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对重症脓毒血症患者D-二聚体和降钙素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2月长沙市第四医院收治的重症脓毒血症患者70例纳入研究,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单纯实施连续性血液净化,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乌司他丁。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2组经不同治疗干预后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比较2组治疗前后D-二聚体和降钙素原变化情况、临床症状好转率及28 d生存率。结果治疗1周,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00,P<0.05);试验组患者住院时间、使用抗生素治疗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1周后,试验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28 d生存率为88.57%,高于对照组的6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58,P=0.041);治疗1周,2组D-二聚体水平、降钙素原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试验组治疗后D-二聚体水平、降钙素原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试验组临床症状好转率为91.42%,高于对照组的7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29,P=0.031)。结论重症脓毒血症患者实施乌司他丁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可有效降低D-二聚体和降钙素原水平,并有效改善该病症的临床表现,有助于减少血液中毒素。  相似文献   

2.
覃东胜 《现代医药卫生》2013,29(7):1065-1066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治疗脓毒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42例脓毒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20例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2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并比较两组接受治疗后的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测定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后好转率和平均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在治疗1、3、5 d后APACHEⅡ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乌司他丁辅助治疗脓毒血症临床疗效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唐进 《中国医药指南》2013,(15):439-440
目的分析乌司他丁对于重症脓毒血症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对我院患有重症脓毒血症的74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共分为两组,每组为37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乌司他丁治疗,对照组只行常规治疗。治疗两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观察细胞因子的爱年后变化。结果观察组组有8名患者死亡,病死率为21.62%,康复率为37.84%;对照组则有19人死亡,病死率为51.35%,康复率为18.9%。两组治疗后细胞因子TNF-α、IL-6、IL-8明显下降,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IL-10明显回升,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对于治疗重症脓毒血症很有效果,大大降低了患者死亡的风险,提高了病患康复的几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分析乌司他丁和常规方法在重症脓毒血症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同临床疗效。方法 50例重症脓毒血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采用乌司他丁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实时监测观察两组患者细胞因子的具体变化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12例死亡,病死率为48.00%,康复率为16.00%(4/25);观察组患者5例死亡,病死率为20.00%,康复率为40.00%(10/25)。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均呈现出明显的下降情况,而观察组下降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10(IL-10)在治疗后均出现了上升情况,而观察组上升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重症脓毒血症的临床诊治研究中,常规治疗方法联合乌司他丁,疗效显著,安全高效,在显著降低患者病死率的同时,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5.
《抗感染药学》2018,(8):1445-1447
目的:评价血必净与乌司他丁配合抗感染治疗对急性脓毒血症患者伴感染性休克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8月间收治的急性脓毒血症伴感染性休克患者74例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患者在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去甲肾上腺素用量和用药时间及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以及治疗前后按APACHE II量表评分的评分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去甲肾上腺素用药时间少于对照组,去甲肾上腺素的用量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观察组患者APACHE II评分值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与血必净配合抗感染治疗急性脓毒血症患者伴感染性休克,减少了升压药物的用量,改善患者健康状况,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对脓毒血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72例脓毒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遵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血必净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实验室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RP、PCT及WBC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降低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治疗脓毒血症效果显著,可降低白细胞计数及炎症反应,改善临床症状,促进病情转归。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重症急性胰腺炎使用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8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利用完全随机分配法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于对照组单纯采用乌司他丁治疗,观察组采用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明显缩短,腹痛缓解时间与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减少,具有显著差异(均P<0.0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2.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8.6%,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57,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9.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78,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邱在平 《北方药学》2023,(12):89-91
目的:观察重症急性胰腺炎选择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此次研究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经由系统抽样,将其划分为试验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纳入研究对象,采用乌司他丁治疗干预,试验组纳入研究对象,采用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干预措施。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水平评分对比,试验组心理功能评分、物质生活状态评分、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较好,患者的症状得到缓解,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患者生活水平上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脓毒血症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6例脓毒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同时给予乌司他丁。于治疗前后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检测其淋巴细胞亚群和TNF-α、IL-10并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CD3+、CD4+、CD8+水平,CD4+/CD8+比值以及TNF-α和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3+、CD4+水平及CD4+/CD8+比值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但两组患者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NF-α及IL-10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有效改善脓毒血症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和常规治疗重度脓毒血症的临床疗效,并进行比较,同时将二者治疗的安全性进行对比。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2月至2015年3月这一时间段来我院就诊的重度脓毒血症患者,一共104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一共有52例、对照组一共有5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的治疗,观察组应用常规治疗联合乌司他丁进行治疗。治疗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康复率和病死率、细胞因子的改变以及PCT、CRP的改变等相关情况。结果 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分析上述104例患者的恢复情况,两组在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细胞因子表达及炎性因子(PCT及CRP的表达)方面比较均有差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论是常规治疗还是常规治疗联合乌司他丁治疗对重度脓毒血症都有治疗效果,但联合乌司他丁用药效果较好,患者用药治疗结束后,患者的临床满意度较高,病死率降低,感染监测指标的改善比较明显,值得提倡临床医师针对该病采用此项药物进行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治疗脓毒血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牡丹江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脓毒血症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及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抗感染、对症支持、稳定内环境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3×105 U+5%葡萄糖100 mL,静脉滴注,0.8 h/次,3 次/d,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7 d。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APACHEⅡ评分表对患者病情进行评分,同时观察两组患者IL-1、IL-6、IL-8、TNF-α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两组患者的预后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患者APACHEⅡ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IL-1、IL-6、IL-8、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体温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心率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无发生不良反应,治疗组患者呕吐1例、腹泻1例,停药治疗后症状自行消失,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乌司他丁治疗脓毒血症患者能显著改善其病情,降低相关炎症因子水平,有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美罗培南联合乌司他丁治疗细菌性脓毒血症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降钙素原(PCT)与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127例细菌性脓毒血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7例)和研究组(60例),对照组采用美罗培南治疗,研究组在美罗培南的基础上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血清PCT及炎症因子、血常规、体温、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及细菌清除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血清PCT及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血清PCT及炎症因子水平均下降,研究组低于对照组。研究组血常规、体温和APACHE-Ⅱ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美罗培南联合乌司他丁治疗细菌性脓毒血症患者的疗效优于美罗培南,能够降低血清PCT及炎症因子水平,降低病死率,且用药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丙氨酰谷氨酰胺联合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丙氨酰谷氨酰胺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细胞因子水平及肠功能评分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水平和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TNF-α、IL-6水平和对照组治疗2周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2周后,观察组肠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氨酰谷氨酰胺联合乌司他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肯定,可显著减少患者炎症反应,促进肠功能恢复,也可显著改善患者各临床指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治疗严重脓毒血症性急性肾损伤(AKI)的临床疗效.方法:严重脓毒血症性AKI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实验组(常规治疗+乌司他丁),通过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和肿瘤坏死因子(TNF-a)、肾损伤因子-1(KIM-1)水平,记录24h尿量,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实验组5项检测指标均呈下降趋势(P<0.05),对照组较前下降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d3、d7血NGAL、KIM-1和TNF-a明显下降(P<0.05),d7 SCr、BUN降低(P<0.05);治疗后d7实验组24h尿量明显增加,对照组增加不明显.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能在较短时间内明显改善严重脓毒血症性AKI的患者肾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常规药物联合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胰腺炎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7年6月9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给予单一常规药物治疗(34例),观察组则给予常规药物联合乌司他丁治疗(56例)。其中,根据乌司他丁剂量分为两组,A组给予乌司他丁10万单位(30例),B组给予40万单位(26例)。比较两组重症胰腺炎控制率,腹痛消失时间、淀粉酶达标时间、总住院时间,干预前后患者血淀粉酶、炎症指标,药物不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重症胰腺炎控制率高于对照组,且B组治疗效果高于A组,P 0.05;观察组腹痛消失时间、淀粉酶达标时间、总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干预前两组血淀粉酶、炎症指标相近,P 0.05;干预后观察组血淀粉酶、炎症指标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率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常规药物联合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胰腺炎的应用效果确切,且大剂量乌司他丁可提高效果,可有效改善血气指标和降低炎症水平,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疗程,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保护性通气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效果。方法将60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乌司他丁组,均常规进行肺保护性机械通气(最佳PEEP加潮气量5~8ml/k)。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及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变化,并记录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时间、住院时间、死亡率等指标以比较其预后。结果保护性通气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有效率达90%,与对照组6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乌司他丁组PaO2、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乌司他丁组住ICU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结论保护性通气联合乌司他丁治疗ARDS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及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联合地塞米松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予乌司他丁联合地塞米松和单纯乌司他丁治疗,观察肺功能和胸片恢复情况以及病死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7d后,肺损伤程度指标PaO2、PaO2/FiG2、PCO2及胸片评分改善比较,治疗组比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2例死亡,病死率为7.14%,对照组有4例死亡,病死率为14.28%。两组在病死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地塞米松可以相互加强抑制体内炎性反应,促进肺功能的恢复,降低SAP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清开灵注射液联用乌司他丁治疗脓毒血症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对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8例脓毒血症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同时,静脉微量注射乌司他丁20万U,bi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清开灵注射液30 ml静脉滴注,qd。两组均持续治疗7 d。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7 d后采用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表对患者病情进行评分,观察体温、心率、呼吸频率、收缩压、血氧分压[p(O2)]和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的变化,并观察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IL-6、IL-8和IL-10水平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生存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及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体温均显著降低,收缩压、p(O2)和p(CO2)均显著提高,且观察组体温、p(O2)和p(CO2)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IL-1、IL-6、IL-8和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IL-10水平均显著提高,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观察组患者30 d内生存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开灵注射液联用乌司他丁治疗脓毒血症较单用乌司他丁临床疗效更好,能更好地改善相关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并改善患者预后,且安全性相当。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国产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用药和急性胰腺炎治疗积累经验。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87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后按照抽签随机取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94)和观察组(n=93)。对照组给予奥曲肽皮下注射,0.1 mg/次,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静脉输注,100 000 U/次,1次/d。比较两组的相关临床指标(腹胀、腹部压痛缓解时间,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改善情况及APACHEⅡ评分。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相关临床指标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2.5%vs 77.6%,χ2=8.06,P=0.007),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4.3%vs 14.9%,χ2=6.03,P=0.023),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5.4%vs 3.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45,P=0.497)。结论国产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能有效改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有效率显著高于单纯使用国产奥曲肽,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脓毒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D-二聚体、降钙素原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纳入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重症脓毒血症患者56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血液净化组和血液净化联合乌司他丁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总住院时间、抗生素持续使用时间、治疗7 d后APACHEⅡ评分和30 d生存率,以及治疗前后D-二聚体水平、降钙素原水平。结果 治疗7 d后,血液净化联合乌司他丁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2.86%)显著高于血液净化组(71.43%)(P<0.05)。血液净化联合乌司他丁组患者总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治疗7 d后APACHEⅡ评分均显著低于血液净化组,30 d生存率显著高于血液净化组(P<0.05)。治疗7 d后,血液净化联合乌司他丁组患者D-二聚体水平和降钙素原水平均显著低于血液净化组(P<0.05)。结论 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脓毒血症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可以显著减少患者总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治疗7 d后APACHEⅡ评分,降低患者体内D-二聚体水平和降钙素原水平,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