高于开展前(86.6%)前后比较差异显著,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在精神科临床护理中采用精细化管理模式,可显著临床护理的质量评分,提升家属的满意度,对规范精神科的护理工作、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应用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对住院接受治疗的精神科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8例住院接受治疗的精神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4例。采用常规精神科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家属对精神科疾病治疗过程中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对住院接受治疗的精神科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精神科住院患者应用防跌倒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260例精神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防跌倒护理风险管理,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跌倒发生率(3.08%)明显低于对照组(1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79%)明显高于对照组(8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科住院患者采用防跌倒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降低跌倒发生率,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影响普外科护理安全的因素及应对措施。方法:从2014年12月到2015年12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80例患者中按入院编号随机选取40例设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将另外4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临床上总结护理安全因素后,实施针对性措施并进行针对性护理,能有效减少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可在普外科中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危重症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重症监护病房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100例危重症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数字法随机分为两组,各组病例数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实施风险管理效果。护理一个月后,比较两组的护理风险发生率、患者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护理风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不良心理状态评分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重症监护病房危重症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新生儿科病房中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7月期间新生儿病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有45例患儿。对照组仅采取常规式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实施常规式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风险管理,记录两组的实际护理效果。结果:护理质量评分方面,观察组是(99.2±0.7)分,对照组是(87.1±1.5)分;护理合格率方面,观察组是96%,对照组是75%;护理纠纷率方面,观察组是2%,对照组是15%;家属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是93%,对照组是7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科病房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具有重要作用,不仅提升了护理质量,降低了风险发生率和纠纷率,还提高了家属的满意度,值得在新生儿护理中应用以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的干预对提高老年痴呆病人照护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期间收治我科住院的老年痴呆病人中选取120例作研究对象。将采取常规护理者设为对照组(n=60),将在品管圈活动干预下进行护理照护者设为研究组(n=60),就2组病人在院时间内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以及家属的满意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研究组患者住院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率8.33%低于对照组的23.33%(X2=5.065,P=0.024);②研究组患者家属满意度100.00%高于对照组的91.67%(X2=5.217,P=0.022)。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干预显著提高老年痴呆病人的照护质量,可明显降低患者在院时期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并提高病人家属的满意度,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0.
陈海芸 《中国保健营养》2012,(14):2652-2653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内科病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至2011年近三年来我院内科收治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风险原因,及采取的护理风险管理措施。评价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后患者病房的管理、患者基础护理质量及满意程度。结果护理风险管理的实施,提高了患者对病房管理及基础护理质量的评价,患者满意度达92%,明显高于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患者对病房及基础护理质量的满意度76%。结论内科病房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有效地降低了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了患者对病房管理及基础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因此,护理风险管理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