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繁杂、辨证标准不统一,临床不易掌握及推广,建立客观的标准化中医辨证体系有利于临床实践及研究,其方法是在中医理论的基础上,首先实现证候的规范化及临床病例采集的规范化,再进行聚类分析、判别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最终实现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证的标准化.  相似文献   

2.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证现状及辨证方法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慢性乙型肝炎是乙型肝炎的慢性化进程,而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的疾病发展过程又是目前困扰医学界尤其是临床医生的一个很大的难题.长期以来,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在为攻克乙肝这个医学难题而不懈地努力着,到目前为止西医学解决了乙型肝炎的病因、诊断和预防等多方面问题,但对乙型肝炎尤其是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尚无可靠疗效的西药,中医学总结了几千年来中国历代医家治疗肝病的经验,运用传统中医学理论采用临床四诊所得资料经辨证论治治疗该病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但也存在临床辨证证型多、证型不规范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45例,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分为对照组(73例)和中医辨证分型组(72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德福韦酯口服治疗,中医辨证分型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HBV-DNA转阴率和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变化情况等。结果:中医辨证分型组患者HBV-DNA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59.72%vs 20.54%];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中医辨证分型组患者治疗后降低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抑制乙肝病毒DNA复制,改善临床症状,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慢性乙型肝炎分子证候辨证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简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瀚旻 《中医药学刊》2003,21(12):2008-2010
提高慢性乙型肝炎辨证论治的准确性和临床疗效,有必要对其病程进展和证候转换的分子网络调控机制进行研究,进而建立慢性乙型肝炎分子证候辨证体系。其研究的基本思路是:以中医“正邪进退”说和现代分子生物学的理论为指导。将人体本身(正气)的基因背景与HBV(邪气)的基因突变影响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全面反映慢性乙型肝炎随病程进展中正邪斗争的分子网络相互作用机制,建立基因表型多态性与证候易感性和转归性的联系。发现证候形成与转换的基因背景。创新性的研究方法为开展分子证候辨证研究提供了先进、科学和可行的技术路线。已有的工作为全面深入地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5.
李瀚旻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3,21(12):2008-2010
提高慢性乙型肝炎辨证论治的准确性和临床疗效 ,有必要对其病程进展和证候转换的分子网络调控机制进行研究 ,进而建立慢性乙型肝炎分子证候辨证体系。其研究的基本思路是 :以中医“正邪进退”说和现代分子生物学的理论为指导 ,将人体本身 (正气 )的基因背景与HBV(邪气 )的基因突变影响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全面反映慢性乙型肝炎随病程进展中正邪斗争的分子网络相互作用机制 ,建立基因表型多态性与证候易感性和转归性的联系 ,发现证候形成与转换的基因背景。创新性的研究方法为开展分子证候辨证研究提供了先进、科学和可行的技术路线。已有的工作为全面深入地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6.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证施治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卫锋  郭晶 《光明中医》2010,25(9):1622-1623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证施治法。方法采用五种中医辨证治疗5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结果五种治疗方法痊愈患者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样五种方法治疗的好转和无效之间比较也无统计学差别。结论中医在辨证施治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方面取得良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慢性乙型肝炎辨证体系的研究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宓余强  陆小左 《中医药学刊》2004,22(8):1499-1501
目前,慢性乙型肝炎辨证多采用脏腑辨证的方法,但存在临床辨证证型多、证型不规范等问题。吕文良等查阅了部分1984年至2001年间公开发表的涉及慢性乙型肝炎证型的论文及书籍,总结出慢性乙型肝炎的证型如:脾虚气弱证、脾肾两虚证、脾虚湿困证、肝脾不调证等多达71种。黄贤樟认为,乙型肝炎常见证型有肝郁气滞证、肝胆湿热证、肝郁脾虚证、脾胃虚弱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气滞血瘀证,乙肝患者中68%属于以虚  相似文献   

8.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候研究思路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候研究的思路.认为应围绕证候要素开展前瞻性、大样本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并与文献调研相互验证、补充;对证候量化研究则需在某些基本环节上(如证候相关因素赋值、证候诊断阈值的确定)统一认识;同时要开展纵向研究,探索证候演变规律;微观辨证的研究需方法 学的创新,才能有望产生突破性的成果.  相似文献   

9.
1证型的规范化 目前,慢性乙型肝炎辨证多采用脏腑辨证的方法,但存在临床辨证证型多、证型不规范等问题.吕文良等[1]查阅了部分1984年至2001年间公开发表的涉及慢性乙型肝炎证型的论文及书籍,总结出慢性乙型肝炎的证型如:脾虚气弱证、脾肾两虚证、脾虚湿困证、肝脾不调证等多达71种.  相似文献   

10.
浅谈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辨证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叶丽红 《辽宁中医杂志》2002,29(11):661-661
慢性乙型肝炎发病机理较复杂 ,既有HBV的持续存在 ,又有机体免疫功能失调 ;既有肝细胞的炎症、坏死 ,又有肝纤维组织增生。因此 ,对于每个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除有共性特点外 ,更有其个人特性。目前 ,在治疗尚无肯定特效药物的情况下 ,医生需要在全面了解病情基础上 ,尽可能根据其病程和病情的不同阶段和患者的个性特点 ,辨证处置 ,合理用药 ,因此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已显示了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郑春素  陈锦芳 《中医药学刊》2005,23(6):1055-1058
辨证是中医的特色,然而辨证具有较强的宏观性,客观指标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恰好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本文对近些年中医分型与客观指标关系的研究进行综述,认为二者的相关性研究可以加快中医辨证向客观化、量化发展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证分型与细胞免疫功能关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通过观察慢性乙型肝炎不同证型的ANAE、C3b等指标变化。说明不同证型间细胞免疫功能的内在联系。方法 RBC-C3b受体花环率、T淋巴细胞点状阳性率计数,采取慢性乙肝患者血液涂片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计算,分析不同证型的免疫功能。结果 肝肾阴虚、瘀血阻络型组C3b较正常组为低,而肝郁脾虚组无明显变化(P>0.05)。肝肾阻虚、脾肾阳虚、瘀血阻络组ANAE较正常人为低(P<0.01),而湿热中阻、肝郁脾虚组无明显变化(P>0.05)。此外,对80例患者的ANAE、C3b测试数据进行了一元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X1=4.385 0.108X2,单相关系数r=0.402,说明ANAE与C3b呈正相关。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并且不同证型间存在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3.
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与机体的免疫应答密切相关,从五个方面,即;与细胞因子的关系,与T细胞亚群的关系,与NK细胞的关系,与免疫球蛋白的关系,与红细胞及其他免疫功能的关系。指出,实证多有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增强或接近正常,虚症多有细胞免疫降低,以脾胃阳虚型最为突出。免疫功能的检测对证型的制定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尉晓燕 《光明中医》2020,(1):130-132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护理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3月—2019年1月收治的86例乙型肝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护理,观察2组护理满意度及肝功能。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 35%,高于对照组的81. 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中医辨证护理可有效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前在我国慢性乙型肝炎已成为常见病,对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中医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针对慢性乙型肝炎发病的不同时期及不同症状、病史等患者的不同情况,经临床实践总结出不同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辨证施治作为中医治病的特色,在临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中医辨证施洽的局限性也日益突出。中医辨证施治的原理是在患者症状分析上结合四诊,对病因病机进行高度概括,在此基础上制定治法方药的过程。而现代医学对健康的定义和传统中医已经相去甚远,传统中医认为的正常人经过现代医学的诊断很多已经是病人了。如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其中一部分人是无症状的。这些没有症状的患者,经化验既有乙肝病毒复制,又有肝功能异常,这给中医临床辨证施治带来困难。对于这类患者,如何进行辨证施治,笔者谈以下临床体会。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辨证分型法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2年来收治的76例采用中医辨证施治法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资料。结果:主要分型有肝肾阴虚、肝郁脾虚、脾肾阳虚和肝胆湿热四种类型,通过辨证施治后,治愈42例,显效18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4.74%;治疗后肝功能指标、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能够从病源出发,分析病因,采用针对性药物,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辨证是中医的特色,然而辨证具有较强的宏观性,客观指标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恰好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本文对近些年中医分型与客观指标关系的研究进行综述,认为二者的相关性研究可以加快中医辨证向客观化、量化发展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
中医对慢性支气管炎辨证论治的思路,古以分清标本、虚实、寒热及脏腑为要点,现代则强调辨证、辨病相结合,施行分期、分型论治。阐述历代医家辨证思路,总结分析辨证要点,以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20.
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与机体的免疫应答密切相关。从五个方面 ,即 :与细胞因子的关系、与T细胞亚群的关系、与NK细胞的关系、与免疫球蛋白的关系、与红细胞及其他免疫功能的关系。指出 ,实证多有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增强或接近正常 ;虚症多有细胞免疫降低 ,以脾胃阳虚型最为突出。免疫功能的检测对证型的制定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