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兵  钟声  林绍怡  张洪浩 《吉林医学》2011,32(13):2526-2527
目的:评价中心静脉导管用于中量至大量胸腔积液闭式引流的可靠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对85例中等量以及大量胸腔积液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留置行闭式引流,观察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患者的引流胸水量、胸水消失天数、胸水完全吸收率及不良反应,与对照组50例使用传统方法胸腔穿刺抽液引流胸腔积液的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方法疗效可靠,不良反应轻微且发生率低,较传统穿刺方法安全有效,两组各指标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心静脉导管用于中量至大量胸腔积液闭式引流安全有效,简便实用,不良反应少,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采用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行闭式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与胸腔穿刺抽液相比在引流量、胸水消失时间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面的作用。方法将90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引流组46例,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腔辅助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常规组44例,按照常规方式行胸腔穿刺抽液。结果引流组与常规组相比胸水抽液总量明显增多,胸水消失时间明显缩短,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少,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方法胸水引流充分,胸水消失快,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单腔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297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卫  朱运奎  金远林  王舒 《医学争鸣》2009,30(9):803-803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2004-01/2008-06我院对胸腔积液患者行单腔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297(男194,女103)例,年龄11~91(平均55)岁.其中大量胸水210例,小量胸水87例;结核性胸膜炎140例,恶性胸腔积液157例.对照组另外选择胸腔积液患者130(男87,女43)例,年龄20—75(平均43)岁,仅采用传统胸腔穿刺术抽取胸水.其中中、大量胸水110例,小量胸水20例;结核性胸膜炎80例,恶性胸腔积液50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中心静脉导管用于胸腔闭式引流胸腔积液。方法:通过B超确定胸腔积液的患者,经B超定位后医生在局麻下为患者安置中心静脉导管,见有胸水流出后固定于胸壁。结果:减少了患者的疼痛、导管脱落和感染的机会,又能观察引流液的动态变化和经导管注药达到治疗作用。结论:中心静脉导管用于胸腔积液的引流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恶性胸腔积液(以下简称恶性胸水)常是肿瘤晚期表现,治疗上较为棘手,我们采用中心静脉导管持续缓慢地胸腔闭式引流后,胸腔内注射抗肿瘤免疫调节剂胞必佳治疗恶性胸水37例,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闭式引流联合尿激酶及黏连剂治疗恶性包裹性胸腔积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胸腔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联合尿激酶及黏连剂治疗恶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20例恶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行胸腔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胸水引流完全后,胸腔注入尿激酶10万U闭管4 h,再打开引流装置持续引流,胸水引流完全后胸腔注入黏连剂博来霉素。结果20例中19例显效,1例有效。显效患者中4例胸膜轻度肥厚及肋隔角变钝,2例有中度肥厚黏连,显效患者控制胸水平均时间为(21.3±7.0)d。随访2~12个月,19例显效患者胸水未再发,1例有效患者胸水量未再增多。结论胸腔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联合尿激酶和黏连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方便、有效、微创及安全。  相似文献   

7.
张志兰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7):102-102,113
目的探讨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老年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效果及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方法对98例老年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进行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引流量、引流速度、胸腔内注射药物以及拔管等护理,总结此种方法的优越性。结果98例患者均得到彻底治愈,患者无其他并发症的出现。结论对于老年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胸腔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水,避免了因抽液而多次穿刺,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同时也有利于胸腔给药和胸水情况的观察,且操作简单,适于老年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邱兰芬 《中外医疗》2011,30(25):130-131
目的探讨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效果及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方法对87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进行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引流量、引流速度、胸腔内注射药物以及拔管等护理,总结此种方法的优越性。结果 87例患者均得到彻底治愈,患者无其他并发症的出现。结论对于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胸腔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水,避免了因抽液而多次穿刺,避免因多次穿刺创伤造成胸膜粘连,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同时也有利于胸腔给药和胸水情况的观察,并有利于多次胸水化验而确定诊断,且操作简单,适于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徐春明 《吉林医学》2012,(29):6476-6477
目的:癌性胸腔积液(胸水)是一种常见的肿瘤并发症,6%~64%的胸腔积液为恶性肿瘤所致,呼吸困难、咳嗽和胸痛是最常见的主诉。方法:为减轻患者的不适症状、减轻痛苦,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取胸腔积液送病理检查帮助诊断,注入药物治疗,为其他治疗奠定基础。结果:通过精心的护理后,未发生不良事件,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出院。结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癌性胸腔积液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胸腔内置管持续引流胸水和常规胸穿抽水的疗效。方法 :将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胸水 ,对照组采用常规胸穿抽水 ,两组均给予全身短程抗痨和糖皮质激素治疗。结果 :治疗组胸腔积液消失时间平均仅 0 .9天 ,而对照组平均为 6 .8天 ,(P <0 .0 0 1)。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为 3天 ,对照组为 10 .4天 (P <0 .0 0 1)。发生胸膜肥厚粘连治疗组 2例 (5 .5 % ) ,对照组 14例 (4 0 % ) (P <0 .0 0 1)。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引流结核性胸水简便安全效果肯定 ,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胸腔积液是恶性肿瘤患者的常见并发症,胸腔穿刺引流胸水并注射化疗药物是治疗恶性胸水的重要手段之一.反复穿刺既增加患者的痛苦又增加了感染的风险和并发症气胸、血胸的发生[1].  相似文献   

12.
郑成日  王洪斌 《吉林医学》2009,30(13):1359-1360
恶性胸腔积液是晚期恶性肿瘤的常见并发症,是由于恶性肿瘤胸膜腔转移产生的。胸水增长迅速、量多,患者可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反复行胸腔穿刺抽液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易发生感染。我院采取胸腔内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水,并胸腔内注射药物,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改良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治疗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 对58例中等量以上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8例采用改良中心静脉导管,对照组30例采用不加改良的中心静脉导管.结果 通畅率:治疗组为85.7%,对照组为60.0%(P<0.05).结论 改良的中心静脉导引流胸水不易引起阻塞,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结核性胸膜炎清除胸腔积液的方法。方法选择结核性胸膜炎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4例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及其组件行引流胸腔积液,对照组22例采用常规胸穿抽液,对两组患者的胸液消失时间、不良反应、遗留胸膜增厚粘连及包裹性积液等进行统计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胸液消失时间(5.0±1.1)天、胸膜反应1例、遗留胸膜增厚粘连及包裹性积液1例,对照组胸液消失时间(14.3±2.2)天、胸膜反应6例、遗留胸膜增厚粘连及包裹性积液9例,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心静脉导管及其组件行引流胸腔积液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方法比较方便、安全、胸水消失时间短、引起不良反应和胸膜增厚粘连后遗症较少。  相似文献   

15.
恶性胸腔积液是恶性肿瘤患者晚期常见的并发症,常引起呼吸困难和胸痛等症状.恶性胸腔积液以生成量多、顽固、不易抽尽为特征,患者常因反复大量抽放胸水而进行性衰竭,经胸腔穿刺置管用于胸腔引流及局部化疗是治疗顽固性恶性胸水的有效方法.近几年来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恶性胸腔积液在临床得到普遍应用,这样既减少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又便于其活动,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但是多数患者在置管时都存在情绪紧张、焦虑,担心置管有无并发症等情况.因此,对需要置管的患者作好健康教育,有助于顺利完成操作,使患者主动协助保护好管道,对延长管道使用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导管置入胸腔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对我科2004年1月-2007年11月收治的45例中等量以上的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的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入引流胸水。结果45例患者中36例显效,9例有效,总有效率100%。结论胸腔内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疗效确切,快速治疗胸水,防止包裹和减少胸膜粘连,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值得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水与传统反复胸穿抽液配合结核药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例中等量以上积液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16例,对照组16例(反复胸腔穿刺)。配合全身抗结核药+激素口服。结果:治疗组胸水完全好转率72%,部分好转率20%,好转率8%,不良反应发生率2%,后遗症发生率4%;对照组完全好转率52%,部分好转32%,好转率16%,不良反应发生率20%.后遗症发生率16%。结论: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水配合全身抗结核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简便、安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后遗症发生率低,病人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微创胸膜腔置管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微创胸膜腔置管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 将320例结核性胸水患者(无包裹性胸水),按就诊时间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60例.比较两种引流方法的并发症和疗效.结果 治疗组胸膜粘连肥厚、包裹积液、术后胸痛和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胸水排出量、胸水消失时间、住院天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胸腔内置入导管并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水,简便安全,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中心静脉导管在恶性胸腔积液引流并胸腔化疗中的应用。方法:对5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行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并胸腔化疗,控制胸水。结果:5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症状明显改善,胸部X线及CT显示胸腔积液得到明显控制。结论:中心静脉导管在恶性胸腔积液导管引流并胸腔化疗中具有安全,经济,简便,有效的优点,值得应用并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联合腔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2014年1月-2015年1月该院收治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胸腔穿刺抽液治疗,隔日抽液1次;治疗组患者接受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联合腔内注射20 U、生理盐水50 mL进行治疗,记录两组患者引流胸液容量、胸水吸收时间、胸膜增厚程度等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引流胸液容量治疗组(1488±237)mL,对照组(1032±241)mL(t=17.355,P=0.015);胸水吸收时间治疗组(15.7±2.5)d,对照组(24.1±3.5)d (t=4.165,P=0.021);血性胸水发生率治疗组2.04%,对照组8.16%(χ2=2.024,P=0.0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胸膜增厚率治疗组4.08%,对照组12.24%(χ2=2.271,P=0.134);胸膜反应发生率治疗组2.04%,对照组8.16%(χ2=2.024,P=0.1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联合腔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具有较好的疗效,胸腔积液引流量较大并且胸水吸收时间较快,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