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白三烯拮抗剂联合吸入舒利迭治疗老年哮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白三烯拮抗剂扎鲁司特联合吸入舒利迭与单纯吸入舒利迭治疗老年哮喘的疗效。方法实验组31例老年哮喘患者吸入舒利迭,早晚各一次,口服扎鲁司特20 mg,2次/d;对照组22例患者吸入舒利迭,早晚各一次。疗程均为4 w。观察肺功能、血清白细胞介素(IL)-12、IL-13及生存质量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一秒用力呼出量(FEV1%)及呼气峰流速(PEF%)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哮喘患者血清IL-12升高而IL-13降低,且实验组IL-13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活动受限、哮喘症状及心理状况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白三烯拮抗剂联合吸入舒利迭在改善轻、中度老年哮喘患者的肺功能、生存质量及纠正IL-12/IL-13失衡方面比单纯吸入舒利迭具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白三烯拮抗剂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对慢性中度持续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3年1月收治的60例慢性中度持续支气管哮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氟替卡松气雾剂吸入200μg,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咀嚼片,10 mg口服,1次/d。两组患者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各项肺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同期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5.427,P0.01)。结论白三烯拮抗剂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可显著缓解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肺功能指标,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胸腺肽α1对哮喘患者Th1/Th2调控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腺肽α1对哮喘患者Th1/Th2调控的影响。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将50例轻、中度哮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基础治疗组(A组)25例,采用吸入糖皮质激素加B2激动剂治疗;实验组(B组)25例,在A组治疗方法基础上,加用胸腺肽α1(基泰)1.6mg皮下注射,一周2次,疗程12周。治疗前后分别测量血清中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2(IL-12)、白细胞介素13(IL-13)指标含量,并观察肺功能FEV,值及免疫球蛋白E(IgE)变化。另设健康对照组(C组)20例。结果A、B两组患者肺功能FEV1值治疗后较基线值分别提高0.27L和0.33L,白天哮喘症状评分分别减少0.78和0.74分,夜间哮喘症状评分分别减少1.02和1.13分,沙丁胺醇使用量分别减少1.84和1.72喷/日,两组之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A、B两组治疗前IL-4、IL-13、IgE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均〈0.01),治疗后检测上述指标有明显下降(P〈0.01),而IFN-γ、IL-12、IFN-γ/IL-4及IL-12/IL-13比值则与之相反。A、B两组之间对比,实验组治疗后IL-12水平及IL-12/IL-13比值高于基础治疗组(P均〈0.05)。两组的不良反应轻微,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胸腺肽α1可以提高哮喘患者IL-12水平和IL-12/IL-13比值,在调节哮喘患者的Th1/Th2平衡方面有一定增强作用,在哮喘缓解期维持治疗和调节免疫上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陈君 《临床肺科杂志》2013,18(3):470-471
目的探讨舒利迭联合白三烯拮抗剂扎鲁司特治疗成年哮喘的临床研究。方法将我院住院治疗的128例成年哮喘患者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给予哮喘常规治疗,对照组接受舒利迭吸入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舒利迭联合白三烯拮抗剂扎鲁司特治疗,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临床症状评分、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差别。结果治疗后2周及4周,观察组临床症状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8周及12周观察组患者FEV1改善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2周观察组支气管哮喘生存质量评估(AQLQ)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利迭联合白三烯拮抗剂扎鲁司特治疗成年哮喘,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肺功能及生活质量效果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5.
哮喘患者IL-18、IL-12及IFN-γ水平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哮喘患者血清中IL-18、IL-12及INF-γ水平的变化及糖皮质激素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中度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30例)口服强的松治疗1周前后和健康对照组者(20例)血清中IL-18、IL-12及INF-γ水平,并同时测1秒钟用力呼吸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和气道阻力占预计值的百分比(R5%)。结果IL-18水平急性发作期治疗前较治疗后、健康对照组为高(P〈0.01)。IL-12,IFN-γ水平分别在急性发作治疗前较治疗后、健康对照组为低(P〈0.01)。FEV1%下降和R5%升高(P〈0.01)。直线相关分析表明,血清中IL-18与FEV1%、IL-12、IFN-γ呈负相关,与R5%呈正相关,血清中IFN-γ、IL-12与FEV1%呈正相关,与R5%呈负相关。结论哮喘患者血清IL-18水平升高,IL-12、IFN-γ水平下降,糖皮质激素可使IL-18水平下降,IL-12、IFN-γ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6.
张霞  徐艳  王玲  薛玉文  李玉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8(20):2020-2022
目的 探讨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3(IL-13)水平及其受吸入糖皮质激素的影响.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IJISA)分别检测了非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哮喘组)、稳定期COPD患者(COPD组)吸入激素前后和健康自愿者(对照组)血清中IL-8、IL-13水平,同时测定肺通气功能l s用力呼气容积(FEV 1%预计值).结果 哮喘组、COPD组IL-8、IL-13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哮喘组IL-8明显低于COPD组(P<0.05)、IL-13明显高于COPD组(P<0.05);治疗后哮喘组IL-8、IL-13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FEV 1显著增加(P<0.01),而COPD IL-8、IL-13水平下降不明显(P0.05),FEV 1增加不显著(P0.05).相关分析表明:哮喘、COPD患者IL-8、IL-13与FEV 1均呈负相关.结论 IL-8、lL-13均参与了哮喘和COPD的发病过程,哮喘以IL-13起主要作用,而COPD以IL-8为主要炎症因子,吸入皮质激素可以下调哮喘患者外周血中IL-8、IL-13水平,改善肺功能,而对稳定期COPD患者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7.
唐春春 《内科》2013,8(3):252-253
目的分析白三烯拮抗剂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用于治疗慢性中度持续性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支气管哮喘患者28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14例。观察组给予口服白三烯拮抗剂孟鲁司特,并吸入糖皮质激素必可酮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吸入必可酮。两组患者均给予吸入沙丁胺醇气雾剂配合治疗,疗程为4周。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好转,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沙丁胺醇的吸入量明显减少(P<0.05),肺功能以及气道反应均有明显的改善(P<0.05),且观察组症状改善情况及治疗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白三烯拮抗剂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用于治疗慢性中度持续性支气管哮喘,可有效减轻气道高反应性以及气道阻塞,在减少哮喘的发作及沙丁胺醇的吸入量、改善哮喘症状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使用扎鲁司特联合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和单纯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老年哮喘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选取2009—2011年我院收治的老年哮喘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口服扎鲁司特联合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进行治疗,对照组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进行治疗,持续治疗4周,对患者的肺功能、白介素水平及生存质量评分进行检测。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第1s末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值流速(PEF)实际数值与预测值的百分比高于对照组,白介素12(IL-12)水平高于对照组,白介素13(IL-13)水平低于对照组,活动受限、哮喘症状、心理状况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扎鲁司特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治疗老年哮喘,较单独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噻托嗅胺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应用噻托嗅铵18 ug吸入,1次/天,对照组口服茶碱缓释片100 mg,2次/天.观察记录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6min步行距离、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肺功能、临床症状等较治疗前均有好转,但实验组较对照组FEVl占预计值百分比明显增加,生活质量明显改善,6 min步行距离、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长期规律吸入噻托溴胺可有效改善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并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的效果。方法 150例老年哮喘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实验组采用丙酸氟替卡松联合沙美特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7.3%)显著高于对照组(88.0%,P0.05)。治疗前,两组肺功能指标及生存质量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肺功能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生存质量各指标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酸氟替卡松联合沙美特罗治疗老年哮喘可改善肺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气道炎症特征及其可能机制,并进一步观察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气道炎性细胞分类计数、炎症介质等的影响。方法分别选择轻度(轻度组)、中度(中度组)和重度(重度组)持续哮喘患者15例、14例和19例,正常对照组15名,分别行哮喘症状控制评分、肺功能测定、诱导痰炎性细胞分类计数、调节激活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细胞因子(RANTES)、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白介素8(IL~8)及髓过氧化物酶(MPO)浓度检测,然后规范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4周,随访复查上述指标。结果诱导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IL-8及MPO重度组明显升高,分别为(62.40±22.05)%、594.53±85.11、39.25±10.67与轻度组[(47.23±15.12)%、183.63±120.98、12.47±4.15]、中度组[(46.13±19.23)%、352.76±71.72、22.93±7.353、正常对照组[(31.44±13.31)%、103.26±36.33、10.22±4.1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1);RANTES、嗜酸粒细胞百分比(EOS%)和ECP浓度在各哮喘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OS%与RANTES、ECP水平呈正相关(r=0.557,P〈0.05;r=0.852,P〈0.01);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与IL-8、MPO水平呈正相关(r=0.732,P〈0.05;r=0.806,P〈0.05);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对轻、中、重度哮喘患者合并进行分析表明,治疗后症状评分由(9.8±5.4)分下降至(4.0±3.5)分和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由(62.2±23.3)%升高至(75.9±17.5)%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后,RANTES、EOSO和ECP水平均显著降低。另外MPO水平也显著降低(P〈0.01);但治疗后在重度组仍显著高于轻、中度组(P〈0.01)。但IL-8、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治疗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疗效,并进一步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机制.方法 分别测定对照组、非吸入组和吸入组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血清及诱导痰中IL-8和TNF-α的水平.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后肺功能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升高,吸入组升高更明显,但仍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非吸入组和吸入组患者血清中IL-8、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与FEV1和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呈负相关(P<0.05);治疗后血清和痰液中IL-8、TNF-α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吸入组与非吸入组比较痰液中IL-8和TNF-α下降更为显著(P<0.05),但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IL-8、TNF-α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糖皮质激素吸入疗法可以有效地改善肺功能,降低诱导痰中炎症介质IL-8、TNF-α的水平,进而减轻全身、尤其气道和肺组织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白孟鲁司特钠对支气管哮喘患者Th1/Th2平衡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法分别测定5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哮喘组,其中30例急性发作期,20例稳定期)孟鲁司特钠片3个月治疗前后、25例正常人(对照组)的血清白细胞介素-4及γ-干扰素水平,以及使用肺功能仪测定两组哮喘患者治疗前后的FEV1%、PEF%水平。结果哮喘患者血清IL-4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哮喘急性发作期血清IL-4水平又明显高于哮喘稳定期水平(P<0.05)。哮喘患者血清γ-干扰素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哮喘急性发作期血清γ-干扰素水平又明显低于哮喘稳定期水平(P<0.05);哮喘组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后血清IL-4水平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血清γ-干扰素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肺功能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Th1/Th2细胞因子处于失衡状态,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钠可明显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这种Th1/Th2失衡,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吸入治疗对老年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和气道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深圳市宝安区中心医院收治的老年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噻托溴铵粉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及炎性反应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用力肺活量(FVC)、峰值呼吸流速(PEF)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VC、PEF、FEV1%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噻托溴铵吸入治疗老年重度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减轻患者气道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哮喘患者血清中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MIP-1)的表达以及与病情的关系。方法:选取哮喘患者114例,其中,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76例(急性发作期组),慢性持续性患者38例(慢性组),同时选取健康志愿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3组血清及诱导痰中MIP-1、血清IL-13水平以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占预计值百分比。结果:急性发作期组血清及痰液MIP-1和血清IL-13分别为(1981.5±98.8)pg/L、(52.3±7.8)ng/L和(32.5±5.6)pg/m L,明显高于慢性组和对照组(均P0.05),而FEV_1占预计值为(53.8±16.6)%,明显低于慢性组和对照组(均P0.05);慢性组血清及痰液MIP-1和血清IL-13分别为(1422.5±101.2)pg/L、(24.3±6.1)ng/L和(17.4±7.2)pg/m L,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FEV_1占预计值为(71.2±15.5)%,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重度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及痰液MIP-1和血清IL-13分别为(2340.8±114.8)pg/L、(62.8±8.0)ng/L和(40.8±8.2)pg/m L,明显高于轻度和中度急性发作期患者(均P0.05),而FEV_1占预计值为(45.2±11.4)%,明显低于轻度和中度急性发作期患者(均P0.05);急性发作期组患者血清和痰液MIP-1水平与患者病情、血清IL-13呈正相关(均P0.05),与FEV_1占预计值呈负相关(P0.05),血清MIP-1与痰液MIP-1呈正相关(P0.05);急性发作期患者治疗后血清及痰液MIP-1和血清IL-13明显低于治疗前(均P0.05),而FEV_1占预计值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哮喘患者血清及诱导痰中MIP-1水平升高,尤其急性发作期患者显著升高,其表达水平与患者病情、血清IL-13水平及肺功能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观察可溶性IL-13受体α2(sIL-13Rα2)对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影响,了解sIL-13Rα2对哮喘潜在的治疗价值。方法 24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哮喘组及sIL-13Rα2治疗组,哮喘组和sIL-13Rα2治疗组以鸡卵白蛋白(OVA)致敏和激发,建立哮喘模型,对照组用生理盐水代替OVA。sIL-13Rα2治疗组每次激发前30min腹腔注射sIL-13Rα2100μg,正常对照组及哮喘组则用生理盐水替代。比较各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计数、肺组织学检查。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哮喘组BALF中细胞总数及嗜酸粒细胞百分比显著增加(P值均〈0.001),血清及BALF中IL-13明显增多(P值均〈0.001),病理示肺组织损害明显。与哮喘组相比,sIL-13Rα2治疗组BALF中细胞总数及嗜酸粒细胞百分比显著降低(P值均〈0.001),血清及BALF中IL-13明显减少(P值均〈0.001),病理示肺组织损害明显减轻。结论 sIL-13Rα2可明显减轻哮喘小鼠气道炎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GCS)对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外周血IL-8、IL-13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支气管哮喘和慢阻肺患者60例作为研究观察对象,同时纳入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血清IL-8和IL-13水平的检测分析。结果 A组哮喘患者血清IL-8和IL-13水平明显高于B组慢阻肺患者,而两组患者血清IL-8和IL-13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A组哮喘患者治疗前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IL-8和IL-13参与哮喘和慢阻肺的发病过程,糖皮质激素能够降低哮喘患者血清IL-8和IL-13水平,而对慢阻肺患者无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8.
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稳定期COPD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将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吸入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疗程均半年。结果实验组呼吸困难评分、6min步行距离、生活质量评分、第1秒用力呼气等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且急性加重患者的门诊和住院人次较对照组少(P〈0.05)。结论吸入中等量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可减轻稳定期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活动耐力、生活质量和肺功能,减少急性加重次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儿童哮喘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116例哮喘患儿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儿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吸入,观察组患者接受孟鲁司特口服联合布地奈德吸入.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肺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的改变.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93.3% vs 78.6%,P〈0.05);治疗后观察组FEV1预计值及PEF预计值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细胞介素-6(IL-6)下降更为显著(P〈0.05).结论 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儿童哮喘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20.
将确诊的8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每天均予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200-400μg/d治疗,并于必要时加用β2激动剂沙丁胺醇气雾剂,每次200μg(2喷);观察组另予孟鲁司特10 mg/d,睡前一次口服。治疗8周观察疗效。结果两组咳嗽频率评分、夜间咳醒次数及β2激动剂使用次数均显著减少,肺功能指标MVV、FEV1、FEV1/FVC等参数及晨间和夜间的PEF均明显提高(P均〈0.01),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认为孟鲁司特联合小剂量吸入型糖皮质激素较单用激素能更有效控制哮喘发作,可进一步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