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9 毫秒
1.
自发性食管破裂2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再胜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5):1812-1812
自发性食管破裂又称Boerhaave综合征,是一种极少见的致死性疾病,我院于1998年1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指的是除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以外的各种病因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主要见于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上消化道恶性肿瘤、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等原因。  相似文献   

3.
自发性食管破裂18例处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自发性食管破裂即Boerhaave综合征,是一种少见胸外科急症,病情凶险,进展快,误诊率高,病死率极高。剧烈呕吐是最常见的原因,多发生于中年男性,尤其暴饮暴食及饮酒后,故亦称为呕吐性食管破裂。我院2000-2007年共收治自发性食管破裂18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食管壁内血肿(intramural esophageal hematoma,IEH)、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Mallory-Weisssyndrome)和食管破裂综合征(Boerhaave’s syndrome,BS)均属于急性食管损伤的范畴,而IEH较为少见,有学者认为IEH可能是后两者的中间过渡状态[1-2],本文报道1例以胸痛为主要表现的食管全段壁内血肿患者并进行文献复习。  相似文献   

5.
自发性食管破裂又称Boerhaave综合征,临床上并不少见,其过程凶险,死亡率高。随着近年来抗生素及外科技术的进展,其病死率已经有所下降,但其治疗仍是胸外科的一个挑战。  相似文献   

6.
杨娟  郝瑜  郝琴  杨晓琴 《华西医学》2011,(4):638-638
Boerhaave综合征(即自发性食管破裂)系指非外伤引起的食管壁全层破裂,较为罕见,发病率为1∶6 000,但其病死率却高达25%~100%,病情发作突然且严重,如果不及时处理,极易发生急性纵膈炎、食管胸膜瘘,可导致死亡[1].由于该发病率较低、病史不典型,误诊率高(达74.3%)[2],易延误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7.
自发性食管破裂是指食管内压力突然快速增高而造成的食管壁全层破裂,又称Boerhaave综合征,是较少见而凶险的急性胸部疾患,因发病率低,常延误诊断,该病早期误诊率高达75%,如延误治疗病死率可达89%-100%。本院1995年10月至2007年12月共收治自发性食管破裂患者11例,现将术后监护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自发性食管破裂11例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自发性食管破裂(Boerhaave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广西柳州市人民医院2005—05/2009—06收治自发性食管破裂11例临床资料。结果:治愈10例,死亡1例。初诊误诊率36.4%。结论:尽快做出诊断,及时开胸手术修补、充分引流和营养支持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自发性食管破裂又称Boerhaave综合征,指非外伤引起的食管壁全层裂开,是临床误诊率高且严重危及生命的外科急诊。本病多发生于饮食量大、长期嗜酒的男性。临床表现常有胸痛、剑突下痛、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甚至休克。我科2005~2008年共收治4例自发性食管破裂的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陶若冰  杨翠 《护理与康复》2015,14(3):296-297
<正>自发性食管破裂(spontaneous rupture of esophagus,SER)又称布尔哈夫综合征(Boerhaave's syndrome,BS),系指健康人突然发生非外伤性的食管壁全层破裂[1]。剧烈呕吐和急剧运动是最常见的病因,尤其是暴饮暴食及饮酒后易发生,也称之为呕吐性食管破裂[2]。该病由荷兰内科医生Hermann Boerhaave于1724年最先报道[3],是较  相似文献   

11.
Boerhaave综合征是指因食管腔内压力骤增所致的紧邻于横膈之上食管左侧壁全解剖层的纵行撕裂.本病罕见,确切发病原因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12.
自发性食管破裂是指食管内压力突然快速增高造成的食管壁全层破裂,又称Boerhaave’s综合症,为一罕见急性胸部疾病,误诊率高达75%,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所遇3例自发食管破裂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Mallory—Weiss综合征,临床也有称之为:贲门裂伤;胃食管撕裂综合征;食管贲门粘膜裂伤出血;呕吐原性食管粘膜破裂综合征;食管粘膜撕裂症等。本征系Mallory和Weiss二氏于1929年首先描述。多见于酒精中毒、萎缩性胃炎、营  相似文献   

14.
Boerhaave综合征是指因食管腔内压力骤增所致的紧邻于横膈之上食管左侧壁全解剖层的纵行撕裂。本病罕见.确切发病原因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15.
1924年荷兰的Boerhaave首次对酗酒后剧烈呕吐所致的食管破裂,做了详细的观察和报告,故又名Boerhaave症候群。此后国内外陆续有报道。我矿区和地方医院从1970年至1979年先后发现六例,做一简要叙述。临床资料 1.性别及年龄:本组6例均为男性。年龄自25~57岁,平均41岁。  相似文献   

16.
Boerhaave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希中  解水本等 《临床》1995,2(1):24-25
本文介绍了8例Boerhaave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经验,诱发Boerhaave综合征的最常见原因为呕吐,临床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发热,上腹痛和皮下气肿等,胸部X线检查可液气胸,及时诊断的关键是经治医师对该病有高度的警惕性,口服活性碳或美蓝和食管X线造影可确诊,本病确诊后应立即开胸探查,修补食管穿孔,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本组6例治愈,2例死亡。  相似文献   

17.
李楠  敖国昆  吴凯  黄芩  朱建华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6):1811-1812
目的:评价经皮经肝食管胃底静脉栓塞术(PTVE)联合食道静脉曲张套扎(EVL)在重度肝硬化患者急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4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硬化患者,肝功能评价均为ChildC级,行急诊经皮经肝食管胃底静脉栓塞联合食道静脉曲张套扎治疗.结果:14例门脉穿刺及曲张静脉栓塞手术联合食道静脉曲张套扎均获成功.13例即刻止血成功;1例无效,行手术治疗.1~6个月随访期内,再出血2例;严重合并症1例,为腹腔内出血,行开腹探查.结论:对于ChildC级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急诊条件下经皮经肝食管胃底静脉栓塞术止血联合食道静脉曲张套扎效果肯定,当手术禁忌时,可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正自发性食管破裂穿孔是一种少见的临床胸科急症,又称Boerhaave综合征~([1]),典型症状为剧烈呕吐后出现的胸痛、呼吸困难、高热、皮下气肿、液气胸等~([2])。临床表现常与其他疾病混淆,病死率很高。本科于2015年3月收治1例食管穿孔合并食管胸膜瘘患者,其首发症状为腹痛,生命体征不平稳,经过多次检查治疗和优质的护理,患者已痊愈出院,随访半年未复发。现报道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男,64岁,2015年3月12日因"上腹痛1周,加重1  相似文献   

19.
李英兰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4):899-900
目的探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诱因,总结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对132例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出血诱因及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各种诱发因素中现食不节是最主要的诱发因素.结论对患者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使其掌握疾病相关知识和饮食指导,对于积极预防诱发因素,避免发生出血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生长抑素与脑垂体叶素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5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7例给予国产生长抑素治疗,对照组38例给予垂体后叶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且不良反应少.结论 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