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6 毫秒
1.
近10年来,瑞典建筑了1,000多个污水处理厂,排出大量污泥。对这种污泥进行处理,费用甚巨,且仍存在许多处理上的问题;故60%以上的污泥是采用土地填充法处理。可是,该法处理污泥会引起地下水污染、发臭并引起火灾,这又遭到公众舆论的反对。因此,瑞典决定将污泥混和垃圾,建立堆肥试验工厂来进行处理。在瑞典Laxa建立的堆肥试验工厂位于污水处理厂附近。垒年处理污泥总量约700公吨干燥固体物。堆肥厂的设置介绍如下: 用车辆将收集的垃圾运至堆肥厂,卸入容量为100米~3的接受漏斗中,漏斗底部是一块平板、2米宽的链条和钢板送料器。将新鲜垃圾运输至一可提升的钢板送料器中。此送料器升高38°角,以便垃圾自身翻滚,并以均匀速率,将料送入锤  相似文献   

2.
城市废弃物混合堆肥处理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垃圾、排水管污泥、城市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按照7:1.5:1.5进行混合堆肥,堆肥工艺为预处理、一次发酵、二次发酵、后处理,并分别对发酵过程中的温度、氧浓度、含水率、垃圾容重、碳氮比等指标进行了分析测定,得出最适合的堆肥比例为城市垃圾66%-74%,排水管污泥为13%~17%,城市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为13%~17%,含水率应控制在46%~48%,通风能力每立方米堆层应大于50m^3/h,温度应控制在55~65℃,一次发酵为10d,二次发酵为15d,堆肥成品均符合有关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3.
有机固体废物处理行业臭气的产生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主流的有机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艺,总结了各工艺的臭气成分和影响因素。恶臭物质NH3和H2S在污泥堆肥、污泥干化、餐厨垃圾好氧分解和生活垃圾填埋场中都有产生,但不同处理工艺的主要致臭物质不同。污泥堆肥工艺的主要致臭物质为含硫化合物,污泥干化工艺和垃圾填埋场的主要致臭物质为苯系物和萜烯类,餐厨垃圾好氧分解的主要致臭物质为含氧类化合物。提出了相应的恶臭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4.
6.1.2.堆肥质量 堆肥质量(除肥效外,还包括重金属含量、有毒元素含量等)是堆肥是否能够拥有市场的关键。因此,美国在大力推进垃圾堆肥的同时,也很重视堆肥产品的质量。1999年12月美国环保局提出了用作农业肥料的生物固体垃圾所含毒性当量的限制标准,同时还规定加工生物固体垃圾作为农业肥料的机械设备也要具有毒性检测、记录和警告功能。早在1993年2月,美国环保局就对作为肥料的生物固体垃圾中的金属、致病菌和碳氧化合物制定了标准。美国环保局将对所提出的固体生活垃圾肥料毒性当量限度广泛追求意见后实施。  相似文献   

5.
采用静态仓考察添加不同调理剂的粪便和垃圾混合堆肥过程的物理化学性质.结果表明:相对于锯末、干树叶和稻壳,玉米秸秆可以调节生活垃圾与粪便混合堆料孔隙率和堆料结构强度,是最合适的调理剂.主发酵期堆肥含水率降低较多,腐熟期变化较小.孔隙大的堆料结构和高温有利于含水率下降.堆肥初期有酸化现象,添加2%石灰调节pH可以避免严重酸...  相似文献   

6.
在城市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对固体垃圾和废弃物有两种主要的无害化处理方法:加工利用及清除。它们包括将垃圾加工处理成有机肥料、酿热物以及从中提取工业所需的再生原料及动力燃料。清除方法则包括深埋、海洋投弃等。根据工艺特点,无害化方法则可分为:(1)土壤-生物学方法(垃圾运到垃圾场进行掩埋或堆肥);(2)工业-生物学方法(生物热堆肥工厂);(3)热处理方法(燃烧垃圾作为动力燃料、高温分解取得可燃性气体和原油类油  相似文献   

7.
沈阳市源分类有机生活垃圾堆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城市有机生活垃圾源分类的重要性,同时对源分类城市有机生活垃圾进行两组不同物料配比的堆肥实验,在堆肥周期内对堆体的重要影响参数(水分、有机分、灰分、堆体温度、pH、堆体质量等)进行了测定,最后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堆肥实验的影响因素并得出结论:(1)沈阳市生活垃圾含水率偏高不利于直接进行堆肥,添加秸秆作为填充剂进行堆肥是可行的;(2)沈阳市城市生活有机垃圾和秸秆混合后进行为期21 d堆肥处理,其堆肥最终生物降解率为60%~74%.其物料的含水率对生物降解率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模糊数学法在堆肥腐熟度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常见物料的自身特征及国内外评价堆肥腐熟度的相关标准,提出以堆肥高温期持续时间、C/N降解速率、NH3-N/NO3-N、种子发芽指数、NH3-N降解速率5个指标作为堆肥腐熟度的判别指标,并基于模糊数学方法建立腐熟程度的综合判别模型,然后利用该模型验证了分别以污水污泥和生活垃圾为物料的3种堆肥样品的腐熟度。结果表明,利用这5个指标,通过综合判别模型可以作为污泥(C/N初≥C/N终)、生活垃圾高温好氧堆肥腐熟程度通用的判别方法.判别结果合理且较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9.
中试规模条件下,以有机生活垃圾与植物废弃物为原料,考察堆肥过程重金属形态变化。结果表明:重金属Pb、Cd和Zn由其它形态向Fe-Mn结合态转化,堆肥结束时,Fe-Mn结合态分别占各自总量的56.0%、48.7%和64.1%;残渣态的Ni向有机结合态和Fe-Mn结合态转化,堆肥结束时,Ni主要以残渣态和有机结合态存在;Cu和Cr主要以残渣态存在,分别占各自总量的64.9%和77.5%。堆肥会使重金属Pb、Ni、Cu和Zn的生物有效性略微增加,而Cr的生物有效性则出现了下降。源分类收集垃圾堆肥样中各种重金属含量均低于混合收集垃圾堆肥样,说明采用源分类方式收集生活垃圾进行堆肥处理,可有效控制堆肥产品中的重金属含量。  相似文献   

10.
CJJ/T52-93城市生活垃圾好氧静态堆肥处理技术规程为建设部1993年1月28日批准发布的城镇建设工程行业标准,并要求于1993年8月1日起施行.标准规定了有关的术语,对堆肥原料提出了要求,提出了好氧静态堆肥工艺类型,并对堆肥厂(场)的环境、生产工艺检测做了规定.主要内容如下:1 堆肥原料 标准中规定,堆肥原料应是城市生活垃圾.进仓原料的含水率应为40%~60%;有机物含量为20%~60%;碳氮比(C/N)为20/1~30/1;重金属含量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镇垃圾农用控制标准》的规定.堆肥原料中严禁混入有毒工业制品及其残弃物,有毒试剂和药品,有化学反应并产生有害物质的物品,有腐蚀性或放射性的物质,易燃易爆等危险品,生物危险品和医院垃圾,及其它严重污染环境的物质.2 好氧静态堆肥工艺 标准中提出好氧堆肥工艺类型可分为1次性发酵和2次性发酵,并有发酵工艺流程示意图(见图1、图2).同时对1次性发酵工艺和2次性发酵工艺作了具体规定,并对堆肥发酵周期和发酵条件以及堆肥制品作了规定.标准指出,堆肥制品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镇垃圾农用控制标准》的现定,堆肥制品可按用途分别制成初级堆肥、腐熟堆肥和专用堆肥等不同品级.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城市污水污泥与生活垃圾以不同配比进行高温堆制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各种配比的堆肥均达到了国家高温堆肥卫生评价标准,其中以污水污泥与煤气户垃圾以1:1的配比堆制效果最好;与此同时堆肥中的硝态氮、铵态氮、速效磷、速效钾等营养成份提高,成为适于农田施用的优质肥料。以此达到城市固体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选用粉煤灰、矿化垃圾和建筑垃圾3种改性剂,并以泥土为对照与污泥混合作为预处理的手段,实验研究了其是否满足污泥填埋处置的要求,综合比较不同混合比例的改性剂对污泥的含水率、持水性能、抗压强度、渗透性能和臭气强度等工程性质的改善情况,指出:矿化垃圾具有易于就地取材,数量充足,不额外占用填埋空间的优点;当污泥处置于已有垃圾填埋场时,可优先考虑矿化垃圾与污泥混合填埋的方法;最后结合填埋场的现场试验,提出工程性应用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13.
堆肥化技术对生活垃圾预处理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研究的目的是探索垃圾综合处理中采用堆肥化工艺对高含水率和高有机物混合垃圾的发酵预处理作用。试验模拟生活垃圾高温好氧堆肥的过程,测定堆肥化过程中与预处理有关的性状变化指标。试验结果表明堆肥化过程对原生垃圾可以显著减量和降解有机物及降低含水率,同时可适度提高垃圾发热量和降低浸出液中氨氮浓度。堆肥预处理的应用在垃圾综合处理中将有助于提高焚烧效率,延长填埋场使用年限及降低渗滤液处理的难度。  相似文献   

14.
堆肥处置城市生活垃圾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上海市城市生活垃圾基本上是混合收集,经水路运至填埋场,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如建设综合处理厂,对垃圾中的有机质进行堆肥,可以改良土壤,回收利用资源,并延长填埋场的使用年限。  相似文献   

15.
运用“烟囱效应”研制成一种新型引风式好氧堆肥装置,研究其对通风供氧的影响效果.通过对园林垃圾与餐厨垃圾混合堆肥试验表明:本装置能有效地改善静态堆肥过程的通风供氧效果,保证好氧堆肥的顺利进行,一次发酵周期内堆体平均氧浓度由9.7%提高至16.3%,最低氧浓度提高至12.6%,一次发酵周期由12 d缩短至10d.  相似文献   

16.
城市污泥与垃圾作为肥源对农作物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城市污水污泥和污泥堆肥(污泥:生活垃圾=1:1)的施用对作物品质的影响.2年的盆栽实验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亩施污水污泥5000kg和污泥堆肥16000kg的条件下,玉米、谷子、白菜等可食部分中的蛋白质、脂肪、糖的含量与对照相比无明显变化.Pb、Cd、Hg、As等重金属元素在玉米、谷子籽实和白菜叶子中无明显积累,未超过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微量元素Zn在上述作物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从而改善了作物可食部分的品质。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上海市现有土地资源奇缺、滩涂资源有待开发,部分地区土地污染严重,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低,污泥亟待寻找出路等问题.建议上海市在以下几方面进行资源集约化循环利用研究:开展土地资源有效利用和土地承载力调查研究;开发滩涂资源利用新途径;对已污染土壤开发高效实用的修复技术、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分选与堆肥等资源化利用技术;开发污泥的再生利用技术以及粉煤灰的再生利用新技术.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桂林市平山堆肥厂城市生活垃圾收运、垃圾产生量与组分特征、高温厌氧堆肥工艺与堆肥产品的分析,得出在目前工艺技术和环卫管理条件下堆肥质量难以满足GB 8172-1987城镇垃圾农用控制指标,提出了改善堆肥品质、提高堆肥商品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世界上普遍使用的且已形成工业化生产的垃圾处理法主要有:堆肥法、焚烧法和卫生填埋法,其它处理方法,如:气化处理、热解处理等还处理于研究和试验阶段,没有形成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所以,在研究不同类垃圾处理法处理垃圾占总处理量的比例时,垃圾处理法主要依据堆肥法、焚烧法和卫生填埋法三种。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在连续进出料条件下,餐厨垃圾与市政污泥的不同混合比例对混合中温厌氧日产气量、pH、VFA/碱度、TS去除率、VS去除率以及沼气产率和甲烷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物料单独厌氧消化时,投加含固率为8%餐厨垃圾的系统比投加合固率为10%餐厨垃圾的系统更加稳定;当餐厨垃圾与市政污泥TS之比为80:20时,去除单位VS的沼气和甲烷平均产量最高,分别达到712 mL/g和388 mL/g,物料TS和VS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0%和75%;而当混合比例为60∶40时,获得最高的TS和VS平均去除率,分别是71%和77%,去除单位VS的沼气和甲烷平均产量分别是668 mL/g和374 mL/g;餐厨垃圾与市政污泥混合厌氧消化与餐厨垃圾单独厌氧消化相比,沼气甲烷含量、去除单位VS的沼气和甲烷平均产率都有所提高,并且具有更好的系统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