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654-2足三里穴位注射佐治秋季腹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654-2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秋季腹泻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4年9月~2004年11月我院儿科收治的72例秋季腹泻患儿,分为治疗组(使用654-2足三里穴位注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儿平均腹泻次数、脱水纠正时间、治愈天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在平均腹泻次数、脱水纠正时间、治愈天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有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秋季腹泻患儿中,给予654-2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秋季腹泻能够减轻患儿腹泻次数、减轻脱水程度、缩短病程,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治疗组共65例,男43例,女22例;对照组50例,男35例,女15例。两组中年龄最小14~24个月。其中6个月~1岁75例,占65.2%。腹泻;粪便为黄色水样。99例(86.1%)入院前病程3~7天。每日腹泻在10次以内者72例,11~20次者38例。21次以上者5例。经治疗后91例(79.1%)在1~3天内止泻。体温在38~39℃者53例,39.1~40℃者9例。74.2%的患儿在入院后1~3天内热退至正常。脱水:轻度脱水56例,中度  相似文献   

3.
654-2佐治小儿秋季腹泻6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654—2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将秋季腹泻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2组按常规补液、抗病毒治疗,均不使用抗生素。治疗组在患儿体温正常24h,腹泻3d后予654—2注射液治疗,每次0.2-0.3mg/kg,加入10%葡萄糖100ml中静滴,1次/d,使用24、48、72h后同时对2组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大便次数减少,腹泻总病程明显缩短(P〈0.01),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小儿秋季腹泻后期给予654—2治疗可快速止泻,能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药物保留灌肠对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将46例腹泻患儿运用参麦注射液,每次按1ml/kg加入2/3张液体中静滴,具体输液量根据脱水性质和电解质紊乱程度而定。灌肠药物为思密达及654—2注射液,〈1岁思密达1.5g;1~2岁思密达3.0g,654—2注射液每次按0.5mg/kg,混合加入生理盐水20ml中保留灌肠,每日1~2次,疗程2~6d。结果46例病例中,痊愈15例,占32.6%,有效28例,占60.9%,无效3例,占6.5%,总有效率为93.5%。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药物保留灌肠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于广丽  田越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7):2490-2490
幼儿腹泻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我们自2000年至2003年以654-2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幼儿腹泻124例,均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24例中,男72例,女52例;年龄1岁以下69例,1岁3岁55例;病程最长3个月,最短3 d。本组患儿就诊前均有蛋花样、水样大便。大便次数每天4次5次者48例,每天5次10次以上者57例。伴有恶心、呕吐、口渴者91例,占73%;有口渴,无恶心、呕吐者32例,占25%;体温在38℃以下者98例,占79%,体温在38℃以上者26例,占21%。在124例患儿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脱水,轻度脱水者83例,占67%,中度脱水者38例,占31%,重度脱水者…  相似文献   

6.
<正> 我院于1990年9月~1991年8月采用改良ORS及口服654-2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参照1986年10月长沙第二届全国小儿腹泻防治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一、病例选择:本文94例,均系门诊患儿,年龄4个月一1岁61例;~2岁33例。男,68例;女,26例。病程1~3天。94例中伴发热者69例,恶心,呕吐者58例。轻度脱水51例,中度脱水23例,重度脱水20例。大便呈蛋花样或水样,每日4~20次不等,镜检无红细胞及脓球,含少许脂肪球,血象正常。  相似文献   

7.
轮状病毒是秋、冬季小儿腹泻最常见的病原,本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50例轮状病毒肠炎,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50例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6~24个月者47例,2~4岁者2例,大于4岁者1例。大便次数大多在10次以内,少数患儿可达数十次,量多,呈黄色水样或蛋花样,其中患有脱水和酸中毒者34例。2方法黄芪,1岁以上5g,1岁以下3g,水煎服,每日1次。干扰素每次2万u,肌肉注射,每日1次。对脱水者可予以静脉或口服补液。酸中毒者可适当纠酸治疗。3疗效50例中痊愈38例(占76%),有效8例(占16%),无效4例(占8%)。总有效率为92%…  相似文献   

8.
小儿秋季腹泻系轮状病毒感染所致,笔者1999年11月 ̄2003年11月采用自拟止泻汤治疗该病,并与思密达治疗组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观察150例,均来自门诊。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0例。其中,男41例,女39例;年龄5月~3岁,平均11.5月;病程0.5~5天;平均3天。日大便次数量少5次,最多20次,平均8次。合并轻度脱水60例(75%),中度脱水18例(23%),重度脱水2例(2%),伴有上呼吸道感染者70例(85%)。对照组70例,其中男40例,女30例。年龄6月~3.5岁,平均11月;病程1~7天,平均3.2天;日大便次数最少4次,最多19次,平均7.5。合并轻度脱水52例(74%);…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秋季腹泻123例患儿采用针刺天枢、足三里穴治疗与常规药物治疗进行疗效对照观察。结果针刺组症状好转平均天数(md):退热1.15天,大便好转1天,止泻2.95天,失水纠正2.18天。对照组退热3.65天,大便好转4.48天,止泻6.00天,失水纠正3.29天。X~2分别为33.17.95.58,36.94,9.64。P值均<0.005,差异显著,说明针刺天枢,足三里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0.
小儿腹泻为婴幼儿常见病及多发病,是国家重点防治的小儿四大疾病之一。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可并发营养障碍甚至死亡,严重威胁小儿健康。笔者采用维生素K1与654-2联合佐治小儿腹泻,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8年3月~1998年12月来我院住院的腹泻患儿83例,其中男52例,女31例。年龄4~24月,病程2~8天。大便呈水样便或蛋花汤样便,大便次数5~14次/日,≤10次/日37例,>10次/日46例,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脱水,轻度脱水28例,中度脱水49例,重度脱水6例。部分病例有发热、咳嗽、呕吐、腹胀,末梢血白细胞55例4.0…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西咪替丁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方法:对120例婴幼儿腹泻大便轮状病毒检查阳性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用利巴韦林10~15 mg/kg·d静脉滴注,观察组用干扰素100万 u/d,肌注1次,连用3天,西咪替丁10~15 mg/kg·d静脉滴注.结果:观察组每日大便次数、腹泻控制时间、腹泻总病程及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意义.结论:干扰素联合西咪替丁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婴幼儿腹泻,以大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为水样,或伴有蛋花样为特征.笔者针灸治疗16例效果满意.一、一般资料 16例患儿中,男10例,女6例;年龄最大者3岁,最小者1个半月;病程最长者13天,最短者1天,大便次数每日最多者15次,最少者6次.重度脱水者一例(外科住院患儿),中度脱水者4例,轻度脱水者11例。二、治疗方法(1)主穴:天枢、大  相似文献   

13.
笔者自1987年以来,用诃防汤治疗78例婴幼儿腹泻,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78例婴幼儿均接受不同程度的抗菌素、助消化及止泻药物治疗,其效果不佳而转中医诊治。其中男47例,女31例。年龄1岁以下29例,1~3岁40例,4~5岁9例。均为6岁以下患儿。病程最短者2天,最长者13天,平均3~5天。大便次数1日5次以下者23例,5~10次者51例,10次以上者4例。伴轻至中度脱水9例,轻度发热13例,吐27例,合并上呼吸道感染4例,轻至中度营养不良3例。全部病例大便为黄、绿色稀糊状或蛋花样水样便。部分患儿有脂肪球及蛔虫卵。大便镜检无红、白细胞及脓细胞。  相似文献   

14.
654-2辅助治疗小儿腹泻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廖昌蓉 《重庆医学》2001,30(4):378-378
婴幼儿腹泻病是多病因、多因素引起的疾病,其发病率相当高,严重危害小儿的生命及健康.一般常规治疗多选用抗生素、止泻药、助消化药等治疗,有时效果较差.自1996~2000年采用654-2辅助治疗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本组病例仅是1999年1月~2000年12月的病例. 1 临床资料 治疗组腹泻患儿30例,男18例,女12例,1~2岁14例,最小的5个月.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最小的6个月.两组病例中粪便呈黄色水样便或蛋花样大便,少数病例粪便带有粘液血,每日大便次数5~20次不等,大便常规检查多见脂肪球,少数有白细胞,部分病例可见少许脓细胞,轮状病毒抗原阳性的46例,占75%.两组病例中治疗组,发热体温在37.5~39.8℃之间的20例,呕吐10例,轻度脱水18例,中度、重度脱水12例.对照组体温在37.5~39.5℃之间的21例,呕吐12例,轻度脱水21例,中度、重度脱水9例,两组病例均在患病1~3d入院. 治疗方法对照组:一般常规治疗,不禁食,发热者给予退热药,呕吐重者给止吐药,同时给微生态药物.静脉补液:根据脱水的程度和性质确定补液方案,适当选用抗生素、氨苄青霉素、头孢之类以及抗病素养药物如病毒唑之类. 治疗组:一般治疗外用456-2 0.3~1mg/kg*次,进行足三里封闭,每日1~2次,连续1~3天. 2 结果 治疗结果见表1. 经统计学处理,P<0.01,两组治愈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即治疗组止泻天数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止泻天数.说明654-2在治疗小儿腹泻中起到一定的效果. 3 讨论 婴幼儿代谢旺盛,而胃肠功能较差,消化道常处于紧张状态,一旦受到饮食因素所致或受到病原菌侵袭,使肠壁痉挛,水肿及充血,防碍肠道的运转及吸收功能,产生腹泻.而腹泻病又是婴幼期的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农村,由于生活环境及经济情况的限制,发生率相当高. 小儿腹泻病的发生机理是病原菌损伤肠粘膜,引起乳糖酶等双糖活性受损,导致肠道内纳糖的吸收障碍,使肠腔内渗透压升高,产生腹泻.多以感染为主,特别是轮状病毒感染. 3.1 654-2有调整植物神经,扩张血管及调节机体免疫的作用,可改善肠道微循环,有利于肠道营养特,水盐吸收,减少肠粘膜渗出,抑制肠腺分泌,有利于大便次数减少,促进肠功能恢复. 3.2 对抗患儿腹泻时乙酰胆碱所致的胃肠道平滑肌痉挛,使肠蠕动减慢. 3.3 能改善胃肠微循环,使肾脏发挥调节水电解质平衡作用. 3.4 稳定肠绒毛溶解体,保护肠绒毛机能,调节免疫机能,促进肠道病变愈合. 从治疗组用药情况观察,654-2副作用小,仅少数患儿出现口干、面色潮红、心率增快、瞳孔略散大,均是暂时性的,多在1~3h内消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治疗婴幼儿呼吸道感染继发腹泻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3年1~9月浙江省临安市人民医院儿科的呼吸道感染继发腹泻婴幼儿9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儿均予以常规治疗,包括补液保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蒙脱石散止泻、保护胃肠黏膜等.实验组患儿加用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0.25 g/次,3次/d,疗程7d.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每日腹泻次数和腹泻持续时间,并比较其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7d后,实验组患儿每日解大便次数及腹泻持续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为95.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2.2%(x2=4.05,P<0.05).对照组和实验组患儿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3例和5例,症状不严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4,P>0.05).结论 地衣芽孢杆菌治疗呼吸道感染继发腹泻的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能有效调节患儿的肠道菌群紊乱,减少腹泻次数及腹泻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6.
本文总结我科1987年下半年间收治的急性秋季腹泻患儿102例,其中51例应用654—2、阿斯匹林、氯丙嗪治疗,取得较好疗效。随机抽样取对照组51例,结果治疗组大便性状及每日次数恢复正常时间平均为2.96天,对照组为5.43天,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  相似文献   

17.
足三里穴位注射654-2辅助治疗病毒性肠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病毒性肠炎是秋冬季儿科的常见病,其中以轮状病毒最常见,主要表现为每日腹泻水样便3~10次,易引起脱水及电解质紊乱。本病自然病程3~8d,平均5d左右,至今无特异治疗方法,为此,我科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足三里穴位注射654—2辅助治疗。对60例患儿进行了对照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止泻散配合推拿治疗小儿腹泻3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敏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9):132-132,152
目的以纯中药散剂配合推拿治疗小儿腹泻。方法以到我院就诊的门诊患儿为治疗对象,口服纯中药止泻散配合推拿,3d为一个疗程。结果97.6%的患儿治疗1~3d,腹泻明显缓解,纳食增进,停药后腹泻未再发生;2.4%治疗3-5d,腹泻基本缓解,纳食有所增进,停药后大便次数每天达3次,或大便次数虽小于3次,但性状偏稀。结论以纯中药散剂配合推拿治疗小儿腹泻总有效率达100%,对婴幼儿腹泻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选择静脉用抗生素治疗 ,不能口服给药的急性肠炎患儿 ,我们对 150例患者进行了三种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观察。1995年 8月~ 1999年 6月我科收治的急性肠炎患儿 ,均同时具备 1急性发病 ,2大便含粘液或呈脓血便 ,3大便次数增多 ,4大便镜检有较多白细胞 (每高倍视野≥ 15个 )。未经治疗 ,无青霉素及头孢菌素过敏史。其中 ,男 62例 ,女 88例 ;年龄 2 1~ 13岁 ,婴幼儿 97例 ;腹泻时间 1~ 4天 ;发热 12 6例 ;腹痛 4 3例 ;腹胀 67例 ;呕吐 78例 ;脓血便 4 6例 ;腹泻次数≤5次 /天 36例 ,5~ 10次 /天 87例 ,≥ 10次 /天 2 7例。其中有细菌培养 90…  相似文献   

20.
20例感染性腹泻均应用氯丙嗪治疗,轻型腹泻1mg/kg/次,口服或肌注,每日2~3次。重型腹泻2~3mg/kg/次,每日2~3次肌注或静注,可使腹泻量迅速减少50%,并使大便次数、呕吐次数、补液量都有明显减少。口服或静注单剂氯丙嗪1mg/kg/次加服四环素,使重症患儿口服补液失败率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