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儿童孢子丝菌病6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报告儿童孢子丝菌病的临床情况。方法 对 10年间经真菌培养确诊的 6 2例儿童孢子丝菌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本病皮损以结节性肉芽肿为主 ,固定型 39例 (6 2 9% ) ,淋巴管型 18例 (2 9 0 % ) ,混合型 5例 (8 1% )。面部发病 4 8例 (77 4 % ) ,上肢发病 14例 (2 2 6 % )。 10年间每年的 7~ 10月无一例发病 ,其原因可能与气象环境有关。结论 儿童孢子丝菌病并非少见 ,2 %碘化钾溶液内服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孢子丝菌病是由申克氏孢子丝菌及芦里变种引起的皮肤、皮下组织及其附近淋巴管的慢性感染,1988年4月~1999年12月我们共诊治孢子丝菌病62例,兹将有关资料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所有患儿均选自我科门诊临床拟诊为孢子丝菌病,经病损部位取材接种于改良沙氏葡萄糖蛋白胨琼脂  相似文献   

3.
地塞米松治疗婴幼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的利弊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我科于 1999~ 2 0 0 0年对发热持续2 4h以内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AURI)的婴幼儿 46例 ,观察用与不用地塞米松的临床效果 ,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根据王慕逖主编《儿科学》第 5版诊断标准 ,本文 46例AURI患儿中 ,男 2 0例 ,女 2 6例。年龄分别为 3~ 6个月 10例 ,7~ 12个月 2 8例 ,13~ 2 4个月 8例。全部患儿均有发热 ,其中体温在 3 7 5℃~ 3 9℃ 3 4例 ,3 9℃~ 41℃ 12例。其中普通感冒 2 9例 ,急性扁桃体炎 4例 ,急性咽炎 10例 ,感染性喉炎 2例 ,急性中耳炎 1例。46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 2 3例 ,男 8例 ,女 15例 ;对照组 2 3…  相似文献   

4.
肌肉注射引起婴幼儿孢子丝菌病25例分析戴耕武汪正芳丁正邓英键1996年8月,我院收治25例因注射引起注射部位硬结、溃烂,伴同侧淋巴结肿大,溃烂的婴幼儿患者。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995年9月~1996年1月因上呼吸道感染、发热、咳嗽等症状,在宜...  相似文献   

5.
降钙素原在感染性腹泻诊断中的应用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降钙素原 (procalcitonin ,PCT)在细菌感染时 ,特别是在有全身表现的严重感染患者血中质量浓度明显升高。我们对临床上感染性腹泻患儿进行了血中PCT的测定 ,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对象 :2 0 0 0~ 2 0 0 2年在我科住院的感染性腹泻患儿共5 8例进行了血中PCT测定。其中男性 36例 ,女性 2 2例。3个月至 1岁 2 5例 ,~ 3岁 2 2例 ,~ 10岁 11例。细菌性痢疾 39例 ,其中普通型 30例 ,中毒型 9例 (脑型 8例 ,混合型1例 ) ,发病 1d 2 1例 ,2d 14例 ;经粪培养证实均为福氏志贺氏菌。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 19例 ,发病 1d 10例 ,2d 9例 ;粪轮状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儿童非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耶氏肺孢子菌肺炎(PCP)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1日至2021年5月1日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PICU和咸阳彩虹医院PICU住院的7例非HIV感染的重症PCP患儿病例,观察其高危因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指标、肺部影像学特征、治疗及转归等。结果7例PCP患儿,男4例,女3例,年龄13~85个月,平均(42.4±26.8)个月,均存在基础疾病,以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最为多见;6例患儿有应用复方磺胺甲口,恶唑(TMP-SMX)预防PCP治疗史,其中4例自行停药2~4周发生PCP。7例患儿均存在低氧性呼吸衰竭,氧合指数(OI)30.6±3.4;临床表现为发热、干咳、进行性呼吸困难,早期肺部均未闻及湿啰音,乳酸脱氢酶[(745.7±317.0)U/L]和β-D-葡聚糖[(513.8±225.0)pg/mL]均升高,胸部CT显示双肺弥漫性间质性改变伴肺内多发性渗出。7例患儿均在入院3 d内开始抗耶氏肺孢子菌治疗,其中5例采用静脉TMP-SMX,2例口服TMP-SMX+卡泊芬净,疗程21 d,抗耶氏肺孢子菌同时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2例患儿在PCP治疗3 d后出现病情加重,其中1例死亡,另1例继续用药6 d后开始临床好转,其余5例在治疗3~7 d后开始出现临床好转,最终6例治愈,1例死亡。结论非HIV感染的PCP患儿均存在免疫受损的高危因素,TMP-SMX可有效预防PCP的发生;对于重症PCP患儿,尽早静脉应用TMP-SMX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可降低病死率,在无静脉TMP-SMX情况下,也可口服TMP-SMX+卡泊芬净替代。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早发型发作性睡病患儿的临床及电生理检查特征,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方法对2009年8月至2010年12月期间诊治的9例早发型发作性睡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辅助检查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5例、女4例,发病年龄3岁4个月~8岁5个月(平均5岁8个月)。9例患儿均有白天过度睡眠;8例患儿曾出现猝倒;9例患儿均未诉入睡幻觉;8例患儿发病后情绪改变;9例患儿体质量均明显增加。脑电图检查示背景波偏慢3例,偶发尖波4例,正常2例。睡眠潜伏期试验,8例平均睡眠潜伏期<5 min,有2次或2次以上直接进入快速动眼睡眠。8例患儿应用盐酸哌甲酯治疗,其中6例的白天过度睡眠得到改善,但猝倒无明显改善。结论早发型发作性睡病容易误诊,主要临床表现为白天过度睡眠,发作性猝倒等。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有助于早期诊断。盐酸哌甲酯对部分患儿有效。  相似文献   

8.
20 0 2年1月—12月,我院儿科共收治海洋性贫血患儿14例,占同期住院患儿的1 2 8% ,其中4例合并G 6 PD缺陷,现对14例海洋性贫血患儿进行分析,并对其中8例进行基因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4例海洋性贫血男9例,女5例,男∶女为1 8∶1;年龄3个月~9岁,平均2 5 2岁,6个月4例,~1岁2例,~3岁4例,~7岁3例,7岁以上1例。病史2个月~4年,平均12 79个月,~12个月10例,~3年4例,~7年1例。发病年龄1个月~6岁,平均13个月,~6个月9例,~12个月1例,~3岁3例,~7岁1例。民族:壮族11例,汉族3例。其父母均为壮族8例;其父为壮族母为汉…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重症7型腺病毒肺炎29例。发生在1967年1月到1968年12月。为北芬兰奥路城及其周围10个地区收入奥路大学儿科的住院患者。发病年龄从8个月到6岁4个月。发病日期为病后3~4天到病后2用。29例中17例分离出7型腺病毒,另12例经双份血清试验抗体增高4倍以上确诊为7型腺病毒。对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童轻微脑炎/脑病伴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MERS)的临床特点。方法对8例MERS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儿发病年龄10个月至12岁,平均5岁2个月。主要临床特点为:有前驱感染史,其中包括发热5例,呕吐4例。临床表现为惊厥6例,意识障碍、阵发性视觉异常各3例。颅脑MRI弥散加权成像表现为胼胝体压部高信号,其中1例同时伴有双侧半卵圆中心、部分颞叶白质对称多发长T1、长T2信号。全部病例5~30 d后复查MRI,异常信号消失。随访3个月至2年,8例患儿神经发育均无异常。结论儿童MERS发病多与感染有关;颅脑MRI弥散加权成像示胼胝体压部高信号为其特征;多数患儿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1.
川崎病患儿血脂代谢变化的检测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般资料:川崎病(KD)组为我院1999年6月至2 0 0 2年1月收治的5 0例KD患儿,男30例,女2 0例,年龄4个月至6岁,平均(2 7 1±6 6 )个月,所有患儿均符合1984年日本川崎病委员会修订的KD诊断标准。其中4 3例分别在入院时至病程6周内用HP 10 0 0型超声仪检测冠状动脉2~3次,发现冠状动脉病变10例。冠状动脉病变包括冠状动脉扩张(7例,冠状动脉内径>3mm)和冠状动脉瘤(3例,冠状动脉呈瘤样扩张或冠状动脉内径/主动脉内径≥0 3)。正常对照组2 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5个月至7岁,平均(2 9 5±7 8)个月,为本院健康体检儿童,近3个月无感染病史。感染疾…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提高对肺孢子菌肺炎(PCP)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3 例肾病并发PCP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患儿的共同特点是,PCP起病急,临床以发热、咳嗽起病,伴有低氧血症,症状与体征不平行;早期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漏诊,并发PCP前患儿均长期或大量应用免疫抑制剂、足量泼尼松口服疗程达8周及以上;免疫功能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CD4细胞比例下降.结论 提高对PCP的认识,做到早期诊断;适当控制免疫抑制剂应用、改善患儿生活环境、针对高危人群定期检测CD4细胞水平以及酌情应用复方磺胺甲基异噁唑预防均有利于降低肺孢子菌肺炎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肺孢子菌肺炎的病因、临床表现、病原学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例肺孢子菌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患儿,男,2个月20天,临床表现为慢性咳嗽、气促、烦躁、低氧血症;肺部影像呈双肺弥漫性浸润改变;经支气管镜术取肺泡灌洗液进行宏基因高通量测序后证实为肺孢子菌感染。确诊后予甲氧苄胺嘧啶-磺胺甲噁唑(TMP-SMZ)治疗,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肺部 CT明显好转。结论肺泡灌洗液行宏基因高通量测序可诊断肺孢子菌肺炎。  相似文献   

14.
川崎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近年来 ,对血管内皮功能失调的研究已引起众多学者的兴趣和重视。本研究采用高分辨超声技术测定了 10 9例川崎病患儿的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流量介导的扩张反应 ,以探讨其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临床意义及与血脂代谢异常的关系。对象1 川崎病组 :10 9例 ,均符合 1984年日本川崎病研究委员会修订的诊断标准 ,男 72例 ,女 37例 ;年龄 8个月~ 16岁 ,平均 4 8岁。其中急性期 (发病后 4周内 ) 32例 ,恢复期(发病 4周后~ 6个月内 ) 2 6例 ;慢性期 (病程 >1年 ) :1~ 5年 30例 ,~ 10年 2 1例。慢性期中 18例病程中无冠状动脉损害 ;2 1例发病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19例慢性肉芽肿病(CGD)患儿临床特点,了解其发病特点、影像学改变、常见感染病原体及基因突变类型。方法对2012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诊断的19例CGD患儿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通过呼吸爆发检查及基因分析明确诊断19例CGD,均为男童。发病年龄≤1个月13例,诊断年龄为2个月~10岁,母亲为携带者16例。临床主要表现为肺部真菌感染(19/19例)、卡介苗病(14/19例)、淋巴结炎(14/19例)、肛周脓肿(9/19例)、皮肤脓肿(5/19例)和溃疡性结肠炎(2/19例)。微生物培养阳性共59例次,其中真菌9例次,肺炎克雷伯杆菌8例次,分枝杆菌7例次,草绿色链球菌5例次,大肠埃希菌3例次,革兰阳性细菌3例次,金黄色葡萄球菌3例次,洋葱伯克霍尔德菌2例次。19例明确基因诊断,其中CYBB 17例、CYBA 1例、NCF21例。无义突变6例,缺失突变5例(大片段缺失2例),剪接突变3例,错义突变5例。其中5种突变类型目前未见报道。本研究中3例剪接突变患儿皮肤、肛周脓肿及淋巴结炎常见,2例大片缺失突变患儿感染较其他患儿严重。结论在国内,CGD主要表现为肺部感染与播散性卡介苗病。感染谱中,分枝杆菌感染较常见;真菌感染占主要部分,呼吸道是最常感染部位;肛周脓肿以肺炎克雷伯杆菌及大肠埃希菌为主,基因突变类型与临床表型关系有待大数据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6.
16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1987~1995年间经尸检诊断为呼吸窘迫综合症(NRDS)16例,男8例,女8例。胎龄:<37周6例,>37周10例。死亡日龄:~1天10例,~2天4例,~3天2例。出生体重:<2500g 6例,2500~4000g 9例,>4000g1例。剖宫产11例,其中足月儿10例,早产儿1例。Apgar评分:8~10分8例。5~7分7例,其中4例为足月剖宫产,1例未足月剖宫产,1例未足月急产。<3分1例,为早产儿。发病时间:<6小时12例,>6小时4例。16例NRDS患儿  相似文献   

17.
溶血是小儿贫血的原因之一。 1994年 1月~ 1998年 12月 ,我们收治了 12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AIHA)患儿 ,其中Evans综合征 3例。为了探讨AIHA的激素用量及疗程长短 ,对我们收治及复诊的 12例患儿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 ,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 对象 男 8例 ,女 4例。年龄 :2个月1例 ,6个月 1例 ,~ 1岁 4例 ,~ 3岁 6例。2 发病前感染因素 上呼吸道感染 5例 ,支气管肺炎 4例 ,腹泻 2例 ,水痘 1例。3 症状及体征 急性起病 10例 ,缓慢起病 2例 ;发热 10例 ;烦躁、寒战、呼吸困难 3例 ;黄疸 10例 ;皮肤、粘膜出血点 3例。…  相似文献   

18.
小儿脑性瘫痪242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结果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小儿脑性瘫痪 (以下简称脑瘫 )临床除有运动障碍外 ,常伴有智能低下 ,听力障碍及语言落后。本文对 2 4 2例脑瘫患儿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查 ,旨在了解脑瘫患儿脑干听神经通路损伤情况 ,报道如下。对象 :为 1997年 5月至 2 0 0 1年 5月本院康复病区收治的脑性瘫痪患儿2 4 2例 ,其中男 184例 ,女 5 8例 ;年龄~ 6个月 10 6例 ,~ 1岁 4 8例 ,~ 2岁5 9例 ,~ 3岁 19例 ,~ 5岁 8例 ,~ 8岁2例。脑瘫分类 :早期脑瘫 90例 ,痉挛型 111例 ,手足徐动型 16例 ,肌张力低下型 13例 ,共济失调型 4例 ,无法分型8例。伴有智力低下 4 6例 ,语…  相似文献   

19.
儿童粗球孢子菌感染引起的喉梗阻很少见,但可危及生命。现报导1例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时的儿童球孢子菌病。病例 31个月的男婴,因日益加重的呼吸窘迫伴喘鸣2天收入当地医院,直接喉镜检查显示声门下水肿,会厌正常,经用肾上腺素、吸氧、支气管扩张药、抗生素及类固醇治疗,症状得到部分缓解,几天后再次发作而转院。患儿于生后18个月患激素依赖性肾病综合症,连续应用强的松治疗,在呼吸道症状发作前3个月,强的松剂量为60mg/m~2/d,于1个月前服环磷酰胺3mg/kg/d,在生后24个月至27个月间投以苯丁酸氮  相似文献   

20.
我院2001年2月至2003年1月,采用腰穿置管救治婴儿蛛网膜下腔出血10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10例均经头颅CT证实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全部符合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合并颅内出血的诊断[1]。其中男7例,女3例;来自农村8例,城郊2例;均为纯母乳喂养。发病年龄2~4个月,其中2个月3例,3个月6例,4个月1例,发病到就诊时间为12h~48h,均无出血性疾病史及家庭史,均未接受维生素K1预防。二、临床表现8例均有面色苍白、惊厥、意识改变,前囟饱满或张力增高;1例注射部位渗血不止;1例呼吸表浅、不规则;2例患儿呕吐,24h后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