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测定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59例SAP患者,其中非感染者28例,并发感染者31例;另选取2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对SAP患者及对照组进行血清PCT和CRP水平的测定。结果 SAP感染组和非感染组血清PCT和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感染组血清PCT和CRP水平则明显高于非感染组(P〈0.01)。结论监测血清PCT和CRP水平可作为判断SAP患者是否合并感染、病情严重程度,观察治疗效果及评估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析血清淀粉酶(S-Amy)、脂肪酶(Lipase)、C反应蛋白(CRP)在急性胰腺炎(AP)诊断中的应用与价值,为后续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回顾性选取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AP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其严重程度分为轻型组(MAP组,30例)与重型组(SAP组,60例),同时选取50例非急性胰腺炎性急腹症(NAA组)患者,以及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患者组间S-Amy、Lipase、CRP等生化指标的差异,同时通过分析三项指标单项及联合应用诊断AP的灵敏度、特异度与符合率鉴定三种指标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比较三组患者S-Amy、Lipase、CRP水平,其中SAP患者和MAP明显高于NAA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NAA组的检查结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MAP组与SAP组Lipase与S-Amy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MAP组的CRP显著高于S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单项检测结果其符合率均低于65.00%,两两联合检测时准确率均提高至75.00%以上,三者联合检测符合率高达88.89%。结论在诊断AP时进行S-Amy、Lipase、CRP检测,尤其是三者联合检测可以对患者早期病情进行有效的预判,从而为合理的治疗方案奠定基础,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张爱明 《海峡药学》2015,(4):140-141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在儿童急性胰腺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儿童急性胰腺炎患者97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MAP组(轻症急性胰腺炎患者,50例)和SAP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47例),同期体检健康的儿童48例作为对照组。测定、分析3组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血清淀粉酶水平,并对MAP组和SAP组患者住院时间进行观察。结果 SAP组和 MAP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血清淀粉酶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AP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血清淀粉酶水平明显高于MAP组(P<0.05);SAP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4.43±2.57)d,显著长于MAP组的(8.19±2.22)d(P<0.05)。结论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对评估儿童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判断预后有着较高的指导意义,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与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诊断早期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9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按其病情程度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5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46例,分别于入院第1天、第3天、第5天、第7天对其血清PCT水平进行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40例健康受试者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将三组血清降钙素原阳性率及急性胰腺炎患者住院第7天与第1天的阳性率比较。结果:SAP组及MAP组入院第1天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及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SAP组入院第1、3、5、7天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及阳性率显著高于MAP组(P0.05),且9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住院第7天的阳性率显著低于住院第1天的阳性率(P0.05)。结论:监测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PCT水平变化,对疾病的早期诊断、病情判断和预后评估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程正文  胡余敏  葛建军 《海峡药学》2009,21(11):164-166
目的探讨炎性递质在急性胰腺炎(A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分析血清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对AP病情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重型急性胰腺炎(SAP)患者19例,轻型急性胰腺炎(MAP)患者36例,监测两组血清,IL-2、IL-6、TNF-α、CRP、内毒素和APACHEⅡ评分。结果内毒素、TNF-α、IL-6、IL-2、C反应蛋白在SAP组、MAP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AP组在APACEⅡ评分和MODS患病率明显高于MAP组。结论动态监测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IL-2、IL-6、TNF-α、内毒素、CRP的水平对评估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早期预警MODS和判断患者预后方面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乔方 《现代临床医学》2019,45(4):270-272
探讨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与55岁以上急性胰腺炎(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选取96例55岁以上AP患者,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组(MAP组,56例)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40例),分别在入院第1 d、治疗第3 d和治疗第7 d检测两组患者的RDW和血清CRP水平,并同期计算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不同病情和时间的交互作用对RDW、CRP和APACHE-Ⅱ评分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患者的RDW、CRP和APACHE-Ⅱ评分具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均P<0.05);MAP组患者的RDW、CRP和APACHE-Ⅱ评分显著低于SAP组(均P<0.01);SAP组中存活组患者的RDW、CRP和APACHE-Ⅱ评分显著低于死亡组(均P<0.01);RDW与CRP、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均P<0.05)。RDW能够判断55岁以上AP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水平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相关性。方法选择TIA患者(A组)38例、以TIA起病,发病24h后发展为急性脑梗死者(B组)31例及健康体检者(对照组)35例,分别对以上3组进行血浆FIB和DD水平的测定。结果 A、B组血浆FIB、DD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B组血浆FIB、DD水平则显著高于A组(P<0.01)。结论血浆FIB、DD水平与TIA的发生、发展相关,两者水平升高是TIA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钟宏  陈喜志  刘国伟 《中国医药》2006,1(8):472-474
目的探讨TNF-α和IL-6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血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23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和30例轻型急性胰腺炎(MAP)及20例对照组血清TNF-α、IL-6的水平变化。结果入院时SAP患者TNF-α水平(59.1±15.5)pg/ml显著高于MAP组(38.9±9.72)pg/ml和对照组(14.2±4.5)pg/ml,MAP患者血清TNF-α水平也较对照组显著升高,但IL-6水平SAP(45.5±11.7)pg/ml和MAP(43.4±13.3)pg/ml较对照组(39.3±11.0)pg/ml无明显升高;SAP血清IL-6在入院的第7天升高最明显(188.5±51.7)pg/ml,分别高于MAP组(115.8±27.8)pg/ml和对照组,MAP亦明显高于对照组;在入院第14天SAP血清TNF-α(36.4±7.6)pg/ml,IL-6(112.6±25.2)pg/ml仍然高于MAP(15.4±3.7)pg/ml、(44.7±13.2)pg/ml和对照组,而MAP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结论检测血清TNF-α和IL-6的水平变化,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病情判断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a)[Lp(a)]、纤维蛋白原(Fg)和D-二聚体(DD)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将193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并与104例非冠心病者(对照组)进行比较,测定血清Lp(a)、Fg、DD水平.结果:血清Lp(a)、DD水平在4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g水平在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Lp(a)水平在UAP组和AMI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FS水平在AMI组显著高于对照组、SAP组、UAP和SAP组(P<0.01);DD水平在AMI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并且高于UAP和SAP组(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Lp(a)、DD、HDL与冠心病发病密切相关.结论:血清Lp(a)、Fg、DD水平与冠心病密切相关,可为临床工作中冠心病的预测和评估病情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细胞因子与急性胰腺炎病理变化之间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细胞因子水平与急性胰腺炎病理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发病36小时以内的急性轻症胰腺炎组和急性重症胰腺炎组血浆TNF-α和IL-6水平以及急性重症胰腺炎组胰性腹水中TNF-α和IL-6水平。结果:急性轻症胰腺炎组和急性重症胰腺炎组的血浆TNF-α和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重症胰腺炎组TNF-α和IL-6水平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重症胰腺炎组TNF-α和IL-6水平显著低于其血浆水平(P<0.01),与血浆轻症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血浆对照组(P<0.01)。结论:血浆细胞因子水平与急性胰腺炎病理变化程度之间关系非常密切,胰性腹水细胞因子水平至少在发病早期对判定急性胰腺炎病理变化程度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58例急性水肿型胰腺炎(AEP)、39例急性重型胰腺炎(SAP)、43例健康查体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凝血功能指标,计算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观察并比较APACHEⅡ评分。结果 SAP组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T)、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指数(INR)、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FIB均高于对照组和AEP组,(P<0.01),AEP组亦高于对照组。APACHEⅡ评分,SAP组高于AEP组(P<0.01)。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凝血功能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联合检测血淀粉酶( S-Amy)、尿淀粉酶( U-Amy)、胰脂肪酶( LPS)、胰蛋白酶原激活肽(TAP)及 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探讨对急性胰腺炎(acute panereatitis,AP)的诊断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接受治疗的急腹症患者180例(包括9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 AP 组,85例非胰腺炎急腹症患者作为非 AP 组),并根据 AP 分型标准将 AP 组分为轻症 AP 组(MAP 组)70例和重症 AP 组(SAP 组)35例,选择同期门诊接收的健康体检者47例作为对照组。在患者入院后6 h 内采集尿液和静脉血,并利用速率法检测各组受检者 S-Amy、U-Amy 和 LPS 水平,同时利用 ELISA 法检测其 TAP 和 CRP 水平。结果 AP 组患者 S-Amy、U-Amy、LPS、TAP 和 CRP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AP 组患者 S-Amy、U-Amy、LPS 和 TAP 水平明显高于非 AP 组( P ﹤0.05);SAP 组患者 CRP、TAP 和 U-Amy 水平明显高于 MAP 组( P ﹤0.05);AP 组患者中 LPS 水平的检出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6.0%和91.3%,明显高于 S-Amy、U-Amy、TAP 和 CRP 水平的检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AP 患者的 S-Amy、U-Amy、LPS、TAP 及 CRP 水平对于 AP 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评估急性胰腺炎患者诊治及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3l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MAP组(16例)和SAP组(15例)分别于住院后第1、3、6、9d抽取静脉血2ml进行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的测定,并我院4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将三组血清降钙素原阳性率及急性胰腺炎患者住院第9天与第1天的阳性率比较。结果SAP组及MAP组人院第1天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及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SAP组入院第1、3、6、9天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及阳性率显著高于MAP组(P〈0.05)。且31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住院第9天的阳性率显著低于住院第1天的阳性率(P〈0.05)。结论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的测定,有助于评估其严重程度,采取及时的治疗措施,并对预测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和C反应蛋白(CRP)对急性胰腺炎(AP)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预测价值,为AKI早期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选取深圳市第六人民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住院的新发AP患者125例,分为轻型AP组(MAP组)、重型AP组(SAP组),依据是否发生AKI又分为AKI亚组和非AKI亚组,采用ELISA法测定尿NGAL水平及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反应比较CRP预测AKI的价值。结果所有MAP患者均无AKI发生,47例SAP患者中有30例发生AKI(占63.8%);入院后2h内测MAP组及SAP组患者尿NGAL水平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后尿NGAL逐渐升高,峰值出现在入院后12h,且SAP组AKI亚组NGAL明显高于非AKI亚组和M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GAL预测AKI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AUC)>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GAL对SAP患者并发AKI具有早期诊断价值,早期诊断价值高于CRP。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的含量变化,探讨二者联合检测在AP患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明确诊断的AP患者92例,其中轻症急性胰腺炎(MAP)5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38例,在发病24h内分别检测血清中PCT和SVCAM-1水平,并以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4h内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PCT和SVCAM-1水平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P〈0.01;急性重症胰腺炎组较轻症胰腺炎组PCT和SVCAM-1亦有显著性增高,P〈0.01。结论 PCT和SVCAM-1是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诊断、病情严重程度判断和预后评估的灵敏且特异的实验室指标,二者联检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老年肺炎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以及D-二聚体(DD)水平检测的情况,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老年肺炎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另选择同期来院检测120例老年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对象的血浆CRP、ESR和DD水平情况,并分析其对于老年肺炎的临床意义。结果观察组血浆CRP、ESR、DD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项检测指标中,CRP敏感性显著高于ESR与DD,CRP与DD特异性显著高于ESR,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老年肺炎患者血浆CRP、ESR、DD水平明显升高,CRP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而DD特异性较高,联合检测这三项指标能够有效对老年肺炎病情进行提示,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浆脑利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血管紧张素Ⅱ(AⅡ)、醛固酮(ALD)在急性脑梗死中的表达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测定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浆BNP、CRP、AⅡ、ALD浓度,并以50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结果 急性脑梗死组急性期血浆BNP、CRP、AⅡ、ALD浓度显著高于恢复期(P<0.01)和正常对照组(P<0.01),有高血压病史组血浆BNP、AⅡ含量显著高于无高血压病史组(P<0.01);大面积脑梗死组血浆BNP、CRP显著高于中小面积脑梗死组(P<0.01),大面积脑梗死组血浆AⅡ明显高于中小面积脑梗死组(P<0.05),中面积脑梗死组血浆BNP显著高于小面积脑塞组(P<0.01),大中小面积血浆ALD比较、中小面积血浆AII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存在着血浆BNP、CRP、AⅡ、ALD的含量变化,并与病变范围和病情轻重有关,血浆BNP、CRP、AⅡ、ALD可作为急性脑梗死病病情观察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诊断中联合检测血清淀粉酶(AMY)、脂肪酶(LPS)、C反应蛋白(CRP)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医院于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7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观察组进行研究,另选同期40名进行体检的健康者为对照组。检测观察组与对照组研究对象的AMY、LPS和CRP水平,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观察组的血清AMY、LPS和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轻型组急性胰腺炎患者与重型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血清AMY、LPS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轻型组的CRP水平明显低于重型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中,血清AMY、LPS和CRP水平联合检测的诊断效果更好,检测CRP水平能够评判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具有在临床中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D-二聚体、脑钠肽、C反应蛋白对肺栓塞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D-二聚体、脑钠肽、C反应蛋白对肺血栓栓塞症(PE)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对PE组87例和正常对照组50例患者行血浆DD、BNP、CRP浓度比较。结果 PE组患者血浆DD、BNP、CRP浓度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1),PE组患者血浆DD、BNP、CRP水平呈正相关(P<0.01)。结论血浆DD、BNP、CRP的实验室联合检测对判断PE有一定临床意义,本文未对实验室联合DD、BNP、CRP检测判断PE严重程度及疗效做进一步的研究,仍需做进一步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与血脂及C反应蛋白(CRP)的相关性,为临床研究提供有价值依据。方法依照诊断标准将44例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分成两组,分别为急性轻症胰腺炎组即MAP组与急性重症胰腺炎组即SAP组,随后对两组的血脂、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经降脂治疗前后的CT、Ranson系统及APACHEⅡ系统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SAP组的血脂(TG)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较MAP组要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胆固醇(CHO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比较,CT、Ranson系统及APACHEⅡ系统评分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血脂是急性胰腺炎的危险因素,与C反应蛋白相结合可以作为急性胰腺炎的评价指标之一,有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