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目的:探讨磁共振T1WI、T2WI、T2FLAIR和DWI多序列扫描在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齐全的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的MRI表现,共145例(363个病灶)。分析由一位主治医师和一位副主任医师共同阅片并达成一致意见,并与临床分期对照。结果:超急性期43个病灶DWI检出率为100%;T2WI+T2FLAIR检出7个,检出率16%。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和亚急性早期共168个病灶,DWI、T2WI+T1WI、T2FLAIR各序列检出率均为100%。亚急性晚期54个病灶,T2WI、T2FLAIR检出率为100%;DWI检出8个,检出率为15%;软化灶98个,T2WI+T1WI、T2FLAIR各序列检出率均为100%;T2FLAIR具有特征性的周边稍高信号环。结论:腔隙性脑梗死应用多序列MRI扫描能准确判断新、老病灶,对新病灶的分期较准确,可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死伴有认知障碍患者的头颅MRI表现。方法选择从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45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随机选取伴有认知障碍的23例患者为试验组,未伴有认知障碍的22例患者为对照组。所有入选患者均进行头颅 MRI 检查,对病灶部位进行测量,观察病灶数目、病灶体积,合并脑萎缩情况及伴有脑白质疏松情况。结果试验组的平均病灶数目和平均病灶体积均大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病灶部位位于侧脑室旁、额叶、丘脑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试验组患者头颅MRI的哈氏值和侧脑室体部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伴有脑白质疏松发生率也高于对照组(χ2=5.02,P<0.05)。结论腔隙性脑梗死伴有认知障碍患者在头颅MRI中可见病灶数目明显增多,病灶体积较大,伴脑萎缩和脑白质疏松严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FLAIR序列在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搜集237例不同时期脑梗死患者FLAIR序列的MRI资料,分析FLAIR序列扫描在检出转移瘤灶病灶数目和明确其边界的敏感性。结果在FLAIR像上237例脑梗死患者中急性与亚急性期脑梗死病灶均呈高信号表现,慢性期呈低信号表现。结论FLAIR序列有助于脑梗死病灶的分期,指导临床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观察脑梗死患者核磁共振成像(MRI)液体衰减反转回复序列(FLAIR)的多态性,探讨其与介入治疗疗效的相关性,为临床介入治疗探索一种新的适应证。方法对应用FLAIR技术检查的100例脑梗死患者,观察介入治疗后的疗效。结果FLAIR显示高信号而常规快速自旋回波T2加权像(T2WI)未显示或部分显示病灶的病例疗效好;FLAIR与T2WI均显示高信号亦有疗效;FLAIR显示混杂信号,T2WI显示高信号疗效差;FLAIR显示低信号,而T2WI显示高信号无疗效。结论FLAIR技术可早期显示梗塞病灶,有利于早期动脉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5.
CT脑灌注成像在脑梗死前期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脑灌注成像(CTP)在脑梗死前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4例诊断为脑局灶性缺血的患者在发病24h内行CT、MRI和CTP检查,CT、MRI、CTP检查结果相比较。结果:CT平扫,54例患者中,26例显示基底节或放射冠区的腔隙性梗死灶;MRI共检出腔隙性梗死灶34例,较CT多检出8例,所有患者CT、MRI均未发现与临床症状对应的责任病灶。CT脑灌注成像,48例检出有异常灌注区,其中有12例表现为脑血流量图(CBF)降低,峰值时间(TTP)与平均通过时间(MTT)延长,且这些异常灌注区均系与临床症状对应的责任病灶。结论:CTP对脑内缺血性低灌注区的检出率更高,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责任病灶的确认优于常规CT、MRI,CTP对脑梗死前期的诊断具有超早性和定位价值,可做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常规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胼胝体急性脑梗死的磁共振(MRI)扩散加权成像(DWI)序列与头颅常规MRI液体衰减翻转恢复(FLAIR)序列、MRI T1加权血管成像(T1WI)序列、MRI T2加权血管成像(T2WI)序列相比较显示病灶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2月至2009年3月经MRI检查确诊胼胝体急性脑梗死的38例MRI资料,男性22例、女性16例;年龄范围43~88岁,平均68.5岁。结果 DWI序列呈明显高信号37例、略高信号1例,阳性率约97%;FLAIR序列呈明显高信号33例、等信号2例、被脑水肿遮掩1例、被脑白质变性遮掩1例,阳性率约89%;T1WI序列呈明显低信号28例、等信号9例、被脑水肿遮掩1例,阳性率约73%;T2WI序列呈明显高信号32例、等信号4例,被脑水肿遮掩1例、被脑白质变性遮掩1例,阳性率月84%。结论与FLAIR序列、T1WI序列、T2WI序列相比较,DWI序列对胼胝体急性脑梗死的显示率高,具有更加稳定、清晰、早期显示病灶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低场强MRI对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头颅低场强MRI和MSCT检查结果并对照研究。结果:80例患者MRI扫描均呈阳性,发现病灶597个;CT检出阳性病人69例,11例为阴性,检出病灶93个,可疑病灶21个。结论:低场强MRI对腔隙性脑梗死病灶检出率、诊断阳性率均较MSCT优越,是诊断腔隙性脑梗死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综合应用磁共振T2WI、T2FLAIR、DWI及ADC值对腔隙性脑梗死病灶(以下简称为腔梗)发现和发病时间的判断诊断能力。方法收集100例腔梗病例。根据发病时间分为3组:急性期组,发病时间<3d;亚急性期组,发病时间3d~1个月;慢性期组,发病时间>1个月。所有病例均行颅脑轴位T1WI、T2WI、T2FLAIR、DWI序列检查。结果对于急性期腔梗病灶的诊断,DWI和ADC值明显优于其他序列;对于亚急性期腔梗病灶的诊断,T2FLAIR序列明显优于其他序列;对于慢性期腔梗病灶的诊断,T2FLAIR具有特征性表现。结论不同时期腔梗病灶在T2WI、T2FLAIR、DWI序列上具有不同特点,结合ADC值能更精确地估计病灶的发病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CT和MRI在筛查早期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诊断中的价值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早期腔隙性脑梗死患者100例分别进行CT和MRI扫描检查,对两种检查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结果 MRI扫描检查病灶定位、病灶总数量、成像清晰满意度、小病灶发现情况均显著优越于CT检查,MRI扫描检查检查费用、扫描操作时间均高于CT扫描检查,差异性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扫描检查均没有发生不适症状发生。结论 MRI扫描检查对于早期腔隙性脑梗死可更加清楚、明确的对病灶位置及数量进行准确的诊断,成像更加清晰,医师满意度较高,能够更加清楚的发现微小病灶,但CT扫描检查更加经济方便,因此CT可进行筛查诊断,MRI适合对病灶进行进一步诊断和治疗,二者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FLAIR序列在颅脑MR成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低场MRI快速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在脑部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2例脑部疾病患者同时行常规MRT2加权像及快速FLAIR检查,比较两种序列对病灶的显示情况。结果FLAIR共检出病灶942个,常规12加权像检出625个,FLAIR显示病灶的轮廓更为清晰,病灶与正常脑组织的对比度更高,在显示脑皮层下、脑室旁病灶方面更有优势,可显示常规MRT2加权像未能显示的侧裂池及脑表面脑沟的小出血病灶,在诊断颅脑外伤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结论快速FLAIR可作为颅脑MR检查常规序列的补充。对于颅脑大部分疾病应行FLAIR检查,以提高病变的检出率,扩大MRI检查范围,减少漏诊发生。  相似文献   

11.
刘嘉  杨剑 《河北医药》2006,28(10):922-923
目的 比较脑梗死患者的T2WI及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扫描图像的显示特点,以对病变有更准确的诊断.方法 50例患者均做FSE T2WI及FLAIR扫描.T2WI:TR/TE=4800/120 ms.FLAIR:TR/TE/TI=7000/120/1900.结果 T2WI检出梗死病灶247个;FLAIR检出病灶314个,其中FLIAIR发现软化灶39个.FLAIR较T2WI多检出的病灶,大部分在脑室旁、脑表面及半卵园区.结论 FLAIR序列是对常规颅脑SE序列扫描的一种有价值的补充,它抑制了脑脊液(CSF)信号,从而提高了脑室旁、脑表面等的病灶检出.FLAIR对判断梗死病变的新旧程度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进一步探讨不同诊断检查技术在腔隙性脑梗死中的诊断实际意义,以便为临床同类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依据。方法本次研究所选取的病例对照均为2014年9至11月我院收治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针对患者采用不同检查技术后的相关检查结果进行了回顾性研究。观察和比较本组入院对象采用CT和MRI进行检查后的病灶检出数和病灶具体分布情况。结果 1比较两种技术检出的病灶数,采用MRI技术的病灶检出数明显多于采用CT技术的病灶检出数,且两种方法组间比较,统计验证结果显示数据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160.4467,P=0.0000);2采用MRI技术检出的额叶和内囊位置的病灶数显著的高于采用CT技术的检出数,且两种方法组间比较,统计验证结果显示数据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27.4492,P=0.0000;χ2=40.4082,P=0.0000)。结论在临床针对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实施诊断的实践过程中,与CT技术相比较,采用MRI诊断技术的临床比较优势明显,患者病灶数检出情况更好,是临床诊断腔隙性脑梗死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MRI、CT对早期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0例早期腔隙性脑梗死的病人进行MRI和CT检查及对照。结果 30例病人MRI检查,T_2W及T_2W/IR水压抑扫描发现病灶254个,CT扫描发现病灶37个,敏感性为MRI的14%。MRI对微小的病变,早期的病变及颅底、颅顶部的病变的显示均较CT优越。结论 MRI应作为早期腔隙性脑梗死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梯度回波T2*加权(GRE-T2*WI)序列在颅内血管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本院收治并经临床确诊为颅内血管性病变的102例患者进行MRI扫描,并在常规MR序列(T2WI、T1WI、FLAIR)的基础上,行GRE-T2*WI序列扫描,比较诊断结果。结果经CTA诊断,102例患者有133处病灶,MR的GRE-T2*WI序列扫描均有显示,病灶检出率为100.0%,MR常规序列共诊出71例95个病灶(占71.4%),GRE-T2*WI序列诊断结果显著优于常规序列(P〈0.05)。31例(共38个病灶)MR常规序列未检出病灶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慢性期11例(15个病灶),高血压性脑微出血12例(14个病灶)以及梗死继发性出血8例(9个病灶)。结论 GRE-T2*WI对各种出血性血管病变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其颅内血管性病变总检出率优于MR常规序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低场MR FLAIR(压水)序列与CT平扫对比分析在脑梗塞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50例患者均做常规CT平扫和MR T1W1、T2WI及FLAIR序列扫描,将CT平扫和MR FLAIR(压水)序列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组50例CT平扫检出脑梗塞病灶86个,15例入院平扫未发现异常,CT检出阳性率为70%;MR FLAIR序列检出病灶205个,其中FLAIR发现软化灶10个,5例入院6h内未发现异常,MR阳性检出率为90%。MR FLAIR(压水)序列较CT平扫多检出的病灶,大部分位于脑干、脑室旁、脑表面及半卵园中心的白质区。结论脑CT平扫检查显示脑梗塞病灶的大小和部位准确率高,方便、快捷,扫描时间短,但24 h之内的脑梗塞病灶可能不被发现,或仅显示较为模糊的低密度区;低场MR FLAIR(压水)序列能检出CT平扫未能发现的和(或)分辨不清的病灶,特别是位于脑干和小脑的多灶性梗塞,MR FLAIR(压水)序列对新近梗塞和陈旧性梗塞灶有特征性区别,能弥补CT的不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在脑部疾病MRI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9例脑部疾病患者同时行MRT2加权像及FLAIR检查,比较两种序列对病灶的显示情况。结果 FLAIR共检出病灶225个,常规T2加权像检出109个,FLAIR显示病灶的能力更为清晰,病灶与正常脑组织的对比度更高,在显示脑组织深部皮层下及脑室旁病灶方面更有优势,可显示常规T2加权像未能显示的小病灶。结论 FLAIR可作为颅脑MRI检查常规序列的补充,有利于提高病变的检出率,减少漏诊。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T与核磁共振在腔隙性脑梗死中的诊断意义。方法选择我院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共60例,均为初次发病患者。本组60例均行CT和MRI检查。分析CT及MRI图形,记录不同部位下的病灶数量。结果MRI检测结果:基底节区病灶数量为18个、脑干病灶数量为15个、丘脑病灶数量为14个、额叶病灶数量为11个、顶叶病灶数量为8个、小脑病灶数量为7个、颞叶病灶数量为6个、枕叶病灶数量为4个。CT检查结果:基底节区病灶数量为10个、脑干病灶数量为8个、丘脑病灶数量为9个、额叶病灶数量为4个、顶叶病灶数量为3个、小脑病灶数量为4个、颞叶病灶数量为2个、枕叶病灶数量为4个。MRI共检测出病灶数量为83个,CT检查出病灶数量共43个,CT检查病灶数量结果与MR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磁共振对腔隙性脑梗死有较高诊断价值,对病灶检查结果优于CT,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8.
冯建钜 《中国基层医药》2014,(23):3600-3601
目的:总结磁共振(MRI)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脑静脉畸形(CVM)影像学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SWI序列、常规MRI(T1、T2WI、T2FLAIR及DWI序列)诊断CVM患者5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CVM引流静脉检出数,SWI检出56条(100.0%),常规MRI检查中,T1WI检出10条(17.9%),T2WI检出18条(32.1%),T2FLAIR检出24条(42.9%),DWI检出30条(53.6%),SWI检出率与常规MRI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8.060、57.514、44.800、33.861,均P<0.01)。结论 SWI在CVM引流静脉诊断中,具有静脉显影清晰和分辨率高等优点,在CVM影像学诊断中应用具有较高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MRI弥散加权成像(difussion—weighted imaging,DWI)在诊断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iury,DAI)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临床及影像学诊断为DAI患者的常规MRI和DWI的资料,分别比较DWI、T1加权像(T1 weightedimaging,TlwI)、T2加权像(T2 weighted imaging,T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uid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序列对DAI病灶的检出数目,并分析其分布特点和信号特征。结果DAI病灶主要分布在白质、皮髓交界区、基底节、胼胝体、脑干及小脑等区域。DWI对DAI病灶的检出率最高。与其它序列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序列和DWI联合应用为临床DAI诊断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应作为MRI检查DAI的常规和首选序列。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MRI(磁共振成像)和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的诊断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3月至2017年4月前来我院就诊的84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行MRI和CT检查,根据影像学结果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 84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经MRI检查确诊756个病灶,CT检查确诊158个病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丘脑、额叶、内囊检出率MRI检出率高于CT(P <0.05);MRI和CT在基底节、顶叶和脑干检查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MRI检查出273个直径<5 mm的病灶,CT仅检查出7个,二者比较差异较大(P <0.05)。结论 MRI和CT检查均可应用于腔隙性脑梗死诊断中,但MRI检查优于CT,可作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诊断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