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正> 流行性出血热(EHF)在临床诊断中常易误诊为其它疾病。我院于1983~1986年,以EHF收治的247例患者中即有21例误诊,误诊率达8.9%。现将误诊情况及误诊原因报告如下: 一、流行性斑疹伤寒误诊为EHF 造成误诊的原因是由于只注意了EHF的三大主症(发热、出血、肾损害)和三红、三痛的临床表现,而缺乏细致、深入的分析。如患者,男,32岁,因发热、头痛、腰痛7天,胸上部皮肤有多数出血点,面颈潮红,眼结膜充血水肿,尿蛋白(++),白细胞(+),拟诊为EHF。上述的临床表现,EHF和流行性斑疹伤寒均可出现,然而它们之间还有不同之点:  相似文献   

2.
血小板(PLT)减少是诊断流行性出血热(EHF)的重要依据。而EHF患者的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及其分布宽度(PDW)检测的临床意义的报道少见,本文对48名EHF患者进行了MPV、PDW的检测和讨论,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 1.1 观察对象:1996年1月~1996年10月间,在本院住院期间查血清出血热IgG抗体阳性和进行治疗的患者48例。通过其临床表现、流行病学  相似文献   

3.
<正>我院外科2001年1月~2006年12月共收治急腹症患者1421例,其中流行性出血热(EHF)误诊为急腹症者9例,且误行手术5例。现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4.
我院于1989年9~12月对住院的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31例作了脑电地形图(BEAM)及脑电图(EEG)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及方法 31例均以1988年EHF防治(试行)方案  相似文献   

5.
流行性出血热(EHF)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现将本院2004—2010年来收治的42例EHF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总结本地区EHF的临床特点。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4-2010年本院共收治EHF患者42例,均为男性患者;年龄20~46岁,平均33岁;1例为火车站地面工人,  相似文献   

6.
流行性出血热(EHF)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其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复杂多变.病初,患者周围血中可发现变异淋巴细胞(异淋)、核左移、幼雅细胞、细胞浆内中毒颗粒及中性粒细胞增加等“类白血病样”反应.而周围血细胞绝大部分来源于骨髓,为了提高EHF的诊断水平,我们对21例EHF发热期患者的骨髓相及周围血相变化进行了观察研究,探讨其对诊断EHF的临床意义.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我省为国内流行性出血热(EHF)重发病区之一,在省内实验室条件下自行分离 EHF病毒,是深入调查研究该病在我省的流行规律,进而拟订有效预防措施所必不可少的手段。我们参考外地资料,应用 Vero E6细胞从出血热患者急性期血液和鼠肺分离EHF 病毒,于1985年获得成功。现报告于后。材料和方法一.标本来源:采自绥阳等四县,其中患者早期血液4份,鼠肺标本9份。二.分离方法:参考文献。三.病毒鉴定方法:参考文献。四.试验用 EHF 病毒 A_(16)株(分自黑线姬鼠)细胞抗原片及免疫血清、A_9株单克隆抗体25—1荧光血清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研所  相似文献   

8.
流行性出血热(EHF)危重病例,往往出现期的重叠,使病情复杂,治疗困难,易导致难治性休克及多器官功能哀竭。我们自1997年1月至2000年6月间采用以液体疗法为主的综合疗法治疗36例EHF期重叠型休克患者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为揭示流行性出血热(EHF)与血尿酸的内在联系,提供急性肾功能不全时的变化规律,我们检测了39例患者的血尿酸,现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所选病例均为我科住院患者,符合EHF的诊断及分型标准,并经血清IgM抗体检测阳性所证实。除去以往有痛风、慢性肾病等患者。39例中男32例,  相似文献   

10.
流行性出血热5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行性出血热(EHF),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一种以发热、出血和肾损害为临床特征的急性传染病。典型病例病程中有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五期经过。但部分病例可有越期现象,此病危重症及并发症较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才能降低病死率。我县是EHF的高发区,现将1997年6月至2003年12月我院收治的536例EHF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前列腺素(PG)在流行性出血热(EHF)发病中作用,作者于1986年检测了EHF患者血浆中TXB_2和6—Keto—PGF_1d水平的动力学变化;观察了联合抗过敏疗法对其影响。材料和方法 1.研究对象:选自1986年11月~1987年1月在山东省临沂地区医院和茗南县医院住院的EHF患者,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查阳性。 (1)EHF患者血浆中TXB_2和6—Keto—PGF_1d含量的动力学测定:发热早期患者23例,休  相似文献   

12.
流行性出血热血小板减少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行性出血热(以下简称EHF)。在实验室检查中,血小板数的减低常作为EHF的诊断指标之一,其减低的机理有多种学说。我们系统地观察了59例EHF患者的骨髓象,发现EHF血小板的减少与一种形态特殊的组织细胞的吞噬有一定联系,现简要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对59例临床确诊的EHF患者做骨髓象检查,在骨穿前或骨穿后均经间接免疫荧光抗体IgG检查而证实。男41例,女18例,年龄17~67岁。我们抽取患者髂后上  相似文献   

13.
<正> 流行性出血热(EHF)的早期实验诊断,最理想的方法是从患者标本中直接测特异性抗原或IgM类特异抗体。由于抗原检测需在发病的最初几日之内,且持续存在时间较短,标本难以取得,故测IgM类特异抗体是目前采用较多的方法。本文采用MacELISA(测IgM抗体)和RPHI(测总抗体)对山西省EHF疫区的确诊病例、疑似病例、非出血热病例及正常献血员血清标本进行EHF抗体测定和IFAT(分别检测IgG和IgM特异抗体)进行并了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一、血清标本:1985~1988年山西省EHF疫区确诊病例(具有临床症状,IFAT测定双份血清IgG抗体4倍以上增高或单份血清IgG抗体效价≥1:1280者)血清标本76份和临床疑似病例(具有  相似文献   

14.
舒琦 《现代医药卫生》2013,(24):3791-3792
探讨对流行性出血热(EHF)并发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及时控制病情,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6例EHF并发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积极对症治疗及科学有效的护理,6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提示积极有效的治疗及精心护理对EHF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提高治愈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流行性出血热(EHF)时急性肾衰的发生率高,文献报告占EHF死亡原因的54.74%。因此,如何改善肾血流量,增加尿量,减轻肾脏损伤是EHF治疗中的关键环节。我们采用小剂量多巴胺、酚妥拉明与速尿联合治疗41例,取得了一些经验和体会,现报告  相似文献   

16.
1987年2~5月,我们用反向间接血凝抑制法(RPH I)检测了97份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血清和36份对照血清,并与间接免疫荧光法(IFA)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材料:EHF 病毒单克隆抗体(McAb)致敏的羊红细胞,EHF 鼠脑抗原,均由南京军区医科所提供。待检EHF 病人血清、正常人血清及其它血清,分别由本市、县有关医院提供。IFA 法所用EHF Vero-E_6细胞抗原片由本室制备,-30℃干燥保存。羊抗人IgG 荧光素由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提供。二、方法:RPHI 法:用稀释液将待检血清0.025ml 在V 型血凝板内以1:8开始作系列稀释,每扎加入经预先滴定的4单位EHF 鼠脑抗原0.025ml,振荡并置37℃30′孵育后加入  相似文献   

17.
我院从1993年1月至1996年5月共收治流行性出血热(EHF)298例,其中危重型EHF40例(13.4%),死亡2例,危重型EHF病死率5%,EHF病死率为0.67%。本文通过对40例危重型EHF临床及治疗的分析,探讨了降低危重型EHF病死率的可能途径。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危重型EHF患者40例,男30例,女10例,年龄18~70岁,平均46岁,农民39例,学生1例。本组病例均符合危重型EHF诊断标  相似文献   

18.
三氮唑核苷(ribavirin)又名病毒唑,是一种广谱抗病毒的核苷化合物,能抑制多种DNA和RNA病毒,并能治疗多种病毒性疾病。近年来,我们用病毒唑治疗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取得了有效的结果,并进行了三氮唑核苷和安慰剂组患者红细胞系统的检测,以探讨三氮唑核苷对EHF患者红细胞系统的影响。 1,病例选择:病例选自1985年12月至1986年3月,1986年10月至1987年3月EHF流行季节收治住院的244例患者,经EHF  相似文献   

19.
1973年上海第一医学院创用环磷酰胺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简称EHF)以来,各地竞相采用,但所得结果差别较大。兹将我院1977年12月至1981年元月,无选择性地用环磷酰胺(用药组)治疗253例及其对照组557例的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及方法本院地处EHF流行区,本组病人均经临床观察确诊。且根据1975年全国EHF会议拟定标准,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越期率,治愈率,我们于1986年10月~1987年10月应用“肾灌洗”(扩容加利尿)疗法治疗EHF发热期患者50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导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对1986、10月~1987、10月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符合1986年全国EHF会议诊断标准,且经IFA法检测EHF抗体阳性。治疗组:男性40例,女性10例,年龄14~60岁,入院平均病日4.9天。对照组:男性43例,女性7例,年龄14~65岁,入院平均病日4.6天。根据病人住院时发热,中毒症状,尿蛋白及血压情况,按1986年全国EHF会议诊断标准分型为:治疗组:轻型9例,中型32例,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