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了解东莞市食物中毒特征,为制定食物中毒防控策略及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2009年东莞市食物中毒资料。结果共发生食物中毒事件21起,中毒人数301人,无死亡病例;中毒事件主要发生在5-9月(15起,占71.43%),其中5-6月份为高峰期(9起,占42.86%)。事件主要为细菌性因素引起(13起,占61.90%),其中以副溶血性弧菌为主(6起);中毒食物主要为肉类(11起,占52.38%)及菜豆类(5起,占23.81%);发生场所以企业食堂为主(14起,占66.67%);检测细菌性污染样品的阳性检出率为40.88%(56/137),检测化学性污染的样品的阳性捡出率为71.43%(5/7);13起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中有4起来捡出病原菌。结论2009年东莞市食物中毒发生场所以企业食堂为主,主要发生在5-9月份,以肉类细菌性污染为主。应针对关键控制点重点管理,提高事件原因查明率,加大监管及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2.
2001—2006年湖南省化学性食物中毒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近年来湖南省化学性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的特点和变化趋势,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参考。方法从2001—2006年湖南省食物中毒报表资料中,收集有关化学性食物中毒的全部个案报表按年度分布、季节分布、城乡分布、场所分布、中毒因子及发生原因等方面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2001—2006年湖南省发生化学性食物中毒事件129起,中毒3249人,死亡34人,分别占湖南省同期食物中毒报告总数的37.83%、35.69%和58.62%,且病死率(1.05%)显著高于同期食物中毒总体病死率(0.62%)水平(P〈0.05)。主要中毒因子是有机磷(占39.53%)和毒鼠强(占37.98%);中毒场所以家庭为主(占51.94%),其次是集体食堂(占31.01%);误食(占58.14%)和人为投毒(占32.56%)是导致化学性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农村发生中毒的起数(占83.72%)远高于城市;2003—2006年中毒发生率呈明显下降趋势。结论进一步加强对有关剧毒化学品的监管,进一步提高社会公众的道德法制观念、卫生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是减少化学性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湖南省食物中毒的流行特征,为预防、控制及有效处理食物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收集2005-2009年湖南省各县(市、区)报告的食物中毒资料,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5-2009年湖南省报告食物中毒事件144起,中毒4554人,死亡50人,病死率为1.10%;中毒发生时间以5—9月份为高峰,中毒事件起数占总数的61.81%;中毒的主要原因为细菌性食物中毒(63起,占43.75%),其次为有毒动植物(35起,占24.31%)和化学性食物中毒(35起,占24.31%);病死率较高的是毒蘑菇、亚硝酸盐和毒鼠强引起的中毒事件,病死率分别为9.20%(23/250)、5.77%(3/52)和4.03%(6/149);中毒场所以集体食堂和家庭为主,分别占总起数的40.28%、32.64%。结论食物中毒事件严重危害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加强重点行业的监管、食品卫生知识普及和鼠药、农药的使用管理是减少食物中毒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盐酸克伦特罗食物中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因食用被盐酸克伦特罗污染的食物导致中毒事件的发生,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为了加强对盐酸克伦特罗食物中毒的卫生监督管理,就盐酸克伦特罗的药理性质、流行病学、中毒表现、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2003-2007年百色市食物中毒的发生情况及流行特点,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百色市5年各县(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食物中毒报表、报告卡和调查报告。据流行病学特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百色市共发生食物中毒113起,中毒1633人,死亡31人(病死率1.9%)。2、3季度是食物中毒的高发期(71.1%),有明显的季节性;中毒场所以家庭为主;中毒食品以肉及肉制品为主;中毒人数以集体食堂为主;死亡数以酵米面中毒为多。[结论]针对百色市食物中毒原因和特点,提出相应防制对策,才能减少食物中毒发生。  相似文献   

6.
广州市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中毒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近几年广州市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中毒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食物中毒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0~2007年广州市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中毒监测资料按照中毒发生季节、发生场所、中毒食物种类、中毒原因等环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0—2007年共发生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中毒80起,年均发生4~19起,中毒人数1727人,死亡23人,中毒死亡人数占同期食物中毒死亡人数的53.5%;中毒食物主要为毒蘑菇和菜豆,共发生63起,占78.8%;毒蘑菇中毒引起人员死亡比例最高,占69.6%,其次为河豚鱼,占13.0%;中毒发生场所主要为家庭和集体食堂,所有死亡事故均发生在家庭。结论根据广州市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中毒以外来务工人员为高发人群和集体食堂为高发场所的特点,应有针对性地加强重点人群的预防和宣教,提高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某市食物中毒的发生规律和特点,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某市2003—2007年食物中毒的发生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2003—2007年某市共发生食物中毒84起,中毒人数1836人,发病率为14.12/10万;中毒食品主要以肉及肉制品最多,中毒起数占38.10%,中毒人数占36.76%;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中毒起数和中毒人数分别占58.33%和61.33%,其中副溶血性弧菌分别占26.19%和24.95%;食物中毒的发生场所集中在集体食堂,分别占47.62%和52.29%;发生时间集中在第三季度,分别占42.86%和43.19%。结论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加大行政执法力度,突出重点季节、重点场所、重点环节的防控工作,是预防某市食物中毒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铜陵市食物中毒发生的规律及特点,做好预防控制工作。方法对2004-2008年铜陵市食物中毒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铜陵市2004-2008年发生食物中毒12起,年均食物中毒发病率6.75/10万;食物中毒高峰在5-6月份和10月份:以细菌性食物中毒为主,中毒起数和中毒人数较多的病原菌是副溶血性弧菌(44.44%、74.06%)和溶藻弧菌(22.22%、15.57%),较多的场所是餐饮单位(41.67%、51.63%)和学校食堂(25.0%、24.8%),造成中毒的最危险因素是生熟交叉污染。结论食物中毒预防控制的重点场所是餐饮单位和学校食堂,尤其应加强5-10月份大型餐宴的卫生监管。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近几年南宁市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中毒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预防食物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2-2008年南宁市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中毒监测资料按照中毒发生季节、发生场所、中毒食物种类、中毒原因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2-2008年南宁市共发生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中毒42起,年均发生1~12起,中毒人数518人,死亡4人,中毒死亡人数占同期食物中毒死亡人数的26.67%;97.62%的中毒为植物性食物中毒;中毒食物主要为四季豆和桐油,共发生16起,占38.1%;中毒发生场所主要在家庭和集体食堂;少年儿童及农民工为高发人群;钩吻及毒蘑菇中毒是造成人员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南宁市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中毒以少年儿童及农民工为高发人群,集体食堂为高发场所,应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和宣教,加强卫生监管,以提高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10.
1994-2003年我国766起细菌性食物中毒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探讨我国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规律和流行特点,为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 将检索的1994—2003年766起细菌性食物中毒个案按照中毒种类、中毒人数、死亡人数、中毒时间、地域分布、中毒场所、中毒食物、中毒原因等方面从其中提取信息,然后将相关内容逐一归类详细分析。结果 766起细菌性食物中毒以副溶血性弧菌发生的起数最多,占20.2%;中毒人数以沙门菌所占比例最大,占20.4%;肉毒梭菌引起的死亡人数最多,占70.5%,引起的死亡率也最高,达16.5%;大多数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在5月至10月,但肉毒梭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主要发生在1月和2月;766起细菌性食物中毒有31.2%发生在餐饮服务场所,但每种细菌的多发场所有着显著的不同;沿海省份以副溶血性弧菌为主,占24.4%,内陆省份以沙门菌最多,占22.4%。食物载体难以确定。结论 细菌性食物中毒有其规律性,根据其内在的特点,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将有助于预防其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