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郅军 《护理研究》2007,21(12):3368-3368
压疮是由于身体的局部组织长期受压或局部皮肤长期摩擦,受潮湿刺激及营养不良、水肿使局部组织缺血、缺氧致血液循环障碍,而导致局部皮肤和皮下组织红、肿、热、痛、溃烂、坏死,主要分淤血红润期、炎性浸润期、溃疡期、坏死溃疡期。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护士发现应用3M胶布代替传统纱布覆盖疮面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使组织溃烂坏死,是长期卧床病人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压疮Ⅳ期为坏死溃疡期:全层皮肤缺失,  相似文献   

3.
郅军 《护理研究》2007,21(36):3368-3368
压疮是由于身体的局部组织长期受压或局部皮肤长期摩擦,受潮湿刺激及营养不良、水肿使局部组织缺血、缺氧致血液循环障碍,而导致局部皮肤和皮下组织红、肿、热、痛、溃烂、坏死,主要分淤血红润期、炎性浸润期、溃疡期、坏死溃疡期。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护士发现应用3M胶布代替传统纱布覆盖疮面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1方法在炎性浸润期表皮有水疱时,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水疱内液体,并用碘伏棉签将庖内液体挤出后在疮面上贴上3M胶布保持干燥,无需包扎,一般1d疮面结痂,4d或5d干痂脱落,压疮痊愈。在浅表溃疡期时,可先用过氧化氢冲洗去疮面浓液,再用…  相似文献   

4.
刘欢 《中国疗养医学》2009,18(12):1118-1120
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压疮分为四期:Ⅰ期淤血红润期,Ⅱ期炎性浸润期,Ⅲ期浅度溃疡期,Ⅳ期坏死溃疡期。压疮好发于血运差、骨隆突处及易受压部位,一旦发生压疮,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加重病情,延长康复时间,严重时可因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而危及生命。为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5.
康惠尔伤口护理敷料治疗压疮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失,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压疮通常分为4期,分别是淤血红润期(Ⅰ度)、炎性、浸润期(Ⅱ度)、浅度溃疡期(Ⅲ度)及坏死溃疡期(Ⅳ度)[1]。关于压疮的治疗,目前提出湿润疗法[2],认为在无菌条件下,湿润有利于创面上皮细胞形成,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和创伤后愈合。我科2004年8月-2006年4月应用康惠尔伤口护理敷料治疗压疮12例(15处),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使组织溃烂坏死,是长期卧床病人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压疮Ⅳ期为坏死溃疡期:全层皮肤缺失,广泛性损伤,伴有组织坏死或肌肉、肌腱、关节囊及骨的损伤[1].  相似文献   

7.
压疮护理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压疮最早称为压疮(bedsores),来源于拉丁文“dccub”,意为“躺下”。因此容易使人误解为压疮是“由躺卧引起的溃疡”。长期卧床患者皮肤出现的最严重问题是发生压疮(pressure sores)。压疮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可发生于躺卧或长期坐位(如轮椅)的患者,而并非仅由躺卧引起。引起压疮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是由于压迫而造成的局部组织缺血、缺氧,故称为“压力性溃疡”更妥当,即强调了形成溃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脐血单个核细胞局部移植治疗坏死溃疡期巨大压疮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护理要点。方法坏死溃疡期巨大压疮的患者,常规综合治疗1个月伤口不能愈合,采用脐血单个核细胞局部移植治疗,按压疮一般护理结合干细胞移植术的特点进行护理。结果局部血液循环改善,肉芽组织生长迅速,5周左右压疮痊愈。结论对于综合治疗和护理无效的坏死溃疡期巨大压疮患者,人脐血单个核细胞局部移植治疗是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恰当的心理护理,术前准备充分、术中密切配合,术后加强基础护理、正确处理创面,可以保证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压疮是临床常见并发症,是临床护理的重点内容。压疮的发生是因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疡和坏死。引起压疮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是压力,故目前倾向于将其改称为“压力性溃疡”。临床治疗压疮虽然有许多方法,有文章也对压疮局部治疗进展进行了综述,但对文章中介绍的方法临床实际应用较少。压疮是护理工作中的一大难题。本科对18例压疮患者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外涂,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压疮是指机体某一部位因长期过度受压,由压力、剪切力或摩擦力导致的皮肤破溃所形成的溃疡[1-2].压疮在长期卧床、全身营养不良的老年人中较常见,在瘫痪患者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中发病率则更高[3-5].临床上,根据局部体征将压疮分为3期,即:Ⅰ红斑期、Ⅱ水疱期、Ⅲ溃疡期[6].本院神经内科2006~2007年使用水胶体敷料治愈压疮9例,并对27例有压疮发生危险的高危患者进行预见性应用,从而有效地预防了压疮的发生.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龙血竭粉治疗Ⅱ期压疮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溃和坏死。压疮的发生增加患者的痛苦,增加医疗费用和护理的难度。《基础护理学》将压疮分为4期,即Ⅰ期淤血红润期,Ⅱ期炎性浸润期,Ⅲ期浅度溃疡期,Ⅳ期坏死溃疡期,其中Ⅱ期炎性浸润期,患者发病部位皮肤呈紫红色,皮下产生硬结,皮肤因水肿而变薄,可出现水疱,极易破溃。  相似文献   

12.
苏建华 《护理研究》2012,26(35):3326-3327
压疮是由于病人长期卧床,局部组织受压,血液循环不良,导致局部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导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压疮是卧床与重症病人的常见并发症,它的发生给病人带来了新的痛苦,对疾病康复构成了很大的影响。长期以来,如何预防压疮、治疗压疮是广大临床医护工作者不断探索的课题。2006年以来,我院针对溃疡期压疮形成的病因、发病机制研制了压疮  相似文献   

13.
乌蔹莓及赛霉安粉用于第4期压疮的家庭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晓蓉 《护理与康复》2006,5(2):150-151
压疮是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持续缺血低氧、营养不良而形成的组织坏死,临床上可分为4期,第4期为坏死溃疡期,局部溃烂深、坏死组织发黑、脓性分泌物多[1],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严重时可引起败血症而危及生命.截瘫患者的压疮发生率高,而且一旦发生很难治愈.2001年7月至2005年1月,笔者对居家的3例截瘫患者第4期压疮采用草药乌蔹莓和中药赛霉安粉进行治疗,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自召婵 《家庭护士》2008,6(1):40-41
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溃和坏死。《基础护理学》将压疮分为4期,即Ⅰ期淤血红润期,Ⅱ期炎性浸润期,Ⅲ期浅度溃疡期,Ⅳ期坏死溃疡期,其中Ⅱ期炎性浸润期,病人发病部位皮肤呈紫红色,皮下产生硬结,皮肤因水肿而变薄,可出现水疱,极易破溃。破溃后,露出湿润红润的疮面。此期的治疗、护理尤为重要,若治疗护理及时得当,可阻止压疮进入Ⅲ期而转为Ⅰ期或痊愈,降低病人的痛苦和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5.
<正>我院是肿瘤专科医院,收治的晚期癌症患者由于肿瘤多处转移、体质较弱等特点,基本处于长期卧床休息状态,发生压疮的机率很大,因此压疮是我院临床常见的并发症。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促使皮肤失去正常的机能,组织坏死而引起的皮肤溃疡[1]。工作实践中,护理人员都在不断探索预防和治疗压疮的最佳方法。随着新药的不断问世和投入临床的使用,我们发现莫匹罗星软膏和清得佳凝胶联合应用对治疗压疮  相似文献   

16.
压疮是指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临床根据其严重程度和侵害深度分为4期:工期淤血红润期;Ⅱ期炎性浸润期;Ⅲ期浅度溃疡期;Ⅳ期坏死溃疡期。其中,Ⅳ期压疮表现为:坏死组织发黑、脓性分泌物增多,有臭味、感染向周围及深部组织扩展,侵入真皮下层和肌肉层,甚至可达骨骼,多见于瘫痪、昏迷、年老体弱、危重、长期卧床的患者,大大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医疗费用,且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17.
新鲜胎膜治疗压疮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 ,主要是由于机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 ,引起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 ,导致血液循环障碍 ,形成局部组织溃疡和坏死[1] 。我院于 1999年 3月— 2 0 0 3年 8月对 68例 98处院外带入压疮采用新鲜胎膜治疗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999年 3月— 2 0 0 3年 8月收治 68例 98处院外带入压疮病人 ,根据《基础护理学》中压疮的分期均属于溃疡期 ,压疮面积最大的 16cm× 16cm ,最小的 3cm× 3cm。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3 4例 49处 ,其中男 2 4例 ,女 10例 ,平均年龄 5 9…  相似文献   

18.
压疮是因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坏和坏死[1], 是危重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临床常见的合并症,极易形成慢性感染性溃疡而迁延不愈.临床护理实践中如何解决患者的压疮问题是一个长期困扰护理者的难题.关于溃疡期压疮创面的处理,传统方法有鹅颈灯照射、鸡蛋膜贴创面等[2], 但都存在用药单一、收敛作用较弱以及方法繁琐等缺陷.本院采用局部给氧结合人胎膜治疗压疮,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压疮是肌体某部位因长期受压,由压力、剪切力或摩擦力而导致的皮肤破溃所致的溃疡[1]。在长期卧床、全身营养不良的老年人中较常见,特别是截瘫患者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发病率更高。1病例简介患者,男性,45岁。因外伤致腰椎骨折后双下肢瘫痪7年。自外伤后住院期间导致压疮,带Ⅲ级压疮出院。出院后因患者好打麻将,长期坐姿导致压疮加重。入院检查:双侧骶尾部可见5cm×5cm×3cm2处Ⅳ级压疮,临床分期为深度溃疡期。创面渗液,局部组织坏死,不能坐立,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入院时原准备行皮瓣移植术,经主管医生同意,征得患者意见后,由护理组对其…  相似文献   

20.
何芬琴  沈壁玉 《护理研究》2007,21(32):2945-2945
压疮是因为神经营养紊乱及血液循环障碍,致局部组织持续缺血、营养不良而发生的软组织坏死[1,2]。压疮是临床护理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及早发现并予以正确的评估是治疗压疮关键的一步[3]。治疗压疮的方法很多,但压疮发展到三期,如果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极易发展到坏死溃疡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