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气管切开46例呼吸道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46例气管切开患者给予精心呼吸道护理,包括气管套管的固定与消毒、正确吸痰、有效气道湿化、合理用氧、气管切开局部换药、口腔护理等措施.结果46例气管切开患者抢救成功41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5例因合并多脏器功能损伤致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认为有效的呼吸道护理措施在气管切开患者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能够预防呼吸道并发症,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重症脑出血患者气管切开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重症脑出血患者多伴昏迷舌后坠 ,咳嗽反射减弱 ,痰不易咳出 ,气管切开可减少呼吸道无效腔 ,增加有效通气量 ,便于吸痰 ,加强气管切开护理 ,对提高抢救成功率 ,减少后遗症极为重要。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2 0 0 0年至 2 0 0 2年我院共收治重症脑出血患者 68例 ,男 41例 ,女 2 7例 ,2 7~ 69岁 ,其中昏迷舌后坠行气管切开 19例 ,经有效护理 ,未发生肺部感染 ,气管内出血 ,食管气管瘘 ,拔管后气管狭窄等并发症。2 气管切开护理2 1 体位的护理 因患者昏迷且气管切开 ,应避免过多刺激及不必要的搬动 ,防止气管内出血。保持气管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减少气管切开术后的并发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方法:对5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实施严格套管护理、吸痰的护理、气管切口的护理、及时堵管和拔管等措施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55例患者,5例因病情转重死亡.仅6例发生肺部感染,且经及时有效的治疗护理后治愈,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采用上述护理措施得当、有效。  相似文献   

4.
气管切开并发呼吸道梗阻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目的:总结气管切开后并发呼吸道梗阻的原因,提出紧急处理意见和具有预防作用的护理措施,使护士能有预见性地护理、观察病人,从而减少危重病人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15例气管切开后并发呼吸道梗阻的病例进行分析,根据其原因不同分类,并对各类提出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结果:根据15例病人并发呼吸道梗阻的原因,将他们分成5类,经急救除1人因凝血功能障碍呼吸道大量出血而死亡外,其余病人呼吸道梗阻均迅速解除。结论:气管切开后并发呼吸道梗阻是一种紧意外情况,需正确及时处理,否则将危及病人生命;并认为采取正确卧位,加强气道湿化,适时正确吸痰,防止气道粘膜长期受压,预防和积极治疗切口感染,适当镇静能有效地预防气管切开病人呼吸道梗阻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作用。方法对48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从防误吸、吸痰护理、气道湿化、非计划性拔管的预防、及时堵管与拔管、心理干预等方面实施系统化有效护理干预。结果经过有效的护理干预,保证了呼吸道通畅,减少并预防肺部感染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结论正确合理的护理干预是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预防肺部感染并获得预期目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重症脑挫裂伤患者气管切开的护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重症脑挫裂伤患者气管切开后可能出现的相应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以减少气管切开的并发症,降低重症脑挫裂伤患者的死亡率。方法通过对54例重症脑挫裂伤患者气管切开后实施严格套管护理、吸痰的护理、气管切口的护理、及时堵管和拔管等措施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54例重症脑挫裂伤患者气管切开后均未发生肺部感染、痰液堵塞呼吸道引起缺氧和窒息、气管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论重症脑挫裂伤患者气管切开后采用上述护理措施得当、有效。  相似文献   

7.
颈椎骨折脱位伴四肢瘫10例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椎骨折脱位伴四肢瘫气管切开患者的术后护理,减少并发症。方法对10例颈椎骨折脱位伴四肢瘫气管切开术患者采取密切观察病情,正确的人工气道的管理,以及体位、饮食、心理、拔管等相关护理。结果本组10例患者均解决通气障碍,渡过危险期,顺利拔管,无一例护理并发症及死亡。结论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是患者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探讨重症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后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及应采取的护理措施,以降低气管切开后引起的并发症,从而降低重症脑外伤的病死率.通过34例重症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后实施严格套管管理,有效排痰,合理湿化,及时堵管与拔管等措施,进行观察与评价.34例重症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后均未发生呼吸道痰液堵塞引起的缺氧和窒息、气管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正确合理的护理是气管切开患者获得预期目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气道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气道护理方法。方法对144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采取及时吸痰、良好气道湿化、正确套管护理、加强皮肤护理等护理措施。结果144例患者无1例因护理不当出现痰痂堵塞气道而被迫拔管等不良后果。结论正确的护理措施能有效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顺利排痰,促进早期拔管。  相似文献   

10.
气管切开并发呼吸道梗阻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 :总结气管切开后并发呼吸道梗阻的原因 ,提出紧急处理意见和具有预防作用的护理措施 ,使护士能有预见性地护理、观察病人 ,从而减少危重病人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对 15例气管切开后并发呼吸道梗阻的病例进行分析 ,根据其原因不同分类 ,并对各类提出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结果 :根据 15例病人并发呼吸道梗阻的原因 ,将他们分成 5类 ,经急救除 1人因凝血功能障碍呼吸道大量出血而死亡外 ,其余病人呼吸道梗阻均迅速解除。结论 :气管切开后并发呼吸道梗阻是一种紧急意外情况 ,需正确及时处理 ,否则将危及病人生命 ;并认为采取正确卧位 ,加强气道湿化 ,适时正确吸痰 ,防止气道粘膜长期受压 ,预防和积极治疗切口感染 ,适当镇静能有效地预防气管切开病人呼吸道梗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ICU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对36例患者行气管切开,其中16例发生肺部感染,回顾性分析其原因,并进行针对性护理。结果:导致ICU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原因包括呼吸道防御机能受损、胃内容物反流和呼吸机的使用、护士无菌观念不强、ICU病房环境污染。通过加强ICU病房环境管理、气管套管的管理、气管切口的护理、体位的管理、正确选用吸痰管、采用特殊的排痰方法、根据痰液黏稠度进行有效呼吸道湿化、加强无菌操作意识、预防食物反流误入气管等措施后,肺部感染患者的病情均得到控制,无一例因感染而死亡。结论:在下呼吸道感染发生后积极分析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可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气管切开后并发各种呼吸道梗阻的原因,探讨应采取的紧急救助措施,以便护理人员能够掌握气管切开病人的各种并发症,从而有效防止病人因呼吸道梗阻出现意外死亡。方法对3例气管切开后出现呼吸道梗阻的病人进行分析,找出呼吸道梗阻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救助措施如吸痰、止血、重置导管等,并注意观察救助结果。结果3例气管切开并发呼吸道梗阻病人呼吸困难症状很快缓解。结论根据气管切开病人并发呼吸道梗阻的类型,采取针对性的护理,能减少气管切开病人因并发呼吸道梗阻而出现意外死亡。  相似文献   

13.
总结71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早期呼吸道护理的方法与技巧,主要包括昏迷病人早期通过刺激咳嗽、彻底吸痰、气管切开后气道湿化方法和吸痰技巧,认为正确的呼吸道管理技巧与方法,可有效预防肺部感染,避免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常见并发症肺部感染的预防方法和护理要点。方法总结19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气道护理方法,通过病情观察,以探讨正确的护理方法。结果153例77%通过良好的护理能有效控制肺部感染发生。38例19%发生严重的肺部感染但最终通过治疗好转或治愈,7例3.5%因严重的耐药菌感染或高龄等因素死亡。结论保持重型颅脑患者的呼吸道通畅、正确有效的吸痰、超声雾化吸入或氧动力雾化吸入、加强气管切开护理、及时的药物治疗是预防肺部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手术后并发症预防、治疗及护理策略。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气管切开患者中发生术后并发症临床表现和分类,发生的原因和治疗,结合文献探讨术后并发症的防护策略。结果:气管切开手术198例,发生并发症33例。其中切口出血6例,呼吸道内出血3例,皮下气肿3例,切口感染10例,呼吸道感染3例,套管反流食物2例,气管食管瘘1例,气管皮肤窦道形成2例,拔管后呼吸困难及气管狭窄2例,气管固定带压伤1例。针对性治疗护理,并发症都得到控制,带套管出院3例。结论:气管切开手术后并发症时有发生,临床护士应该严格执行气管切开护理常规,早期发现,及时正确的处理,是预防和治疗并发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长期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措施及体会.方法 对46例长期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除3例因高龄、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外,无1例因为护理不当出现并发症.结论 对行长期气管切开患者进行有效的气道管理和严格内套管的消毒,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7.
我科自2003-10将护理程序[1]应用于昏迷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的护理5例,因气管内大出血导致失血性休克死亡1例,其余均无肺部感染,呼吸道通畅,血氧饱和度>90%。护理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我科脑外伤昏迷行气管切开5例,均为男性。其中治愈拔管2例,长期置管2例,死亡1例。2 评估与诊断2.1 评估 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呼吸情况。观察患者痰液的颜色、量及粘稠度。定时听诊双肺呼吸音,注意有无异常呼吸音和呼吸音减弱。评估咳嗽是否有效。2.2 护理诊断 1有呼吸功能异常的危险:与气管切开及气管黏膜损伤局部水肿及出血有关;2清理呼吸道…  相似文献   

18.
刘付玲 《当代护士》2013,(11):76-77
总结了38例气管切开患者术后的护理经验,包括心理护理,气管切开术后护理,气管导管护理,切口护理,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及拔管护理等,认为细致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气管切开患者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持续呼吸机辅助呼吸昏迷患者的临床护理模式,控制气管切开医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对21例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按照临床的标准流程进行护理。结果:恢复生理气道6例;脱离呼吸机维持气管切开状态5例;维持呼吸机辅助呼吸、气管切开状态6例(此状态最长4 a11个月)。结论: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制度和正确的呼吸道护理方法是防止气管切开患者合并并发症或发生意外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正气管切开是指有效气体引流通畅、机械通气,是抢救并治疗危重患者的重要手段[1]。但患者气管切开后,干燥的气体未经生理性的湿化和筛选直接进入下呼吸道,易导致患者呼吸道粘膜干燥、形成痰痂,对肺功能造成损伤,肺部感染,减少并发症的产生。因此,对气管切开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及时将痰液排除,可有效预防及控制感染等并发症发生。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因"外伤致颈部酸痛伴四肢麻木、无力1 d"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