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进展和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上升,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防治和处理逐渐受到各学科关注和重视。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包括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embolism,PE)和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PE和DVT是同一疾病不同阶段和不同部位的两种临床表现,二者统称为VTE。  相似文献   

2.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是指堵塞静脉血管的血凝块(血栓)形成,血栓形成在不同部位、不同阶段会出现不同表现,包括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是目前医学界公认的具潜在致命性的常见疾病之一,是恶性肿瘤患者,尤其是长期卧床患者的主要合并症.2003至2007年我科共收治恶性肿瘤并发静脉血栓栓塞患者1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恶性肿瘤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高危因素、诊断、治疗以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恶性肿瘤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临床资料。结果 21例病例中1例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因为活动性咯血而未进行抗凝治疗,随诊发现患者患肢肿胀加重,超声复查提示血栓较前增大。1例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因病情危重未来得及行抗凝治疗以及溶栓治疗已经死亡。另1例PTE患者经对症治疗病情稳定后接受低分子肝素、华法林抗凝治疗,复查超声提示静脉血栓较前缩小。其余18例DVT患者经过抗凝治疗后患肢肿胀,疼痛减轻、消失或(和)超声检查提示静脉血栓较前缩小、消失,血流恢复通畅。结论通过分析恶性肿瘤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高危因素、诊断、治疗以及预防,提高DVT诊疗水平,减少PTE的发生,对防治VTE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祝杰 《中国肿瘤临床》2021,48(4):197-200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在癌症患者中发病率较高,是导致癌症患者疾病进展或死亡的重要因素。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形成在VTE中占比多、危害大,可分为近端DVT形成(proximal deep vein thrombosis,PDVT)及孤立性下肢远端DVT形成(isolated distal deep vein thrombosis,IDDVT)。PDVT的风险评估及管理策略已有较多研究,然而对约占下肢DVT 50%的IDDVT却鲜有研究,临床工作中对癌症相关性IDDVT的风险评估及管理策略也欠规范,因此本文对癌症相关性孤立下肢远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恶性肿瘤合并血栓栓塞性疾病2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合并血栓栓塞性疾病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经病理学证实的恶性肿瘤合并血栓栓塞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恶性肿瘤合并血栓栓塞性疾病中,并发颈内静脉血栓形成4例,单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10例,单纯肺血栓栓塞(PTE)3例,DVT合并PTE5例。5例合并PTE患者中3例有较典型的临床症状,多有低氧血症、血D-二聚体明显升高。心电图仅1例有典型SIQIIITIII表现。[结论]恶性肿瘤并发血栓栓塞性疾病临床常见,对手术、化疗、放疗、PICC置管或疾病进展可能导致血液高凝状态患者应及早进行抗凝治疗,预防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和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肿瘤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癌症患者VTE的年发生率约为0.48%,是普通人群的4倍。这一方面可能与肿瘤导致的血液高凝状态有关,另一方面则与患者接受的治疗(包括手术、化疗、激素治疗、放射治疗及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溶栓、抗凝等常规疗法对恶性肿瘤并发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疗效。方法34例恶性肿瘤并发的DVT患者为观察组,选择34例创伤或手术后并发的DVT患者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溶栓、抗凝等常规治疗,比较两组下肢深静脉再通情况和疗效。结果观察组下肢深静脉再通率、有效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疗法对恶性肿瘤并发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较差。  相似文献   

8.
目的: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恶性肿瘤患者常见并发症。本文结合文献分析我院住院病人宫颈癌患者静脉血栓的临床特征,分析VTE形成机制及诱发因素,探索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对近5年我科收治的宫颈癌合并深静脉血栓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0例患者中17例VTE的发生和介入手术化疗有关。2例(6.7%)血栓栓塞发生在宫颈癌确诊之前,28例(93.3%)发生在宫颈癌确诊之后,单纯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27例,合并肺栓塞(PTE)2例,DVT合并PTE 1例。22例在栓塞前有化疗史。结论:血栓可能为肿瘤病人的首发表现,病人出现不能解释的血栓栓塞性疾病应考虑有肿瘤的可能。抗凝治疗对于血栓栓塞症疗效确切。及时诊断和治疗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口服避孕药、口服甲地孕酮、介入手术与VTE的发生几率可能有关。分期晚,远地转移的肿瘤患者易出现血栓栓塞。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Unifuse导管接触溶栓治疗恶性肿瘤患者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8月经多普勒超声确诊的16例恶性肿瘤合并急性下肢DVT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加置管溶栓,应用尿激酶高压注射器冲击溶栓剂量为30万U,微量泵溶栓(236±42.34)万U,以及球囊扩张等方法,以术前、后的健侧、患肢周径差、静脉通畅度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膝上周径减少(8.6±0.9)cm,vs (2.7±0.6)cm,膝下周径减少(3.5±0.3)cm,vs (1.3±0.5)cm。术前、后静脉通畅度评分显著改善(8.3±1.1 vs 2.0±0.6,P<0.05),治疗过程中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可能是恶性肿瘤病变的一种局部临床表现,要重视其合并恶性肿瘤的可能,减少漏诊率。应用尿激酶经腘静脉置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具有见效快、治愈率高等特点,效果显著,症状缓解明显,能够迅速恢复深静脉血流,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赵晶  姜达 《癌症进展》2013,11(1):48-52
正恶性肿瘤患者90%以上存在高凝状态。高凝状态亦称血栓前状态,是指多种病理因素引起的机体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以及凝血、纤溶、抗凝系统等功能失调导致的血液凝固性增高,有利于血栓形成的状态。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us embolism,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及动脉血管事件,已成为肿瘤患者的第二大死亡原因。血栓形成多提示预后不良。因此,在血栓前状态,即高凝状态时给予积极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妇科恶性肿瘤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9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临床常见的静脉性疾病,国外报道妇科恶性肿瘤DVT的发生率为19.6%~37.9%[1],我科2003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了19例妇科恶性肿瘤DVT患者,现报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王子豪  王宇  杨鑫  袁涛 《癌症进展》2023,(20):2217-2223
骨肉瘤是最常见的骨原发恶性肿瘤之一,好发于青少年及60岁以上老年人,尽管近年来骨肉瘤的综合治疗已有了长足进步,但晚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仍较低。静脉血栓栓塞(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是一种十分普遍和隐匿的致命性疾病。目前VTE已成为恶性肿瘤患者的第二大死亡原因,仅次于肿瘤本身,VTE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的骨肉瘤患者,且以上肢DVT为主要发病类型。本文总结近年来国内外针对骨肉瘤继发VTE的各项研究,对骨肉瘤患者继发VTE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预防、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进一步的研究及临床诊治提供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13.
恶性肿瘤并发DVT 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曹健鹏  李俊海 《中国肿瘤临床》2010,37(24):1486-1488
近年来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发病率一直呈上升的趋势,已逐渐成为临床常见病,而肿瘤特别是恶性肿瘤并发DVT亦并非少见,目前对二者合并存在的情况认识不足,缺乏警惕性,临床上误诊、漏诊时有发生,DVT与恶性肿瘤的关系已成为临床医生越来越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正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属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指血液在静脉系统内因血流瘀滞,血管内皮损伤或者凝血功能异常等原因造成血管内凝血从而完全或不完全阻塞血管,主要包括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和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E)两大类,其中DVT分为有症状(symptomatic)及无症状(asymptomatic)两类,PE分为致死性和非致死性两类。VTE是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常见且风险极高的并发症,刘亚波~([1])和陆芸~([2])等报道我国髋部骨折围手术期  相似文献   

15.
恶性肿瘤并发血栓栓塞6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并发血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的特点.方法 收集我院的61例恶性肿瘤并发血栓栓塞患者为病例组,并收集同期不伴有血栓栓塞的49例恶性肿瘤患者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恶性肿瘤并发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的特点.结果 病例组61例患者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44例,上肢深静脉血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盆腔恶性肿瘤并发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原因及腔内治疗经验。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5年3月收治经导管接触性溶栓(CDT)及球囊扩张(PTA)或联合支架植入(髂静脉狭窄≥50%时)治疗32例盆腔恶性肿瘤并发急性下肢DVT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患者CDT前均置入腔静脉滤器(VCF),溶栓时间为(5.3±2.6) d,尿激酶用量(320±130)万U,溶栓后下肢深静脉平均通畅率为(83.7±16.9)%,溶栓期间仅3例出现轻度出血,调整用药后消失。13例髂静脉狭窄≥50%行支架植入治疗,共植入支架17枚;11例髂静脉狭窄在30%~49%之间仅行PTA;8例髂静脉狭窄<30%未行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治疗期间无症状性肺栓塞(PE)发生。30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13.6±5.4)个月,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复发,其中1 例支架内血栓复发,4例血栓复发原髂静脉狭窄在30%~49%之间,1例血栓复发原髂静脉狭窄<30%。均再次CDT联合PTA及支架植入治疗成功。结论:盆腔恶性肿瘤及放疗是发生急性下肢DVT、血栓复发的危险因素,血管腔内介入治疗是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当髂静脉狭窄超过30%时,我们建议支架植入治疗。  相似文献   

17.
李喆  刘莹 《肿瘤学杂志》2001,7(2):125-125
回顾性分析1984年1月至1999年12月间妇科肿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21例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认炽老年妇女,肥胖,经腹手术,手术时间长,术前及术中输血,术后应用止血药,妇科恶性肿瘤是DVT的高危因素,抗凝,祛聚,溶栓治疗对DVT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恶性肿瘤患者常见并发症。本文结合文献分析我院住院病人宫颈癌患者静脉血栓的临床特征,分析VTE形成机制及诱发因素,探索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对近5年我科收治的宫颈癌合并深静脉血栓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0例患者中17例VTE的发生和介入手术化疗有关。2例(6.7%)血栓栓塞发生在宫颈癌确诊之前,28例(93.3%)发生在宫颈癌确诊之后,单纯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27例,合并肺栓塞(PTE)2例,DVT合并PTE 1例。22例在栓塞前有化疗史。结论:血栓可能为肿瘤病人的首发表现,病人出现不能解释的血栓栓塞性疾病应考虑有肿瘤的可能。抗凝治疗对于血栓栓塞症疗效确切。及时诊断和治疗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口服避孕药、口服甲地孕酮、介入手术与VTE的发生几率可能有关。分期晚,远地转移的肿瘤患者易出现血栓栓塞。  相似文献   

19.
孙亮 《肿瘤防治研究》2012,39(12):1503-1506
0 引言 自从Trousseau[1] 1865年首次描述肿瘤和静脉血栓(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关系以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恶性肿瘤患者罹患VTE的风险增加,为非肿瘤患者的4~6倍[2].临床上,常见的VTE包括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和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相关因素和防治体会。方法 对28例恶性肿瘤患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成因和治疗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证实恶性肿瘤患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肿瘤患,经积极治疗,28例患均得到有效的缓解。结论 对于这些深静脉血栓的高危人群,术前、术中、术后采取相应措施,确能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有效缓解病情、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