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住院精神病患者意外伤害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为患者提供安全的护理。方法:对2008年1月~2011年8月我院发生意外伤害3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住院精神病患者常见的意外伤害与患者自身、用药、医护人员、陪护人员、环境等因素有关。结论:加强安全管理、采取有效防范措施,是减少住院精神病患者意外伤害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余爱连  刘梅华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5):1885-1886
目的:总结经验教训,降低住院精神病患者护理意外事件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调查1998年至2007年在我院住院的所有精神病患者中31例发生护理意外的资料.结果:31例发生护理意外资料常见的护理风险包括:患者、护士、编制、护理管理、护患沟通中存在的问题.结论:提高护士护理风险的防范意识,加强病房安全管理,做好预防措施及护患沟通,重视护士精神科专业知识,可减少护理意外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段英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2):1502+1533
目的:对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发生意外提出对策。方法:对15例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进行观察分析,并提出对策。结果:减少了意外的发生,提高了临床疗效。结论:意外防范是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治疗与康复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住院精神病患者意外骨折的发生原因,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43例住院精神病患者骨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住院精神病患者发生意外骨折的主要原因是地面湿滑和患者间冲突引起,而老年、男性、入院初期和住院日久、病情不稳定的患者较易发生骨折。骨折以四肢多见,易被忽视或漏诊。结论,改善住院环境,有效地管理易发生骨折的患者,重视自诉疼痛的患者以及制约兴奋患者时注意保护好患者,可以降低意外骨折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袁薇 《中国民康医学》2014,(16):116-117
目的:分析导致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提出相应对策,最大限度保护住院患者安全。方法:回顾性分析350例老年住院精神病患者相关资料,统计跌倒人数,疾病类型、服药情况、发生时间及原因等因素。结果: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发生跌倒122例,占34.9%。随着入院时间的延长,跌倒几率逐渐降低,其中入院后1周内跌倒发生几率45.9%,显著高于入院1周以后(P<0.05);性别、年龄、精神疾病种类、肢体乏力以及药物种类等均会是造成患者跌倒的重要因素。患者跌倒的时间主要集中于凌晨(6:008:00)和夜间(18:008:00)和夜间(18:0023:00)。结论:住院1周内应当警惕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问题,加强病情观察,做好护理安全评估和强化安全检查,减少精神病患者跌倒意外的发生,最大程度保护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6.
李萍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6):739+772
目的:分析住院精神病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骨折的部位及因素,探讨预防措施。方法:对1990年1月~2005年12月住院期间发生骨折的26例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发生骨折的因素很多,如长期服用抗精神病的药物、饮食摄入不均衡及环境设施不完善等。常发生于活动室、卫生间、浴室。多见于股骨颈与粗隆间、前臂骨折。结论:加强护理措施的落实,有计划安排患者的活动,注意饮食的搭配,改善住院环境,完善建筑设施,做好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7.
住院精神病患者骨折28例临床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唐秋霞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7):2157+2159
目的:分析住院精神病患者骨折的易患因素,找出防范措施,减少医疗纠纷。方法:对28例发生骨折的住院精神病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住院精神病患者骨折发生率为0.48‰,在医院医疗意外中占首位。结论:在对精神病患者的治疗、护理中,要针对不同病情、不同年龄采取不同的方法,对新入院患者,年老体弱患者以及长期住院患者尤其注意,以避免骨折意外,从而减少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住院精神病患者死亡相关因素分析,促进住院精神病患者安全管理。方法:对我院死亡的58份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躯体并发疾病、多联用药等因素成为引发住院精神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结论:随着老年患者的增多,应该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对危险因素及时处理,避免精神病患者意外死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精神科安全护理对意外事件防范的重要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1996年1月-2006年1月住院精神病患者中发生的意外事件22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最严重的意外是自杀(8例),占意外的36.4%;其次是出走(5例),占意外的22.7%。结论:加强安全护理意识,是防范意外事件发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我院住院精神患者摔倒的原因分析,探索有效防范住院患者意外摔倒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8例精神病患者摔倒的资料。结果:8例中有5例年龄超过65岁,摔倒后均发生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骨折,另3例因药物反应发生摔倒但并未引起不良后果。结论:应加强精神病住院患者摔倒高危因素的评估,加大护理安全管理力度,最大限度地降低住院患者摔倒的发生率,为患者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住院环境。  相似文献   

11.
韩增英  刘玉凤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22):2873-2874
精神疾病患者因其心理功能和自制能力的障碍或衰退、生活及社会适应能力下降,容易发生各种安全意外。为了使更多的护理工作者吸取经验教训,有必要探讨精神疾病患者的安全管理,做到防患于未然。1安全意外原因分析1.1环境因素医疗环境安全与否直接影响住院精神病患者的自身安全及其他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健全的基础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经验教训,减少精神科护理意外的发生,提高精神科护理质量。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10年发生的30例精神科护理意外,查找原因,针对原因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结果:发生精神科护理意外与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的各个环节有关:住院环境、护理人员的配比、护理管理是否到位、患者自身因素、家属和社会因素、高发时段的重视程度等。结论:完善管理对策是减少精神科护理意外的关键。精神科护理管理者应具有全局意识、前瞻意识,以防控为主。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分析48例老年精神病患者留置胃管意外脱出的原因,提出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对48例留置胃管意外脱出病例分析找出老年精神病患者留置胃管意外脱出发生主要时间和原因,设定解决方案及对策。结果:中午班和下夜班是老年精神患者留置胃管意外脱出发生的主要时间,缺乏有效固定和缺乏有效的病情评估是发生的主要原因。通过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改善胃管质量及固定方法,评估患者病情,合理使用保护性约束,加强人员培训防止胃管意外脱出。结论:保障护理工作安全有序进行,可有效的降低留置胃管意外脱出的发生,为老年精神病患者提供了高质量安全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发生的原因,提出更为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2008年1~12月共发生的68例有攻击行为的患者,占同期住院人数(962人次)7%的患者的情况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攻击行为的发生与患者的精神症状;强制住院;医护人员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环境陌生等因素有直接关系。结论:根据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的实施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减少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对24例住院精神病患者发生跌倒时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深入剖析影响跌倒的各种危险因素,提出完善管理制度、加强风险评估、强化健康教育、平衡功能训练、监控药物副作用、保证环境安全、提高警惕性,加强巡视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实施预见性护理,有效预防住院精神病患者跌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32例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行为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丽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7):2155-2155,2158
目的:通过对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行为的分析,从精神科角度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减少精神病患者自杀死亡率.方法:对我院1996年1月至2006年1月住院期间,32例具有自杀行为的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32例自杀患者中,其中精神分裂症20例,占62.5%,情感性精神障碍9例,占28.1%,自缢与割腕是自杀主要方式,大多数患者自杀前有自杀先兆.结论:合理安排人力,加强安全管理,及时观察病情,发现自杀先兆,良好的住院环境及心理护理,可减少精神病患者自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住院精神病患者骨折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精神病患者骨折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査分析。结果住院精神患者骨折发生以精神分裂症多见,同时与季节、年龄、住院时间、精神病病情有明显关系。结论住院精神病患者骨折以发生意外较多,与患者抗拒住院、应用抗精神病药的副作用等密不可分。日常护理时应注意饮食合理搭配,多进行室外活动,同时注意环境设施的改善,加强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安全管理与防范。  相似文献   

18.
孙黔红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7):2138-2139
目的:通过护理安全综合考核评估,应用于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安全防范,企图寻找有利于住院精神病患者安全预防的最佳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05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三个住院科室的男性精神病患者296例和2009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住院的男性精神病患者336例,分为A组和B组进行对照分析.A组病人采用常规的护理制度和危险品管理制度,B组病人采取三级护理制、危险品管理制、重点病人监护制、电子定时巡视制、人文护理等考核内容.将两组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危险行为的人次及家属的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分别在住院期间,发生不安全事件的人次,家属满意度进行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精神病人住院后使用护理安全综合考核评估进行不安全程度评估,确定其危险程度,有针对性的采取安全护理防范措施,可明显地减少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提高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在老年精神病住院患者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4月~2015年9月在我院的治疗的老年精神病患者52例为观察组。在日常监护的同时,进行护理安全管理,并选择同期住院的老年精神病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是按照常规的护理管理进行,观察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意外伤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37%。意外伤发生率为3.29%。患者满意度为95.36%,要比对照组结果好很多。结论:说明护理安全管理,在针对老年精神病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降低发生意外风险的概率,确保患者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20.
范秀清  方崇芳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23):2924-2925
目的:分析住院精神病患者骨折发生原因,提出防范措施。方法:收集我院2000-2010年期间住院精神病患者发生骨折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住院精神病患者发生骨折32例,原因为:精神疾病引起的兴奋冲动、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及药物不良反应,长期封闭式管理模式,病房管理及环境设施等。结论:通过分析住院精神病患者发生骨折的原因,采取相应护理防范措施,对减少住院精神病患者骨折发生,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医疗纠纷,密切护患关系,构建和谐医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