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受农业部畜牧兽医司、卫生部地方病防治司的委托,由中国兽药监察所和全国鼠疫布氏菌病防治基地共同主持的“全国布病监测点布病监测工作经验交流会”,于1994年6月21~24日在辉县市召开,会议主要内容是各监测点进行了1992~1993年布病监测工作总结、互相交流经验、听取了有关专家的学术报告,提出了对今后布病监测工作的要求。全国14个省(区)15个布病重点监测点的卫生、畜牧部门代表参加了会议,与会正式代表70人。农业部畜牧兽医司刘齐处长、卫生部地方病防治司侯培森处长以及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党政和有关业务部门的领导光临了会议,并做了重要的讲话。卫生部布病专家咨询组组长尚德秋教授到会讲授了“布鲁氏菌病监测与特异性实验检测技术”的专题报告。全国鼠疫布氏菌病地防治基地张士义副所长、中国兽药监察所所长邱振远分别在会上做了工作报告和工作总结。  相似文献   

2.
为了掌握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疫情动态,预测疫情趋势,科学评价防治效果,改进防治措施,按照卫生部地方病防治司、农业部畜牧兽医司(1990)农(牧防)字第33号文件精神,自1990年起在全国14个省(区)的15个地(市、州、盟)设立布病监测点。5年来,在各级党政部门的领导下,经过卫生、畜牧部门的密切配合,较好地完成了各年度的监测任务,现将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我国布病监测工作及流行病学发展趋势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按照卫生部地方病防治司、农业部畜牧兽医司(1990)农(牧防)字第33号文件精神,1990~1997年连续8年,在14个省(自治区)的15个地(市、州、盟)布病全国监测点,开展了监测工作,同时全国各省(市、区)均开展了疫情调查工作,现将我国布病监测工作及流行病学发展趋势报道如下。1 监测工作1.1 主要成绩1.1.1 建立健全全国布病监测系统 监测工作开展8年来,各监测点在当地行政主管部门领导下,卫生、畜牧部门共同协商,成立了相应的布病监测工作领导小组或工作队,并据当地疫情现状,合理设置监  相似文献   

4.
为掌握布氏菌病(简称布病)疫情动态,正确评价防治效果,不断完善防制对策和改进防制措施,按照卫生部地方病防治司、农业部畜牧兽医司(1990)农(牧防)字第33号文件精神,1995年继续在全国14个省(区)的15个市(州、盟)设立了布病监测点,各监测点卫生、畜牧部门密切配合,基本完成了本年度的布病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5.
1991年以来 ,甘肃省肃南县通过布鲁氏菌病 (简称布病 )监测和个案调查 ,确诊布病患者 182例 ,现将临床流行病学特点分析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与家畜及畜产品有密切接触的重点人群。1.2 方法 :1991年~ 1998年按照卫生部地方病防治司、农业部畜牧兽医司颁布的《布鲁氏菌病全国监测点监测工作 (试行 )方案》进行。1999年~ 2 0 0 0年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布鲁氏菌病监测标准》进行。首先对可疑者作皮内变态反应 ,注射 4 8h观察结果 ,对皮变阳性者静脉抽血 4 m L做血清学检查 [1] ,血清凝集试管实验 (SAT) 1∶ 10 0以上者…  相似文献   

6.
为掌握布病疫情动态,正确评价防治效果,按照卫生部地方病防治司、农业部畜牧兽医司(1990)农(牧防)字第33号文件精神,1996年继续在全国14个省(区)的15个市(州、盟)设立了布病监测点,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为掌握阳原县布鲁杆菌病(布病)的流行规律,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布病防控措施制定提供依据,2012年将该县作为国家级布病监测点开展布病监测工作,现将2012-2014年监测结果进行分析。1对象与方法1.1监测点设置根据《全国人间布鲁氏菌病监测方案》的技术要求,依据近年来有疫情爆发和流行的乡(镇)或过去曾经发生过布病疫情的乡(镇)设立布病监测点,设立4个固定监测点,3个非固定监测点。  相似文献   

8.
为及时掌握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疫情动态和流行趋势,正确评价防治效果,1998年继续在全国14个省(区)的15个重点监测点按照布病监测标准要求开展了布病监测工作,结果如下。1 基本情况 在监测范围内,确定固定监测县(市、旗)14个,非固定监测县(市、旗)15个,其中固定监测乡(镇、苏木、场)61个,非固定监测乡(镇、苏木、场)81个。  相似文献   

9.
我国近年来布鲁氏菌病监测资料分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为了掌握布鲁氏菌病(布病)疫情动态,科学评价防治效果,改进防制措施,按照卫生部地方病防治司、农业部畜牧兽医司(1990)农(牧防)字第33号文件精神,1990~1996年连续7年,在14个省(自治区)15个地(市、州、盟)的全国监测点开展了布病监测工...  相似文献   

10.
2005~2006年布氏菌病全国监测报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布氏菌病(简称布病)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畜牧业发展的人畜共患传染病.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我国布病疫情曾得到较好控制,发病率一度低至0.02/10万左右,90年代中后期疫情开始回升,特别是2000年以后发病率迅速上升,部分省(区)出现不同程度的暴发和流行.我国曾经于1990年在农业部、卫生部共同领导下,在全国14个省(区)开展监测工作,设监测点15个.2005年中国疾控中心重新组织制定了<全国人间布鲁氏菌病监测方案>将布病纳入全国重点传染病监测工作.截止目前除西藏自治区外,其他省区均开展了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1.
2007年全国布氏菌病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0年以来,我国布氏菌病(简称布病)疫情迅速上升.为掌握疫情动态,及时发现和处理疫情,预测疫情发展趋势,为制定布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按<全国布氏菌病监测方案>要求,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全国设立15个布病固定监测点和6个流动监测点进行重点监测,现对2007年监测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1990年度全国克山病重点监测工作汇总会于1991年3月13日至15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召开。卫生部地病司副司长傅鑫等出席了会议。来自七个省(自治区)的代表分别汇报了1990年度本省全国重点监测点  相似文献   

13.
随着布病监测工作的不断开展,血清学检测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对检验工作者的要求也随之增高,为了促进和提高布病全国重点监测点血清学检验工作的质量,保证检验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为布病防治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于1993~1995年连续3年对全国14个省(区)、15个地(市、州、盟)的16个固定监测县(市、旗)卫生防疫站,开展了布病血清学检验质量控制工作。1 材料与方法1.1 “质控样”的制备 由全国鼠疫布氏菌病防治基地制备。用104M免疫家兔获得已知效价的阳性血清,以阴性血清(家  相似文献   

14.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畜牧业发展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布病系统监测工作始于90年代初,通过监测基本掌握了全国布病疫情,对调整布病防治策略和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根据近些年布疫情态势,为进一步加强布病监测工作,2009年对全国布病监测点布局进行了调整,重点加强疫情较重省区的监测。  相似文献   

15.
克什克腾旗布鲁氏菌病4年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内蒙古克什克腾旗是半农半牧以牧为主的旗县 ,是布鲁氏菌病 (简称布病 )的历史疫区 ,经过几十年的以畜间免疫、检疫、淘汰病畜为主的综合性防治 ,人、畜间布病疫情基本得到控制 ,但是进入 2 0世纪 90年代后期 ,布病疫情有所抬头。为了掌握全旗布鲁氏菌病疫情动态 ,指导评价防治工作 ,1999—2 0 0 2年分别对全旗 2 0个苏木、乡镇进行了连续 4年的人、畜间布鲁氏菌病的监测工作 ,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监测范围及数量 在全旗 2 0个苏木、乡镇 (牧场 )范围内 ,设固定监测点 3个 ,每年监测 1次 ,其余为非固定监测点。每年轮…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是我国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严重流行区,根据卫生部、农业部《布鲁氏菌病监测工作试行方案》要求,从1986年起在全省范围先后设立了20多个布病疫情监测点常年开展工作。2006年根据卫生部《全国人间布鲁氏菌病监测方案》(试行)要求,重新制定了《河南省人间布鲁氏菌病监测方案》(试行),现将2004—2007年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掌握锡林郭勒盟布氏菌病(简称布病)疫情动态,科学预测发展趋势,正确评价防治效果,有效采取预防措施,控制布病的发生和流行,按照《布氏菌病全国监测点临测工作试行方案》的要求,畜牧、卫生部门密切配合,以固定监测点阿巴嘎旗为重点,在全盟范围内开展了各项监测工作。1 对象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洮南市连续承担全国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监测工作,根据“全国人间布鲁氏菌病监测方案”的要求,于2009年继续开展了布病监测工作,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布鲁杆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慢性传染病。乾安县第1例人间布病发生在1956年,由内蒙古病畜传入,在20世纪80~90年代布病疫情控制较好,2004年再次发现新发病例后,布病疫情逐年回升。2012年乾安县做为全国布病监测点开展疫情监测工作,具体工作内容按照《全国人间布鲁氏菌病监测方案》进行。  相似文献   

20.
1995-2002年郑州市全国布鲁氏菌病监测点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郑州市位于河南省中北部 ,辖 6区6县 (市 ) ,2 0 0 2年底人口 687万 ,除市区和上街工业区外 ,大部分为农业区。2 0世纪 60 70年代布鲁氏菌病 (布病 )曾在荥阳市、登封市、巩义市等农区广泛流行 ,80年代基本控制 ,90年代后疫情再次在登封市、巩义市的一些局部地区出现[1]。为掌握我国中北部地区农区布病的发展趋势 ,1995年国家在郑州市建立了全国布病监测点 ,进行连续监测 ,现将 1995— 2 0 0 2年监测结果分析如下。1 监测方法按照布病全国监测点监测工作试行方案的要求 ,结合郑州市实际 ,制定出郑州市布病监测工作方案 ,我们将全市作为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