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实证干预研究应用萨提亚模式人际关系团体心理干预技术对提升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效果。方法:采用方便取样的方式选择大学生实验组30人和对照组30人,对实验组进行每周1次的萨提亚模式人际关系团体心理干预,共计8次干预,对照组大学生不参加任何心理辅导活动和个体心理咨询。两组大学生在研究前后采用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进行测评。结果:实验组大学生干预后的人际关系量表总分和各因子得分均显著地低于干预前的水平(t=9.932~3.633,P0.01),对照组大学生干预前后的人际关系量表总分和各因子得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量表总分和各因子得分均显著地低于对照组大学生的水平(t=6.226~2.841,P0.01),干预前两组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量表总分和各因子得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萨提亚模式人际关系团体心理干预对大学生人际关系提升具有积极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以艺术疗法为媒介的团体心理危机干预对地震灾后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方便取样,选取亲历地震60名儿童,随机分为艺术团体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接受艺术团体心理危机干预,对照组处于常态。干预前后进行SCL-90、SAS和SDS测试,评估团体干预效果。结果:1干预后,艺术团体干预组的SCL-90总分及各个因子得分(t=-3.41~-7.83,P0.05)、SAS(焦虑无助情绪)总分(t=-9.51,P0.001)和SDS(悲观哀伤情绪)总分(t=-6.40,P0.001)显著低于对照组;艺术团体干预组后测的SCL-90总指数明显低于干预前测(t=5.67,P0.001);而干预前两组间各量表得分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干预前后测得分无统计学差异;2艺术团体干预组成员SCL-90阳项均分(t=5.50,P0.001)、躯体化(t=4.94,P0.001)、强迫症状(t=3.88,P0.01)、人际关系(t=3.93,P0.01)、忧郁(t=6.44,P0.001)、焦虑(t=4.34,P0.001)、敌对(t=3.44,P0.01)、恐怖(t=5.31,P0.001)、偏执(t=2.14,P0.05)、精神病性(t=3.98,P0.001)和其他得分均有所下降(t=3.28,P0.01),SAS、SDS等指标有明显好转,后测分数显著低于前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前后测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艺术团体心理危机干预是地震灾后儿童心理辅导的一种有效干预技术,明显改善灾后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元认知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心理和谐水平的干预效果,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和谐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元认知团体辅导的方法对72名大学生进行干预,使用元认知问卷与心理和谐问卷进行干预前、干预后及干预1个月后的追踪测量,采用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加追踪研究的实验设计,验证团体辅导的效果。结果团体辅导前,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元认知与心理和谐得分无显著差异;团体辅导后,实验组元认知与心理和谐得分均显著高于控制组(t=3.84,2.43,2.33,3.01,3.83,3.84,2.22,4.22;P0.05或0.01);追踪评估结果显示,团体辅导结束1个月后效果依然存在(t=3.19,2.20,2.15,2.46,3.84,4.43,2.19,4.27;P0.05或0.01)。结论元认知团体辅导能有效提高大学生心理和谐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心理剧团体促进学业不良大学生心理韧性水平的提升效果,探索提升学业不良大学生心理韧性水平的新途径。方法:选取某高校11名学业成绩不良大学生,采用心理剧团体方法进行8次干预,同时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前后测评估。结果:干预前,实验组、对照组心理韧性各维度除家庭支持维度(t=3.15,P=0.005)显著差异之外,其他各维度均不显著(P0.05);干预后,实验组在韧性总分(t=-4.02,P=0.002)、目标专注(t=-2.68,P=0.007)、个人力维度(t=-3.52,P=0.006)上得分与干预前有显著差异;对组照后测与前测相比没有显著差异。结论:心理剧团体可以显著提升学业不良大学生心理韧性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研究根据Luthans的心理资本理论及干预模型,采用团体心理干预方式探究其对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资本的辅导和干预效果。方法:研究采用教育实验法,设计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实验,并使用心理资本问卷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为测量工具。结果:1心理资本因子上,实验组与对照组后测结果差异显著(t=6.261,P0.001),实验组得分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前后测结果差异显著(t=-5.490,P0.001),心理资本后测得分高于前测;对照组前后测差异不显著;2在症状自评量表得分上,实验组后测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2.557,P0.05);实验组后测得分明显低于前测(t=5.214,P0.001);对照组实验前后测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以心理资本理论为基础设计的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方案能有效帮助贫困大学生提高心理资本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意象对话技术对收教人员心理健康的干预效果。方法以漳州市收教所收教人员为被试,分实验组和对照组,运用意象对话技术对实验组进行分5次团体心理干预。结果实验组的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精神病性等因子分明显下降,前后测结果之间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实验组前后测总分之间具有显著相关;实验组与控制组前测后测结果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z=-2.402,P<0.05)。结论意象对话技术对改善收教人员心理健康有着积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她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KAB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采用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问卷和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实验设计。结果①实验组被试前测和后测得分在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总分及其5个维度上的得分差异显著(t=1.27~23.16,P0.01);②实验组与控制组被试后测得分在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总分及其5个维度上的得分差异显著(t=8.208~20.785,P0.01)。结论 KAB创业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依据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本研究设计贫困大学生心理扶助的集中大型封闭(CCL)团体咨询教育模块,并通过实施验证其教育作用的有效性。方法:在某高校开展CCL团体咨询,使用逆商量表、心理弹性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通过实验组(n=40)和控制组(n=40)前后测对比的方式验证其有效性。结果:(1)贫困大学生在3个量表上表现与全国常模差别不大,归因因子上显著高于全国常模(t=7.311,P0.001)。在干预后除了忍耐因子外,其他因子皆比全国常模有显著改善;(2)从干预前后测对比看,实验组除了控制因子、力量因子、乐观性因子没有显著改善,其余因子和总分均得到了显著改善;而控制组的前后测对比均没有显著改善。结论:本研究设计的CCL模块对于提高贫困大学生的逆商、心理弹性和自我效能感的大部分因子和总体上都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团体辅导对提高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北省保定市某大学一年级学生作为受试群体,筛选出40名大学生,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团体幸福感辅导,控制组不做干预。应用总体幸福感量表对两组学生进行主观幸福感的前后对照。结果:团体辅导前,实验组与控制组在总体幸福感量表上的得分上无显著差异。团体辅导后实验组和控制组在该量表上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t=3.043,P0.05);实验组的得分前测,后测存在显著差异(t=-2.338,P0.05),控制组在该量表上的前测,后测结果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团体辅导可以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调节快乐自我效能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设计,研究选取有自杀意念的大学生28名(15名控制组,13名实验组)进行心理实验研究。结果:(1)控制组和实验组前后测成绩的差值有显著性的差异(t=2.45,P0.05);(2)实验组后测的主观评定积极(各项指标4.00)。结论:基于自杀意念,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大学生调节快乐自我效能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开展以人生纪录片为载体的生命教育课程干预,考察干预效果。方法:以是否选修《电影与心理人生》课程为条件将被试分为实验组(n=95)和对照组(n=65)。实验组开展每周2课时,持续时长17周的课程干预,对照组不进行相关操作。在干预第1周及最后1周用生命意义感量表(MLQ)评估两组学生的生命意义感水平。结果:干预前,实验组的生命意义感总分显著低于控制组(t=-2.521,P0.05),其中实验组的拥有意义感维度得分显著低于控制组(t=-3.304,P0.01);干预后,实验组的生命意义感水平(t=-2.126,P0.05)和拥有意义感得分(t=-2.490,P0.05)显著提高,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以人生纪录片课程为载体的生命教育形式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的拥有意义感,从而提升生命意义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效果。方法以校园广播、网络、海报等形式招募团体成员,采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人际信任量表筛选出24名学生,配对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人,对实验组进行为期6周,每周1次,每次2小时的团体心理辅导。在团体心理辅导结束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后测。结果前测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人际信任量表上均无显著差异;后测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上存在显著差异(t=-2.99,P0.01),人际信任量表上不存在显著差异;组内比较,实验组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人际信任量表前后测结果上均存在显著差异(t=6.97,P0.001;t=-3.28,P0.01),而对照组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人际信任量表前后测结果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团体心理辅导是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时间管理心理干预对医学院新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采用对照研究,以团体心理干预技术,对24名医学院新生进行为期8周的时间管理心理干预。结果在学业自我效能感总分及各维度上,实验组前后测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t=2.690,2.707,2.155;P<0.05)。在学业自我效能感总分和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得分上,实验组的追踪测试结果与前测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t=2.56,2.97;P<0.05)。结论时间管理心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医学院新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并且后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以班杜拉的效能感理论为基础的小组干预对提高大学生生涯搜索效能感和生涯探索行为的效果;并比较不同干预方法的效果差异。方法将18名被试分为2个实验组和1个控制组,实验组进行5次小组干预,以生涯搜索自我效能量表(CSES)和生涯探索问卷(CEI)为前后测工具。结果实验组1和实验组2的后测分数均显著高于前测分数,而控制组前后测差异不显著。实验组2的后测分数均显著高于控制组,与实验组1差异不显著;而实验组1的后测分数除生涯探索问卷外,在效能感各维度均显著高于控制组。结论本研究的小组干预对于提高大学生的生涯搜索效能感和生涯探索行为有效,增加对工作世界的实践探索使干预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团体心理辅导对于改善服刑青少年心理和谐状况的作用。方法:将某未成年犯管教所20名被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实验组进行共10次团体心理辅导,以国民心理和谐状态问卷进行前后测及重测。结果: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在自我状态、家庭气氛、人际关系和心理和谐状态总分上差异显著(t=2.656,4.905,5.424,3.536;P0.01);实验组成员心理和谐状态的改善,显著大于同期对照组成员心理和谐的变化(t=2.920,4.076,2.856,3.397;P0.01)。结论:团体心理辅导对于服刑青少年心理和谐干预有效,且存在延续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旨在探讨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对自杀意念大学生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30名有自杀意念的大学生进行5个单元的辅导,而对另外30名健康大学生不干预,采用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实验设计,验证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除关键题26题外,实验组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量表(UPI)总分、3个鉴别因子和其他关键题上的得分都显著低于前测(t=-6.808,-5.982,-7.949,-6.793,-6.595,P<0.001;t=-3.010,P<0.01;t=-16.155,P<0.001),而对照组后测与前测无显著性差异(t=-0.598,-1.200,0.054,-0.331,1.000,1.795,1.439,1.000;P>0.05).结论 积极心理团体辅导是提升有自杀意念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降低自杀意念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团体辅导对聋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不相等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准实验设计,选取本科在读聋人大学生自愿招募进入实验组(n=20)与对照组(n=17)。在干预前后使用职业生涯规划问卷进行测评,以比较两组聋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变化。结果:实验组的总问卷及各维度的前后测增值分数均高于对照组(t=4.517~9.347,P0.001);实验组后测的总问卷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前测(t=-3.907,-13.866~-5.944;P0.01),对照组除自我提升外,总问卷及其它维度的前后测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体辅导可以有效提高聋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尤其是在职业探索、自我认识、目标计划、人际关系、反馈修正方面的干预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团体箱庭疗法对大学生心理复原力的干预过程及效果。方法:采用干预组控制组前后测设计,被试为19名低心理复原力大一学生,干预组9名,控制组10名;干预组被试进行8次团体活动,2-6次为团体箱庭活动;效果评估采用问卷、箱庭、文本三角评估,干预前后所有被试填写《自我复原力量表》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卷(UPI)》,并做个体箱庭,每次团体箱庭活动后填写自编《团体箱庭自我反思问卷》。结果:1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干预组的《自我复原力量表》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卷(UPI)》分数前后测变化显著,控制组不显著;2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在箱庭的各个心理复原力评估指标及总分上,干预组和控制组前测不显著,后测干预组均显著高于控制组;3文本分析结果发现,团体箱庭能通过影响自尊、压力应对、社会支持和人际交往技能四个常见的心理复原力成分来提高低心理复原力大学生的心理复原力。结论:团体箱庭能有效干预低心理复原力大学生的心理复原力水平,进而改善心理健康水平,团体箱庭活动中加入心理复原力常见组成成分自我反思的设计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考察"贵州省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开发方案"对于提升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的效果。方法:采用实验组-对照组前测-后测实验设计,以积极心理资本量表作为测量工具。结果:1实验组一与对照组一、实验组二与对照组二的前测结果差异不显著;2实验组一与对照组一、实验组二与对照组二的后测结果差异显著,实验组一在积极心理资本及自我效能、希望、乐观3个维度(t=10.279,5.962,3.177,2.165;P0.05)显著高于对照组一,实验组二在积极心理资本及自我效能、希望、乐观(t=5.354,4.067,4.232,4.426;P0.001)3个维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二;3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结果增量差异显著,实验组一在积极心理资本及自我效能(t=13.04,4.70;P0.001)维度的增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一,实验组二在积极心理资本及自我效能、希望、乐观(t=7.12,3.75,5.27,4.04;P0.01)3个维度的增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二;4将前测结果作为协变量进行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实验组一与对照组一、实验组二与对照组二的组间差异显著,其中实验组一在积极心理资本及自我效能、希望、乐观(F=309.87,35.97;P0.001;F=9.43,P0.01;F=4.56,P0.05)3个维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一,实验组二在积极心理资本及自我效能、希望、乐观(F=49.27,17.20,24.57,22.04;P0.001)3个维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二。结论:研究设计的"贵州省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开发方案"对提升贵州省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水平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大学生英语课堂焦虑情绪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采用由Holwtz编制、王才康编译的中文版外语课堂焦虑量表(FLCAS),自我评价量表(PEI),社交回避与苦恼量表(SAD)在辅导前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评定。结果 1干预组前后测在英语课堂焦虑(t=6.522,P0.001)、社交回避与孤独(t=5.210,P0.001)、自我评价(t=-5.462,P0.001)的各项得分差异均有显著性,而对照组前后测各项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干预组前两项均有显著下降,自我评价则有显著提高;2干预组与对照组同学在外语课堂焦虑总分(t=-5.377,P0.001)及各项因子得分改变量、自我评价改变量(t=4.414,P0.001)、社交回避与苦恼总分(t=-3.631,P0.01)及因子分的改变量均有显著性差异;3大部分成员及其同学的他评都对本次团体效能予以了肯定。结论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来改善大学生英语课堂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