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前鼻内滴注右美托咪定对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5例,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1.0 μg/kg组(22例)、右美托咪定2.0 μg/kg组(23例)和对照组(20例).全身麻醉诱导前30 min分别给右美托咪定1.0μg/kg组和右美托咪定2.0 μg/kg组按右美托咪定1.0μg/kg和2.0tμg/kg鼻内滴注给药,而对照组给予等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记录3组患者鼻内给药前(R)、麻醉诱导前(T1)、插管前(T2)、插管后1 min(T3)、插管后3 min(T4)、插管后6min(T5)各时点的心率和血压;于T0、T1和T4时点检测3组患者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皮质醇和血糖水平.结果 T1、T3、T4和T54个时点右美托咪定1.0 μg/kg组和右美托咪定2.0 μg/kg组心率和收缩压明显低于对照组[T1:(79±9)、(72±8)次/min比(88±11)次/min,(114±12)、(111±14)mmHg(1 mmHg =0.133 kPa)比(123±12) mmHg,T3:(85 ±13)、(82±11)次/min比(99±15)次/min,(124±13)、(115±11)mmHg比(133±14) mmHg,T4:(89± 12)、(81±11)次/min比(102±14)次/min,(125±12)、(116±10) mmHg比(136±15) mmHg,T5:(84±11)、(77±10)次/min比(94±13) 次/min,(118±12)、(110±10) mmHg比(130±12)mmHg](均P<0.05),右美托咪定2.0 μg/kg组患者的心率和收缩压在T1、T3、T4和T54个时点也明显低于右美托咪定1.0 μg/kg组(P<0.05);T1和T4时点右美托咪定1.0 μg/kg组和右美托咪定2.0 μg/kg组患者的NE、肾上腺素、皮质醇和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T1:(164±15)、(135±13) ng/L比(195±15) ng/L,(28.7 ±2.5)、(25.4±2.8) ng/L比(35.8±3.9) ng/L,(205 ±37)、(198±32) ng/L比(235±36) ng/L,(4.4±0.4)、(4.3 ±0.4) mmol/L比(4.7 ±0.5) mmol/L;T4:(195±17)、(184±16) ng/L比(234±16) ng/L,(34.6±3.5)、(30.5 ±3.1)ng/L比(41.5 ±4.5)ng/L,(254 ±42)、(240±40) ng/L比(286±46) ng/L,(4.8±0.4)、(4.5±0.4) mmol/L比(5.3 ±0.6) mmol/L](均P<0.05),且T1和T4时点右美托咪定2.0 μg/kg组患者的NE、肾上腺素,皮质醇和血糖明显低于有美托咪定1.0 μg/kg组(P<0.05).结论 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前鼻内滴注右美托咪定1.0~2.0 μg/kg能够有效抑制全身麻醉气管插管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定用于椎管内麻醉对关节镜手术的镇静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手术患者97例,应用布比卡因(13 mg)进行椎管内麻醉后,10 min内完成右美托咪定(0.8 μg/kg)静脉注射,并分别用不同剂量恒速维持:A组32例,生理盐水;B组33例,右美托咪定0.25 μg/(kg·h);C组32例,右美托咪定0.5 μg/(kg·h).在手术过程中记录HR、BP和脑电双频指数(BIS),并在恢复期间进行Aldrete改良评分(Modified Aldrete score,MAS评分).结果 3组患者的B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在输注右美托咪定期间BIS均逐渐下降.维持注射前50 min内,3组间BIS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恒速维持期60 min后BIS显著上升,B组分别在90 min显著上升(P<0.05).在进入恢复室40 min内,A组麻醉后恢复期的MAS评分值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5).结论手术前10 min内静脉注射一定剂量的右美托咪定(0.8 μg/kg),能够使患者在50 min内保持镇静;用右美托咪定0.25 μg/(kg·h)进行恒速维持,可有效保证80 min手术的镇静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对硬膜外麻醉患者的镇静效应。方法选择60例普外科、ASAI~Ⅱ级拟行硬膜外麻醉的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丙泊酚组(P组)和空白对照组(C组)三组。记录麻醉前(T0)、用药后10min(T1)、30min(T2)、60min(T3)、术毕(T4)的MAP、HR、RR、SpO2、脑电双频指数(BIS)值、MOAA/S镇静评分及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 T1~T4时D、P组BIS值和MOAA/S评分显著低于C组(P〈0.05);D、P组BIS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BIS值随MOAA/S评分下降而下降;T1~T4时P组MAP低于C、D组(P〈0.05);术中躁动、低氧血症发生率和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P、D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0.6μg/kg后以0.6μg/(kg.h)输注适合硬膜外麻醉患者的镇静。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全麻诱导前给予右美托咪定对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40例ASAI~II级择期行Lc的患者,完全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生理盐水组,各20例。右美托咪定组于全麻诱导前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1μg/kg,泵注时间为10min,生理盐水组以同样的速率静脉泵注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2组全麻诱导均使用咪达唑仑0.05mg/kg、丙泊酚1mg/kg、芬太尼4μg/kg、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2mg/kg,术中以七氟醚吸入维持麻醉,观察记录静脉泵注开始前(T0)、静脉泵注10min后(T1)、气管插管后即刻(T2)、手术结束时(T3)、气管拔管即刻(T4)、气管拔管后5min(T5)气管拔管后10min(T6)7个时间点的脑电双频指数(BIS)、MAP、HR,并记录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后进行Ramsay镇静评分,观察有无呛咳、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右美托咪定组患者行气管插管、气管拔管时血流动力学更平稳(P〈0.05)。有美托咪定组苏醒时间(19±5)min,拔管时间(22±4)min,生理盐水组分别为(18±4)min、(22±4)min,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右美托咪定组无躁动、寒战、恶心、呕吐发生,生理盐水组有1例躁动,2例寒战。结论术前预给右美托咪定可以使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气管插管和拔管期间血流动力学更平稳,不影响麻醉苏醒和拔管时间,术后躁动、寒战、恶心、呕吐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5.
李刚  刘彦涛  吕小静  刘印华 《河北医药》2016,(18):2799-2801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DEX)对妇科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麻醉深度及苏醒期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妇科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1组)、右美托咪定2组(D2)和对照组(C 组),每组30例,右美托咪定1组(D1组, n =30)于麻醉诱导前15min 泵注负荷量右美托咪定0.5μg/kg 后持续泵注维持量0.2μg/kg/h 至手术结束前40 min 停药;右美托咪定2组(D2组, n =30)于麻醉诱导前15 min 泵注负荷量右美托咪定0.5μg/kg 后持续泵注维持量0.4μg/kg/h 至手术结束前40 min 停药;对照组(C 组, n =30)泵注等容量0.9%氯化钠溶液。采用静脉快速诱导全身麻醉,术中以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维持。记录用药前 T0,用药15 min 后 T1,气腹完成时 T2,停药后 T3及手术结束时 T4的脑电双频指数(BIS)值,并观察记录苏醒期不良反应(拔管呛咳、术后恶心呕吐、躁动、寒战、苏醒时间延长等)的发生情况。结果在 T1、T2、T3及 T4四个时间点,D1及D2组的 BIS 值均比 C 组降低( P <0.05);D1及 D2组的拔管呛咳、恶心呕吐、躁动及寒战的发生率比 C 组明显降低( P <0.05),但 D2组术后苏醒延迟的发生率比其他两组明显增高( P <0.05)结论静注右美托咪定可使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 BIS 值降低,术中持续泵注0.2μg/kg/h 的右美托咪定可有效减少苏醒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王志波 《中国药房》2015,(9):1187-1189
目的 :比较丙泊酚与右美托咪定在腹腔镜下盆腔脓肿清除术中的全身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36例拟行盆腔脓肿清除术的女性患者随机均分为丙泊酚组和右美托咪定组。丙泊酚组患者采用DIPRIFUSOR靶控输注系统注入丙泊酚注射液,初始血药浓度为0.5 mg/L,等待与效应室浓度平衡后,以0.3 mg/L维持血药浓度并逐渐递增至适宜的镇静深度,于关闭腹膜时停止给予丙泊酚。右美托咪定组患者给予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0.5μg/kg泵注10 min,并以0.5μg/(kg·h)持续泵注,于腹腔冲洗前停止泵注右美托咪定。观察两组患者意识消失时间、意识恢复时间,输入镇静药物前(T1)、术中30 min(T2)、手术完毕患者清醒后(T3)不同时间点的脑电双频指数(BIS)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右美托咪定组患者意识消失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丙泊酚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1、T3时的BI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2时的BIS均显著低于同组T1、T3时,且右美托咪定组低于丙泊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丙泊酚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腹腔镜下盆腔脓肿清除术的麻醉效果较丙泊酚好,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单独或分别复合咪达唑仑、氯胺酮作为儿童术前用药的镇静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行择期手术患儿75例,年龄2~12岁,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组(D组)、右美托咪定复合咪达唑仑组(DM组)和右美托咪定复合氯胺酮组(DK组)。术前30 min右美托咪啶1 μg/kg、右美托咪啶1 μg/kg+咪达唑仑0.2 mg/kg和右美托咪定1 μg/kg+氯胺酮3 mg/kg分别滴鼻给药,观察给药后5 min(T1)、10 min(T2)、15 min(T3)、20 min(T4)、25 min(T5)、30 min(T6)时患儿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呼吸频率(RR)、氧饱和度(SpO2)和Ramsay镇静评分。结果:与D组比较,DK和DM组T1~T6时心率降低(P<0.05);与D组、DK组比较,DM组T1~T6时收缩压降低(P<0.05);与D组、DK组比较,DM组T1~T6时舒张压降低(P<0.05)。与D组比较,DK组和DM组T1~T6时镇静评分升高(P<0.05);与DM组比较,DK组T2~T6时镇静评分降低(P<0.05),无镇静过度。结论:在小儿麻醉前给予右美托咪定 1 μg/kg +氯胺酮3 mg/kg滴鼻可以产生良好的镇静效果且无滴鼻刺激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术前应用右美托咪定对心内直视手术患者脑电双频谱指数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拟行心内直视手术患者40例(瓣膜替换术、冠状动脉搭桥术、房颤矫治术、心脏良性肿瘤摘除术),ASAⅢ-Ⅳ级,年龄45 - 65岁,BMI 20 - 30 kg/m2,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D组术前静注右美托咪定1.0 - 1.2 μg/kg;M组术前用吗啡0.1 -0.15 mg/kg,双盲对照观察.记录两组给药后(T1)、麻醉诱导插管后(T2)、插管后3 min(T3)、插管后10 min(T4)、开皮时(T5)、劈胸骨时(T6)各时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结果 两组患者给药后各时点HR无明显变化(P>0.05);D组MAP于T4和T6时与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BIS值于各时点均明显低于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在心脏外科手术中对HR和MAP的影响很小,血流动力学稳定,BIS值较低,可产生明显镇静效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定(DEX)用于老年晶体植入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ASA Ⅰ或Ⅱ级择期行晶体植入手术的老年患者92例,随机均分为低剂量右美托咪定组(D1组)、中剂量右美托咪定组(D2组)、高剂量右美托咪定组(D3组)、咪达唑仑组(M组)。D1组,DEX 0.4μg/kg,用生理盐水稀释成20mL,静脉泵注10min,D2组,DEX 0.7μg/kg,给药方法同D1组;D3组,DEX 1.0μg/kg,给药方法同D1组;M 组手术开始前10min 输注咪达唑仑0.03mg/kg。观察记录患者麻醉前(T0)、用药后10 min(T1)、15 min(T2)、30 min(T3)、60min(T4)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RR(呼吸次数)、血氧饱和度(SpO2)。同时观察三组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及医生和患者满意度。结果与麻醉前比较,D组患者MAP、HR 有显著性差异(P<0.05)。D2、D3组术中体动发生率、术后谵妄的发生率、低于D1组(P<0.05)和M组(P<0.05)。D组医生和患者满意度高于M组(P<0.05)。结论中、高剂量右美托咪定应用于晶体植入手术患者安全有效;镇静镇痛效果好;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医师和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右美托咪定对患者全麻恢复期气管拔管的影响。方法 择期全麻患者80例,性别不限,年龄40~60岁,体重45~100 kg,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40):对照组(C组)和右美托咪啶组(D组)。均采用静吸复合全麻。术毕入恢复室时,D组给予右美托咪定0.4μg/kg,输注时间10 min。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记录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在恢复室时间及躁动发生情况。并分别于气管导管拔管即刻(T1)、拔管后5 min(T2)、10 min(T3)和20 min(T4)进行RSS镇静评分。结果与C组比较,D组躁动情况发生率降低且T1-4时RSS镇静评分升高(P〈0.05),其余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麻患者手术结束时给予0.4μg/kg右美托咪定,可减轻全麻恢复期气管拔管时应激反应,降低全麻恢复期躁动发生率,提供安全的镇静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不同通气策略对老年患者腹部手术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浓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择期行腹部择期手术的老年患者90例,根据机械通气方式不同,完全随机分为Ⅰ组(常规潮气量组)、Ⅱ组(低潮气量组)和Ⅲ组(低潮气量±呼气末正压),每组30例于插管后3 min、麻醉机械通气3h收集BALF,检测BALF中TNF-α、IL-8水平.结果 3组患者插管后3h的TNF-α、IL-8与插管后3 min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Ⅰ组:(62±4) μg/L比(24±5) μg/L,(97±5)μg/L比(42±5)μg/L;Ⅱ组:(38±4)μg/L比(23±3)μg/L,(61±4) μg/L比(44±5)μg/L;Ⅲ组:(39±4)μg/L比(24 ±4) μg/L,(69±5) μg/L比(4l±6)μg/L](均P<0.05).Ⅱ组和Ⅲ组插管后3 h的TNF-α、IL-8低于Ⅰ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老年患者腹部手术中,低潮气量、低潮气量加小呼气末正压、常规潮气量均可引起老年患者BALF中TNF-α和IL-8水平升高,但常规潮气量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小剂量利多卡因对丙泊酚麻醉诱导和维持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小剂量利多卡因对丙泊酚麻醉诱导和维持效应的影响。方法:年龄18~65岁、按美国麻醉医师协会标准病情为Ⅰ~Ⅱ级、择期行全麻开胸手术的患者共40例纳入研究,用抽签法随机分为2组:利多卡因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期和维持期2组患者给药顺序如下:(1)静脉滴注马来酸咪达唑仑0.03 mg/kg;(2)利多卡因组静脉滴注利多卡因1 mg/kg,之后持续滴注33μg.kg-1.min-1,对照组等速给予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3)静脉滴注瑞芬太尼1μg/kg,之后持续滴注0.2μg.kg-1.min-1;(4)静脉滴注丙泊酚,起始血浆靶浓度为1 mg/L,每次以0.3 mg/L上调,使脑电双频指数(BIS)稳定在40~60;(5)意识消失后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6 mg/kg。监测和比较2组患者围术期不同时间点的BIS、心率、有创动脉血压(IAP)、丙泊酚血浆靶浓度和效应室浓度、鼻咽温、阿托品或麻黄碱和硝酸甘油用量,以及不良反应和术后合并症发生率的差异。监测利多卡因组患者利多卡因血药浓度。结果:利多卡因组男13例,女7例,平均年龄(54±9)岁;对照组男13例,女7例,平均年龄(51±1)岁。2组患者的基本特征、麻黄碱或阿托品和硝酸甘油用量、BIS、IAP、鼻咽温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与合并症。利多卡因组和对照组各时间点丙泊酚血浆靶浓度和效应室浓度分别比较如下:气管插管时,(1.9±0.4)mg/L比(2.4±0.4)mg/L,(1.2±0.4)mg/L比(1.6±0.4)mg/L;器官切除时,(2.0±0.5)mg/L比(2.7±0.7)mg/L,(2.0±0.5)mg/L比(2.7±0.7)mg/L;关胸时,(1.7±0.4)mg/L比(2.2±0.7)mg/L,(1.8±0.4)mg/L比(2.3±0.7)mg/L;拔管时(0.8±0.2)mg/L比(0.9±0.2)mg/L,(0.9±0.2)mg/L比(1.0±0.3)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利多卡因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后30、120、240 min和手术结束时血清利多卡因浓度分别为(2.24±0.53)、(2.20±0.42)、(2.45±0.73)和(2.31±0.75)mg/L,均低于中毒浓度(8 mg/L)。结论:小剂量利多卡因可增加丙泊酚诱导和维持的效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术中输注右美托咪定在妇科腹腔镜全身麻醉手术后苏醒期应用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80例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完全随机分成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停用麻醉药后,右美托咪定组经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4 μg/kg,10 min泵完;对照组输注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观察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拔管时和气管插管拔管后不同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的变化﹔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拔管后10 min 视觉模拟评分(VAS)、警觉与镇静评分(OAA/S)、躁动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右美托咪定组拔管时及拔管后5 min、拔管后10 min的MAP明显降低,心率明显减慢[MAP:(89±14)mmHg(1 mmHg=0.133 kPa)比(107±15)mmHg,(75±13)mmHg比(98±16)mmHg,(78±17)mmHg比(95±15)mmHg;心率:(82±11)次/min比(113±13)次/min,(64±12)次/min比(97±11)次/min,(66±13)次/min比(108±13)次/min](均P〈0.05);右美托咪定组拔管后10 min VAS评分和OA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6±0.6)分比(7.9±0.9)分,(3.9±0.5)分比(4.6±0.3)分] (P〈0.05);右美托咪定组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7.5%(7/14)比65.0%(26/40),P<0.05].结论 术中输注右美托咪定能预防妇科腹腔镜全身麻醉手术后苏醒期心血管反应,降低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齐帜  蒋长亮 《中国医药》2013,8(10):1383-1385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对高血压伴心功能不全患者血管内皮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高血压伴心功能不全患者完全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比索洛尔治疗组,各40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比索洛尔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5mg,1次/d,疗程1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HR,评价治疗后心功能改善情况,检测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素1、NO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SBP、DBP及HR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常规治疗组:(135±13)mmHg(1mmHg=0.133kPa)比(156±12)mmHg,(86±4)mmHg比(96±8)mmHg,(64±7)次/min比(74±7)次/min;比索洛尔治疗组:(133±11)mmHg比(155±14)mmHg,(85±4)mmHg比(97±7)mmHg,(64±7)次/min比(74±7)次/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前后常规治疗组与比索洛尔治疗组SBP、DBP及H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治疗后内皮素1、VEGF及TNF-α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常规治疗组:(76±14)ng/L比(87±20)ng/L,(121±20)ng/L比(150±26)ng/L,(36±8)μg/L比(41±7)μg/L;比索洛尔治疗组:(69±18)ng/L比(88±18)ng/L,(120±20)ng/L比(148±27)ng/L,(25±7)μg/L比(41±8)μg/L],NO明显高于治疗前[常规治疗组:(74±21)μmol/L比(65±19)μmol/L;比索洛尔治疗组:(86±23)μmol/L比(65±21)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比索洛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内皮素1和TNF-α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而NO的含量则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但2组患者治疗后的VEG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索洛尔治疗高血压伴心功能不全疗效确切,并可改善内皮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吸入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期间,右旋美托嘧啶对脑电双频谱指数( BIS)的影响。方法选取行全麻乳腺改良根治手术的患者28例,咪达唑仑0.05 mg/kg、丙泊酚2 mg/kg和芬太尼2μg/kg麻醉诱导,患者失去意识后静脉推注罗库溴铵0.6μg/kg,肌松完全后行气管内插管,吸入七氟醚,泵注瑞芬太尼2μg/kg维持麻醉。将28例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脑电双频谱指数( BIS )稳定后观察组患者给予静脉推注0.4μg/kg右旋美托嘧啶与生理盐水稀释的5 ml药物,而对照组患者静脉推注5 m1的生理盐水。对两组患者入室后、给药前、给药后5、10、15、30 min脑电双频谱指数( BIS)的变化进行对比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脑电双频谱指数逐步下降,30min时下降至(41.6&#177;5.1)。而对照组患者脑电双频谱指数无明显变化。结论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期间应用右旋美托嘧啶药物,有助于降低脑电双频谱指数,增加麻醉深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脑电双频指数监测右美托咪定及丙泊酚镇静深度的准确性。方法需要机械通气的重症患者4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丙泊酚组(P组),各20例。右美托咪定组(D 组)给予负荷剂量1μg/kg,维持剂量0.2~0.7μg·kg-1·min-1。丙泊酚组(P组)给予负荷剂量1~3mg/kg,维持剂量0.5~4.0mg·kg-1·min-1镇静。机械通气后24h内,两组患者均每2h记录一次BIS值,随后立即进行RASS评分;同时记录两组患者镇静前后的心率(HR)、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以RASS评分<-3分为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 曲线),确定两组药物镇静适度时所对应的最适BIS 值。结果两组患者BIS与RASS评分均具有较好相关性,其中右美托咪定组的相关性较丙泊酚组差。右美托咪定组患者的最佳BIS截断值为58.5,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929、0.872;丙泊酚组患者的最佳BIS截断值为63.5,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987、0.875。两组患者镇静后的生命体征均较镇静前平稳。结论 BIS 可用于监测右美托咪定的镇静深度,但准确性较其监测丙泊酚的镇静深度差,在相同等级的RASS评分下,应用右美托咪定镇静的BIS值偏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肺癌根治术患者苏醒质量和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Ⅰ~Ⅱ级肺癌根治术患者,均在复合麻醉下手术,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研究组在诱导前20 min静脉匀速泵注右美托咪定1 μg/kg,诱导后调整速率至0.3 μg/(kg·h),术毕前30 min停止输注;对照组静脉泵注同等剂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观察2组患者麻醉苏醒质量和术后认知功能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呛咳和躁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4±0.7)分比(2.8±0.7)分,(1.6±0.5)分比(2.0±0.6)分,均P〈0.05],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2±1.6)min比(10.4±1.5)min,(14.7±2.8)min比(13.3±3.4)min,(14.9±2.9)min比(14.1±2.9),均P>0.05]。2组术前和术后48 h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2、24 h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12、24 h分别为(25.9±1.2)分比(24.2±1.3)分,(28.0±0.8)分比(26.7±1.0)分,均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明显改善老年肺癌根治术患者苏醒质量和术后早期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啶在麻醉管理监护(MAC)下行脑血管造影手术(DSA)的效果。方法 36例择期行脑血管造影手术患者,按1∶1∶1的比例随机分为D1组(DEX 0.5μg/kg单次负荷),D2组[DEX 0.5μg/kg单次负荷后0.5μg/(kg h)维持]及P组(生理盐水安慰剂组),每组12例。穿刺局部麻醉开始前通过每次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5mg使三组患者均达到同样的目标镇静水平(BIS值70~80),需要时每次静脉注射芬太尼0.05mg以缓解疼痛,最后比较三组患者使用咪达唑仑和芬太尼的用量及手术满意度。结果 D1组、D2组的咪达唑仑和芬太尼的总用量均明显减少,循环及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明显减少,使用右美托咪啶的患者对手术过程满意度更高。结论右美托咪啶用于MAC下行脑血管造影手术的患者,不良反应少,对手术过程更加满意  相似文献   

19.
赵俊平  张祖平 《中国医药》2014,(9):1280-1282
目的:观察6%羟乙基淀粉(130/0.4)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AIMI)患者早期液体复苏前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5-10月山西省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的AIMI患者72例,完全随机分为Ⅰ组和Ⅱ组,各36例。Ⅰ组用6%羟乙基淀粉(130/0.4)早期液体复苏,Ⅱ组用平衡盐溶液(1.86%乳酸钠溶液和复方氯化钠溶液之比为1∶2)行早期液体复苏。另选择同期医院体检健康者为健康对照组(36例)。比较Ⅰ组、Ⅱ组液体复苏前及复苏后2~3 h血流动力学指标,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Ⅰ组和Ⅱ组复苏前全血高切黏度[(6.8±0.8)、(6.7±1.0)mPa· s]、全血低切黏度[(16.4±5.6)、(16.9±6.2)mPa· s]、红细胞聚集指数[(7.8±1.4)、(7.7±1.6)]、纤维蛋白原[(5.16±1.13)、(5.08±1.21)g/L]、血小板聚集率[(59±16)%、(58±16)%]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4.5±0.8)mPa· s、(11.3±3.9)mPa· s、(4.1±0.7)、(3.25±0.41)g/L、(30±11)%](均P<0.01),复苏后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患者复苏后全血高切黏度[(4.9±0.6)mPa· s]、全血低切黏度[(13.0±3.4)mPa· s]、红细胞聚集指数[(3.1±1.0)]、血小板聚集率[(33±11)%]均低于本组复苏前和Ⅱ组复苏后[(5.6±0.6)mPa· s、(14.2±2.7)mPa· s、(4.9±1.4)、(41±13)%](P<0.05或P<0.01)。结论6%羟乙基淀粉(130/0.4)对AIMI患者血流动力学异常的改善优于平衡盐溶液。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在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监测下持续静脉输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上腹部手术病人七氟烷最低肺泡有效浓度的影响。方法 60例择期上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成3组:D1和D2组在麻醉诱导前,分别在10 min内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4,0.8μg.kg-1;而D0组给予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麻醉诱导后,D0组单纯吸入七氟烷维持麻醉;而D1、D2组吸入七氟烷的同时,分别持续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4,0.8μg.kg-1.h-1。术中根据BIS值的变化调节七氟烷吸入浓度,维持BIS值在45~55。距术毕30 min停止右美托咪定的输注,缝合皮肤前关闭七氟烷挥发灌。结果 D0、D1和D2组术中七氟烷呼气末有效浓度分别为(1.7±0.4)%,(1.4±0.2)%和(1.0±0.2)%,D1和D2组较D0组分别降低17.7%和42.6%,其中D2组血流动力学更稳定。结论复合应用右美托咪定可以明显降低上腹部手术病人七氟烷的呼气末有效浓度,减少七氟烷用量,且对稳定血流动力学更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